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061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docx

安徽安庆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安徽安庆2018届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选填“引力”、“斥力”)

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成甲图状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

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________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若电阻R1、R2并联且能正常工作,则甲表是______表(填“电流”或“电压”),乙表测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_(填“电流”或“电压”)。

5.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6.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____,容器的质量为______.

二、单选题

7.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炒菜时,满屋飘香

8.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9.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A.铜球大B.铝球大C.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

10.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11.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

B.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产生电流

C.陶瓷碗、自行车轮胎是绝缘体,自身可以带电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6W”,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ΔP,若U1:

U2=3:

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R1=48ΩB.U1=24VC.U=36VD.ΔP=6W

三、实验题

14.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序号)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更换小灯泡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小灯泡先由暗变亮,然后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15.小明想用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来测石块的密度:

(1)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他应_____.

(2)小明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

①_____;②_____.小明改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所称量烧杯和水的质量是_____g.

(3)小明将石块浸没到上述烧杯中的水中,如图丁所示,此时天平所显示的质量值为91.6g,放手后石块沉入水底后,测得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107.6g,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16.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B.使用相同的烧杯

C.水和煤油的初温一定相等D.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象,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4)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

Q=k△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之比相等.

四、计算题

17.一底面积为2d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20分米3,深0.6米.若容器本身重20牛顿,容器底上的液体压强是4.8×103帕斯卡,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面向上0.2米处a点的液体压强.

(3)桌面上受到的压强.

(4)若在容器液面上放一个30牛顿的木块(水未溢出),求这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牛顿?

18.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

(g取10N/kg)求:

(1)物体在空中上升1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

(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19.图甲是智能怀旧灯,与灯串联的调光旋钮实质是滑动变阻器,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原理图.灯L标有“12V 3W”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a点时,灯L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问:

(1)电源电压U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2Ω时,灯L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当滑片P位于中点b和最右端c点时,灯L两端电压之比为3∶2,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1.引力斥力

【解析】

【详解】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铁棍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的结果;

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点睛】

要理解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在一定范围内,间距增大时,引力增大且大于斥力,当间距减小时,斥力增大且大于引力,当分子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会迅速减弱.

2.液体升华放热

【解析】

(1)由图可知:

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2)物质由图丙直接变成图甲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3)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3.大于玻璃对红光的偏折角度较小

【解析】

根据三棱镜对光线的偏折情况,可以得出,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当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相同的凸透镜时,红光的会聚点,也就是红光的焦点距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近,所以红光的焦距大.

点睛:

读懂图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甲可以看出:

红光的偏折程度小,紫光的偏折程度大,即红光折射能力弱紫光折射能力强.

4.电压表R2电流

【详解】

[1][2][3]当开关S闭合后,若电阻R1、R2并联且能正常工作,则甲表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电流表与所测电路串联,故所测的是电阻R2的电流。

5.65°镜面

【分析】

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

【详解】

首先做出法线,如下图所示: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所以入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5°.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或光污染.

故答案为65°;镜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此题还考查镜面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6.1g/cm34.9g

【解析】

由表格第一次和第二次数据知道:

两次液体之差是:

m液=12.8g-10.7g=2.1g,所差液体的体积之差是:

V液=7.9cm3-5.8cm3=2.1cm3,故液体的密度是:

ρ=m液/V液=2.1g/2.1cm3=1g/cm3,第一次实验的液体的质量是:

m1=ρV1=1g/cm3×5.8cm3=5.8g,所以,容器的质量是:

m容=m总-m1=10.7g-5.8g=4.9g.

7.D

【详解】

【详解】

AB.雨和粉笔灰都不是分子,它们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B错;

C.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表明分的运动,故C错;

D.能闻到菜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不停地夫规则运动引起的,故D正确;

应选D.

8.A

【解析】

【详解】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

9.B

【解析】

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铜球,由公式V=

可知,铝的密度小,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根据F浮=ρgV排,可知,铝球受到的浮力大,铜球受到的浮力小,所以答案B正确.

10.C

【解析】

【详解】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为答案.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11.A

【解析】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

由于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故A错误;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结论,欧姆定律就是欧姆得出的。

故B正确;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故C正确;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故D正确。

故选A.

12.C

【解析】

A.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在电源内部是从负极到正极,故A错误;B.电路中有电源,若电路是断开的,不会有电流,故B错误;C.陶瓷、自行车轮胎属于绝缘体,虽然不能导电,但可以带电(如通过摩擦使它带电).故C正确;D.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但不具有吸引铁钴镍的特性.故D错误.故选C.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即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①、∵U额=12V,P额=6W,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在图1状态下,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即I1=0.25A;

∵在图2状态下,小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②在图1状态下,U1=I1(R1+R2)=0.25A×(R1+R2),

在图1状态下,U2=I2R1=0.5A×R1,

解得:

R2=2R1①.

②、在图1状态下,U=I1(R1+R2+RL)=0.25A×(R1+R2+24Ω)②,

在图2状态下,U=I2(R1+RL)=0.5A×(R1+24Ω)③,

①②③组成方程组,

解得:

R1=24Ω,R2=48Ω,U=24V;

则电压表的示数U1为:

U1=I1(R1+R2)=0.25A×(24Ω+48Ω)=18V.

③、∵I1=0.25A,I2=0.5A,U=24V,

∴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

△P=U△I=U(I2-I1)=24V×(0.5A-0.25A)=6W.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

此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点评:

在此题中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本题难点在于很多同学无法将三种状态下的功率关系及电压关系联系在一起,故无法找到突破口.解答此类问题时,可将每一种情况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找出来,仔细分析找出各情况中的关联,即可求解.

14.

(1)断开;如图所示:

(2)C;(3)2.5;0.28;0.7;(4)调节滑动变阻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低于或等于额定电压,防止小灯泡烧坏

【详解】

(1)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上端任意一接线柱与灯泡连接即可,如下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没坏,也不是断路,可能是连入电阻太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所致,下一步操作: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即应进行C项操作。

(3)灯泡正常发光,则电压应为2.5V;由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8A,灯泡的额定功率

P=UI=2.5V×0.28A=0.7W

(4)为了避免灯丝烧断,可以调节滑动变阻器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低于或等于额定电压来进行实验。

15.右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用手直接去拿砝码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物体放在了右盘81.62.6×103

【详解】

(1)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图中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说明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大,此时应该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2)由图乙知,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物体和砝码的位置反了;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未用镊子;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因此烧杯和水的质量:

m1=50g+20g+10g+1.6g=81.6g;

由题意可得,石块的质量:

m石=107.6g−81.6g=26g。

小明将石块浸没到上述烧杯中的水中,此时天平所显示的质量值为91.6g,放手后石块沉入水底后,测得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107.6g,因整体受力平衡,则增大的重力等于减小的拉力,即:

F=m增大g=(107.6−91.6)×10−3kg×10N/kg=0.16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浮力、拉力,即

G−F浮=F=0.16N;

石块的重力为:

G=m石g=26×10−3kg×10N/kg=0.26N;

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0.26N−0.16N=0.1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石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F浮∕ρ水g=0.1N∕(1.0×103kg/m3×10N/kg)=1×10−5m3=10cm3;

因为石块全部浸没,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石块的密度为:

ρ=m石V=26g/10cm3=2.6g/cm3=2.6×103kg/m3。

16.使液体受热更均匀加热时间D水水2.1×103J/(kg•℃)质量

【详解】

(1)加热水和煤油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这样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要“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热源(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承装液体的容器相同和液体质量一定,故A.B选项正确;因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故D错;故选D.

(3)①由图2知,纵坐标表示升高的温度,横坐标表示加热的时间,由图知,升高5°C,煤油要加热3分钟,水加热6分钟,即水加热的时间长,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1种方法,这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②因升高5°C,煤油要加热3分钟,水加热6分钟,即煤油吸热的热量为水的

由c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吸热的热量成正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2.1×103J/(kg⋅℃);

(4)根据Q

cm△t可知,Q

k△t中的k

cm,则有k1

cm1,k2

cm2,故

,即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17.

(1)0.8×103kg/m3.

(2)3.2×103Pa.(3)9×103Pa.(4)210N.

【解析】

(1)由p

ρgh得:

液体的密度ρ

0.8×103kg/m3;

(2)容器底向上0.2m处的A点的深度ha

0.6m

0.2m

0.4m,a点的液体的压强pa

ρgha

0.8×103kg/m3×10N/kg×0.4m=3.2×103Pa;(3)根据G=mg和ρ=

可得液体的重力:

G

ρgV

0.8×103kg/m3×10N/kg×2×10-2m3

160N,则桌面上受到的压力F

160N

20N

180N,桌面上受到的压强P′

=

9×103Pa.(4)在容器中放一块重30N的木块(液体未溢出)时,这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G液体

G容器

G木

160N

20N

30N

210N.

点睛:

(1)已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及所装液体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求出密度;

(2)求出容器底向上20cm处的A点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结果;(3)利用已知条件液体的体积,及所求出的液体的密度可得液体的质量,通过固体压强的计算可得结果。

(4)在容器中放一块重30N的木块(液体未溢出)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和木块重力之和。

18.

(1)800J;

(2)60N;(3)1.7×103kg/m3。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乙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4m时,拉力为100N不变,此时物体没有露出水面,4﹣6m时,物体开始逐渐露出水面,拉力不断增大,6﹣8m时拉力为200N不变,此时物体完全离开水面,故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拉力F=200N,由图可知,n=4,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4×1m=4m,小雨做的功是W=Fs=200N×4m=800J;

(2)根据η=W有/W总可得,物体在空中上升1m做的有用功:

W有用=ηW总=85%×800J=680J,根据W=Gh可得,物体的重力:

G=W有/h=680J/1m=680N,

根据F=1/n(G+G动)可得,2G动=4F﹣G=4×200N﹣680N=120N,所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60N;

(2)物体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拉力为F′=4×100N=400N,重力G=680N,2个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所以,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2G动﹣F′=680N+120N﹣400N=400N,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F浮/ρ水g=4×10﹣2m3,物体的质量m=G/g=680N/10N/kg=68kg,则物体的密度ρ=m/V=1.7×103kg/m3.

【考点定位】简单机械;浮力;密度的计算

19.

(1)12V;

(2)1.92W;(3)96Ω

【解析】

解答:

(1)根据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电路为灯L的基本电路;因为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U=U额=12V;

(2)由P=

可得灯丝的阻值:

RL=

48Ω;由图乙可知,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0.2A;灯泡的实际功率:

P=I2RL=(0.2A)2×48Ω=1.92W;

(3)当滑片P在中点b点时,灯两端电压:

Ub=IbRL=

当滑片在最右端c点时,灯两端电压:

Uc=IcRL=

依题意可知,Ub:

Uc=3:

2,

即:

;化简可得:

R=2RL=2×48Ω=96Ω.

答:

(1)电源电压U是12V;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2Ω时,灯L消耗的实际功率是1.92W;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96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