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489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docx

钴行业发展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钴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钴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欧咨行业数据库,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图表目录

表格目录

第一节钴介绍

钴(英文为Cobalt)化学符号为Co,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的Ⅷ族(铁族),原子序数为27,在铁(26)之后,镍(28)、铜(29)之前,原子量为58.9332。

钴的密度为8.9,熔点为1490℃,沸点为3520℃。

钴呈银灰色,硬而有延展性,且硬度与延展性均比铁强,但磁性则比铁弱。

钴的化合价为二价和三价,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

钴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是生产电池材料、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磁性材料和色釉料等材料的重要原料。

钴不但是重要的民用物资,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在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金属。

表格1:

钴的其体用途

资料来源:

XX、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欧咨行业数据库

第二节钴的需求分析

一、钴下游需求主要在电池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钴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和镍合金,其中锂电池占钴消费总量的45%,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77%。

可见,对于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对于钴的需求有着重大的影响。

图表1:

2015年全球钴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

产业信息网、CDI、安泰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2:

2015年中国钴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二、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成本占比较高,未来三元材料是正极材料发展趋势

1、正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例较高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池隔膜4部分组成。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也是区别多种锂电池的依据,且其成本占锂电池总成本的40%以上,可见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可以看出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主要上游,且钴作为正极材料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锂电池的产量将对钴的需求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图表3:

锂电池的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钴在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广泛

过去10年充电电池需求量迅速增加,充电电池经历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以及镍氢电池阶段,现已发展到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的时代。

目前生产的锂充电电池大多需用钴做原料,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电子产品及电动工其等产品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为正极材料的锂动力电池也得到广泛应用。

表格2:

钴在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的其体用途

资料来源:

XX、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3、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三元材料未来将成主力

目前钴酸锂仍是正极材料市场的主力,钴酸锂电池因较高的能量密度及较小的体积被普遍应用在3C产品中。

就锂电供应结构的变化来看,钴酸锂的产量仍保持增长势头,但所占份额在不断下降,国际主流的锂电池生产商逐步舍弃用钴较多的传统材料——钴酸锂,转向三元材料和其他正极材料。

而在目前兴起的新能源汽车方向,整车厂越来越青睐以三元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动力锂电池,传统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逐渐被蚕食。

出现这种改变的原因,是消费者需要更高的续驶里程,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纯电动汽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汽车的续驶里程,因此厂商也就需要电池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图表4:

中国正级材料历年产值及增速(亿元)

资料来源:

中国电池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5:

中国各类正级材料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三、钴在3C电池领域中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下游应用市场分为3C电池市场、电动交通工其、工业&储能这三大块(注:

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3/4等以及为此充电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归类为3C电池市场,将电动汽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电动滑板车、电动独轮车等归类为电动交通工其市场,将移动通信基站电源、电动铲车/叉车、家庨储能、电网储能以及其他UPS电源市场归类为工业&储能市场)。

1、3C电子市场对锂电池相对需求减少,但绝对需求量稳定上升

2011~2015年全球3C电池需求相对锂电池总需求,以较低的增速增长,可以预见2016~2020年可以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

3C电池需求量虽然增速逐年降低,但是可见其绝对量仍然逐年增加,所以可以断定,3C电池市场在未来可以以低增速稳定增长。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占比从2011年至2015年呈现出明显的下滑势头——由2011年的80%以上快速降低到2014年的55.7%,预计到2020年会降低至30.5%。

与此同时,电动交通工其和工业&储能的动力电池市场占比却在快速上升,其中电动交通工其市场主要以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为代表,工业&储能市场主要以移动通信基站电源市场为代表。

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重心正处于由3C电池市场的小电池市场向电动交通工其和工业&储能的动力电池市场转移的发展阶段。

图表6:

近年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及预测(万KWH)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7:

近年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份额变化及预测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应用于3C领域中的钴酸锂,预期将平稳增长

我国3C消费品领域中,手机与微型计算机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因此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近年来手机与微型计算机的市场情况。

在经历了2009~2010年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后,国内手机产量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年均增速平稳增长;且由于2009年智能手机带动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的发展,微型计算机产量也在经历2010年前后的爆发后回落。

不过总体来说3C电子市场近几年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并可以预期其未来继续保持低增速的发展态势。

理由如下:

第一,相比功能机时代,如今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加快;第二,如无人机、智能手环等新型的3C消费不断增加;第三,随着智能手机等3C消费品的功能日趋繁复,屏幕尺寸日趋增大,对电池的续航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图表8:

国内主要3C产品产量及增速(万部)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钴酸锂的未来产值做出预测。

结合以下三点,我们假设从2016年开始我国钴酸锂产值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第一,我国2015年钴酸锂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0.73%;第二,目前的3C消费市场逐步趋于稳定增长,而3C电子消费品所使用的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使用钴酸锂,因此钴酸锂的需求量与3C电子市场的发展呈正相关。

图表9:

我国钴酸锂产值及增速预测(亿元)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四、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三元正极锂电池需求提升

能源形势的日益严重、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智能化交通需求的日益强烈,将驱动新能源汽车在未来10~20年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美国市场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相对稳定。

进入到2015年之后,电动汽车发展成绩良好的佐沺亚州、伊利诺伊州等州先后宣布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同时油价依然处于低谷,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还是取得了11.81万辆的较好成绩(其中电动乘用车11.66万辆)。

佐沺亚州等地方政府是从2015年5月之后陆续取消补贴的,此后几个月对美国电动乘用车市场销量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从2015年4季度开始,影响基本消除。

2015年12月美国电动乘用车销量13,709辆,创造了月度新高。

2016年的前3个月,销量也都创造了相比以往同期的新高。

可以认为,美国电动乘用车市场已经走上了一条没有补贴也能健康发展的道路。

图表10:

美国电动汽车产量和增速(万辆)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欧洲市场

欧洲正在替代美国而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领导者。

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一开始是法德英等大国唱主角,后来,荷兰、挪威、瑞典等欧洲小国也先后开始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而且力度更大,目前,这些欧洲小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更快,有一些已然后来居上超越了法德英三国。

可以看到,2015年荷兰(1,600万人口)电动乘用车销量高达43,347辆,在所有国家中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而位居第三位。

挪威更小,只有510万人口,2015年电动乘用车销量却高达34,402辆,在所有国家中仅次于中美荷而位居第四位,而且,挪威的电动汽车占比是全球最高的。

另一个北欧小国瑞典(总人口969万人)2015年电动乘用车销量也高达9,262辆,截止到2015年12月,该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2.62%,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挪威、荷兰与冰岛。

2015年法德英三国的电动乘用车销量分别是27,081辆、24,276辆和28,188辆,上述6国2015年的电动乘用车销量占到了整个欧洲的85.89%。

欧洲6国2015年电动乘用车销量与2014年相比,增速都在60%以上,最高的荷兰甚至接近190%。

另外,这些国家同时也在积极推动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的示范运行。

总的来看,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加速度发展态势。

图表11:

欧洲电动汽车产量和增速(万辆)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12:

2015年欧洲电动车市场主要份额分布(万辆)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3、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全球占比持续提升

为了应对化石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保护等共性问题的客观需求,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先后出台了20余项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政策,激励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生产准入、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政府采购与征收燃油税等多个方面。

表格3:

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

发改委、工信部、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在国内政府各项政策的激励下,2014年中国开启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大潮,当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增速达到545.59%,15年增速达288%;同时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6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3.2万辆,销售1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1.4%和134.1%。

其中纯电动产销分别为9.96万辆和9.2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在3.30万辆左右。

而且可以看到,虽然近年来世界电动汽车总产量已经保持90%以上的增速上涨,但是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却依然大幅度上升,其全球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14.7%迅速增长至2015年的48.7%。

并且2015年全球电动车产量增加的34.6万辆汽车中,73.1%来自中国。

图表13:

中国和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和增速(万辆)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14:

近年各国电动汽车产量市场份额变动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五、钴在电池领域的需求预测

1、钴元素在各正极材料中的含量测定

钴(Co)的原子量58.9332,根据正极材料的分子式,我们可以测算出钴在各材料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根据市场资料,我们设定各正极材料工作电压统一为3.7V。

由此用比容量与工作电压相乘得到各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最后得出各种正极材料制造每万KWh的锂电池需要钴金属当量。

表格4:

正极材料制造每万KWh的锂电池需要钴金属当量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全球电池领域对钴金属的需求预测

我们通过资料查找,搜集到如下资料,我们将通过锂电池两个主要下游领域——3C消费品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未来几年全球对钴金属的需求量做出测算。

表格5:

全球锂电池下游领域耗电量(万KWh)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1)使用钴酸锂对钴的需求量

钴酸锂约占3C电子市场80%市场份额,剩余20%主要由NCM组成。

结合图表18与图表19,使用钴酸锂消耗钴(吨)=11.22*80%*①(3C消费品市场耗电量)

(2)使用NCM对钴的需求量

2014年全球主要生产的41款电动乘用车共消耗动力锂离子电池751.62万kWh,占电动乘用车全部电池用量(768.28万kWh)的比重为97.83%。

其中,LFP电池用量102.65万kWh,在751.62万kWh中占比13.66%;NCA电池用量256.27万kWh,占比34.10%;LMO电池(指正极材料中LMO用量最大)用量332.3万kWh,占比44.21%;NCM电池(指正极材料中NCM用量最大或全部采用NCM)56.89万kWh,占比7.57%;钒锂二次电池用量3.51万kWh,占比0.46%。

2014年的用量情况是LMO电池和NCA电池占主流,市场份额均超过了1/3,而NCM电池、LFP电池份额合计21.23%,且我们假定未来几年这一比例保持不变。

图表15:

新能源汽车领域各种正极材料使用比例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NCM正极材料种类繁多,且根据其元素比例的不同,钴元素当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目前市场中,主要使用NCM111(约占30%市场份额)与NCM523(约占55%市场份额),我们将剩余15%份额在NCM811、NCM424、NCM622平均分配,得到每万KWh加权钴金属当量为2.66吨。

因此,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图表18、图表19与图表20,我们可以计算得到:

使用NCM消耗钴(吨)=2.66*(①*20%+②*7.57%)

(3)使用NCA材料对钴的需求量

结合图表18与图表19,使用NCA材料消耗钴(吨)=1.49*34.10%*②

综上所述,结合

(1)、

(2)、(3)小节推断,我们可以得到全球电池领域对钴金属的需求量。

表格6:

全球电池领域对钴金属的需求预测(吨)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3、中国电池领域对钴金属的需求预测

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使用各种正极材料产

量结合各种正极材料中钴金属当量来计算国内电池领域对钴金属的需求。

(1)历年各类正极材料消费量及预测

国内含有钴的主要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NCM、NCA、球镍钴和储氢合金钴。

近几年,随着3C市场的逐渐降温,我们预测2016开始钴酸锂的消费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NCM受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我们预测将以年平均增速30%的速度增长;NCA主要使用于特斯拉,国内使用较少,但是受新能源汽车大环境影响,故预测NCA材料需求量以20%的速度增长。

表格7:

中国各含钴电池正极材料消费预测(万吨)

资料来源:

锂电网、GGII、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通过正极材料消费量测算中国电池领域对钴金属的需求

可以得到各正极材料的钴元素占比,因此可以得到国内电池领域对钴使用量的预测。

(注:

国内NCM主要使用NCM523与NCM111,分别占市场份额的30%和55%,因此钴金属在NCM三元材料的加权含量为20.3%*0.3+12.2%*0.55+0.05*(6.52%+13.21%+13.10%)=14.44%),钴金属使用量=60.21%*(a)+14.44%*(b)+9.92%*(c)

表格8:

中国电池领域钴消费预测(万吨)

资料来源:

锂电网、GGII、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六、钴应用的传统领域保持平稳增长

1、硬质合金

全球金融危机对硬质合金行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2009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国内经济形势也出现较快的增长,硬质合金行业也出现同步的恢复性增长。

2012年,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疲软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全国硬质合金产量同比略有下降。

2013年开始缓慢恢复,2014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7万吨。

但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2015年国内硬质合金行业高位承压,2015年全年产量有所下降,不过从总体上判断,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基本处于平稳向上的发展态势。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急速扩张,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切削工其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钢铁、交通、建筑等领域对硬质合金的需求也愈发旺盛。

图表16:

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及增速(万吨)

资料来源:

全国硬质合金行业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高温合金

我们用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高温合金粗钢产量变化代表国内高温合金行业的发展情况。

可以看到,

我国重点优特钢企业高温合金粗钢产量从2009年的5850吨增长至2015年的10476吨,年复合增长率10.2%。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军事化装备的不断升级、我国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行业产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发展将逐渐进入升温期。

图表17:

国内重点优特钢企业高温合金粗钢产量及增速(吨)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3、传统行业钴需求测算

(1)硬质合金领域

据估算,2015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约为7万吨,同比增长2%。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数据,中国是世界上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硬质合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38%,欧洲以2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硬质合金按钴含量,可分为高钴(20%~30%)、中钴(10%~15%)和低钴(3%~8%)三类,我们按平均数含钴15%测算。

我们预测全球硬质合金产量保持2%的年均增速增长;且据全国硬质合金行业统计年鉴统计,中国2018年硬质合金产量将达到2.97万吨。

表格9:

硬质合金领域钴需求测算(吨)

资料来源:

全国硬质合金行业统计年鉴、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高温合金领域

经测算,2015年高温合金用钴量达到1.47万吨,占全球钴消费量的16%。

随着全球航空工业的发展,高温合金产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领域对钴的消费仍将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我们假设全球高温合金用钴量以每年5%的增速增长。

由于中国高温合金合金产业发展较晚,但是随着中国军工产品的高速发展以及设备国产化的趋势加快,预计我国的高温合金产量将保持一个较高的速度增长,我们假设其年平均增长率为10%。

表格10:

高温合金领域钴需求测算(万吨)

资料来源:

研观天下、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七、钴总需求量测算

结合图表21、23、26、27,可以预测全球和中国对钴金属的总需求。

在此假设除电池、硬质合金、高温合金等几大领域之外的钴金属消费在全球及中国都以5%的速度平稳增长。

表格11:

钴需求总测算(万吨)

资料来源:

研观天下、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第三节钴的供给分析

一、钴资源总体稀缺而分布集中

1、全球钴资源总体稀缺,相对品位低

钴属于铁族元素,其主要地球化学参数与铁、镍接近,其有亲铁亲硫的地球化学性质。

钴的地壳丰度仅为0.002%,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01%(质量),海洋中钴的总量约为23亿吨。

是铁族元素中含量最少的元素,但趋向于富集在地幔、地核和超基性岩中。

自然界已知含钴矿物近百种,但没有单独的钴矿物,大多伴生于镍、铜、铁、铅、锌、银、锰、等硫化物矿床中,且含钴量较低。

2、全球钴资源分布集中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最新统计,全球已探明钴矿储量720万吨,储量高度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

世界钴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三国储量之和就占了全球总储量的70%。

刚果(金)是钴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截止到2015年,该国钴储量达到34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居世界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亚,储量为110万吨。

古巴居世界第三位,储量为50万吨。

其后依次为赞比亚27万吨;菲律宾、俄罗斯各25万吨;加拿大24万吨;新喀里多尼亚20万吨;中国8万吨;巴西7.8万吨;美国2.3万吨等。

表格12:

2015年全球钴矿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

USGS、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3、中国钴资源储量及分布

中国钴矿资源不多,独立钴矿床尤少,主要伴生于铁、镍、铜等矿产中。

矿床类型有岩浆型、热液型、沉积型、风化壳型4类。

以岩浆型硫化铜镍钴矿和夕卡岩铁铜钴矿为主,占总量65%以上;其次为火山沉积与火山碎屑沉积型钴矿,约占总储量17%。

纯钴矿储量只占全国钴矿总储量的2%左右。

而且中国伴生钴矿的品位较低,据对钴储量大于1000吨的58个矿床统计,钴的平均品位仅为0.02%。

二、钴供给增速将放缓

1、钴主要存在形式为铜镍伴生矿,产量被动

全球钴矿的资源分布特点就是伴生为主,其中41%为铜钴伴生矿,36%为镍铜钴硫化矿,15%为红土镍钴矿,原生钴矿等其他类型占比仅8%。

全球钴矿的产出特点尤其如此,其中60%的钴矿产出来自铜钴矿,23%来自镍铜钴硫化矿,15%来自红土镍钴矿,其他类型占比仅2%。

作为铜镍伴生矿,可见铜镍产量直接影响钴矿产量。

图表18:

全球钴矿资源分布形式

资料来源:

产业信息网整理、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19:

全球钴矿资源产出来源

资料来源:

产业信息网整理、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2、铜镍价格走低,钴矿供给增速放缓

由于长期以来铜镍供给过剩,导致价格疲软,近几年铜镍价格持续走低,生产者缺乏动力扩大产量,而钴一般作为铜镍矿的附产品得到,所以铜镍的减产将会导致钴供给的增速放缓。

图表20:

近5年LME铜现货收盘价(美元/吨)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图表21:

近5年LME镍现货收盘价(美元/吨)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3、中国钴供给瓶颈在资源领域,原生钴矿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钴资源的加工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欧洲。

截至2015年,中国精炼钴金属产出占全球产出比例已由2012年的38%增长至50.4%,中国已占据钴精炼产业的半壁江山。

由此可见,中国的钴供给,问题主要集中在上游资源领域,原生钴矿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图表22:

全球精炼钴金属产出比例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欧咨行业数据库

4、主要钴矿供应商减产,供给压力减小

钴资源的供给集中在少数几家国际资源巨头手中,钴精矿的主要垄断企业就是嘉能可、欧亚自然资源、自由港和淡水河谷,这4家企业的钴精矿产品的产能占据了全球的65%左右,而供应量则占据了45%左右。

其中嘉能可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23%,2014年钴产量大约1.57万吨(产能占比更高,可能已达到35%)。

2015年9月,嘉能可宣布Katanga及Mopani将停产18个月实施设备升级。

据此推算,嘉能可此举使得其钴产量2015年可能出现接近4000吨供给缺口,2016年缺口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将对全球钴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欧亚自然资源(ENRC)拥有的钴矿山目前主要是位于刚果(金)的Kakanda矿山(BossMiningSprl公司)和Comide,其中前者钴资源量15.24万吨,后者5.22万吨,但尚在开发中。

由于钴价格低迷,以及矿山贫化(目前BossMining的钴矿品位只有0.2%),2014年7月欧亚自然资源决定自2015年进一步减少氧化钴矿山生产,预计减少出口氧化钴精矿折合钴金属约3,000吨/年。

实际进展更不乐观。

不过,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Freeport-McMoRanCopp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