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819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docx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

主备人:

席瑞祥备课组长:

席瑞祥主管主任:

徐玉书

课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自主梳理】预习《金版教程》练习册64----66页,完成相应内容:

例题一:

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读图回答1~2题。

1.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及其所选择的

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小麦:

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b.鲜花:

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c.石油:

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d.铁矿:

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abB.bcC.cdD.bd

2.2016年12月14日,新疆遭遇40年一遇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

A.①B.②C.③D.⑤

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3---4题。

3.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公路和铁路B.铁路和公路

C.铁路和水运D.管道和公路

4.A.B.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

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

A.钢材B.煤炭

C.棉布D.机械

【当堂检测】

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据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

阶段是(  )

A.T1B.T2C.T3D.T4

6.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

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B.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工业化程度提高D.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7.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路网示意图,下表为当地路况资料。

据此完成8--9题。

 

8.若你是救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由Z点赶到S点救助伤者,你该选择下列哪一条路线

A.Z→X→N→SB.Z→X→Q→W→SC.Z→Q→W→SD.Z→Q→X→N→S

9.上图中各点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ZB.QC.WD.X

下左图、下右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0.左图与中图中交通遥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甲一①B.乙——②

C.丙——④D.丁----③

11.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

泰国一上海选乙B.铁矿石:

澳大利亚一中国选丁

C.鲜花:

荷兰-美国选②D.集成块:

硅谷—渥太华选④

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

590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

通线路。

图为甲乙两城三条

交通线的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

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线路P、M、N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A.国道、高速公路、 高铁 

B.省道、 高铁、高速公路   

C.省道、航空、内河航运

D.村村通、航空、高铁

13.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B.运价最低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Km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以下表为依据回答14--16题。

14.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的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适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A.公路、管道B.铁路、航空C.航空、河运D.河运、公路

15.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的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②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③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 ④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该工程的修建,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

①破坏生物的栖息地 ②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 

③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④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

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

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7~18题。

17.德州段运河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18.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答案及解析:

1.D 2.A [解析]由图中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方面的比较可提取以下有效信息:

①运输方式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差,速度方面最优,应为航空运输;②运输方式灵活性方面最优,运载量和运价方面较差,应为公路运输;③运输方式速度最慢,灵活性较差,运价较低,应为河运;④运输方式在运价、速度、灵活性方面居中,运载量大,应为铁路运输;⑤运输方式在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优,但在灵活性和速度方面较劣,应为海运。

第1题,分析图可知,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采用航空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方式适宜进行短距离运输,且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不能采用河运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一般大吨位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进行国际跨海贸易时常采用海运。

第2题,水陆交通受雪灾影响,无法运送救灾物资,应选择航空运输。

【答案】3.B4.B【解析】试题分析:

3.都是大宗货物,而且距离不远不近,铁路和公路最合适。

4.由图可知,钢铁是浪费运力的。

【答案】5.C6.D【解析】试题分析:

5.根据题意,结合曲线图可以看出:

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应该是该铁路运输供需缺口最大的阶段,T3阶段是缺口最大的;故选C。

6.从图中可以看出:

T3阶段铁路发展较快,但无法判断经济发展是最快的,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逐渐减小,说明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是多种多样运输方式发展的结果。

故选D。

考点:

地理图表分析判断能力

7题【答案】C【解析】铁路运输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这是其主要优势;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材料及先进的技术,所以其修建总成本并不低;运输快捷及灵活方便并不是铁路运输的优势,而是公路运输的优势。

【答案】8.C9.D

【解析】试题分析:

8.要在最短时间内由Z点赶到S点救助伤者,有多条线路可选:

Z→X→N→S该线所用时间5/6+6/60+5/60=1.02h;Z→Q→W→S该线路所用时间4/6+8/60+6/30=1h;Z→X→Q→W→S该线路所用时间5/6+3/60+8/60+6/30=1.22h;Z→Q→X→N→S该线路所用时间4/6+15/90+6/60+5/30=1.1h;综合分析Z→Q→W→S线路用时最少。

选B正确。

9.图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点是X,有5条线路分出。

选D正确。

考点:

考查读图能力及交通线路选择。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的选择,涉及到不同交通线路选择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及其各点的交通通达度的判定。

首先选项A所需要的时间一定长于选项B所需要的时间,选项C所需要的时间一定长于选项D所需要的时间,先排除选项AC。

再分别计算通过选项D和B所需要的时间(按各段的路程/速度,最后各自求和)分别是1.1和1小时。

时间计算较为繁琐,要认真思考。

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把所有线路的长度和时速加在一起,那就容易出错。

【答案】10A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学生要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货物。

10.左图中速度最快的甲是航空,速度最慢的丁水运,从运量排序是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所以乙是铁路,丙是公路。

右图中交通运输方式运费高的①是航空,运费随运距变化不大的④是水运,运费随运距变最快的②是公路,③是铁路,选择A。

11天然橡胶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不易变质,选择水运,泰国一上海都临海,选水运丁,A错;铁矿石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不易变质,选择水运,澳大利亚一中国选丁,B对;鲜花时间要求强,荷兰-美国选航空①,C错;集成块贵重,而且重量小,硅谷—渥太华选择航空,选①,D错。

【答案】12.B1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学生要熟悉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2.线路M、N距离近线路较为平直,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

线路P距离较长沿线海拔较低,有可能是省道。

故选B。

13.由上题分析可知,M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多。

故选A。

【答案】14.B15.A1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影响人类活动,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影响交通条件,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建设,结合实地和所学的交通运输的有关知识分析交通影响。

14.这里“和外界交流渠道少”,对交通有迫切的要求;地质地形条件不利于铁路、公路的建设,“河水湍急”,不宜开发河流运输。

公路货运量小;如果发展陆地交通的话,铁路更适于大宗货物的输出,速度也快一些,主要运输矿物,所以应该建设铁路。

航空以客运为主。

选择B。

15.交通运输发展,可以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①对;交通运输发展,方便旅客出行,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②对;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③错;交通运输建设与暴雨、暴雪天气无关,④错,选择A。

16.铁路工程的修建,可能会破坏植被,破坏生物的栖息地,①对;地热资源在地下热能,表层建设不会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②错;铁路工程的修建,对气象影响小,不会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③错;植被破坏,铁路运行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④对,选择A。

【答案】 17.C 18.D

【解析】 第17题,本题考查了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第18题,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河流共同构成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都起着重要作用

主备人:

席瑞祥备课组长:

席瑞祥主管主任:

徐玉书

课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自主梳理】预习《金版教程》练习册67----69页,完成相应内容:

例题一: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

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

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

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

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

航行安全

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南京主城通往高淳的重要交通走廊“宁高新通道”于2015年10月31日通车。

图L514中,图甲为“宁高新通道”路线图,图乙示意全长12.617千米的石臼湖特大桥。

据此完成7~8题。

 

图L514

5.在“宁高新通道”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地形、气候因素B.水文、地质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D.科技、地形因素

6.“宁高新通道”建设跨越了石臼湖,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占用耕地B.减少噪声扰民C.方便沿线居民出行D.方便游客观光

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浦东,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千米,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CB54,回答7~9题。

图CB54

7.东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其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

8.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

9.东海大桥P处桥面与水面距离为40米,其目的是(  )

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

成昆铁路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

近年来,国家开始修建成昆铁路复线。

右图示意老成昆铁路的部分路段。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铁路线迂回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起伏大B.照顾沿线居民点C.多沼泽和湿地D.河流曲折,多谷地

11.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铁路线路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D.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图CB59示意某城市交通线及工业区的分布。

读图完成12~13题。

图CB59

1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B.运输方便C.考虑盛行风向D.接近居住区

13.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A.高速公路B.市中心C.运河D.机场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行程缩短至不到12小时。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

A.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高

B.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

C.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降低

D.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

15.兰新高速铁路建设遇到的

最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D.地形崎岖,地震多发

16.兰新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  )

①实现了甘、藏、新三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贯通 ②减轻了兰新线的客运压力 

③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同城效应”④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经济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中国物流企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7.有关中国物流企业的

总部分布格局正确的是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会城市都有

物流企业总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

总部多

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

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

18.北京和上海的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讯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

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

C.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19~21题。

19.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

区位

条件主要是

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D.气候适宜

20.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方向是

A.向西扩展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D.向东扩展

21.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⑤⑥

二、综合题(共44分)

15.下图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__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

请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答案】 1.B 2.A【解析】 第1题,考查码头选址的区位条件。

从图中看出,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所在河段河道略有弯曲,码头所在河岸是河流凹岸,水流速度快,泥沙不易淤积,河道较深,靠近河流主航道,利于通航。

故选项B正确。

第2题,考查区域交通运输网。

从图中看出,老城区东南的码头与高速公路没有相联,不利于发挥交通运输联运的优势。

而待建码头靠近高速公路,且与普通公路相联,可以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提高运输效能,故选项A正确。

【答案】 3.A 4.C【解析】 第3题,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读出①地等高线密集,为山地,交通运输不便,人口稀少,商业网点的密度小。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交通干线的交叉路口,交通便捷;同时地处城区外缘,土地价格低。

5.C 6.A [解析]第5题,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第6题,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便于农耕。

交通建设应尽量少占用耕地,保护耕地资源,故“宁高新通道”建设跨越了石臼湖主要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7.C 8.A 9.D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东海大桥主要位于海洋中,设计成“S”形主要是考虑潮汐对大桥的影响。

第8题,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浦东,终于洋山深水港,洋山深水港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因此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集装箱卡车。

第9题,东海大桥P处桥面与水面距离越大,施工成本越高,而且受台风的影响越大;抬高桥面对缓和海浪冲击的作用很小;水面与桥面距离大,可以为大型轮船的通行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通航顺畅。

10.A 11.C [解10题,成昆铁路经过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线路布局要考虑地势的起伏状况;读图可知,该铁路段线路迂回曲折,多次跨过河流,所经地区海拔高差较大,亦可推知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势。

第11题,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减少铁路线路长度,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1213

14.D 15.B 16.D [解析]第14题,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

第15题,兰新高速铁路是兰州到新疆,其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第16题,兰新高速铁路不经过西藏,①错误;减轻了兰新线的客运压力,②正确;西宁和兰州联系时间缩短,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同城效应”,③正确;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经济建设,④正确。

【答案】17.C18.A

【解析】

11.读图,根据图例,我国物流企业总部分布格局北方少于南方,A错。

省级行政中心拉萨、海南等没有物流企业总部,B错。

沿海港口城市的物流企业总部多,C对。

总部的区位与城市的层级之间没有递变关系,D错。

点睛:

图例中圈的大小,代表的总部数量不同。

我国南方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总部数量较多。

沿海港口城市的水陆交通便利,物流企业总部多。

北京没有港口贸易,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不是政治中心。

两地都是我国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

解析 第8题,便利的水运和陆运交通条件,是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越条件。

第9题,受铁路、公路等交通布局

的影响,该城市建设将会向东扩展。

第10题,湖南省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化学工业是一种市场导向型工业,对交通和水源也有一定要求。

 

【答案】 

(1)交通

(2)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3)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市区,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4)化工厂现已被新城区包围,若不搬迁,会对新城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故需迁出城外。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城市选址、土地利用等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问,由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的影响较大。

(2)问,早期城市沿河布局主要是河流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和水源。

第(3)问,结合图示信息,从交通、地租、市场、水源等角度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条件。

第(4)问,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将发生变化,可从环境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