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297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学案中图版必修1

课时1 水循环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 水循环

阅读教材P46~P47“水循环”,填写下列知识。

1.水循环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2.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成因

(1)水循环的内因:

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2)水循环的外因:

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4.水循环的意义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2-3自然界的水循环,据图分析:

(1)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

可划分哪些类型?

(2)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四大圈层?

(3)由图分析在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提示 

(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

(2)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地表径流。

[预习效果自测]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

C.下渗和蒸腾D.蒸发和降水

2.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b的影响

B.人工降雨会改变d的时空分布

C.对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造成f的增加

D.植树种草会造成g的增加

解析 第1题,图中包括了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三种形式,都包括的环节是蒸发与降水。

第2题,根据常见水循环主要环节可知,图中a、b、c、d、e、f、g分别是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海洋降水、植物蒸腾、下渗。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d环节产生影响;人工降雨会改变c环节即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对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造成f环节的减少;植树种草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会造成g的增加。

答案 1.D 2.D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

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4.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空气湿度大B.风速大

C.光照强D.气温高

解析 第3题,图中的溢流能反映出地表径流,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反映出地下径流;图中内容不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该设计适合缺水地区,也适合降水较多的地区;该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具有环境效益。

第4题,光照强、气温高、风速大都有利于水体的蒸发;空气湿度大,空气中能进一步吸收的水体越少,因而不利于水体的蒸发。

答案 3.B 4.A

                   

探究点一 水循环

【案例探究】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止,上不竭,下不满……”——摘自《吕氏春秋》

结合材料探究:

(1)《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

(3)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4)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提示 

(1)文字的前半部分涉及了水汽输送,后半部分则涉及径流输送。

(2)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

(3)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4)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和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其中对地表径流环节影响最直接,也最广泛。

【反思归纳】

1.水循环成因

水循环的发生,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等三态的相互转化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能、重力能是水循环的能量源泉(即外因)。

其中太阳能是水循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水循环环节的能量来源和转化如下表:

水循环环节

能量来源

能量转化

蒸发

太阳能

太阳能—热能—动能

水汽输送

太阳能

太阳能—热能—动能

降水

重力能

重力能—势能—动能

径流输送

重力能

重力能—势能—动能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

意图

特点

例证

海陆

间循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

内循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

内循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3.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太阳辐射(气温)、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分多少)

水汽输送

风向(风带、季风)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差异)

地表径流

地形坡度、植被状况、降水量、地面性质、人类活动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地形坡度、地面性质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

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即时巩固】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

(1)题,a、b、c、d、e分别表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2)题,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塑造地表形态等;水资源如利用不当,也会枯竭;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答案 

(1)C 

(2)D

探究点二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案例探究】 面值50元人民币的画面上那翻江倒海、奔腾跌泄、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就是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

结合材料探究:

(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奔流到海不复回”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提示 

(1)大气降水。

(2)海陆间水循环。

【反思归纳】

1.陆地水体的类型和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

流水位的高低

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

流水位的高低

关系

普遍

规律总结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

①雨水补给:

判断气候类型,分析降水多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除外,其他气候区均以雨水补给为主。

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判断气候类型和高山的分布,分析夏半年气温高低。

气候干旱地区且夏半年气温高于0℃,若有高山分布(根据0.6℃/100m判断山顶是否有永久性积雪冰川分布)或有高原山地气候区分布,则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春季气温高低。

冬季降雪较多,纬度较高,积雪较多,且春季气温高于0℃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如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

④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

判断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水位的相对高低。

一般分析河流的水位高低,河流汛期时,水位高,河流补给湖泊或地下水;河流枯水期时,水位低,湖泊或地下水补给河流。

如我国长江和洞庭湖的相互补给关系。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②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高峰在夏季。

③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

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

⑤春季有明显春汛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即时巩固】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B.湖泊水

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解析 第

(1)、

(2)题,由图可知,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正相关→河流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降水集中于4、5、6月份,7、8月份降水相对较少→河流位于东南地区。

第(3)题,①曲线变化比较平缓,②曲线的陡直变化显著→①流量变化小→说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利工程(如水库),水利工程(如水库)对下游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

答案 

(1)A 

(2)D (3)C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水循环的成因、类型、环节和形成过程。

2.说出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的特点、分布地区和分析判断思路。

      

                  

对点练一 水循环

下图中①~⑧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⑦环节相吻合的是(  )

A.长江入海

B.沙尘暴

C.台风登陆

D.伏旱

2.建设“海绵城市”,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降大雨时可吸水、蓄水、渗水,具有良好的“弹性”,减少因路面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内涝的机会。

建设“海绵城市”可使水循环的部分环节发生改变,其中(  )

A.③减少B.⑤减少

C.⑥增加D.⑦增加

解析 第1题,根据⑦所处位置及箭头方向可知为地表径流,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A项。

第2题,建设“海绵城市”增加绿地面积,环节⑤代表的植物蒸腾会增加;增加城市排水设施,减少城市硬化面积,会使⑥代表的下渗增多而⑦代表的地表径流减少。

建设“海绵城市”不会影响水汽输送。

答案 1.A 2.C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注: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3.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B.城市地面硬化增加城市内涝

C.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D.城市地面硬化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解析 第3题,图中显示潜在的回用水源来自用户和污水处理厂。

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是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第4题,城市地面硬化,会减少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减少。

答案 3.C 4.A

对点练二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2017·河南郑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年某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读图,完成5~6题。

5.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

6.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量偏多

D.夏季融水量过大

解析 第4题,该河流在我国新疆,河流水量大的时间是3~5月,判断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变化小;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6~9月;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

第5题,该河流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流量;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明冬季降雪量偏大,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洪峰。

答案 5.C 6.A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2017·山东德州高一检测)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

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

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

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

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解析 第1题,环节①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蒸发强烈;环节②为降水,南亚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环节③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夏季降水少,地表径流水量较小;环节⑥为蒸腾作用,开普敦位于南半球,1月份为夏季,植物生长旺盛。

第2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③)施加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在流经地区随着河水下渗,地表径流(环节③)水量有所减少;植树造林可以使下渗(环节④)水量增加;修建水库,水位抬高,不会减少地下径流量,反而有可能增加地下径流量。

答案 1.C 2.C

(2016·河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是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B.径流

C.蒸发D.水汽输送

4.若推广该类房屋,能够全年发挥雨水收集作用的是(  )

A.拉萨B.广州C.乌鲁木齐D.长春

解析 第3题,利用屋顶收集雨水,直接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

因为这部分雨水如果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入渗。

第4题,能够全年发挥雨水收集作用,说明该地区一年中的雨季较长,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降雨,四个选项的城市中广州位于华南地区,雨季最长,拉萨、乌鲁木齐全年降水稀少,长春降水主要集中在8~9月份。

答案 3.B 4.B

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年内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4、5月

C.结合雨带推移规律分析,该河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D.该河确定只有一种水源补给

解析 该河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6~9月。

该河流域6月份降水最多,应为梅雨期,该河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水源补给。

答案 C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完成6~7题。

6.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  )

A.②环节加强B.③环节季节变化变小

C.④环节减弱D.⑤环节季节变化变大

7.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A.①环节B.⑤环节C.④环节D.⑥环节

解析 第6题,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陆地降水,③为植物蒸腾,④为蒸发,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⑦为海洋降水。

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后,会减小降水下渗量,从而造成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第7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即⑤。

答案 6.D 7.B

8.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__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图中b1、b2、b3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________(填字母)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解析 第

(1)题,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看出丁→甲→丙→丁之间的循环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故为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使陆地淡水得到不断补充,同时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四大圈层之间、海陆之间进行迁移和交换。

(2)题,水循环示意图中,乙位于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水循环可以给乙地带来降水,补给地表水资源,降水在地表汇聚形成的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又蕴藏了水能资源。

由图可看出b1、b2、b3分别属于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中的降水,其中海上内循环的降水量占海洋总蒸发量的90%。

第(3)题,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应属于地表径流环节。

地表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调节,空间分布不均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平衡。

答案 

(1)海陆间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水 水能 b1

(3)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能力达标练

(2017·浙江台州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回答1~2题。

1.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1题,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知,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地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凹陷部位降落到容器中。

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B正确。

第2题,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降水。

答案 1.B 2.B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3~5题。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 第3题,植被破坏后,局部小气候破坏,降水量减小,降水变率变大,下渗减弱,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致使年内径流量波动变大;当然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河道淤积,但与该问题关联不大。

第4题,植被恢复后:

该地气候会变得湿润,但降水量不一定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小。

第5题,结合第4题分析,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

根据本题“单斜山”图示,甲河一侧部分径流会沿透水层流至乙河中,导致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

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 3.B 4.C 5.D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

据此完成6~7题。

6.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

7.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

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降水量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大且最冷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第7题,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

答案 6.C 7.B

8.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

但近年来湖泊、瀑布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

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九寨沟降水量柱状、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

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出现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份为九寨沟湖泊丰水期,请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环节形成的。

解析 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冰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九寨沟的湖泊,不论是其主要的补给——降水,还是冰雪融水补给,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湖泊水位亦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 

(1)①—植物蒸腾、②—大气降水、④—地表水蒸发、⑥—海水蒸发、⑦—水汽输送、⑧—地表径流、⑨—下渗、⑩—地下径流。

(2)1~4月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量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水分下渗(⑨)。

至4月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

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