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599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docx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

随缘聊聊末学对萧平实导师感恩的一个原因吧

看到有些网友在论坛上讨论佛法,末学细读了各位网友的观点,觉得非常受益,所以在此对网友们表达感谢之情;对于不管是明里暗里反对、讽刺萧平实导师的也好,还是支持、赞叹萧平实导师的也好,末学都要诚挚地感谢。

今天末学就来谈谈自己为何要对萧平实导师感恩吧。

既然说是只谈一个原因,那末学就只随手挑一个来谈一谈。

以末学亲身的经验发现,只要认真读完萧平实导师任何一本着作中的开示,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可以连贯通顺地阅读很多佛教经典了,末学这样说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这是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现在却真真实实地实现了,所以末学的感激之情是油然而生的。

在此容末学先自我吹嘘一下:

中学时期,末学就将整个学程中所有的古文都是背诵下来了;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还认真地读过《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等文史巨着。

前些日子,去某地找工作时遇着了老同学,老同学还夸末学适合做老师,因为末学读的史书多,聊起天来可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

如此吹嘘自己的古文功底是想表明什么呢?

其实只是想要说明:

末学阅读以文言文译成的佛经,于文字上的障碍是比大多数的佛友要少很多的。

但是,末学以前阅读经典的时候,总感觉佛法名相繁多,比如到处都是“识”啊,“心”啊,“蕴”啊,“界”啊等等的名相;末学如果将此处所说“识”字的义理,放到另一处又会发现文义上讲不通啊,因此末学也很能理解,为何有些著名的大师会说三乘佛法的经典是互相矛盾的。

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大师们古文功底很好,但对经文所要阐述的真实义理却一窍不通,所以才敢如此大胆的妄加批判经典。

还有些大师读不懂经典的真实意旨,而为了想证明自己很高明,只好另辟蹊径,就用自己一厢情愿的考古方式,来说大乘法是后人搞出来的,以此来遮掩自己对于佛法的无知,更想要用来显示自己解证不差且所言有据,而以攫取名闻利养。

他们的做法可以这样来譬喻:

就像是一锹铲下去,挖出来一块一万年前的骨头,他就发表结论说:

“一万零一年前动物是没有骨头的,因为迄未挖出过一万零一年前的骨头。

”也由于所发现的物证现前,就会有很多人盲目地跟着说一万零一年前动物是没有骨头的,而不会去思惟探究其推论的逻辑有多么严重的偏差与谬误。

因为,使用了错误的推论逻辑,必然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会进一步产生错误的知见。

比如,有人因为崇拜声闻的心态,不知佛陀涅盘后集结的三乘经典,都是佛陀所说;只因为不是声闻人所集结的,而其中深妙的成佛之道义理,更不是声闻人所能臆测了知的,因此就无知地作出“大乘非佛说”的错谬结论,这和前文所说“一万零一年前动物没有骨头”那个譬喻的逻辑思惟方式非常相似。

而且这些错误的推论,很多情况是因为对经典中的佛法名相错误的理解。

比如,对《阿含》系列经典中“识”的种种含义(即使是文字表义)如果理解错误,就会得出“《阿含》系列经典与大乘法矛盾”的荒谬结论来。

末学年轻时经常在佛经堆里,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去博览经藏,以推敲经典中那些名相的含义以及所开示的义理,但结果就一个字:

“晕”。

末学反省了一下,认为主要问题是对佛法名相的真实义涵不了解,比如什么是五蕴十八界,真的追究起来还是不懂。

而且末学发现,自己读经时总太自以为是,所以必然会造成慢心的遮障而错解法义,导致即便仅在文义上作依文解义的表面功夫,也都无法贯通不同经典中同样文字所组成的名相和用语。

这个现象虽然并非是由多闻造成的,而是自恃古文功底过人,导致慢心高涨而自以为是的结果;因此末学了解到,欲求多闻必须要在真善知识的指导下,也必须要依序的次第多闻,并且要以实修来验证,才能如理作意的成就多闻的功德。

因为,正确的多闻肯定是有功德的,也是种大善根的,否则四宏誓愿中就不会有“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一条了。

末学由此体会到了多闻也要讲究次第,也就是要厘清在有限的时间里,哪些经典是应当要先读的,哪些基本的法义是应当先懂得的,至少要知道哪些基本的名相应当要先理解。

比如,究竟什么是五蕴?

什么是十八界?

涅盘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大小乘所证究竟有什么差别?

万事就怕“认真”二字,若真的和自己较一下劲,就会发现,自己对很多基本的佛法名相,在文字表义上都还是不了解的,更别提能了解法义了。

因此,学人务必要放下慢心,听听真善知识是如何为我们铺陈修学次第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自己的心得:

末学以前曾经见闻,某些法师讽刺说萧平实导师的著作中名相太多。

末学是搞科研的,从逻辑的严谨角度来看,末学认为他们之所以讽刺、诽谤萧平实导师,恰恰是因为他们对佛法名相不理解才这样做的。

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想要多闻熏习正知正见,就必须先通过确实理解佛经中的名相这一关,而想要过这一关,首先一定要有善知识告诉你其中正确的含义和脉络才行。

比如末学最近就发觉,正觉总持咒妙极了,因为该咒实际上是指明了学佛人读经和实修的次第。

比如“五阴十八界,涅盘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于是末学就清楚地知道,同时也下了决定,现在根本不必去研究般若以及唯识道种智的经典,因为那是毫无实质利益的,而是应该要先从正确理解五阴十八界等虚妄生灭之法开始,还要对涅盘如来藏建立正确的知见。

后面的法太深奥了,就算读了善知识的讲解都还不懂,何况是径自阅读经典原文!

因为末学仅仅是读了萧平实导师的几本着作之后(比如《无相念佛》和《邪见与佛法》),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多佛法名相及其相关的脉络,并因此知道了修行和读经的次第,比如修积福德、断我见、证实相等等;这就己经帮末学锁定了哪些经论适合末学这个阶段来读,所以末学才决定先把《优婆塞戒经讲记》以及《阿含正义》这两套书啃下来,然后再攻《起信论》等其他著作。

因为《优婆塞戒经讲记》主要讲积累福德和在家菩萨的戒律,《阿含正义》更能够帮助学人具足断我见所应有的知见,乃至能帮助学人如实的观行而正断我见。

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次第读经轮廓,因此末学现在心里很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也不眼高手低,先暂时不读其他的经(虽然心里渴望得很啊!

)。

但末学相信,只要按次第走下去,多闻熏习三藏十二部圣教是早晚的事情,现在的阶段是以熏习佛法的正知见,并积累福德资粮以及实修忆佛拜佛的动中定力功夫为首要。

如今仅仅读完了《优婆塞戒经讲记》的前七辑(共有八辑)和《阿含正义》的前两辑(共有七辑),末学就发现已经可以在文义上贯通很多以前读过而无法理解的经文了,而且也贯通了很多正觉网友在各个论坛上辩论时,所贴的经文和所主张的观点了。

这个喜悦对末学是非同小可的,所以对萧平实导师的感恩之情,也因此油然而生。

反观各佛教论坛其他很多的网友和末学的一些朋友,由于他们不愿信受,或是无缘阅读萧平实导师讲解的法义,所以他们的知见和几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正向的提高,有的甚至因为受邪师误导而下滑,这让末学既难过又庆幸。

难过的是他们无缘亲近萧平实导师讲解的真实法义,或者即便把萧平实导师的著作送到他们手上,他们也都不愿信受;庆幸的是自己好幸运啊!

今生投胎来人间,能接触到了义佛法,还能次第熏修迈向实证第一义谛,真的是大赚了。

因此末学也发愿,宁可舍弃生命也要追求证悟,以便及早有能力帮助那些被误导的信众,并以此作为对世尊、对正法、对真善知识的报答。

此外,末学还体会到,如果想多闻熏习正知见,能够用无相忆念拜佛所修得的定力来作为辅助,效果是倍增的。

虽然末学拜佛拜的定力不是很好,不过末学的算盘是这样打的:

不管拜佛拜修定的成效如何,也不管是否能作到无相拜佛,只要肯把腰弯下去,至少是可以消消慢心的;因为有“慢心”就意味着一定“自以为是”,而自以为是就一定有读经的障碍,必然也是多闻的障碍。

所以末学就坚持拜佛的功课,如今已坚持了将近两年;现在末学拜佛可说是拜上瘾了,读经也读上瘾了,经常一读经就特别快乐,就算有睡意也都会消除了,这也是末学以前所不敢想象的。

末学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经验,以前只读经求多闻而不愿拜佛,就经常是一拿起佛经看到那些名相,就会先困了起来。

由此可见,萧平实导师强调要多拜佛,原来还有着帮助大家做到澄虑多闻、以定发慧的效果;这个效果是不拜佛只空读经的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末学看到一些网站上,有用比较不理性以及不文明的言词在讽刺,甚至否定萧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无相拜佛法门;比如有人振振有词地否定说:

佛本来无相,还要你多此一举无相拜佛干什么?

末学看到这种批评,心里就感觉很悲哀,因为批评者自己连什么是无相,以及拜佛念佛的次第都没搞清楚,自己不肯拜佛却空口批评实践的人,还赔上个毁谤善知识的大过失,这不是傻是什么呢?

因此,妄想离开善知识而说能靠自以为是的多闻,来搞清楚佛法的内涵,或想要有成有果而无谬无讹,虽然不想要用痴人说梦来泼他冷水,但那个机会真的是极度渺茫,恐怕即便搭上今生一辈子的时间,结果也几乎就是白搭的。

因为,就连在人寿八万岁的时候,不是也得靠弥勒佛这位究竟的善知识来的三会说法,观机逗教,摄受不同根性的众生?

难道不掂量掂量自己,就算用尽八十岁的寿命,真能理清读经的脉络吗?

枉费了萧平实导师把佛法的修学次第说得那么清楚,可叹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要离开正确的次第指导,还把“师心自是”说成是“信受圣教”。

末学罗嗦了这么多,让各位见笑了。

目的是希望学人能放下慢心,依照萧平实导师所建议的次第来读经、拜佛,只要肯做,一年后再和一年前的自己比较看看,自然就会心中踏实、高高兴兴的修学下去了。

佛弟子回归正法合十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