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9050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docx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

建设项目大体情形

项目名称

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项目

建设单位

新疆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郭俊

联系人

徐瑞科

通讯地址

昌吉市东方广场1701-1708室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831100

建设地点

昌吉市世纪大道以东,滨湖河以南C21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行业类别

房地产开发经营K7210

占地面积

(㎡)

20000

绿化面积

(㎡)

3000

总投资

(元)

亿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11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竣工投入使用日期

2014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央对新疆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等因素,昌吉市新城南区已经汇集了昌吉市主要的金融、政府办公、休闲、商业等行业。

就目前来说,昌吉市能为客商提供的办公场所及进行办公商业活动的地方不多且条件有限,而且在该地区的欧亚国际物流港项目建成后有更多的员工来此办公,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该地区建设办公场所就显得非常迫切。

为此,新疆欧亚国际投资公司(新疆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四川三旺集团在新疆新注册的公司,隶属四川三旺集团)准备在此建设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项目。

本项目的建成是欧亚国际物流港项目的需要,也是昌吉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欧亚国际物流港中央商务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新疆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委托新疆净源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环评人员在实地调查及对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由建设单位报请环境管理部门审批后即作为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做好各项环保工作及主管部门环境管理的依据。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昌吉市新城南区,世纪大道以东,滨湖河以南,昌河路以北的C21地块,占地为商服用地。

项目东侧和北侧均为新疆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规划建设用地;南侧为昌河路;西侧为世纪大道,世纪大道和昌河路与项目区之间均有约40m宽的绿化带。

项目所在地中心地理坐标为:

E87°14′″,N43°59′″。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2、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建综合办公楼及办公商业楼各1座。

其中,综合办公楼23层,主体高度,标准层高,第一层高,建筑面积为34020㎡,建成后用于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办公商业楼2层,建筑面积14040㎡,主要用于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办会展。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0000㎡,其中绿化面积3000m2,绿化率为15%。

规模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平面布置图见图2。

表1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20000

/

2

总建筑面积

m2

48060

/

3

绿化

m2

3000

占总用地面积15%

4

综合办公楼

m2

34020

23F,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场所

5

办公商业楼

m2

14040

2F,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会展时用

6

地下停车位

130

1500m2

3、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

环保投资112万元,占总投资的%。

4、配套设施

建设项目的主要配套设施包括给水、排水、供电、供暖等。

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综合办公楼和办公商业楼工作人员用水和绿化用水。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其中生活用水量按50L/人·d计,总计约75000m3/a;本项目绿化面积3000㎡,绿化用水定额为3L/㎡·d,则绿化用水总量约1620m3/a。

年新鲜水总消耗量约76620m3/a,本项目用水接自昌吉市城区市政管网,供水稳定,水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

排水

本项目绿化用水全部损耗,不产生废水,外排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排放总量按生活用水的85%计,约为63750m3/a。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全部排入城市下水管网,最终进入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昌吉市区东北部,于2001年底建成投产。

该厂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日处理废水量30000m3/d以上,可以对本项目新增排水进行有效处理。

供电、供暖

本项目用电主要包括公用工程设施的动力、照明。

项目区现已接通供电电网,因此,本项目供电由昌吉市城区供电公司集中供给。

本项目供暖由昌吉市城区市政供热管网提供,可以满足本项目供热需要。

5、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可视为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6、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西侧为世纪大道,南侧为昌河路,两条道路与项目区之间均分布有约40m宽的绿化带;东侧和北侧均为空地。

项目区的供电、供暖、供气、供水、交通、通信、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基本完善。

同时,项目区周围无工业企业、物流中心等噪声、废气等污染源存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是开发建设办公楼项目的理想地段。

项目区用地性质为商服用地,符合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昌吉市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经86°24′~87°37′,北纬43°06′~45°20′之间。

南北长约260km,东西宽约30km,总面积8215km2。

东隔头屯河与乌鲁木齐市相邻,距乌鲁木齐市35km,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km,西以红沟为界与呼图壁县相邻,南以天山山地的阿斯克达板山脊为界,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相接,北和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接壤。

312国道、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和乌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便利,是通向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

本项目位于昌吉市新城南区,世纪大道以东,滨湖河以南,昌河路以北的C21地块。

项目所在地中心地理坐标为:

E87°14′″,N43°59′″。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2、地形、地貌

昌吉市城区位于头屯河和三屯河洪积冲积平原的中上部,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平均坡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城区东为头屯河,城北一般地势低洼为沼泽地形,海拔高度560-645m,其城中心海拔高度为580m。

本项目位于昌吉市新城南区,项目所在区域区域地势平坦,场地平整。

3、工程地质

根据资料查阅,拟建场地地层从上至下依次由

杂填土

圆砾组成,场地土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

杂色,主要以粉土为主,分布在地层表面。

②圆砾:

浅灰色、青灰色,一般粒径-50.0mm,最大为120mm,磨圆度较好,多为次圆状,级配一般,圆砾主要岩性为粉砂岩、凝灰岩等,本层局部夹有粉土透镜体。

昌吉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第二组),相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特征周期为。

本项目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

类建筑场地,属抗震有利地段。

4、水文及水文地质

昌吉市城区主要河流水系分布形成“两河夹一沟”的局面,城区东部为头屯河,城区西部为老三屯河,两河扇间洼地发育形成滨湖河。

滨湖河发源于低山丘陵区,河流形成稳定的河槽位置接近城区,位于平原地带。

昌吉市南靠天山山脉,市区位于头屯河、三屯河两河形成的冲积扇相互交迭而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带,具有干旱-半干旱区山前冲洪积扇的一般水文地质规律,大致以物探队-光明大队-永进五队一带为界,南部为单一结构大厚度的卵砾石、砂砾石浅水含水层,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向南逐步变深为50-150m,单井出水量相应减少,北部为多层结构的上层潜水-深层承压含水层结构的分层含水层分布区,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由南向北逐步变浅为50-3m以下,单井日出水量为6000m3至1000m3不等。

城市水源地属富水地区,地下水位30-50m,单井日出水量5000m3以上,水质化学类型属HCO3-Ca-Na型,矿化度小于L,总硬度10-25德国度。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河道、渠道、山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水。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河道、渠道、山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水。

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为所在地北侧约500m的滨湖河。

滨湖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昌吉市区,312国道从河的中部穿过,市区段全长公里。

滨湖河已作为昌吉市生态景观规划。

项目区地处单一含水层分布区,地下水埋深50~100m,水量丰富,水质好。

5、气候和气象

昌吉市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为典型的大陆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不明显,具有寒冷干燥多变的特点,主要气象资料如下:

主要气象参数:

年平均气温: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

历年月平均最高气温:

年平均气压:

无霜期:

160~170d

年平均降水量:

mm

年最大蒸发量:

相对湿度:

%

日照参数:

63%

年平均风速:

s

年主导风向:

西南(SW)风

地下水埋深:

40~80m

最大冻土深度:

150cm

地震烈度:

7度

6、生态多样性

本项目目前为空地,以人工植被为主,植被种类稀少,植被类型单一。

项目区野生动物种类单一,数量较小,已无大型哺乳动物活动,仅有一些常见的鸟类和鼠类分布,即在项目区无国家或自治区保护物种分布。

 

二、社会环境状况

本项目地处昌吉州首府昌吉市境内。

昌吉市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古丝绸北道上的重镇,全市总面积8215km2,城市建成区。

昌吉市总人口万人,其中民族人口万人,主要为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

人口自然增长率‰。

市辖6镇4乡6个街道办事处,48个社区居委会,182个村民委员会。

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卫星城。

昌吉市城区东距首府乌鲁木齐市35km,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km,312国道、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和乌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向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具有交通、通讯、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优势,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首批推出的重点城市。

201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七·五”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使全市呈现出市场繁荣活跃,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

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

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

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

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完成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

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全市财政共投入科学技术经费2040万元,占当年财政决算支出的1%以上。

全年共争取州级以上科技项目60项,争取到项目资金1141万元。

全市教育工作以“两基”迎“国检”为重点,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快速发展。

2010年末全市各类学校46所,在校学生85676人,其中:

普通中学在校生28578人,小学在校生28376人。

在校职工总数6404人,其中:

专任老师4960人。

2010年,昌吉市空气环境质量基本处于国家一级水平,城市空气好于2级的天数达到%;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全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265公顷,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贝,达到国家标准。

2010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195元,较上年增长%;年末在岗职工平均人数64560人,同比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0元,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实际支出10548元,增长%。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98元,增收755元,增长%。

2010年,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与再就业4240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30人,登记失业率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享受低保1329户、2629人,累计发放保障金514万元;农村享受低保560户、1460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41万元;全市企业养老、事业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万人。

2010年,昌吉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生产年为抓手,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有了较大好转。

全年共发生安全事故372起,死亡34人,受伤227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和%。

其中: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0人,下降%;煤炭行业死亡2人,与上年持平;工商贸企业死亡2人,下降60%。

在“十一五”期间,昌吉市以乌昌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为契机,融入乌鲁木齐城市圈,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城市经济特点,使全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到2011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4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500元。

三、建设项目周围社会环境

本项目位于昌吉市新城南区,世纪大道以东,滨湖河以南,昌河路以北的C21地块。

项目东侧和北侧均为新疆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规划建设用地;南侧为昌河路;西侧为世纪大道,世纪大道和昌河路与项目区之间均有约40m宽的绿化带。

项目四周交通方便,供水、供电供暖、通信条件良好,该项目周围无工矿企业、物流集散地分布,无大的交通噪声和社会噪声存在。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昌吉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对项目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实测,本项目设置了两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拟建项目区的上风向500m处和下风向500m处。

监测项目:

SO2、NO2、TSP。

分析方法:

采样及样品分析均依据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的规定进行,详见下表。

表2大气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采样吸收方法

分析方法

最低检出浓度(mg/m3)

1

SO2

24小时

自动连续监测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2

NO2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3

TSP

重量法

±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含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其浓度限值见下表。

表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含修改单)

污染物

取样时间

浓度限值(mg/Nm3)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极标准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NO2

年平均

日平均

 

 

 

TSP

年平均

日平均

 

 

 

评价方法

本评价采用污染物的浓度占标率来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水平。

用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Pi=Ci/Co×100%

式中:

Pi——污染物i的浓度占标率,%;

C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m3;

Co——污染物i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根据评价计算,可以得出污染物i的浓度占标率Pi,依照Pi值的大小,分别确定其污染程度。

当Pi<100时,表示大气中该污染物浓度不超标;当Pi≥100时,表示大气中该污染物浓度超过评价标准。

监测结果及分析

本次监测SO2、NO2、TSP日平均浓度统计上风向500m处结果见表4,下风向500m处结果表5。

表4项目区上风向500m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

项目

时间

SO2

NO2

TSP

浓度(mg/m3)

Pi(%)

浓度(mg/m3)

Pi(%)

浓度(mg/m3)

Pi(%)

标准值

表5项目区下风向500m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

项目

时间

SO2

NO2

TSP

浓度(mg/m3)

Pi(%)

浓度(mg/m3)

Pi(%)

浓度(mg/m3)

Pi(%)

8

15

18

54

标准值

由表4和表5的监测和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大气环境中SO2、NO2、TSP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0,说明监测点SO2、NO2、TSP在监测期间的日均浓度全部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日均浓度限值。

由此可见,拟建项目区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很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地表水

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为项目所在地北侧约500m的滨湖河。

滨湖河为昌吉市景观生态用水,目前并未纳入昌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范围,且整个环评期间滨湖河中无水。

因此,本次评价不做地表水滨湖河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地下水

2.2.1监测点位

昌吉市第一水厂位于项目区东南侧约5km处,和本项目属于同一地质水文单元。

故本次评价采用昌吉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4月对昌吉市第一水厂的水质监测数据。

2.2.2评价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GB/T14848-93)。

2.2.3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法,按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模型为:

Pi=Ci/Co

式中:

Pi——单因子污染指数

Ci——污染物实测浓度值(mg/m3)

Co——评价标准值(mg/m3)

pH的评价方法略有不同,其公式为:

pH≤时,

pH>时,

式中:

SpHi——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pH——pH实测值

pHsd——标准中的pH值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

2.2.4评价结果

表6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

mg/L,PH值除外)

序号

指标

监测值

标准值

单因子指数Pi

1

pH值

2

挥发酚

3

氟化物

4

氨氮

5

氯化物

250

6

总硬度

258

450

7

高锰酸盐指数

8

硫酸盐

116

250

9

亚硝酸盐氮

10

总大肠菌群(个/升)

<3

<1

11

12

硝酸盐氮

20

13

六价铬

14

总氰化物

15

矿化度

<461

-

-

由监测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地下水15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说明昌吉市地下水水质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监测方法

依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噪声监测,监测仪器HS6288型噪声统计分析仪,监测前后用声级校准器进行校准。

测量时传声器距地面,传声器戴风罩进行监测,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

监测布点

昌吉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11月12日对项目区进行了昼夜间噪声值进行了现状监测,在项目边界周围布设了四个噪声监测点。

项目监测点位如图3所示:

 

规划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用地

4#北侧

 

项目区

1

#

3

#

西

 

2#南侧

昌河路

图3建设项目噪声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噪声评价标准

根据昌吉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属于1类声功能区划范围内,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声环境功能限值。

项目区距离西侧的世纪大道40m,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声环境功能限值。

声环境质量标准值见下表。

表7《声环境质量标准》等效声级Leq[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康复疗养区)

50

40

1类(居民区、文化教育区)

55

45

2类(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0

3类(工业集中区)

65

55

4

4a类(高速路、公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

70

55

4b类(铁路干线两侧)

70

60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

噪声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8评价区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

dB(A)

监测点位

1#(东侧)

2#(南侧)

3#(西侧)

4#(北侧)

昼间监测结果

夜间监测结果

标准值(dB)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昼:

55dB夜:

45dB

从上表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东侧(1#)、南侧(2#)、西侧(3#)、北侧(4#),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达到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声环境标准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昌吉市新城南区,世纪大道以东,滨湖河以南,昌河路以北的C21地块。

项目东侧和北侧均为新疆欧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规划建设用地;南侧为昌河路;西侧为世纪大道,世纪大道和昌河路与项目区之间均有约40m宽的绿化带。

项目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南侧昌河路以南的农田、项目区北侧500m处的滨湖河。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9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

保护级别

1

农田

项目区南侧

40m

《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