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485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docx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

———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张一兵

  对拉康来说,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

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个人主体不能自

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

中认同自己的,可是,拉康的新发现是,这种认同却

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

我们知道,在黑

格尔的这一理论中,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的

转换要件。

可是,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

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暂时悬置

了延迟的欲望。

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

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劳动)关系时,他获得

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

的有力武器。

在他看来,自我并不是晚年弗洛伊德

指认的由“现实的原则”组织而成的意识实体,自我

实为一种超现实的幻象,因为它恰恰是以一系列异

化认同为基本构架的伪自我。

一、太虚幻镜中的“我”之诞生

1936年8月3日,拉康在墨尔本第14届国际精

神分析学大会上,提交了最初“镜像阶段”(TheMirror

Stage)思想的论文。

拉康直接把矛头指向弗洛伊德

的自我说。

更宽泛地说,他自觉地使自己“与所有直

接从我思(cogito)而来的哲学截然相对”①,并从心理

学科学逻辑中使当代新人本主义的个人主体第一次

发生了深刻的危机。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自认为是

哥白尼式革命的弗洛伊德的个人主体理论仍然是肯

定性的,虽然他否定和分裂了理性主义的思(意识)

之主体,但毕竟又重新确立了以本能原欲为基础的

本我现实实现———自我。

在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中,

自我并非与本我根本脱离,自我虽然是本我与现实

对象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结果,但这并没有改变自我

的根子仍深埋在本我之中。

这也就是说,弗洛伊德

的自我主体总还是自足的功能性关系结构。

“弗洛

伊德将自我等同于‘感觉-意识体系’,这个体系是

由机体得以适应‘现实原则’和器官的总和所构成

的”。

它联结本我,并不断外化为超我。

拉康则直接

称晚期弗洛伊德的自我观念为“狂想”。

这就是他对

自己老师的真实态度,这一刀直指弗洛伊德人格理

论的核心。

拉康说,长期以来,弗洛伊德的这个自我

“为意识所有,但不为反思所及”。

他说,发明这个镜

像阶段,可以使他“直抵一种理论和实践上的阻力上

的核心”。

这个所谓“核心”,就是弗洛伊德以身体自

恋和自我认同双重指称构筑起来的和谐的个人主体

———“自我”。

拉康认为,弗洛伊德的“自我是个功

能,自我是个综合,一个功能的综合,一个综合的功

能,它是自主的”。

可是,这个自我就像一个堆满了

杂物的抽屉,有用而蒙人②。

弗洛伊德常常让人揭

开帘子看看后面的真相,可是拉康却把弗洛伊德的

真相说成是更坏的更能骗人的帘子。

拉康之所以将弗洛伊德的自我观念称之为骗人

12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②《拉康选集》,第184~185、59、104、405页。

《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页。

的现象,是因为那个人人都认可的从“原生的”本我

到自我(超我)的个人主体其实并不存在,这种并非

故意的欺骗的本相是针对意识掩盖的那种缺失,即

原初“我”的虚无!

这是一个本体论上长期被遮蔽的

重要缺失。

拉康说“掩盖这个缺失是主体欢快的秘

密。

”拉康是想说,人们一直误认为一个独立存在的

个人主体(自我)其实是一个幻觉意义上的想象骗

局,“我”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空无,它不过是“一个操

作性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实质即我们将一个开端上

就是假相的镜像误以为真实存在的个人主体。

是,弗洛伊德假设的自我的发生实为一种意象中的

开裂,这种开裂从没有形成一种自足的主体,而是造

成了一个阴黑的舞台。

有时拉康将其称之为“与生

俱来的开裂”。

以后,在这个被称为主体的舞台上将

上演个人一生的伪我与他者的争斗悲剧。

这个镜像

最初是镜子中的“我”的影像,尔后则是“我”周围众

人(开始是其他玩伴的模仿性姿势的反应,然后是长

辈、大人的存在)的目光、面相和形体行为构成的反

射的镜式形象。

虽然这镜像来自于外部的介体,可

是这个镜像始终是自画像。

这个自画像的本质就是

自我认同。

“那就是我”、“我在这里和那里”的“我”,

实际上是一种以想象为本质的反映性幻象。

在这个

镜像式的伪在中,根本不存在弗洛伊德所说的主体

自恋和自我认同,而是存在论上的异化之无,而人将

被这个自画像欺骗终生。

“人类世界的本体论结构”

就是拉康的想象界的无之本体论。

拉康这里的观

点,已经是一个大的宣判即过去人们自觉不自觉作

为个人主体的那个我,笛卡尔作为理性之思起点的

那个我,还应该包括第一个新人本主义先驱斗士施

蒂纳的那个“唯一者”的我,克尔凯郭尔的“那一个”

真实的我,海德格尔的此在之我,都不过是一种想象

中的“理想我”①。

非常可怕的是,拉康抽掉了当代

新人本主义的存在论之根个人主体是不存在的。

从常识来看,这真是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

我们来

看拉康的分析逻辑。

对此,拉康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表述

  一个尚处于婴儿阶段的孩子,举步趔趄,仰

倚母怀,却兴奋地将镜中影像归属于自己,这在

我们看来是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了象征性

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我突进成一种首要的形

式。

以后,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

我才客观化;以后,语言才给我重建起在普遍性

中的主体功能。

依拉康的逻辑,这个伪我的发生,先是主体在想

象界中镜子式的假自恋和他人的反指中被误认和物

相化伪造,最后在语言象征(能指链)的主体建构中

彻底被谋杀。

我们先来看这出悲剧的镜中幻象。

拉康所说的镜子阶段,其实是指个人自我初始

建构的时期。

这时,个人主体第一次将自己指认为

“我”。

可是,在他的眼里,这个自我的形成与以往一

切肯定性的主体建构说不同,包括弗洛伊德的自我

说,它的本质是“主体在认定一个影像之后自身所起

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意象关系。

“镜像阶段的功

能是意象功能的一个殊例。

这个功能在于建立机体

与它的实在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建立内在世界(In-

nenwelt)与外在世界(Umwelt)之间的关系”③。

然而,

这种意象关系却是以自我否定的颠倒形式出现的

身处幼时的“我”在镜像中的异化认同(identifica-

tion),这也是“我”之初始具象。

这个意象建构是以

牺牲内在世界(“我”)对象化为伪现实外在世界为代

价的,这种对象化即黑格尔意义上的本体异化。

拉康有一句名言“人总是一个早产儿。

”因为相

对于一出生就能游水的鱼儿和一生下来就能站立的

小马驹,初生的人类真是太懦弱了。

里德说“如果

仅靠自己,婴儿可能会死亡。

他们出生的太早了。

呱呱落地的时候,他既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对自

身的运动机能只有很少的控制力,从生物学的意义

上说,他们发育得很不完全。

”④用拉康的话说,叫

“动力无助”状态。

拉康发现,个人对自己的原初认

识,发生在婴儿6~8个月生长中的镜像阶段,这是

一个构造“我”———伪自我中心起始的本体建构过

程。

拉康说,这是人作为类“过早出生的一个后果”。

开始婴儿的知觉最早发生于在妈妈的怀里和摇篮中

主客不分之混沌中,他(她)无法界划自己的身体与

妈妈、外部世界的区别,所以,他会举起自己的指头

和被角充当妈妈的乳头,他不知道那个自己能看到

的小脚是自己的。

这是一个康德式的先验时空和理

念构架没有座架之前的碎裂的世界。

拉康常常指认

13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

④里德《拉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拉康选集》,第92页。

《拉康选集》,第90页。

《拉康选集》,第63、405、399、90页。

这种原初性的“破碎的身体”。

按拉康的说法,这个

“破碎的身体”还会像一种创伤浮现于成年以后的主

体梦境之中。

这里,那个将来要被叫做“我”的小家

伙躺在那里,可是他并不知道存在一个“我”。

在6

个月左右的时候,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或自己在镜子

中看见了一个先行的影像,这是一个他自己的眼睛

看到的总体影像,一个自己身体之外的“其他”或者

“另一个”不同于妈妈,并且与自己身体上的所有可

以看见的部分的行动完全同步的镜像①。

孩子起初

只能看到以自己鼻子为中心点的一种破碎的视图,

当他将鼻子向前伸出的时候

  我们所有的其他东西手、脚、心、嘴,以至

眼睛都不愿跟着去,这就受到了合作破裂的威

胁。

一旦感到了这威胁的恐慌,就要采取严厉

的措施。

凝合起来!

也就是说,求助于镜子的

蜜月为之欣喜的形象的力量,求助于左边和右

边的肯定了的神圣的结合,虽然如果主体仔细

看一下就会发现它是次序颠倒的。

拉康说,与动物(如猴子)对镜子形象随即消逝

的兴趣不同,面对镜中的影像,孩子会去确认镜子后

面没有其他东西,会在镜子前面确认自己身上可直

视和不可直视的部分,也会确认镜子中的一切物体

影像和现实物的映射关系,最终,他会心地一笑,指

着那个镜中的“他”说,那就是“我”!

显然,这实际上

不是常识中的照镜子,而是一种本体论的整合,一种

对自己先行总体性的镜像占有,或者叫“变身的活

剧”。

拉康在后来曾经将这一过程指认为“双重镜

像”一是孩子对自己肉体统一性的想象性认同;二

是从小他者那获得的自我认同③。

其实,是不是每

一个幼儿都能记得这个镜像认同过程,甚至有没有

这个独立的镜像阶段并不重要,因为这实际上是拉

康的一个哲学隐喻,他只是想说明个人自我自欺性

确立的一个必然环节。

拉康说,这是一种“胜利地”

占有形象的过程。

里德曾经分析过,生物学语境中

“生物融入自己所在的环境”是一条自然法则。

而拉

康则进一步将这一观点发展成“生物对外在于自身

的形象能以一种类似想象的方式加以占有”④。

个想象的方式很关键,拉康正是用它命名了他对主

体误认和错位的第一个阶段想象域。

这也是人的

成长中,第一次变成一个发自自身的声音和行为的

自主主体和这个统一肉体的主人。

依海德格尔的说

法,这是个人自我的第一次存在或者在场⑤。

然而,

他并不知道,他已经无意识地杀死了真正的自己。

请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正常人(伪)自我的建构

过程,而在精神病患者那里,这种“被割裂的身体”将

重新再现。

拉康从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直接引

入了这个重要概念⑥。

这也就是说,主体的解构(精

神主体的分裂)将直接表现为身体的断裂以及语言

话语掌制权的沦丧。

二、小他者影像中的异恋

我们注意到,拉康将这个镜像之我的确认,视为

一种从视像开始的保证自身连续性、统一性心身整

体的视觉格式塔建构

  主体借以超越其能力的成熟度的幻象中的

躯体的完整形式是以格式塔方式获得的。

也就

是说是在一种外在性中获得的。

在这种外在性

里,形式是用以组成的而不是被组成的,并且形

式是在一种凝定主体的立体的塑像和颠倒主体

的对称中显示出来的,这与主体感到的自身的

紊乱动作完全相反。

……这个格式塔通过它体

现出来时的两个特征,象征了我在思想上的永

恒性,同时也预示了它异化的结局。

并且这个

形式还蕴含着种种转换,这些转换将我与人自

己树立的塑像,与支配人的魔影,以及与那个自

动机制联结起来,在这种机制中人造的世界行

将在某种多义关系中完成。

这是一段极为经典的表述。

当自身与外部现实

都还处于无法界划的非统一状态中的婴儿,在镜子

中看到相对稳定的自己的影像,即误将这个并不是

自己的“他者”(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它叫做小他者

Ⅰ,这时的他者是一个长着“我”的脸和身体的他人)

认同为“自我”(作为a的视觉格式塔心像的a’),这

是一种自恋式的虚假自居。

请注意,格式塔心理建

14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⑦《拉康选集》,第91页。

波微《拉康》,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2页。

里德《拉康》,第18~19页。

安德烈《女人需要什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

127页。

《拉康选集》,第413页。

《拉康选集》,第90、193、412、109页。

构在拉康这里经常是一个否定性的造假功能。

拉康

也提及这种主体自我的格式塔伪建构的动因,就是

基于一种幼儿为了摆脱几个月来机体行动不协调之

苦恼的“情感动力”。

拉康的认同观与弗洛伊德正好

是相反的,对象性认同不是肯定性的主体自我之建

构,而是一个骗局。

在这里,“主体将自己从根本上

与自己身体的视觉格式塔认同起来,相对于他行动

上还存在的严重的不协调而言,这个格式塔是一个

理想的统一,是一个有益的意象”。

相对于现实的肉

身中的不和谐,这个意象是一个完整的“我”的“设定

的和谐”,然而,这个格式塔心理建构中的理想镜像

却是一种欺骗。

这就是最初的那个“理想-我”,自

我正是这个先行被看见的“理想-我”的形象。

与弗

洛伊德的语境不同,拉康这里使用“理想-我”已经

具有了贬义,理想化即意象中的误认,已经内含了虚

假的成分。

“自我形成的原型虽然是以其外在的功

能而使人异化的,与它相应的是一种因安定了原始

机能混乱而来的满足”①。

孩子正是通过外在于自

身的形象来认同自己的,不管这个形象是真实的镜

像,还是另一个他的小伙伴的形象,“一旦我对某一

外在形象产生认同,我就可以做我以前所不能做的

事情”,原因在于,这个“看起来很完整的形象能让我

用新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身体”②。

这是拉康所说的

通过“另一个”形象(小他者Ⅰ)来实现的意象功能。

拉康这里反复说孩子身体的破碎与世界的分

裂,并非是指孩子的真实肉体的破碎以及外部世界

的混乱。

因为,一个正常孩子没有照镜子的肉身当

然是完整的,在今天一个新生儿来到的人类世界也

的确是有序的。

拉康这里所说的破裂,是指一个婴

幼儿在初次面对这个世界时,从感性行为和心理结

构上建构主体和客体的过程。

在皮亚杰的儿童发展

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心理现实的相反

的肯定性建构过程。

当然,这种想象式的总体性认同是要付出代价

的。

孩子统一自己的肉身,协调自己的行为机能,却

是以一种本体上的异化为前提的。

这是人类个体存

在中发生的第一个异化。

这种根本性的异化似乎始

终伴随人的存在,在后来的象征域中,主体因使用语

言符号统一世界与自身的社会文化实在,却失去了

存在本身。

因为语言即主体存在之死,那就是异化

之异化(第二个本体异化即主体异化)。

在此处,镜

像异化只是第一个本体异化(自我之异化)的第一个

层面。

这是由于镜像式的想象认同,“造成了一个只

有身体和器官、却缺乏一种现象学的中心”的世界,

个人至多是一种“镜像与自身的叠加”③。

可是,孩

子并不知道,他在认同于镜像的同时失却的正是自

己。

波微说,在孩子那里,“身体曾一度似乎是被四

分五裂的,散布得到处都是,而与这种记忆相关联的

焦虑,点燃了这个人体的欲望,去成为一个安然的身

体之‘我’的拥有者和居住者”。

可是,年幼无知的孩

子哪里知道,这是一种“身体的复杂几何学,作为一

种诡计、一种欺骗、一种诱饵而加诸个人的镜像作

品”④。

他并不知道,这个形象“向人表露了它的致

命的意义,同时还有死亡”⑤。

一面是破碎的真实肉

体,一面是异化的形象,孩子扑向了异化的影像。

原泰平有一个挺形象的比喻,他说,孩子在“镜像阶

段中欢喜的瞬间,就像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被逐

出伊甸园一样,也是踏上去往失乐园的踏板的一

瞬”⑥。

这也就构成了拉康的第一个人间现实世界

的图景,即他命名为想象域的世界。

这是一个以伪

主体(自我)与小他者构成的想象性的二元关系

(dyadicrelationship)为主要视轴的伪世界。

这哪里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什么主体认同和自

恋,如果自我是自恋的基础,而自我又以异化式的镜

像认同为前提,那么,自恋就不过是“人类个体将他

自己着迷于一个从他自己异化出来的意象上”,这里

迷上的只是个虚幻的镜像,这是异化之恋的异恋。

在拉康眼里,弗洛伊德的自恋实为“自恋幻象”,伪自

我的“人生是以自恋幻象来编织其最‘现实’的坐标

的”⑦。

在这一点上,拉康不同于超现实主义,他不

是简单地否定现实,而是从根本上说明现实本身的

虚幻性。

依拉康的逻辑,现实本身倒是超非现实

的。

拉康似乎是真的解决了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的

基础问题,可是却以颠覆的方式回答了他。

因为在

15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

⑦《拉康选集》,第150页。

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

45页。

《拉康选集》,第93页。

波微《拉康》,第26页。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212~213页。

里德《拉康》,第19页。

《拉康选集》,第110、62、112页。

此,主体已经将自己的起源让渡给了一个不是他自

己的他者。

那喀索斯恋上易碎的水中倒影而死,倒

真的隐喻了这个异化事实①。

我以为,拉康的异化

规定显然来自于黑格尔,在弗洛伊德的自我论中是

不会有这个字眼的。

可是,拉康的这个异化规定失

却了经典异化逻辑中的复归之路,这即是说,非我不

可能再扬弃性地复归主体,因为自我的原初是一个

空无,这样,人生将处于一种阉割了海德格尔-荷尔

德林“乡愁”的永恒的悲剧命运。

人没有本真的家

园,所以也不存在回家的路。

这是真正的不归之途,

也是后来拉康那个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和齐泽克以不

可能性为基底的后马克思革命观的逻辑起点。

镜子阶段是场悲剧,它的内在冲劲从不足匮缺

(insufficiency)奔向预见先定(anticipation)———对于受

空间同一性诱惑的主体来说,它策动了从身体的残

缺形象到我们称之为整体的矫形形式的种种幻想

———一直达到建立起异化着的个体的强固框架,这

个框架以其僵硬的结构将影响整个精神发展②。

为,从这时开始人在建构自己的原初起点时,就上演

了一场他永远不以他本身来度过自己的一生的悲

剧。

在研读拉康的过程中,我的不少学生都不愿意

跟着往下读,因为拉康的宣判太让人感到恐惧和悲

观。

不管是真是假,他说我们从来没有自己在场过。

有时如果有一个生活中的例证相似,我们就会深深

地恐慌一阵。

在此,主格的“我”已经是一个失却了

自己存在的异化身份———不是弗洛伊德以为的那种

自足自我,而是虚假的“自映的我”③。

由此,弗洛伊

德所说的那个“自我”则被放逐为一个无名的他者之

镜像(小他者Ⅰ的镜像,a的镜像=a’)。

这是一种

“存在的否定性”。

由此,主体的开端上就是一个空

无。

对此,里德阴郁地评论说,“自我总体像一个不

可信的代理,它的作用就是掩盖统一性缺乏这个令

人不安的事实”④。

“无”是个人自我主体的真正始

基。

拉康说“自我的作用只是为了用对话语来说最

根本的抗拒来掩盖主体的位移。

”⑤以主体之名占

据主体位置的一开始就是一个“替身”。

这个作为替

身的伪自我在场时,本我被谋杀了,确切地说,是我

的自杀⑥。

拉康说“人在每个时刻都是以自杀来构

成他的世界。

”⑦在拉康那里,我们总是听到这种阴

森的论断,可它又总是响彻在本体论的断裂处。

是第一次个人主体的自杀身死。

人“在出生时在人

的想象功能取得了新的声誉之后接受了死亡的印

记”⑧。

  这样在自我与存在之间的这个原始的不和

谐就将成为基调,这个基调将穿过心理历史的

各个阶段而回响在整个的声音阶中。

拉康认为,镜像关系的本质是一种负意象,“我

们有幸在我们的日常经验和在象征的效用的阴影中

看到意象的被遮掩的面景的出现”,这个镜像是我们

所面对的“可见世界的门槛”,可是这个入口一开始

就是通向异化之途的○10。

詹明信说,这将造成“主体

与他自己的自我或形象之间的永远也不能沟通的鸿

沟”○11。

三、从镜像到形象众人之镜中

建构的异化主体

  镜像阶段中的个人伪主体认同的另一个重要方

面,是他人之镜的想象性误认,即面容形象的异化投

射。

镜子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隐喻,它是一种主体

与小他者之间的关系性介体。

而在以后的象征界

中,这个介体将是巨大的语言之镜。

拉康将其称为

“从镜面认同到模仿建议到仪容迷惑”,这一切都是

个人自我对“映在镜中”的那个“我”的异化认同。

是第一个本体异化的第二个层面,即他人面相认同

中发生的自我异化。

以我的理解,除去镜子的影像,

拉康的镜像阶段还广义地泛指一种“主宰了童年的

16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10

○1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11页。

《拉康选集》,第91页。

《拉康选集》,第194页。

《拉康选集》,第363页。

《拉康选集》,第121页。

国内一些学者竟然将拉康的镜像理论指认为肯定性的“自我认

同”和“自我意识”的主体理论(参见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

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2~33页)。

《拉康选集》,第453页。

里德《拉康》,第22页。

《拉康选集》,第94页。

《拉康选集》,第93页。

弗洛伊德的自恋一词就取自希腊神话中那个叫那喀索斯的美少

年,因对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产生了爱情,最后憔悴而变成水仙

花。

拉康其实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故事中的隐喻,水中的倒影是

虚假的镜像,由于小他者的先行占位,自我死去。

最初几年”众人所建构起来的众人的目光之镜①。

我发现,拉康关于镜像阶段中这个重要的方面被大

多数论者所忽略。

福原泰平提到了这个“第三人称

的他者的目光”和“大人的视线”②。

拉康发现,在幼儿6个月到两岁半之间的成长

期中,一种新的“人形意象”主导了他与其他人之间

的关系。

首先是他与自己小伙伴的传递性意象关

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打别人的儿童说自己被

打,看见别人跌倒却自己哭。

他是在认同别人之后

来看仪容和表演的,这体现出一种新的“自我”之对

象性关系。

也就是说,从镜子里错认了自己的伪主

体,不久还落到了他身边的众人手里,他们以有声和

无声的存在,每时每刻构成着一种个人主体“应该”

成为的形象之镜。

拉康说,这种新的形象使“一群

人”在个人主体中树立一种存在的榜样,这些人代表

了“你”的自主性,并为“你”建构着生活的现实结构。

你必须和应该是!

这可能开始主要是他威严的父

母,然后是他身边一切可以教训他的人。

他们在看

着你,这种目光并非是眼中目光的投射,而是一种镜

像之看③。

这正是那个镜像中小他者的新生代,我

们可以将其称为小他者Ⅱ。

当然,它还是小写的a。

福原泰平在这一点上理解是不正确的,他错将他人

的目光当成象征域的起始处。

其实,在拉康那里,这

种有面容的他人之看还是镜像阶段的想象域。

象征

域的真正边界是无脸的语言(能指)④。

依拉康的说

法,这种目光其实一开始就出现在镜像之侧

  在获致镜中身躯形象的欢悦中可以支配的

是这个只露了个角的最易消隐的东西目光的

交换。

这可以从幼儿转向那个以随便什么方式

在帮助他的人的动作上可以看出,即使那个人

只是在看他做这场游戏。

拉康说“甚至盲人也是那儿的主体,因为他知

道自己是别人目光的对象。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萨特那个他人注视理论的影响。

其实,这种目光就

是一种暴力性的压力。

“一个严厉的长辈只要一出

现就足以吓住孩子,你不需摆出惩罚者的架子孩子

早就看到了”⑥。

这让我们想起几乎是所有上学的

孩子,如果放了学在家中看电视,听到门铃声,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