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终.docx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终
《烛之武退秦师》
(一)导入以及背景介绍
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师: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名叫《曹刿论战》的文章,请问大家还记得他的出处么?
是了,正是出自《左传》。
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左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
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对于《左传》一书了解多少?
)
(二)关于《左传》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仅18000多字,左传有近20万)《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儿有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常常寥寥数语,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三)诵读课文,翻译课文
(让学生诵读课文)
讲解标题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佚地,名叫狐的人
1、“烛之武”是人名,“秦师”是指秦国的军队,一个人怎么可以击退一支军队呢?
他凭什么?
特异功能吗?
不,他靠的是他的口舌。
所以我们可以说“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他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利益,真可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
2、讲解第一段:
退的使动用法
(提问学生翻译,同桌补充)(老师明确翻译)
1、实词: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从属二主。
“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活用为动词,译为驻扎,驻军.
2、虚词
“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连词:
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
和、及、并、或、及;而、以、则且、虽、之
关联词:
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起链接作用,表示前后两者的关系:
如果就(假设)
“以其无礼于晋”。
“于”是介词,译为对.
介词: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以、于、乎、诸、为、及
我从家走向学校。
3、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于晋”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应放在“无礼”之前,
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全句译为因为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对晋文公没有施以应有的礼遇.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1)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板书)
2、学完第一段,那么导致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发生?
明确: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那有谁知道这两个分别指的是郑国外交史上的什么事件呢?
A“无礼于晋":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
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
郑文公并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郑文公亦不礼焉。
”所以在这里就有了“无礼于晋”的说法。
B“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
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
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及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及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
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3、那分析到这里这场战争是晋郑两国的矛盾,跟秦国有关系吗?
那么为什么秦国会联合晋国参战呢?
“春秋无义战”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及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4、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这是秦国,都城为壅。
这是晋国,都城为绛。
这是郑国,都城新郑。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
“越国以鄙远。
”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
《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
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2)第二段(1学生通读,提问学生翻译)
1、通假字:
已通矣
2、句式
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
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
(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②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
、省略句:
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
烛之武应许了他。
)
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
——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
既然形势这么危急,那烛之武是不是就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的去救国了呢?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通过郑国大夫佚之狐的举荐。
他怎么说的?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及信任
1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
2那是不是郑伯就听从了他的话,请来了烛之武就去退秦师了?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及不满.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u)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
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7、郑伯听到烛之武的牢骚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
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于是。
烛之武只得“许之"。
8、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9、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
有没有效果呢?
我们看到第三段,(让一学生诵读,3学生平分翻译,教师明确)
1、实词
夜—-名词作状语,趁着夜色
亡——动词的使动。
“越国以鄙远”,“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作为边境”。
“焉用亡郑以陪邻”,亡,使动.“陪",增加的意思.
厚、薄:
形容词作动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
“行李之往来",“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读gōng;“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朝、夕—-名词作状语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秦伯说,及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读yuè。
2、虚词
“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3、句式
(1)状语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省略句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敢以烦执事
A、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B、(烛之武)夜缒而出.
秦伯说,及郑人盟
(3)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
、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
——智退秦师
烛之武的话有几层意思啊?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欲扬先抑、避其锐气。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
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
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离间秦晋联盟。
)
补充历史背景: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
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
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
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
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10、烛之武用的这些道理,你认为最为关键的哪一点呢?
“阙秦以利晋”,谁会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增加别人的实力,而这实力又有可能威胁自己的安全.
11、那这里说说烛之武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说退秦师的?
来评说下他的说理艺术。
釜底抽薪的离间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干戈为玉帛。
1、处处为秦着想,为秦分析现实和预测未来.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
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
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
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了秦晋外交史上的瑕疵。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
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
”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四)、总结人物形象:
烛之武:
国难当头,能不计前嫌,挺身而出;面对强敌,能不卑不亢,慷慨陈词;为国效力,能巧舌如簧,不辱使命-—一个智慧的爱国者形象。
第四段
(1学生朗诵,1学生翻译)(老师分析)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非、没有;“夫人”属于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对已婚女子的尊称,读fūrén。
在本句中指那人,即秦穆公,读fúrén。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3、失其所及,不知
“知"通“智",明智,聪明。
读zhì。
4) 讨论: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晋文公不攻打秦军的选择是否明智呢?
战场上的风云突变是晋文公始料未及的,这时的重耳并没有冲动,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智的判断。
毅然撤军的确是明智的选择,否则至少将影响其霸业的进程.至于他回答子犯的那些理由,可以说是为了给自己台阶下,指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撤军。
应该说,晋文公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他终成霸业的原因。
反过来说,说秦伯而退秦师是,一箭双雕,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分析课文特点】
①伏笔及照应得当.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及照应。
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
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②情节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
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
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③叙事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