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5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设计.doc

实用文档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灌区基本情况……………………………………2

第二部分设计任务……………………………………2

第三部分具体设计说明……………………………………3

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图设计…………………3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15

灌区规划…………………16

渠系建筑物统计…………………23

第一部分灌区基本情况

贡河灌区位于长江以南,南为贡河北至介荣山,西起马头山,东以龙尾河为界。

灌溉区域为20米等高线以下的大部分耕地,灌区地形属山前河谷阶地,地形较为平缓,区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5℃,无霜期平均231天。

多年平均降雨量124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165毫米。

20米等高线以下有大部分耕地,属兴隆、大胜二乡管辖(以申溪为界,东为兴隆,西为大胜),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和棉花,一方面,由于降雨量充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年际间变率大,与作物需水要求不相适应,常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汛期降雨集中,雨量大,又常出现涝灾。

除了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外,区内大部分地下水位较高,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迅速,且回落较慢、三麦经常受渍减产。

在旱、涝、渍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本区的农业生产一直很不稳定,产量较低。

贡河为清水河流,最大含沙量5%,水质符合灌溉水质标准;地处马头站处的上下游1公里河段内,水量较为丰富,河床均为灰色安山岩,风化不严重,地质条件较好。

是灌区的水源和排水承泄区。

灌区内还有申溪、吴家沟和龙尾河,均属于贡河的支流。

灌区不透水层埋深12.6米左右,土层的渗透系数K=1.3m/d,给水度μ=0.015,地下水矿化度<1g/L,土质为中粘壤土,无盐碱化现象。

第二部分设计任务

根据本地区兴利除害,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规划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图的绘制

二、灌排系统规划

1.干、支级灌排系统的规划

2.典型支渠控制范围内的斗、农渠及斗、农沟规划

3.田间工程规划

4.灌排系统建筑物规划

三、灌溉渠道设计

1.典型支渠的流量推算

2.干渠设计流量推算

3.渠道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计算

4.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四、排水沟道系统设计

1.排涝流量和排渍流量计算

2.排水沟水位推算

3.排水沟纵横断面设计

五、工程量计算

第三部分具体设计说明

一、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图设计

本灌区种植早稻、晚稻、棉花、小麦、大麦、绿肥等作物,其中小麦、大麦、绿肥基本上不进行灌溉。

1.1水稻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区设计保证率采用80%,经频率计算分析,确定设计年为1971年。

本地区水稻采用勤浇浅灌,适时晒田的灌水方法,在分蘖末期落干晒田三天。

泡田定额取85m³/亩,插秧时田面水深20mm。

根据设计年的逐日降雨量和蒸发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灌溉资料,用水量平衡列表法进行灌溉制度的确定。

1.1.1早稻

早稻的生育期自4月25日至7月14日止,由马头水文站逐日蒸发资料可得出,早稻整个生育阶段总蒸发量为310.30毫米,早稻需水系数α=1.20,于是,可得早稻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为:

根据各阶段需水模数、田间渗漏量,可得阶段耗水量和逐日耗水量如下:

早稻逐日耗水量计算(mm)

生育期

返青

分蘖

孕穗

抽穗

乳熟

黄熟

全生育期

起止月日

4.25~5.4

5.5~6.1

6.2~6.16

6.17~6.26

6.27~7.6

7.7~7.14

4.25~7.14

天数

10

28

15

10

10

8

81

需水模比系数

0.07

0.24

0.24

0.22

0.14

0.09

 

阶段需水量(mm)

26.1

89.4

89.4

81.9

52.1

33.5

372.4

阶段渗漏量(mm)

15.0

42.0

22.5

15.0

15.0

12.0

121.5

阶段耗水量(mm)

41.1

131.4

111.9

96.9

67.1

45.5

493.9

逐日耗水量(mm)

4.1

4.7

7.5

9.7

6.7

5.7

 

(注:

稻田渗漏量为1.5mm/d)

根据生育期各阶段好水强度、生育期降雨量、各生育阶段适宜水层深度,用列表法推求早稻灌溉制度如下:

表1—1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单位:

mm)

日期

生育期

设计淹灌水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淹灌水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

(1)

(2)

(3)

(4)

(5)

(6)

(7)

4

24

0.5

20.0

25

返青期

10~30~50

4.1

1.4

17.3

26

0.2

13.4

27

0.3

29.6

20.0

28

25.5

日期

生育期

设计淹灌水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淹灌水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

4

29

返青期

10~30~50

4.1

21.4

30

17.3

5

1

0.6

13.8

2

23.7

33.4

3

29.3

4

25.2

5

分蘖期

10~40~60(分蘖期末三天晒田)

4.7

1.5

22.0

6

17.3

7

12.6

8

33.4

41.3

9

36.6

10

31.9

11

27.2

12

22.5

13

17.8

14

13.1

15

0.8

39.2

30.0

16

7.9

42.4

17

15.0

52.7

18

6.3

54.3

19

49.6

20

44.9

21

40.2

22

35.5

23

40.3

71.1

20.0

24

46.4

25

6.1

47.8

26

4.4

47.5

27

16.8

59.6

28

54.9

29

50.2

30

分蘖期末

45.5

45.5

31

-4.7

6

1

-9.4

2

孕穗期

20~50~80

7.5

33.1

50.0

3

25.6

4

20.2

38.3

5

34.4

65.2

6

3.4

61.1

7

53.6

日期

生育期

设计淹灌水层

逐日耗水量

逐日降雨量

淹灌水层变化

灌水量

排水量

6

9

孕穗期

20~50~80

7.5

38.8

10

31.3

11

23.8

12

6.2

22.5

13

45.0

30.0

14

37.5

15

30.0

16

22.5

17

抽穗期

20~50~80

9.7

22.8

10.0

18

13.1

19

56.0

59.4

20

57.1

106.8

50.0

21

0.2

47.3

22

1.5

39.1

23

29.4

24

49.7

30.0

25

40.0

26

1.6

31.9

6

27

乳熟期

10~40~60

6.7

25.2

28

18.5

29

11.8

30

40.1

35.0

7

1

33.4

2

3.9

30.6

3

23.9

4

17.2

5

10.5

6

13.8

10.0

7

黄熟期

0~30

5.7

37.9

46.0

45.0

8

26.8

22.1

9

6.9

23.3

10

17.6

11

11.9

12

6.2

13

0.5

14

-5.2

493.90

415.0

215.0

160.5

校核:

20+415-160.5+215-493.9=-4.4,灌后水深为-5.2mm,大致符合

由上述列表法,可得早稻的灌溉制度设计表如表1—2所示。

表1—2早稻的灌溉制度设计表

灌水次数

灌水日期

净灌水定额

mm

m³/亩

泡田

4月24日前

 

85.00

1

4月27日

20.00

13.34

2

5月15日

30.00

20.01

3

6月2日

50.00

33.35

4

6月13日

30.00

20.01

5

6月17日

10.00

6.67

6

6月24日

30.00

20.01

7

6月30日

35.00

23.35

8

7月6日

10.00

6.67

合计

 

215.00

221.74

1.1.2晚稻

晚稻的生育期自8月3日至10月23日止,由马头水文站逐日蒸发资料可得出,早稻整个生育阶段总蒸发量为351.30毫米,早稻需水系数α=1.15,于是,可得早稻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为:

根据各阶段需水模数、田间渗漏量,可得阶段耗水量和逐日耗水量如下:

晚稻逐日耗水量计算(mm)

生育期

返青

分蘖

孕穗

抽穗

乳熟

黄熟

全生育期

起止月日

8.3~8.10

8.11~9.2

9.3~9.22

9.23~10.2

10.3~10.13

10.14~10.23

8.3~10.23

天数

8

23

20

10

11

10

82

需水模比系数(%)

6%

26%

27%

25%

9%

7%

 

阶段需水量(mm)

24.2

105.0

109.1

101.0

36.4

28.3

404.0

阶段渗漏量(mm)

12.0

34.5

30.0

15.0

16.5

15.0

123.0

阶段耗水量(mm)

36.2

139.5

139.1

116.0

52.9

43.3

527.0

翌日耗水量(mm)

4.5

6.1

7.0

11.6

4.8

4.3

 

(注:

稻田渗漏量为1.5mm/d)

根据生育期各阶段好水强度、生育期降雨量、各生育阶段适宜水层深度,用列表法推求晚稻灌溉制度如下:

表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