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9016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校本教案.docx

三年级校本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知识教育:

校本课程的内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的总合性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周围的环境,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更好的进行学校与社会生活从而使学生多方面发展。

1、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2、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3、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4、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思想教育: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丝绸之路的明珠——甘肃

第二课甘肃的省会——兰州

第三课可爱的家乡——西固

第四课美丽的校园

第五课我爱我家

第六课学校是大家庭

第七课校园情

第八课我和小伙伴

第九课瓜果之乡

第十课兰州的小吃

第十一课寻访家乡

第十二课赞兰州

第十三课检测

第一课丝绸之路的明珠——甘肃

教学目的:

知道中国在地图上的形状,了解所处的位置。

知道甘肃省的形状及位置。

学生能够明白家乡的省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明白家乡名称,省会及在地图上的位置。

难点:

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

1、指名学生指出中国的形状及位置。

(像一只大公鸡,在亚洲)

2、找一找甘肃在哪里?

二、辨图形

1、教师讲解中国地图中“雄鸡头”指什么,“雄鸡身”指什么,“雄鸡尾”指什么?

台湾则是鸡蛋,代表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地方。

2、说说甘肃省在地图上像什么?

像一只哑铃。

3、介绍甘肃的历史。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筒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筒称为陇。

它象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定西地区和白银市、,虽干旱少雨,植被较差,但也不乏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乏路的交通要道。

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

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肉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

古朴典雅的临复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三、画一画

1、模仿教师画中国地图和甘肃地图。

2、给家长介绍甘肃。

第二课甘肃的省会——兰州

教学目的:

1、在地图上找到兰州的位置。

2、了解兰州的位置及历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兰州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工业城。

2、知道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教学过程:

一、出示兰州地图,介绍以下几个知识点。

1、兰州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2、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兰州的有关知识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

现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固区五区,及皋兰、榆中、永登三县,总面积13,086平方公里,有人口283万,其中城市人口148万。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

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气温6-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327.7毫米,无霜期168天。

兰州盛产瓜果,有“瓜果城”之称,鲜桃、白兰瓜、黄河密瓜、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种瓜果都久负盛名。

三、在地图上迅速找出兰州

1、学生指出。

2、了解关于兰州的其它资料。

第三课可爱的家乡——西固

教学目的:

1、说出西固属于那个区域范围。

2、了解西固为什么被称为“高原上的石化明珠”。

教学重难点:

西固区在什么位置及了解西固以什么著名。

教学过程:

一、出示西固地图并介绍。

素有西北“石化明珠”美誉的西固区,全区总面积385平方公里,辖1镇5乡41个行政村,9个街道78个社区。

总人口31.5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拥有城镇人口24万。

二、西固为什么被称为“高原上的石化明珠”。

西固区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作为共和国石化工业的摇篮,为祖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今后西固新型石化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沐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逐渐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资源、新材料等为支柱的雄厚的工业体系。

目前有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中核集团五O四厂等中央省市属企业33家,已成为西固地区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工业优势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科技优势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省级文明区。

三、说一说

自己家在西固什么位置,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在哪?

第四课美丽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学校在西固的位置

2、培养学生热爱校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

(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五课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1、了解全家人的关系。

2、分别介绍家人。

教学重难点:

说说家庭成员并说出为什么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全家福

1、请每个同学介绍照片中的成员。

2、说说他们的职业。

二、相互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三、说一说

了解别人的家庭,并作介绍。

第六课学校是个大家庭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校是个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

   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七课校园情

教学目的:

1、认识自己所学的课任教师。

2、说说自己老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

说一说自己的课任老师他们的外貌及性格特点。

二、交流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和课程是什么?

(小组讨论)

三、画一画

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画一幅画,把自己的作品送给老师。

第八课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的

1、了解同学的特点和爱好。

2、如何和同学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共同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你了解你的同学吗?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你的同学有何特点?

你怎样和他们友好相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义的事情?

   2.你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讲出来。

五、课堂小结

第九课瓜果之乡——兰州

教学目的:

了解兰州的特产和地域特色从而更加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图片,观察不同的水果,说出他们的名称特点。

二、了解兰州出产哪些水果

教师介绍:

在兰州栽培西瓜有107多年的种植历史,曾以个大、皮薄、瓤沙、汁多甘甜而蜚声海内外,远销新加坡、俄罗斯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主要品种有黄河蜜、金蛤蟆、金塔寺、麻醉瓜及富含"大板瓜籽"的籽瓜。

红枣:

主产于河口、达川一带。

因个大核小,肉厚甜脆,在全市乃至全省享有盛名。

冬果梨:

主产于东川乡梁家湾村和陈坪乡范坪村。

曾以肉质细嫩、皮薄汁多、香甜纯美而驰名省内外。

有祛痰止咳、清肺散寒之功效,尤其对老年人哮喘、气管炎病效果更佳。

 软儿梨:

主产于范坪村。

鲜梨为淡绿色,酥嫩可口,酸甜适度。

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经10多天即为软儿梨,含多种维生素,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治煤气中毒之功效。

  苹果:

主产于新城、柳泉、西固、陈坪等乡。

主要品种有国光、红星、红元帅、红富士、红玉、红香蕉、黄香蕉、印度等。

  山楂:

主产于东川乡。

  百合:

主产于金沟乡,色泽纯白,个体肥硕,鳞片包合紧密,味极甜美,行销国内外市场。

 草莓:

主产于东川乡。

品种主要有群星、早红光、哈尼、拉瑞特等。

三、讨论

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产。

第十课家乡的小吃

教学目的:

知道家乡风味小吃牛肉面、酿皮,炒粉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了解家乡,从而更加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

教学重难点:

知道家乡风味小吃的名称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兰州有什么风味小吃,你知道哪些?

二、引领学生说说各种风味小吃的特点。

学生发言。

三、了解各种风味小吃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谈一谈。

补充材料:

牛肉面被外地人称为“兰州拉面”。

兰州人的生活中绝对不能没有牛肉面,外地人到了兰州也不能不吃牛肉面。

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以做好,再浇上调好的牛肉汤、白箩卜片,调上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香菜、蒜苗,卖相叫绝,美味无比。

成为兰州人经济实惠的家常便饭。

牛肉面有很多品种,从面条的粗细上来分有大宽,二宽,韭叶子,二细,三细,细的,毛细等若干品种,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

酿皮是兰州市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

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内随处可见。

这种凉吃的食品,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很受人们的欢迎。

油炒粉也是兰州市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

有卖酿皮的地方就必有卖油炒粉。

油炒粉是用凉粉做成的,先在平底铁锅内烧开卤猪油,在把切成麻将牌大的方块粉分次放入锅内,加糖、葱花、蒜苗,精盐,酱油,不断翻炒,直至金黄烫热,即可盛碗备食。

依各人口味,调以辣椒油、麻酱、陈醋、蒜汁、精盐,即可食用。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

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

吃的时候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备受大众欢迎。

在炎热的夏季,灰豆子也是解暑佳品,冰镇过的灰豆子味道犹佳,清凉解暑。

浆水面是兰州人民的夏天解暑极品。

可能外地人会不习惯他的味道。

浆水面“朝鲜冷面”以其清爽解暑、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闻名世界。

然而,假如你品尝过甘肃的浆水面,其色、香、味、营养价值完全可与“朝鲜冷面”相媲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碗诱人的浆水面,但见面细如丝,均匀细腻,葱花香菜,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闻一下,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尝一口,爽口清凉、酸辣适宜,质味绝佳。

凡吃过浆水面的人,无人不翘大指拇,赞不绝口,可称得上是西北一道独特的夏令食品。

浆水面是甘肃兰州、定西、天水、临夏一带群众最喜爱的一种夏季大众食品,几乎家家会做,人人都吃。

浆水面美味可口,而且制作简单。

面条的种类捞、压、拉的均可,沤制浆水是做面的关键。

制作浆水,即将新鲜芹菜、白菜等蔬菜的叶子在开水中烫过后,浸入盛有凉开水的罐中,加少量旧浆水作“引子”,封好罐口,一周左右经乳酸菌的作用即有浓酸味,并有淡淡的清香,这时浆水即可取用。

做面时,将浆水舀入锅中,根据酸味的浓度酌量加入适量的清水,待煮沸后,放入葱花、香菜、盐、辣椒等调味品,若能放在冰箱中冷藏待凉,效果最佳。

食用时,只需将煮熟的面条调入清凉的浆水即可。

浆水面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暑,是盛夏绝好的风味小吃。

浆水还可作为夏季饮料,清肠利尿,有助于消化

第十一课闻名国内外的特产

教学目的

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目的:

了解兰州闻名国内外的特产,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图片,观察不同的水果,说出他们的名称特点。

二、了解兰州出产哪些特产

教师介绍:

百合、水蜜桃、籽瓜、苹果等

三、讨论

了解这些特产和他们的特点

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什么闻名国内外的特产。

第十二课赞兰州

教学目的:

了解兰州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名胜古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了解兰州的历史: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

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

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

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

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

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

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青人浪漫的场所。

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先到滨河路,从东到西一游。

二、说一说兰州的旅游景点:

在黄河风情线上有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可以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

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

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青人浪漫的场所。

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先到位滨河路观看沿途的雕塑及景色。

  黄河母亲 位于滨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枣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由“母亲”和二“男婴”组成构图。

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

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

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绿色希望 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180米处。

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

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

  筏客搏浪 位于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为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

雕塑由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

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有搏浪追风之感。

青铜铸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详。

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

  丝路古道 位于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

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

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睫望的长者。

驼右前部一深眼隆准虬髯的胡商牵僵倒行。

驼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

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平沙落雁 又名“芳洲思雁”,位于滨河路东段,雁滩尖子南面。

雕塑为在不规则形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奋飞,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

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

这一雕塑取材兰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观和雁滩的传说,寄寓兰州生态恢复平衡,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并使人能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演替过程。

  黄河水车,位于黄河河湾,距沙坡头约6至7公里。

这里耸立着6架木制巨型水车,经河水冲击,日夜缓缓旋转,并发出哗哗的巨大声音,引起了游客的无限兴趣。

水车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

而今多被淘汰,现有的6个巨型水车是专供游人欣赏娱乐之用。

水车也叫天车,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

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装水。

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

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黄河岸边的水车昼夜转动着,为黄河游增添了无限的风光。

三、讨论

如何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