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262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docx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5立体几何与向量方法教学案

考点

最新考纲

5年统计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1.了解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概念,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理解简单空间图形(柱、锥、台、球的简易组合)的含义,了解中心投影的含义,

掌握平行投影的含义。

3.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间的关系,掌握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xx•浙江文5,20;理10,12,20;

xx•浙江文3,20;理3,20;

xx•浙江文2,18;理2,13,17;

xx•浙江文9,18;理11,17;

xx•浙江3,9,19.

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会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xx•浙江文5;理12;

xx•浙江文3;理3;

xx•浙江文2;理2;;

xx•浙江文9;理11,14;

xx•浙江3.

3.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①了解平面的含义,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掌握公理、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②了解两点间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含义。

③理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概念。

xx•浙江文20;理10;

xx•浙江文6;理20;

xx•浙江文4,7;理8,13;

xx•浙江文2,14;理2;

xx•浙江9,19.

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公理、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xx•浙江理10,20;

xx•浙江文4;

xx•浙江文2;理2;

xx•浙江19.

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公理、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xx•浙江文20;理10;

xx•浙江文6,20;理20;

xx•浙江文4,18;理17;

xx•浙江文2.18;理2,17;

xx•浙江19.

6.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掌握空间向量的加、减、数乘、数量积的定义、坐标表示的运算。

4.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会求向量的长度、两向量夹角,并会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xx•浙江文18;理17.

7.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xx•浙江文18;理17;

xx•浙江理17;

【典例1】【xx浙江,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

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

cm3)是

A.B.C.D.

【答案】A

【对点训练】【xx课标II,文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B.C.D.

【答案】B

【解析】

【典例2】【xx课标3,理8】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B.C.D.

【答案】B

【解析】

【对点训练】【xx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期中】在三棱锥中,底面是直角三角形,其斜边,平面,且,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B.C.D.

【答案】A

【解析】根据已知,可将三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如下图:

则三棱锥的外接球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外接球,由于,且是直角三角形,平面,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A.

【典例3】【xx天津,理10】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答案】

【对点训练】【xx课标1,理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半径为5cm,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为O.D、E、F为圆O上的点,△DBC,△ECA,△FAB分别是以BC,CA,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CA,AB为折痕折起△DBC,△ECA,△FAB,使得D、E、F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

cm3)的最大值为_______.

【答案】

【解析】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考向预测】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看出,空间几何体的命题形式比较稳定,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有时也出现在解答题的某一问中,题目难度常为中低档题.考查的重点是直观图、三视图、面积与体积等知识,此类问题多为考查三视图的还原问题,且常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等问题交汇,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考查目标是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表面积和体积的考查,常见形式为蕴涵在两个几何体的“切”或“接”形态中,或以三视图为载体进行综合考查,此内容还要注意强化几何体的核心——截面以及补形、切割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热点二空间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

【典例4】【xx江苏,15】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

(1)EF∥平面ABC;

(2)AD⊥AC.

【答案】

(1)见解析

(2)见解析

【对点训练】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AB,CD=2AB=4,AD=,E为CD的中点,将△BCE沿BE折起,使得CO⊥DE,其中点O在线段DE内.

(1)求证:

CO⊥平面ABED;

(2)求∠CEO(记为θ)多大时,三棱锥C-AOE的体积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

(1)见解析;

(2)的最大值为.

(2)解:

(1)知CO⊥平面ABED,

知三棱锥C-AOE的体积V=S△AOE·OC=×OE×AD×OC.

由直角梯形ABCD中,CD=2AB=4,AD=,CE=2,

得三棱锥C-AOE中,OE=CE·cosθ=2cosθ,

OC=CE·sinθ=2sinθ,V=sin2θ≤,

当且仅当sin2θ=1,θ∈,即θ=时取等号

(此时OE=

故当θ=时,三棱锥C-AOE的体积最大,最大值为.

【典例5】【xx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二】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底面,,,,.

(1)求证:

平面平面;

(2)若点分别为上的点,且,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三棱锥的体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见解析

(2)线段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

(Ⅱ)线段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

证明:

在线段上取一点,使,连接

∵,∴,且,

又∵,且,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平面.

【对点训练】【xx届南宁市高三摸底】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是的中点.现在沿及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所在平面;②所在平面;③所在平面;④所在平面.

【答案】①③④

【考向预测】近年来,高考题由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方向转变,题目新颖多变,灵活性强.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在高考命题中,主要与平面问题中的平行、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等问题相结合,综合直线和平面,以及简单几何体的内容于一体,经常是以简单几何体作为载体,以解答题形式呈现是主要命题方式,通过对图形或几何体的认识,考查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考查转化思想、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客观题、大题都有可能考查,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在解答题中以分层设问或条件形式呈现,以证明问题为主,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以及运用其进一步研究体积、距离、角的问题,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浙江卷对垂直关系的考查多于对平行关系的考查.

热点三空间角的计算

【典例6】【xx课标3,理16】a,b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C所在直线与a,b都垂直,斜边AB以直线AC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

①当直线AB与a成60°角时,AB与b成30°角;

②当直线AB与a成60°角时,AB与b成60°角;

③直线AB与a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与a所成角的最小值为60°.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②③

【解析】

【对点训练】【xx浙江,9】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ABC(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Q,R分别为AB,BC,CA上的点,AP=PB,,分别记二面角D–PR–Q,D–PQ–R,D–QR–P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A.γ<α<βB.α<γ<βC.α<β<γD.β<γ<α

【答案】B

【解析】

【典例7】【xx浙江,19】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

(Ⅰ)证明:

平面PAB;

(Ⅱ)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Ⅰ)见解析;(Ⅱ).

【解析】

试题解析:

MH是MQ在平面PBC上的射影,所以∠QMH是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设CD=1.

在△PCD中,由PC=2,CD=1,PD=得CE=,

在△PBN中,由PN=BN=1,PB=得QH=,

在Rt△MQH中,QH=,MQ=,

所以sin∠QMH=,所以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对点训练】【xx课标II,理10】已知直三棱柱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答案】C

【典例8】【xx山东,理17】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及其内部)以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得到的,是的中点.

(Ⅰ)设是上的一点,且,求的大小;

(Ⅱ)当,,求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Ⅰ).(Ⅱ).

思路二: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写出相关点的坐标,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计算

即得.

(Ⅱ)解法一:

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

所以四边形为菱形,

所以

.

取中点,连接,,.

则,,

所以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所以

.

在中,由于,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因此为等边三角形,

故所求的角为.

解法二: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此所求的角为.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立体几何中的常见问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关系的相互转化,通过严密推理,明确角的构成.立体几何中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几何法、空间向量方法求解,应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转化与化归思想及基本运算能力等.

【对点训练】.【xx天津,文1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

(I)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II)求证:

平面;

(Ⅲ)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Ⅰ);(Ⅱ).

【考向预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所考的主要内容是:

(1)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试题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考查空间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2)有关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试题以解答题为主,常以多面体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3)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是高考的热点,尤其是线面角和二面角,几乎每年必考,题型多为解答题,一般为中低档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转化与化归的应用能力.对于求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的问题,常用方法有两种:

几何法和空间向量法,几何法要理清求角的三部曲,即“一作、二证、三求”,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热点四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典例9】如图,在直二面角A-BD-C中,△ABD,△CBD均是以B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取AD中点E,将△ABE沿BE翻折到△A1BE,在△ABE的翻折过程中,下列不可能成立的是(  )

A.BC与平面A1BE内某直线平行B.CD∥平面A1BE

C.BC与平面A1BE内某直线垂直D.BC⊥A1B

【答案】D

【对点训练】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的所有棱长均相等,点E满足=3,点P在棱AC上运动,设EP与平面BCD所成角为θ,则sinθ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考向预测】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由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不易整理出通法,一直都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xx年,xx年选择题最后一题、xx年填空题第14题浙江高考卷都出现了此类问题,xx年、xx年均考查了翻折问题,xx年是立体几何的材料阅读题.将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常见的转化有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将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要注意在动态问题中寻找静态的量,化动为静.

热点五空间向量方法的应用

【典例8】【xx天津,理17】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点D,E,N分别为棱PA,PC,BC的中点,M是线段AD的中点,PA=AC=4,AB=2.

(Ⅰ)求证:

MN∥平面BDE;

(Ⅱ)求二面角C-EM-N的正弦值;

(Ⅲ)已知点H在棱PA上,且直线NH与直线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求线段AH的长.

【答案】

(1)证明见解析

(2)(3)或

(Ⅰ)证明:

=(0,2,0),=(2,0,).设,为平面BDE的法向量,

则,即.不妨设,可得.又=(1,2,),可得.

因为平面BDE,所以MN//平面BDE.

【对点训练】【xx北京,理1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AB=4.

(I)求证:

M为PB的中点;

(II)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

(III)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Ⅰ)详见解析:

(Ⅱ);(Ⅲ)

【解析】

(III)由题意知,,.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

.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考向预测】用空间向量解决的主要解决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求角、求距离等.纵观近几年浙江卷,此类问题较少,侧重于应用几何法解题.

注意空间向量方法的应用:

1.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或l1与l2重合)⇔v1∥v2.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1和v2,则l∥α或l⊂α⇔存在两个实数x,y,使v=xv1+yv2.

(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或l⊂α⇔v⊥u.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则α∥β⇔u1∥u2.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和v2,则l1⊥l2⇔v1⊥v2⇔v1·v2=0.

(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平面α的法向量为u,则l⊥α⇔v∥u.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和u2,则α⊥β⇔u1⊥u2⇔u1·u2=0.

3.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一定是它们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两平面的二面角相等或互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线面角的余角相等或互补.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设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a,b的方向向量为a,b,其夹角为φ,则有cosθ=|cosφ|=.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如图,sinφ=|cosθ|=.

(3)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二面角为θ,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n,则|cos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