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教育文档.docx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教育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教育文档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0051-04
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已达数千所,在校学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认识、教学模式如何创新等方面。
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载体主要是专业。
本文结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措施与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探讨。
一、食品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一)行业背景
在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中,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升到了第一位。
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行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
广西的食品工业已于2001年被列入自治区产业发展的六大重点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把食品工业列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已提出要实施“千亿元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区重点发展的食品、汽车、电力等14个千亿元产业当中,突出抓好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二)人才需求状况
1.“14+4”千亿元产业急需人才。
食品工业是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14+4”千亿元产业集群第一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
在食品、汽车、石化、电力等14个千亿元产业中,以食品产业紧缺的专门人才数量最大。
预计到2015年,广西食品产业的发展目标需求人才将达到15.66万人,到2020年,培养目标达19.35万人。
从重点发展的“14+4”产业人才开发一览表看,重点需求既有制糖、饮料、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机械等专业技术背景,又具有企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外贸及相关产业急需人才。
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的崛起,物流、东南亚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等逐渐增多。
沿边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培养边境贸易、交通物流、出口加工等发展需要食品专业外贸型人才。
3.食品质量与安全呼唤加快食品营养与检测队伍建设。
广西食品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食品工业产值不足农业产值的40%,加工食品消费量仅占食品消费量的30%,与我国先进省区的差距较大。
食品质量安全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放心粮油工程正是民心之所向,国家已逐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食品卫生检验、工商行政管理、海关、商检,以及有关食品生产厂家,将需要大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加快建设食品营养与检测队伍已刻不容缓。
尤其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定期举行,推动了全区粮油、食品行业的对外开放,中国与东盟全面实施零关税以后粮农产品的互通,食品外贸总额成倍增长,只有加快广西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提高食品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才能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的科技水平,提高广西食品国际竞争力,满足广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路是:
以需求定位,职业技能模块化,以社会评价满意为目标,建立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成立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委员会工作章程,并定期召开会议。
专家委员会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骨干企业的专家、高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
他们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建议;根据岗位(群)职能变化,提出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及岗位的知识结构、能力标准、技能训练要求;根据以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技能训练大纲、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标准与方法、指导毕业设计,为专业提供就业指导及职业继续教育发展方案等。
从而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方向优化和以适应最新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设置优化,保证了教学环节的针对性,校企合作开展学生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保证了高职教育的稳定性,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二)构建工作过程导向型的课程体系
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理清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能力、知识对应关系(参见图1),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知识能力课程(又分为职业主修课程和职业辅修课程)、职业拓展提升课程、职业实践课程四个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根据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工作过程系统理念为指导,我们调研分析,食品质检岗位行动领域见图2。
经实践探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特点突出,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具体表现在:
1.针对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畜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西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等监管检测机构的检验专家,南宁储备粮管理公司、柳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广西莫老爷食品XX公司、广西百洋集团、桂林力源集团、广西甲天下乳业XX公司等典型大、中、小型食品企业的检验能手一起,认真细致分析、归纳和食品检验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分析了不同食品企业检验岗位的检验任务,将传统的学科型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内容梳理,选择典型检验工作任务为课程载体,以一类食品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为一个学习情境,建立多个学习情境,按认知规律对学习情境进行重新编排,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
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色教材、学材、课程方案、课件等教学文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课程评价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完成了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整体设计。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如图3),学生在结构完整的典型工作过程中,经历“明确任务、制订计划、进行决策、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这一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含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掌握各工作过程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践行动中通过任务引领获取专业知识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进行了职业熏陶,全面培养了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
2.专业方向更明确。
经过调研和多方论证,结合广西实际,确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
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及食品安全方向,并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
3.突出够用原则。
在新体系中适当简化了深奥烦琐的理论推导,着重结论和应用,简化了教学内容,突出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4.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性课程体系结构中,共分为课内实践课(实验课)、专周实训课程、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层次,各种层次的实践课程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和训练任务。
职业资格考证:
按主、辅修职业课程组对应安排。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55.6%。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学习行动的过程即完整的工作过程。
食品分析与检验核心课程围绕典型检验工作任务目标,结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可供的软硬件条件,转化成9个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设置了必要的工作过程细节,按检验部门检验室的标准配备了各个检验工位的仪器、设备,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身着白大褂、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程和操作规范开展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9个综合性的工作任务,既有独立完成部分,又需相互合作相互协调,还需使用已有知识多方面创造条件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学习工作过程培养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安全与质量意识、科学严谨、认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
2.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以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把课堂设在车间,或者说课堂按车间、检测机构真实环境的要求布设。
这样“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在一体化学习场所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如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手册、各种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文件资料、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等。
在每个学习情境中,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教学法”。
老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标要求,学生随即学习引导文,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回答引导文的中的各项问题,掌握工作背景知识,以整体化的思维设计检验方案,做好检验工作前的各项准备(含各种试剂的配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答疑解惑,小组间互相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检验方案,学生边工作边学习,掌握了工作过程技能和知识,最后,师生等共同对学生学习过程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不足。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培养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3.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检验机构、食品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岗位见习认知,增强对职业岗位的感官认识,随时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模式。
4.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用2年完成必须的校内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1年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持证上岗的学生可更早进入职业岗位,就业机率增高,也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中,我们充分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全真现场模拟教学、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网络教学、讨论式、互动式、开放式、文献查阅、自主试验设计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多媒体电化教学法。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在同一空间同时展示。
在课程内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地录像为基础制作课件,通过校园网系统,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图文并茂,基础、专业知识并存,实验课分教学录像与实际操作两步进行,引入实验录像视频及光盘,实验前让学生观看,富有动感的图片、案例、录像,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有感性认识,印象深刻,课程内容信息丰富,学生在观赏中知识不断积累。
2.全真现场模拟教学法。
教学目标强调真实性,全真模拟食品检测程序,我们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时间和空间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岗位实际。
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到广西畜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西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的业务接待大厅,对检测机构的检验业务受理程序进行了全真模拟现场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就了解开展检验工作所必须的检验资质(授权证书)、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了解对送检样品的要求、检验流程、客户申诉与投诉的处理流程,熟悉真实的检测机构的工作环境氛围,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感观的认识。
3.小组学习方法。
以具体任务进行驱动、推行“以学带学、以学代教、以点带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每个班级中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10%),他们可在专业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实验,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必须会用、会讲;在实验课中担任本小组的组长,协助教师进行讲授、示范,从而增强了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在班级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4.角色扮演法。
以生产一线的实际岗位操作作为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客户与检验员、生产工人与检验员、经销商与质量监督技术人员等),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职业适应性。
5.网络教学法。
在校园网上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将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参考书目、实训指导、课件”等内容上网,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上网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课后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不仅可以浏览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习题解答、参考资料等内容,还能在“师生交流”栏目随时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取消传统的期末考核制度,建立全学期、全方位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
平时成绩、理论课期末考试成绩、实操考核成绩各占一定的权重。
组织教师团队开发试题库,制定考核标准及实施细则,增加口试答辩,食品检验工或粮油保管员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可转换为课程考核成绩。
(六)建设示范性实训基地
加大投资建设力度,逐步建成了由10多个实验实训室组成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境的自治区级的“粮油质检与营销示范性实训基地”,校内专业实验室实验开出率达到98.7%;仪器设备更新率大于50%,实验、实训设备利用率高。
校外实训基地群里,实验实训场所仪器设备先进、配套齐全。
如广西畜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广西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就分别承担农业部、国家XX局,XX局对广西相关产品的检测任务,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XX公司、桂林市力源粮油食品XX公司、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XX公司均是国家级、部级、区级龙头企业,通过聘请企业指导教师,带队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管理,使学生在这些条件优良的实训基地里完成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实验室到生产实际的转化,形成从初级到专业的逐步深化过程。
(七)实施“双证”制度
组织学生考取食品检验工中级证(考证通过率为99%),有效地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推行“双证制度”,使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各届就业率达97%以上。
(八)高技能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专业(课程)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下转第77页)(上接第53页)人及骨干教师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采取“定任务”、“重奖励”等措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践、强化科研,明确专业(课程)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职责、教学、科研、培训等任务,以“带头人+团队”的方式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专业技术过硬、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
(九)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
由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粮食行业协会,以及若干企业代表等作为发起人,成立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其宗旨是共同开发和建设专业,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就业推荐,进行相互兼职、员工培训,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制教材,不断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12月召开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粮食行业人才合作培养分会第一次会议。
与广西五丰粮食集团、力源集团、统一企业等50多家企业代表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
综上所述,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合理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职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已获批为广西区级精品课程。
开发了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如加大粮油检验内容,增加白砂糖、罗非鱼的质量检验内容,满足了广西粮食行业、制糖企业、水产加工企业对检验人才的需求,并通过技术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开展技术服务,五年来共为社会培训及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人数累计达五千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