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5365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docx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项目

汉代

清代

1石

1石=四钧=29760克

1石=120斤=70800克

1钧

1钧二三十斤=7440克

1斤

1斤=16两=248克二液体250毫升

1斤=16两=590克

1两

1两=24铢=15.625克

1两=36.9克

1圭=0.5克

1撮=2克

1钱=10分=3.69克

1石=2斛=100000毫升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斛=5斗=5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斗=10升=1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升=10合=10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合=10毫升

1龠=5撮=10毫升

1引=10丈=355厘米

1丈=10尺=35.5厘米

1尺=10寸=3.55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中医药计量单位换算

(2010-02-2711:

50:

28)

、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

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

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

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

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二、中医药特殊计量

2、钱匕: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

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

一钱匕约今五分六

3、刀圭: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

“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

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

”明?

董毅《碧里杂存?

刀圭》:

“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

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一字:

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

之0.4克。

、鸡子黄大:

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

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

、枚:

果实记数的单位。

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握、把:

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束:

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

钱”换算为“克”

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

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

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

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

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十16十10,1钱约等于3.72克。

一两=10钱=37.2克

一斤=16两=595克一錢是三克那钱与分如何换算呢

1斤=16两=500克

1两=10钱=31.25克

1钱=10分=3.125克十克是三钱三中药的剂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线、斤等)、度量(尺、寸等)及

法。

为了处方和配伍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一两=31.25g

一钱=3.125g

一分=0.3125g

、汉代

石=四钧=29760克

钧=三十斤=7440克

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两=24铢=15.625克

圭=0.5

方寸匙

=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一钱匙=1.5-1.8克

 

=2龠=20毫升

=5撮=10毫升

=4圭=2毫升

=0.5毫升

石”:

读shj后来读dan

龠”:

读yue

1引=10丈=2310厘米

1丈=10

尺=231

厘米

1尺=10

寸=23.1

厘米

1寸=10

分=2.31

厘米

1分=0.231厘米

梧桐子大

=黄豆大

蜀椒一升

-rr

=50克

■f■*

葶苈子一升

=60克

吴茱萸一升

=50克

五味子一升

=50克

半夏一升

=130克

虻虫一升

=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

二、清代

两=36.9克钱=10分=36.9克

1石=2斛=100000毫升

斛=5斗

=50000

毫升

斗=10

升=1000

毫升

升=10

合=1000

毫升

合=10

毫升

引=10

丈=355厘米

丈=10

尺=35.5

厘米

尺=10

寸=3.55

厘米

寸=10

分=2.31

厘米

1

1

1

1

1

1

1

1

二、进制关系

 

1.十六进

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表

一厘:

约等于十毫

(0.03125克)。

 

一分:

约等于十厘

(0.3125克)。

一钱:

约等于十分

(3.125克)。

 

一两:

约等于十钱(31.25克)。

一斤:

约等于十六两(500克)。

2.古代医家用药剂量对照表

一方寸匕:

约等于2。

7毫升,或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

药末约1克。

一钱匕:

约等于5分6厘,或2克强。

一刀圭:

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一撮:

约等于四刀圭。

一合一升一斗一斛一石一铢一枚

一勺:

约等于十撮。

约等于十勺。

约等于十合。

约等于十升。

约等于五斗。

约等于二斛或十斗。

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十六两为一斤。

以铜钱中较大者为标准计算。

一束:

以拳尽量握足,去除多余部分为标准计算。

一片:

以一钱重量作为一片计算。

一字:

古铜钱面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的量。

一茶匙:

约等于4毫升。

一汤匙:

约等于15毫升。

一茶杯:

约等于120毫升。

一饭碗:

约等于240毫升。

三、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颇有出入,古制大多小于今制。

鉴于读者应用中药时往往会参阅古今文献,在此

收录一些有关古今度量衡对照的研究资料,仅供参考(个别折合数字经复算后略有改动)。

年代

朝代

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约公元年〜公元公元年公元年公元年

25

220

265

公元

420

公元

386

前206

23年

年〜220

年〜265

年〜420

年〜589

年〜581

西汉

东汉

公元年公元年公元年

581

618

907

年〜618

年〜907

年〜960

公元9601279年公元12791368年公元13681644年公元1644

五代

1911年

西晋东晋南宋南齐粱陈北魏北齐北周(开皇)(大业)

尺度一尺合

市尺

0.5973

一尺合厘米

19.91

容量

衡量一斤合市两

7.32

一升合

市升

0.1937

一升合

毫升

193.7

0.8295

27.65

0.3425

342.5

8.26

0.6912

23.04

0.198

198.1

0.7236

24.12

7.13

0.2023

202.3

0.7236

24.12

0.7335

24.45

0.2972

297.2

10.69

0.7353

24.51

0.198

198.1

7.13

0.8853

29.51

7.13

0.899

29.97

0.3963

396.3

14.25

0.7353

24.51

0.2105

210.5

8.02

0.8853

29.51

0.5944

594.4

21.38

0.7065

23.55

0.1981

198.1

7.13

0.9330

31.10

0.5944

594.4

0.6641

664.1

0.9216

30.72

19.1

0.9488

948.8

0.9330

31.10

1073.7

10.737

0.9600

32.00

1035.5

10.355

0.46

0.52

0.45

0.67

0.45

0.45

0.89

0.50

1.19

1.34

0.45

一两合

市两

一两合

克数

14.30

16.13

13.92

20.88

13.92

13.02

27.83

15.66

41.76

13.92

37.30

 

(二)古方中几种特殊计量单位

在古方中,除了上述计量单位外,还有方寸匕、钱匕、刀圭等,列举如下供参考。

1.方寸匕

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状如刀匕。

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

2.7ml;其重量,金石药未

约为2g,草木药末约为1g左右。

2.钱匕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力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

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

1/2。

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株

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3.刀圭

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

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

1/10。

4.字

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5.铢

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

汉以二十四株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三)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

1.基本折算

1公斤(kg)=2市斤=1000g(g)。

1g(g)=1000mg(mg)。

2.十六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6两=500g(g)。

1两=10钱=31.25(g)。

1钱=10分=3.125(g)。

 

1分=10厘=0.3125g(g)=312.5mg(mg)。

1厘=10毫=0.03125g(g)=31.25mg(mg)。

1毫=3.125毫克(mg)。

3.十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0两=500g(g)。

1两=10钱=50g(g)。

1钱=10分=5g(g)。

1分=10厘=0.5g(g)=500mg(mg)。

1厘=10毫=0.05g(g)=50mg(mg)。

1毫=5毫克(mg)。

三、度量衡制的演变

1.度量衡制

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记载说:

千二百黍

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

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

两。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

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

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

1合=

20ml,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

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

1尺。

那么1寸和1尺

 

究竟是多少呢?

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

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

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

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

根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

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

45g30g15g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

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15g15g10g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

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

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

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

15g、10g、5g,如果它的

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

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

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

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

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

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

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

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

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

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