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286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docx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第六次学术研讨会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吉林省辽源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王金丽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未来社会的公民不仅需要文化底蕴、聪明智慧、道德高尚,而且还要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

现实与未来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就成为学校能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工程。

我国社会变革引起的社会规范的重构、职业竞争的加剧,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显著变化、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国外和境外文化和各种思潮的进入、黄赌毒和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等种种因素,必然对本来就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中小学生造成新的适应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教师突出,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和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是解决中学生问题的关键,已刻不容缓。

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生存在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等心理特点。

而在经济发展迅速,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广大少年儿童处于交流文化逐渐扩大,多种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立体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其中各种思潮、黄赌毒和社会腐败等现象强有力地影响着少年儿童,影响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这些问题,并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索。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

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的,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在相应情境中会产生条件性反应,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而形成一定的适应能力。

此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我国少年犯中独生子女占90%左右。

这些少年儿童,大多从小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他们的生活处理能力较差,缺乏与人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例如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懂得迁让,在家只知自己穿好吃好,不懂得关心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不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总之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过去,我们一提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总是将其单纯地归为品德教育,认为一些强制性的管理和处罚制度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果却总是治标不治本。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探索和研究矫治学生行为问题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心理或行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了解我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现状、特征,小学生存在的一些主要行为问题及其成因;

2、探讨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矫治措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3、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空间和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成长。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过程:

(一)对学生行为特点的思考:

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行动之所为。

《墨经》说:

“行,为也。

”行乃行动,为系作为;行与为可以互训。

亦即凭借行动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就叫行为。

2000多年后的今天,心理学仍沿用这一观点。

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

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

统观现状,学生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

1、活动性:

行为一是凭借活动的动作与行动表现完成的;二是行为的表现与完成有一个活动过程。

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教育、矫正和评价习惯。

2、意识性:

行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识来支配,无意行为也在潜意识的操纵下产生。

运用合理的心理辅导艺术,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支配言行。

3、外显性:

行为是在外部活动中表现和完成的,具有突出的外显性。

教师必须及时捕捉现状,对症下药。

4、适应性:

行为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不同个体行为的适应性水平则不同,同一个体的行为水平也有差别。

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5、习得性:

部分行为由遗传决定,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

学校的责任尤其重大。

6、复杂性:

人的心理纷繁复杂、所处的环境也五彩缤纷,因而心理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行为,自然具有复杂性。

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7、良莠性:

行为有优劣、好坏、良与不良之分。

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预防其不良行为。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差异。

它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同的特长和才能;二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由于智力差异、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的存在,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一是要提高其心理素质,让它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二)开展教师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

在问卷的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开放题目。

全卷共三道题目。

它们是:

1、少年儿童问卷:

(1)你认为你或你的伙伴具有哪些良好习惯?

(2)你认为你或你的伙伴有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进?

请尽量列举。

2、教师及家长问卷:

(1)你认为当今的少年儿童具有哪些良好的习惯?

(2)你认为当今的少年儿童有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进?

请尽量列举。

(三)问卷调查的主要结果

从总体上看,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反映了我校学生所具习惯的状况和特点,同时也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及其父母和老师对习惯的认识和评价。

由于问卷的答题采用了开放的形式,我们将结果分成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别描述。

1、少年儿童具有哪些基本的良好习惯

从以上的基本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当前儿童具有的习惯是丰富的,几乎涉及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

从学生、父母和教师列出的具体习惯看,排在前列的习惯非常接近,三者在认识和评价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还是很高的。

课题开展还是有基础的。

2、少年儿童存在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进

从统计的结果上看,无论是儿童、父母还是老师所列出的需要改进的习惯数目都比具有的好习惯数目要少得多。

但是,需要改进的习惯的数量还是相当大的,并主要集中在学习、做人、交往和生活几个方面。

这也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四)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根据对学生行为特点的思考及问卷调查分析,同时按照学生成长的年龄特点我校确定了以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的培养为一级研究指标。

2、依据一级指标经过研讨、论证拟定了二级研究要素。

3、全校教师依据自己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一级指标中选择出研究方向,并根据二级要素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五)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

1、统筹规划确切定位科学管理组织保证

(1)统筹规划确切定位

(2)科学管理组织保证

2、注重学习丰富内涵搭建平台实践练兵

(1)注重学习丰富内涵

境,从而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学校风貌、教师风格、学生风范。

同时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尊重教育”的开展及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