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608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docx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

一样的凄美不一样的韵味

——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摘要: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其对于人性中真挚爱情的追求留给人们永恒的美的享受。

这两部剧作不仅均体现了悲剧爱情故事的相似之凄美,而且在艺术形式以及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上还有各自独特的韵味;通过两剧所体现的不同爱情观,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审美差异。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凄美;中西方差异

Abstract:

ButterflyloversandRomeoandJulietisalovetragedyintheWesternrepresentatives,theirsincereloveforhumanityinthepursuitofbeautylefttoenjoytheeternalpeople.Thesetwoplaysnotonlyreflectatragiclovestoryaresimilartothepathos,andreflectedinartformsaswellasthesocialbackgroundeachhavetheirownuniqueflavor;dramaembodiedbythetwodifferentviewsonlove,wecanrecogniz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aesthetic.

KeyWords:

ButterflyLovers;RomeoandJuliet;Tragedy;Pathos;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 

 

提供更好的翻译建议

前言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是文学艺术长河里一朵璀璨的奇葩。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叹为之倾倒,用炽热的感情谱写出了一曲曲爱的赞歌,使“爱”这个美妙的字眼,时而华丽,时而忧伤,所以在这件华美锦裳上点缀的,不乏那些哀婉凄恻的带血的泪珠。

中国魏晋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均属于男女主人公为爱殉情之剧,二者以其哀艳的风格,凄美的故事情节和感人至深的影响力千百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外读者。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度品味这两部经典之作时,发现它们不仅均体现了悲剧爱情故事的相似之凄美,而且在艺术形式以及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上还有各自独特的韵味;通过两剧所体现的不同爱情观,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审美差异。

一、相似的凄美

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爱情婚姻的独特理解,但纯洁美好、坚贞不渝的感情是每个民族所追求的爱情的最高境界,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取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虽然这两个故事没有发生在同一个时期,但是,在许多读者心中,这两部剧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艺术价值是相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又恰恰正是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的体现。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心心相印,从顽强抗婚到双双化蝶,纯洁真挚的爱情感天动地;罗密欧与朱丽叶,偶然邂逅,一见钟情,从秘密结婚到殉情死亡,炽热强烈的爱情震撼鬼神。

至死不渝的爱情,是这两部剧作所共同描写和表现的对象,也是其所表现的主旨。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有很多种版本,从清代俞樾《茶乡室四钞》援引的《祝英台小传》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晋有个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出身于浙江上虞富家,女扮男装,云游江湖,路遇会稽(今绍兴)人氏梁山伯,惺惺相惜,共同去书院刻苦读书,同窗三年衣不解带,梁一直不知道祝是个女子,直到分手时,祝英台嘱咐梁山伯,要他务必在指定的日子来家里赴约,梁错过了约定日期,祝英台下嫁他人,梁追悔莫及,不久离世,而祝英台也撞死在梁墓碑上,两人化蝶而去;《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两个世仇家庭的子女不顾一切相爱,火热而大胆,直至最终以死殉情,用绝望的行动有力地控诉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世俗观念。

这两部剧作的结局是凄美的,主人公美丽的爱情之梦被现实打破,正如辛苦做好的花瓶,在上色的最后一环上却被别人有意摔破了;又如一件心爱的宝物,在触手可及之时化作一缕云烟,随风飘散,这是多么令人感叹而又令人惋惜,让读者和观众在为他们鸣不平之时,也被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执着和为爱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感动。

在梁山伯从师母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明白祝英台其实是个女儿身以及她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之后,他匆忙上路,日夜兼程,一心赶去和自己的意中人相会,但是无情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祝英台已经被许配给纨绔子弟马文才,她只是以扇遮面出来匆匆看了他一眼,见此情景,梁山伯心如刀绞,追悔不已,当即忧愤成疾,不久便永别于人世。

关于这个故事的结局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便是在得知梁山伯去世后,祝英台硬是要迎亲人马走梁山伯的坟墓之前经过,英台在山伯墓前失声痛哭,而就在此时,墓碑崩裂,只见山伯那熟悉而又温柔的微笑牵引着她,使她产生了一种不可自拔的幻感,于是英台顷刻之间坠入墓中,两人化成翩翩彩蝶,缓缓飞入天际,英台留下的新嫁娘衣裙也化作无数蝶儿,如漫天飞舞的花瓣,萦绕在墓前久久不忍离去。

传说当朝宰相谢安听说了这个故事,甚是感动,即上奏朝廷,皇帝感念英台的忠贞情爱,封他为“义妇”。

如今山上杜鹃盛开的时候,常有大蝶双飞不去,民间相传是二人的灵魂所化,所以世人称这种大蝶为祝英台。

这个美丽的传说,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对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作的最好的诠释,也是最好的回味。

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最后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说:

“这是一个坟墓吗?

啊,不!

……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

”[1]318——在罗密欧看来,因为有了朱丽叶,所以在这坟墓里也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的色彩和爱情的光芒,朱丽叶那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了现实的阴霾,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

“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

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在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

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为了防止这样的爱情,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

”[1]318——这是对爱情的咏叹和永恒的誓言,在罗密欧的意念中,朱丽叶虽然失去了“呼吸的芳蜜”,但却永葆着“红润的美艳”,永恒的青春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战胜了“灰白的死亡”,面对死神,相依相恋,这永不分离的誓愿,既满含着对爱情的执著,更有对中世纪封建枷锁压抑的强烈的反叛。

“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击进去吧!

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

”[1]319——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

这种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精神,使文中结尾部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

《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凄美悲剧,他们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抨击了世俗的丑恶,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而尽情享受爱情的欢乐,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创造了当时社会不能容忍的一个奇迹。

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创作到演出以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就深入到人们心中,成为光彩照人的艺术典范。

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里,大胆的追求爱情自主,婚姻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最绝望的控诉。

这两部剧作的主人公双双殉情,其所体现的相似的悲剧美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和观众的心,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敢精神,鼓舞了历代争取恋爱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从而为之振奋,为之努力冲破一切阻挡其爱情的枷锁,去寻求心中最美好最自由的爱情天地。

二、两剧的内在差异

尽管二者在爱情、形象、结局以及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悲剧观的不同及其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综观其本,在不同文化下所催生的爱情观念,其差异也是非常巨大的。

这些在由这两部作品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中,就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

(一)生活经历和坠入爱河的时间不同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志同道合,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是从相知到相爱的。

他们的爱情正是建立在三年来的频繁接触和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祝英台觉得她的梁兄忠厚老实、勤奋上进,待人也宽厚诚恳,深明大义,不知不觉中芳心暗许;而梁山伯,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憨厚老实、忠诚善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其实是个情商比较低下的人,他与英台同室而居三年却丝毫没发现他的祝贤弟其实是女儿身,十八相送的路上,在祝英台的百般暗示下仍然没有知晓。

直到英台下山后,师母告诉他英台“临行有言曾相托,托我替她做大媒”[2]34,他才恍然大悟,明白英台其实就是九妹,而九妹就是英台,可见梁山伯对他的祝贤弟的爱更是由兄弟间多年的友情转化而来,两人的感情是建立在朝夕相处的了解之上的,绝非一时的冲动。

相比之下,罗密欧与朱丽叶深深坠入情网的过程就来的很迅速,所花的时间不过是一场舞会那么长。

早晨罗密欧还在为得不到罗瑟琳的爱而烦恼,在他眼里罗瑟琳是“自有天地以来也不曾看见过一个可以和她媲美的人,”[3]239而晚上他就在舞会上对美丽的朱丽叶一见倾心,感慨“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

”[3]259可见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倾倒于对方美貌的基础上的,是瞬间爆发出的心灵震颤,强烈而突然,实质上这是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恋爱,两人既无共同生活的经历,又无心灵情感上的深刻交流。

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知到相爱相反,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先相爱后相知的———他们在倾心相爱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爱人正是家族的仇人,刚尝到爱的甜美就品到了恨的苦涩,于是需要在爱和恨两种感情中做出选择,在伦理道德的束缚之下,饱受煎熬。

假设梁山伯与祝英台顺利地结合了,我们对他们的幸福大概不会有什么怀疑;但假设罗密欧与朱丽叶顺利地结合了,他们就一定会幸福吗?

答案是不一定的。

正如劳伦斯神父所说:

“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太快和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

”[3]274这也正是中西方爱情观念的不同之处,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尤其是女子,是十分矜持和内敛的,而西方青年的感情总是爆发的很突然很强烈。

罗密欧和朱丽叶奔放的青春情怀,也正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惯常表现,可见作者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当时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二)对爱情的表达方式不同

无论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都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爱情自主,具有美好的理想、执着的勇气和冲破世俗的愿望,但是因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追求爱情、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爱情的表达上是比较含蓄的,而作品的最扣人心弦之处正在于这种爱情表达上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

情窦初开的祝英台虽然在不知不觉中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却一直张不开口向他表白,只能埋在心里。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思想保守的封建时代,她女扮男装离家求学,她是拿着对天、对神、对社会道德的保证书才出门的,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不敢有半点疏忽;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处于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之下的名门之秀,英台深深受到传统习俗及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待爱情,她是羞于直接表白心迹的。

直到她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准备下山回家,前途渺渺、再相见不知何年何月,她依然没有吐露心声,只是暗中求助于师母,“雪白蝴蝶玉扇坠,烦交义兄梁山伯,倘得师母来玉成,大恩永记在心怀。

”[2]54十八相送的路上,她也只是借景传情、借物表意,以牡丹花、雌鹅、比目鱼、美鸳鸯、牛郎织女等事物来暗示自己是女儿身,而始终没有明言,以至木讷的梁山伯始终没有明白她的心意,见启而不发,她又亲自做媒,许下小九娘,并定七夕为婚期。

等到梁山伯临终,不能前往,就剪下青发丝,和诗稿一并赠送。

封建礼教中“设男女之大防”[4]、“男女授受不亲”[5]125的观念,使得青年男女们的爱情表达方式特别委婉,要么眉目传情,要么语言暗示,要么自己苦苦地忍受单相思之苦,无法大胆表露,就算是心爱的人临终之时,迫于现实威力和三从四德,也难得见对方最后一面。

与梁祝的含蓄相比,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爱情的表达上显然大胆直率得多。

在凯普莱特家举办的化装舞会上,罗密欧与祝丽叶一见钟情。

虽然他们都知道对方是仇人之子,这样的爱情是危险而无法结合的,但他们仍大胆相爱。

就像朱丽叶说的那样:

“恨灰中燃起了爱火融融,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

昨天的仇敌,今日的情人,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

”[3]257可他们却置这些于脑后。

在舞会结束后的当天夜里,罗密欧怎么也忘不了舞会上那动人的情景,于是,他爬进了墙垣,跳进了凯普莱特家的花园。

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里,仰望着朱丽叶那美丽的身影,他忘情地对朱丽叶说:

“与其因为得不到你的爱情而在这世上捱命,还不如在仇人的刀剑下丧生。

”[3]259朱丽叶也告诉罗密欧:

“亲爱的罗密欧……要是你的爱情的确是光明正大,你的目的是在于结婚……告诉我你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举行婚礼;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

”[3]251于是,两个热恋中的人儿在窗口以身相许,共订鸳盟,决心冲破家族的仇恨,结成百年鸾凤。

所以,第二天的下午,他们不顾身边的一切人一切事物,竟自到教堂举行婚礼。

后来因发生偶然事件,罗密欧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被逐,使双方家庭的仇恨雪上加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丝毫没有受到现实的影响,更是难舍难分。

正是这纯洁、真挚的爱情,使他们一方罹难,另一方不愿贪生,最终双双殉情,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现实的反抗。

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是那样火热而大胆,他们不顾家族仇恨、世俗看法,一见钟情后迅速敞开心扉,毫不吝啬地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这种直率的表达爱的方式,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努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三)所反映的社会伦理观念不同

罗密欧与朱丽叶不顾世仇,倾心相爱,爱我所爱,无畏无惧,眩目的个性光辉大放异彩。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人性主义的道德论认为“人来自自然,人的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人的感性欲望、人的利己心本身是合理的,无所谓善恶。

人自身的感性欲望就是目的,外物都不过是满足需要的手法。

”[6]206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追求正是出于自我感性欲望的满足,在他们的观念中爱就是爱本身,什么家族世仇、礼法约束都可以抛到脑后。

在他们身上有一种高度的生命自觉性——追随个人的自然本性,视个人的尊严、愿望和情感为生活的中心,所以他们才能在双方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胆地秘密成婚,尽情地享受着新婚之夜的甜美和浪漫。

而正当两人沉浸在新婚的欢乐中时,家族仇恨像魔影一样跟踪而来,罗密欧杀死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而遭放逐,两个家族仇上加仇。

但朱丽叶得知这一消息时,焦急心痛的却是罗密欧的被放逐,而不是表哥的死。

反过来试想一下,如果祝英台有一个表哥,而这个表哥恰巧被梁山伯杀死了,面对这不共戴天之仇,祝英台能否像朱丽叶那样原谅并接受梁山伯?

依照中国的传统和中国人的思想,我想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同样,在“发乎情,止乎礼”[7]2468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控制下,我们也很难想象梁山伯与祝英台能冲破世俗礼教的藩篱,不顾家人的反对自由结合。

他们之间的日久生情并没有言语上的直白和行为上的越轨,对爱情的追求和争取也是在“礼”的外衣下进行的,因为无论是祝英台还是梁山伯,他们都严格恪守着传统的道德准则:

祝英台深知男女授受不亲,所以同窗三载衣不解带,梁山伯深信门当户对,所以眼睁睁看着马家强娶英台而无能为力;祝英台认为女子应当端庄矜持,所以一直没有直接向梁山伯表白心中情愫,梁山伯认为男子应先取功名,所以在提亲时底气不足,唯唯诺诺;他们两人都认为婚姻需要明媒正娶,因此即便早已表明心迹也不可能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不顾一切私定终身。

他们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两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当时强大的封建势力抗衡的,一旦他们的爱情与整个礼法社会产生了冲突,就只能转入自我毁灭,以悲剧收场。

(四)结局的同工异曲

不能同生,但求共死。

两对情人抗婚不成,双双殉情。

对这一爱情悲剧结局的不同处理,也传达出了中西方文化心理的显著差异。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其死亡的沉重化作一种永恒的形象并从此凝固成为一种神圣,所以西方文化中关于“死”的沉重表现,是他们价值观念的一种必然反映。

莎士比亚并不缺少浪漫,也不是一贯那么沉重,他的幽默和智慧经常体现在他的剧作之中,但是对于“死亡”的表现却总是相当沉重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亡阴森而恐怖,没有丝毫的浪漫可言,冰冷的墓穴中躺着两具血淋淋的尸体,淋漓的鲜血染红了落幕的布帷,其悲壮犹如一场肆虐一切美好事物的暴风雨,凶猛而又肆虐,给观众带来一种悲痛和恐惧之感,使人在战栗之余,更加久久不能释怀。

 

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以直面死亡甚至尸体来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目的,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大团圆结局则是以虚幻的方式回避了血腥与恐怖。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2]98一场风雨雷电大作之后,风停雨霁、彩虹高悬,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化为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穿梭于万花丛中,梁祝的爱情从“生不如死”到“决然赴死”,最后升华到“死后方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他们的生命和理想被葬送在冷酷的封建制度的坟墓中,生前不能如愿,死后异化为有寓意的一双蝴蝶,实现了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

这样的结局符合剧中人物和观众的心理,因而使结局具有强烈的喜悦力和某种满足感。

实际上,悲剧的喜剧结局对我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整个戏剧创作。

从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中国几大古典悲剧来看,几乎没有一部不是以“大团圆”结局收场的。

另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娇红记》中申纯与王娇娘生前相爱不遂愿,死后合葬,坟上出现了比翼鸳鸯鸟;《孔雀东南飞》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也是生前不能如愿,死后合葬,不仅坟上的树木叶叶相覆盖,枝枝相交通,而且在上面还有相向而鸣的孔雀;在《牛郎织女》中,牛郎与织女被王母娘娘化开的银河所阻挡,却仍然有一座鹊桥能满足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它们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团圆”结局的美学原则,如此奇谲瑰丽的想象,只有善意的民族和诗意的国度才能孕育,它体现了民众慈悲的深层心理和诗化的自由理想,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智慧。

《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是采取这种幻想的手法营造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负载了人们在现实的苦难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从而稀释了悲剧感,使观众在哀痛之余又颇感安慰。

而这些,也正好符合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戏剧美学论著《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所提出的戏曲要有“团圆之趣”[8]56,也就是说中国悲剧主要侧重善恶的赏罚,要有个合乎人情、能够满足观众感情需求的结果,这些起码能够减轻他们的一些悲哀,增添一点喜悦,因而得到精神的安慰,给人以乐观和希望。

观众经受了一场“痛苦”之后能够愉快地离开剧场,这也符合艺术心理学的要求。

三、结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封建社会,而他们竟敢忽视封建礼教的教条而希望自定终身,寻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封建制度唱对台戏,相对于黑暗强大的封建势力来说,他们的力量太弱小了,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以至于最终只能以死相抗这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到另一个世界再续前缘。

这也是中国其他爱情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甚至长久以来,这种创作形式都植根于中国古典爱情文学的土壤里。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罗密欧因朱丽叶的“死”而喝毒药自杀,而朱丽叶醒来看到这种情景又用罗密欧的匕首自杀,落一个双双殉死的悲惨结局。

虽然他们的死亡带有偶然性,但世代冤仇决定了他们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正如莎士比亚学家莫洛左夫所指出的:

“罗米欧与朱丽叶分别属于两个世代为仇的古老的封建家族,这两个年轻人的纯真爱情与两大家族的世仇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之间必然要发生尖锐的冲突。

两大家族之间的世仇注定了罗米欧与朱丽叶要遭到厄运——以死殉情是他们的必然结局。

”[9]132他们的痛苦与灾难具有异乎寻常的性质,使人震惊、叹惜,同时,他们的悲剧既是个人的,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民族的性质,是属于时代和社会的悲哀。

以上四个人物形象是完美的,他们都具有义无反顾地追求坚贞的爱情的共同点。

但他们的形象越美,他们的双双殉情的结局越悲,也越能引起人们对他们的怜悯与同情,同时也越能引起人们对迫害他们的敌对势力的强烈憎恨与不满。

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0]344而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又恰恰体现了悲剧的艺术价值。

就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来看,作为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和作为中国爱情悲剧的代表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均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反映男女主人公敢于冲破伦理道德与制度枷锁,追求自由爱情的执着勇气,并因此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两剧在艺术手法上均体现了为世俗不容的爱情哀婉凄美的艺术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但是,由于东西方悲剧观的不同以及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二者在爱情、形象、结局等各个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这些艺术、审美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异传达出了中西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爱情观念,在两部剧作的比较中深有体现。

然而,这些不同之处丝毫不能动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并列地位,反而更增添了二者的独特韵味,它们的不朽的艺术形象以及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性艺术魅力,以及所展现的男女主人公执着永恒的追求纯真自由爱情的勇气,将使它们永远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如同两朵在各自文化土壤上盛开着的娇艳的玫瑰,永远深深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更能引起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李辉主编.莎士比亚文集[M].北京:

京华出版社,2005.

[2]钱海水主编.中外神话传说故事[M].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蔡磊主编.莎士比亚悲剧集[M].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4]舒芜.毁塔者的声音(下)——论聂绀弩的妇女观[J].鲁迅研究月刊.1993,(12):

22.

[5]李鍌主编.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8.

[6]王佐良主编.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全集[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7]许嘉璐主编.十三经注疏下册[M].北京:

中华书局,1980.

[8]张玲主编.闲情偶寄[M].珠海:

珠海出版社,1999.

[9]许海燕译.震撼世界的大师—莎士比亚[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10]崔钟雷主编鲁.迅经典全集[M].吉林: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