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751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精品doc

        课 时 计 划

课题: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采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难点:

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缺勤登记: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二)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均衡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

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史

阶段

原因

原始型

农业文明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略)

传统型

工业文明

现代型

后工业文明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没有什么变化?

老师:

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没有什么变化?

学生:

老师小结:

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在数量上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板书】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新课教学】:

(图片展示):

世界60亿人口日

老师:

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

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

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

学生:

因为他们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

老师:

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

从这个图片,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下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

学生:

约65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新课教学】

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本图片展示):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及判断依据。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坐标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

(1)认清坐标表示的变量;

(2)图形的变化特征:

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师小结】

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

不断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教师承转】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同样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异的。

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

(二)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均衡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

【新课教学】(课本图片展示):

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

(1)认清图例,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

(2)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结合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教师小结】(表格对比)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新课教学】

通过之前探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出现的人口问题和解决对策,树立学生的人口发展观。

(结合课本图片1.5“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政策”,并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图片来直观说明各个国家存在的不同的人口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采用以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数量与英国、法国、德国的总人口数量作比较计算,同时比较他们的GDP世界排名。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其间,适当补充各国具体采用的人口政策的材料,例如:

日本、意大利耗资鼓励生育,印度采用的抑制生育政策等。

【教师小结】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太慢:

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个人及社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太快: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作业设计】

阅读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

 

课 时 计 划

课题: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教师承转】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衡量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衡量的,而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这三项指标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口再生产的不同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构成人口的增长模式。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引导。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新课教学】

(课本图片展示):

图1.6“人口增长及其转变示意”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引导:

(1)三种不同的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有怎样的差别?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引导学生注意从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入手:

原始型发展为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则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变化,从而探讨可能的原因。

(3)三种模式可能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时期?

【教师小结】

人口增长

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历史

阶段

原因

原始型

农业文明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略)

传统型

工业文明

现代型

后工业文明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的图掌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各自的特点和产生的时间及原因。

采用问题引导法,帮助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加强记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新课教学】

幻灯片展示表格: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非洲

3.8

1.4

2.4

拉丁美洲

2.4

0.6

1.8

亚洲

2.2

0.8

1.4

发展中国家

2.5

0.9

1.7

大洋洲

1.8

0.7

1.1

北美洲

1.4

0.9

0.5

欧洲

1.0

1.1

-0.1

发达国家

1.1

1.0

0.1

全世界

2.2

0.9

1.4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通过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并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探讨。

【教师小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

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例如:

欧洲和北美)

发展中国家:

大多数属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例如:

亚非拉地区)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引导。

全世界:

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阶段

【新课教学】

结合“案例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P7的“活动”,让学生根据第二部分学

习的内容,自主地归纳总结出针对芬兰这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设计意图】前面由老师帮忙引导,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内容和分析方法之后,最后由学生自己来探讨,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内容作最后的概括评价。

【作业设计】

查阅49年以来中国历年的人口数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的统计图表,探究中国人口增长的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