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地方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495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市地方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滁州市地方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滁州市地方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滁州市地方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滁州市地方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滁州市地方志.docx

《滁州市地方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市地方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滁州市地方志.docx

滁州市地方志

滁州市地方志

南梁残刻书史遗珠——全椒积玉桥千字文残刻探析加入时间:

2013-7-2417:

18:

09  一“残刻”的发现及其相关背景

  民国九年版《全椒县志》记载,1917年该县修理位于县城东北、尊经阁之西(《儒林外史》中提及过此阁)、老襄河(吴敬梓移家金陵水道)之上的积玉桥时,首次发现了珍罕的石刻大字,一石一字,字大18公分见方。

比之黄庭坚称誉的大字之祖《瘗鹤铭》还大得许多(笔者在镇江焦山碑林实测铭字仅为8×10厘米)。

当地名士江克让先生遣子、徒先后四次共拓得86字,并写有四篇跋文,备纪始末。

拓过的刻石,大多又甃入桥基,仅留下26字(石)藏于当时学宫。

拓者初识,刻字为南朝梁人所书《千字文》内容。

  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李瑞清先生(1867—1920)在见到上海广文馆的全椒学人汪文鼎先生(清末廪贡)代呈的残刻初拓本,甚为惊叹,并以他精擅的魏楷写下一跋,极力推赏。

  1919年上海有正书局初次出版,书名《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

尔后,中华书局也曾影印出版过[1]。

不过,当时印数甚小。

  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极喜此帖,常临不厌,也以他精敏之资、渊博的字学书识、独特的审美理念及体验,在自己藏用多年的《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帖本眉边写下洋洋500言跋语。

惜徐先生谢世太早,这篇妙语警言,仅限他身边个别学生有幸读到,直到他逝世29周年时,才有叶喆民先生《悲鸿先生谈书法》纪念文章中公开。

叶文称,“《积玉桥字》便是他平生最为喜爱的一本六朝字体。

由于原石已佚,所以我当时曾借来摹拓一部,顺便将跋文抄录于后,珍藏至今。

”[2]

  为进一步廓清背景,便于阐述,引录李瑞清、徐悲鸿两先生的跋识于下:

  李跋:

全椒积玉桥,故老相传汉初已有桥,近圮。

吴佩之、朱理真拓之以示江退公先生,先生大惊,以为有汉魏遗矩,乃命其门人盛峻居及其子兆沅于乱石剔藓搜拓之,得七十余字,(第三次累拓数)有广文汪先生以拓本来。

其用笔古厚浑朴,文字之损益皆六朝法也。

如“归”、“为”、“让”、“坐”、“知”、“凤”等字是也。

然字略带行押,如“律”、“良”等字是也。

当粱人书鹤铭书势亦带行押体,况文本千文,当时周兴嗣初奉敕为千文,或民间盛行以之记石数耳。

己未(1919)十二月。

[3]

  徐跋:

天下有简单之事,而为愚人制成复杂,愈久愈失去益远者,中国书法其一端也。

中国书法造端象形,与画同源,故有美观。

演进而简,其性不失。

厥后变成抽象之体,遂有如音乐之美。

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

人同此心,会心千古。

抒情悉达,不减晤谈。

故贤者乐此不疲,责学成课,自童而老不倦。

嗜者耽玩,至废寝食。

自汉至今几两千年,耗人精神不可胜数。

昔为中国独有、东传日本,亦多成癖。

变本加厉,其道大昌。

倘其中无物,何能迷惑千百年“上智下愚”,如此其久且远哉?

  顾初民刊甲骨已多劲气,北魏拙工勒石弥见天真。

至美之寄往往不必详加考虑,多方策划。

妙造自然,忘其形迹。

……

  古人并无“笔”,更无今日之所谓“法”。

[4]

  由上跋知,李瑞清先生基本上认同江克让(退公)对此古物的初识的,进而肯定其构字奇古,笔法有汉魏遗矩,六朝法度,字体略带行意,颇类《瘗鹤铭》,年代约在萧梁间,功用疑为民间修桥记石(块)数。

惜乎李先生题跋后不几月就去世了,未及作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不能不引为憾事。

  悲鸿先生跋文,则独辟蹊径,旨意深刻,从文字衍化引伸到书法艺术魅力及学书明道等,喻理精辟,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特别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认识、探讨“残刻”的书法艺术内涵和审美意趣极有指导意义。

  论及该拓帖的后续影响,囿于流传,知者、识者、研习者甚少,其境遇无法与得到阮元、康有为等宗师的阵阵喝彩、有力鼓呼的《瘗鹤铭》和“二爨”相比。

这无疑还是与李、徐两先生的早逝大有关系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书画、古籍市场的出现,“初拓”旧帖又得以露面,再度引起惊异。

1992年,画家刘二刚先生在南京一小画店偶得“初拓”,曾复印数字,赠一二好友学习欣赏,并在《书法导报》(2000年4月12日)及其后来所著《画里画外》[5]一书中着意披露。

  2007年冬,书法史论家梅春林(韦庐)在武汉古籍市场也淘得“积玉桥残刻”宣纸本旧帖,欣喜异常,著文宣称为“旷世碑刻”(见2008年1月23日《书法导报》)。

刘、梅两先生均言称自力出版和编号印行,惜至今似未见梓行。

[6]

  二“残刻”文字的试整理

  积玉桥千字文石刻,因出土时零乱散地,加之天寒地冻,拓手亦非专业,所拓粗精悬殊,出版也未加以精整,均以一页两字,杂乱无序的散字成书。

笔者经年多番研读《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颇有会心,并尝试作以整理。

今按《千字文》(四字成句,共250句)句序及字体书风、镌刻刀法等因素分析,编成图表,以就教读者方家。

  对照图表,料想读者将不难看出:

1、文字内容为《千字文》是确定无疑的;2、书风不够统一,写、刻手多人;3、《千字文》本无重字[7],若据此重字、重句粗作分析,似有三组刻石,以一石一字推算,此桥至少用石两千多乃至三千块,工程甚浩大。

  就三组中重字、重句比较:

  出现重字的有:

第2句“宇”,第3句“盈”,第4句“辰”“,第10句“霜”,第18句“鳞”,第21句“制”,第22句“裳”,第32句“宾”。

重字在字形、书风、刻工上显然不同,尤其是“鳞”“盈”“裳”“宾”等更为明显。

  对应重句:

  甲、乙组,有第12、18、40句;

  甲、丙组,有第2、3、4、8、10、21、24、32句;

  乙、丙组,有第22、25句。

  从存字的句序规律上区分,每组基本上都是前50句有存字,此外,甲组第166句、乙组第122句、丙组第123句有存字,应是250句的中间部位。

据此规律,亦可以推测桥的断裂位置。

  再就石刻中出现的民间俗字、别构字、减笔省划字、代用字(共9例),试作释解:

  1、甲组12句,“玉出(山)昆岗”中“山”形字,应为“出”的一半,代“出”,识为“出”。

现传《千字文》最早本子,启功先生认为不早于陈隋人智永(王羲之七世孙)真草《千字文》写本[8](下文分析比较均据智永本)。

该写本中无“山”字,其后的版本亦无。

古今书家常有将“出”写成两“山”叠加的习惯。

  2、甲组21句,“始制文字”的“制”,缺笔划明显,也有有可能刻、拓所致,非为大碍。

  3、甲组166句识为“我艺黍稷”,“米”头加一撇,识为“黍”。

古写“禾”下加“米”与“黍”同。

例见汉《泰山都尉孔宙碑》,“丰年多黍”,“黍”就是“禾”下加“米;智永本也是“禾”下加“米。

这里省略,用一撇代“禾”加在“米“上代“黍”,不难理解。

  4、乙组15句,“果珍梨柰”的“梨”在后来的版本中均为“李”。

  5、乙组18句,“鳞潜羽翔”的“潜”缺三点水,易识。

  6、乙组122句识为“漆(米)书壁经”,其中“米”识为“漆”。

千字文中无“米”字,带有“米”字左右结构的字有四个,均在203句后,从存字只到166句的规律(桥断的位置)上看,可以不考虑;此86字中上下结构有“米”字仅有两例,见上166句“黍”和此例。

古写“漆”,多以“米”为底,例见汉《礼器碑》、赵孟頫《六体千字文》。

赵书“漆”字,左右结构,左三点水,右上“土”,右下为米。

这里以“米”代“漆”,且又区别“米”头加撇的“黍”,较合情理。

  7、丙组25句,“弔民伐罪”中“罸”同“罚”,代“伐”,音同。

  8、丙组50句,“诗讃羔羊”中,“言”旁加“干”,从形声造字上推想,识为“讃”较合理。

  9、丙组51句,“景行维贤”的“维”,虽刻划略草率,有破损,从左旁观察,基本似“维”。

  以上析解,诚属一己之见。

古来碑刻多为民间所为,别字问题亦是正常现象,历代贤哲也早就重视到这些问题。

宋洪适始著《隶释》,历元明皆有续作增益。

清赵之谦辑《六朝别字记》,近代著名文字学家罗振玉家族两代三人致力“碑别字”辑录研究,有《碑别字》、《碑别字补》、《增订碑别字》五卷存世。

当代有新近出版的秦公辑《碑别字新编》、陆明君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

好在此“残刻”过于荒诞的别字少,如以上所举9例,基本都属于变形不失态,简笔亏画尤可识,代用易推测,离奇而不失造字、构字原理。

如象形字减笔缺画、形声字结构上下左右颠倒互置等情形、类型多见。

  三“残刻”年代、功用及书法审美探析

  关于“残刻”的年代

  积玉桥历史悠久,据全椒县志记载,相传汉初已有。

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征西大将军、大司马桓温讨袁瑾时,瑾援军秦遣将王鉴、张蚝帅步骑三万与温遣将桓伊恶战于石桥。

  古桥历经宋、明多次重建重修,最早记载北宋嘉佑重建过,大观进士全椒人王彦成有记文,今佚。

明景泰元年(1450)重修,邑人黄 有《重修积玉桥记》,但未见有桥体刻字的记载,可以说是一个“疑案”。

  积玉桥现基本保留民国期间重修的大致面貌,仍为城内南北过往之要道。

桥高9.6米,宽4.2米,长41米,三孔四墩,桥面用麻条石铺就,原砖砌栏杆被代以现代钢骨水泥材料。

  《千字文》成书时代,一般研究资料比较公认的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天监初年)。

《梁书周兴嗣传》载,周兴嗣《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文》在天监九年(公元510)。

无疑,“残刻”是在其后。

  由于《积玉桥千字文残刻》与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大字刻石《瘗鹤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一样,早期史无记录,石上亦无书刻年月和撰、书人姓名,这为后人的研究,特别是精确年代的认定,带来相当困难。

《瘗鹤铭》从宋代至今研究者无数,虽有观点疑为天监13年(公元514年)尚无定论。

“金刚经”也只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郭沫若等推断为北齐时所刻,精确年代难定,作者也未确定。

上文引述的江退公、李瑞清等先贤从“残刻”书体演进、书风嬗变、时代习尚乃至笔法等多方面因数考量,判为萧梁时代,与《瘗鹤铭》基本同时,这与徐悲鸿先生跋文大意也是极相吻合的。

笔者以为尚没有更新的资料来作进一步推断,或在研究上重大突破,一时作不了精准确定,聊以李瑞清、江克让“萧梁说”与《瘗鹤铭》基本同时为宜,以待今后研究的深入再作确定。

  关于“残刻”的功用

  《千字文》出现后,由于无重字,被人们用来排序计数的,常有不鲜。

如宋、辽刻释家大藏(佛教经律汇集称大藏)多达千卷,就以“千字文”字头编作卷、函序号。

李瑞清“积玉桥刻石跋文”从历史角度分析,指为记数功用,可以说也不会有大争议的。

不过,记数方法很多,何以如此耗费,以刻字(石)数千计数?

笔者以为,恐不全在于此,可能别有他图。

  南朝梁周兴嗣奉梁武帝(萧衍)之命拓取王羲之书迹中不同字1000个,编集为易诵易记的四言韵语的千字文,其内容涉及有关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知识,极受社会欢迎,广为流行。

不但作为蒙学课本供学童诵读、识字,也被历代书家写成各种书法帖本流传于世。

如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唐欧阳询小楷《千字文》、怀素《草书千字文》、元赵孟頫《六体千字文》、明文徵明《四体千字文》等乃至当代书家,都喜书此,成为传统。

  推想《千字文》初创时代,书籍主要靠手写传抄,传播方式、普及程度远远适应不了大众文化教育的发展需求。

据记载,稍后几十年的智永和尚曾手抄八百本《千字文》流传浙东寺庙。

全椒地处南梁都城今南京近郊,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等条件相对较好,实施这样的工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有条件刻大字于桥上,让行人及舟车过客阅读、浏览,方便快捷,无疑是极好的普及形式。

这可能是刻石的另一重要目的,而不仅限单纯的计数用途。

  “残刻”的书法审美

  从以上征引的李瑞清、徐悲鸿两跋文以及刘二刚、梅春林相关文章的观点阐述,基本表明了近代以来艺界对“残刻”书法审美的高度认同和极力推崇。

尤其是悲鸿先生由“残刻”引发出的一番妙论,亦足见暗合其的审美,徐先生的书法艺术大体上受康有为碑学思想影响,实践上,创造性地吸收了汉魏六朝碑刻特别是“二爨”以及“残刻”的审美意趣,求变出新,形成结体稚拙奇巧,疏放妍妙的独特面貌。

为我们树立了融古铸今的典范和榜样。

我们从大量的悲鸿先生书迹中可得以证实。

  笔者初见这些字形硕大,字迹奇古,且异于“瘗鹤铭”、“爨龙颜”书体的“残刻”,即有一种莫名的慑人感觉。

这86个散字,个个憨貌可掬,一字一态,脱落形迹,有奇逸者,有疏宕者,有雄浑者,虽保留些不少不粗疏成分,但充满了生机和异趣。

基本审美趋向可以说是简率、质朴、旷达,与北魏碑刻、六朝造像艺术非常相通。

  再细察其字形体貌,大小磊落,既不似“爨体”险怪,也不同于“铭”(瘗鹤)书的(魏)碑势分(隶)韵,意趣高古,结构变化自由,点画增损,随性自然。

笔法上,“篆隶孑遗”、“汉魏遗矩”,较显弱化,篆书的盘曲、隶书的波磔,魏碑的欹侧圭角等特征不彰。

用笔极单纯,技法简约,刀锋斧痕,经自然侵蚀,尤显点画峻厚,沉稳从容,稚拙气充盈。

  概言之,残刻文字,确实是汉字书体在隶转楷行时期,民间出现的一种不守故常,新奇有趣的的书体。

因其随意书写,没有法度限制,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呈现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美。

也正合徐悲鸿先生之独到之见:

“至美之寄,不必详加考虑”,“古人并无笔,更无今日所谓法”,其内在精神颇能荡人心魄。

由此不难想象,1500年前南朝先民的天真清旷和率意豪纵的情状。

  四、余论

  由于中国北方长期处于政治、文化中心的地理位置,故古代碑刻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如山东的汉碑、洛阳的魏碑、西安的唐碑等。

康有为说“南碑刻绝少”[9];包世臣说“南朝遗迹惟《鹤铭》、《石阙》二种,萧散骏逸,殊途同归”[10];阮元《北碑南帖论》也同样说过“且以南朝敕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绝少,惟帖是尚,字全变为真行草,无复隶古遗意。

[11]”又如201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碑拓鉴别图典》(仲威编)收录的南朝宋碑刻仅有《爨龙颜》、《刘怀民墓志》;梁碑刻也只有《瘗鹤铭》、《太祖文皇帝神道阙》、《萧宏神道阙》、《萧敷墓志》、《萧螗碑》、《程虔墓志》可数几方。

  积玉桥千字文残刻,作为“千字文”书法,早于隋智永所书《真草千字文》,毫无疑问为历史上最早的书法版本。

又因其书刻是民间创为,形式语言自有一种天真自然,生动活泼的原发性,一扫南朝(派)书法受“二王”父子影响,柔美妍媚风格,开创了“稚拙”楷书之先风,让人耳目一新,也给人以诸多启示。

  再以石刻论,又是最早将《千字文》用于刻石内容的,应属南朝书刻稀见之珍。

一字一石,多人参与书刻,其字数之多、规模之大,世所罕睹,洵为殊观。

其次,推测旧时用以“千字文”计数排序的,亦可能不会早先于此,更具一番研究意义。

  因此可以说,此“残刻”是一项不可复得、再生的文化资源,既是地域文化研究珍贵实物资料更是书法史料之遗珠。

它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书体嬗变的历史轨迹,真实地保留汉字书写发展(隶楷过渡)阶段面貌多样性,并为书法艺术的创作增添丰富、新颖字体素材。

  为使此件长期隐迹的南朝绝少书刻,不再沉寂以致淹没,笔者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术界、艺术界、出版界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加强出版(或翻刻),扩大影响,让更多人了解、研习,这其中,尤其需要理论和学术上支撑,确立起应有的历史文化地位,以更好地发挥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在现代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1]《全椒文物志》全椒文物所编,1985年版

  [2]、[4]《美术研究》1982第4期第15页

  [3]《李瑞清楷行三种》浙江人美1992年版

  [5]《画里画外》刘二刚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版

  [6]笔者2009年11月11日拜访刘二刚先生核实,尚无出书考虑。

  [7]《千字文》中无重字,是指写法相同的重字。

写法不同的重字是有的,如云、云;昆、崑;寔、實;巨、钜等

  [8]《说千字文》,启功著,《文物》1988第7期85页

  [9]、[10]、[11]《古书论精华译评》,杨福生等著,黄山书社,1992版第276、258、22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