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马原专题精品文档.docx
《哲学马原专题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马原专题精品文档.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马原专题精品文档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为何说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思考”
1.马克思主义的显层表现形态是“思想”
——它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科学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的隐层表现形态是“思考”
——它是一种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二)“思想”是其“形”,“思考”是其“魂”
1.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思考”的关系
“思想”:
世界观(外在的形态、形体)——“形”
“思考”:
方法论(内在的实质、灵魂)——“魂”
2.把握马克思主义,应形神兼备、得“知”得“法”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实事求是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实践理解人与世界关系
1.旧唯物主义从客体或感性直观的形式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朴素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机械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本唯物论怎样从感性直观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五行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基本观点: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可贵之处:
在科学技术极为低下的古代,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思索不是从神那里而是从客观世界本身去寻找,难能可贵。
主要缺陷:
猜测性,直观性;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机械唯物主义的评价:
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
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不起实践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驳倒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的发展问题
1.旧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地理解世界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世界万物自在的相互作用
(2)把“发展”理解为世界万物动变中的数量和场所变化、生物进化
(3)把“规律”理解为自然必然性或机械力学规律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
的发展问题
(1)把“联系”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自为联系
(2)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世界事物在人的实践
中的向对立面的转化,即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
——从实践理解人化自然的发展
实践改造自然——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实践改造社会——社会的人化与人的社会化
——从实践理解人自身的发展
实践改造人自身——人的自然化与人的社会化
(二)作为认识、改造世界的矛盾分析方法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涵义
矛盾是反映人类世界事物内部或事物
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不是形式逻辑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属性,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倾向和趋势。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节选自《老子》第二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节选自《老子》五十八章
磁铁有南北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这是为什么?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穷则反,终则始;福祸相依;失败是成功之母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离异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1)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
可概括为: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和从对立中把握统一”这相互联系两方面的结合。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从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贯通,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离异和否定
——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从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离异和否定,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渗透和贯通
(2)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
3.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对立统一问题
专题二求真与向善
一、求真:
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一)唯物真理观
(二)辩证真理观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全面性;真理的过程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的唯物论)
从真理的辩证法看:
真理既有绝对性;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又有相对性
真理既有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从真理的客观性看: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从真理的可知性看:
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从真理性认识的广度看: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从真理性认识的深度看: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3)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第二,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从“动态”上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相互区别:
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案例:
20世纪50年代的人口论战为例说明真理终究战胜谬误。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真理的检验标准:
唯心主义的真理标准观:
有用就是真理、多数人赞成的就是真理、权利真理观、金钱真理观。
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观:
时间标准、客观事物标准。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二、向善: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一)价值的含义及其特性
1、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价值理解的三种观点:
(1)客体说:
价值是客体所具有的性质和属性,与主体无关,是一种先验的存在。
英国的罗素:
“好和坏都是属于对象的一些性质,与我们的意见无关,就认同圆和方都是客观的性质一样。
(2)主体说:
把价值看成是主体的欲望、兴趣和情绪倾向,等式是:
某物有价值=有人对某物发生了兴趣。
(3)关系说: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受价值对象性质、主体需要和社会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含义的理解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表示客观事物与人自身的关系,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因此,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既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因此,一讲到价值,必然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事物既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价值既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二者缺一不可。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3、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例:
葡萄能够酿酒的原因
(2)主体性;例: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
(3)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例:
西红柿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含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涉及到人站在什么立场上对客体的价值如何评价。
价值评价是指主体在正确认识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主体自身需要为内在尺度,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的过程。
2、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如下:
第一,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性认识。
(三)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
1、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原因与表现
•原因:
经济体制的变革,竞争机制的变化,收入差距的拉大等各方面原因。
•表现:
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诉求公开化
2、价值冲突:
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路透社与艾普索斯机构在二十几个国家做的民意调查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征”的,中国人的比例最高,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而美国的这个比例仅有33%。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网的类似调查显示,超过60%的中国人承认自己拜金,超过95%的人认为中国人拜金严重。
商务部数据:
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
公与私:
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并重;先私后公;有私无公
雷锋精神的现代解读
三、求真与向善:
追求真理与价值的完美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辩证统一
1、对立性:
(1)真理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3)真理体现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体现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2、统一性: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以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去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
而人却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真理尺度,也叫客体尺度,即对象本性和规律;一个是价值尺度,即人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规律。
人高于其他动物之处就在于能够把这两个尺度自觉地结合起来。
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
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解读: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A、科学精神:
求真务实
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科学精神:
荀子:
天官薄类,心有征知,制天命而用之;
朱熹:
格物致知,即物穷理。
B、人文精神:
向善爱人
中国文化传统中富含人文精神:
儒家: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家: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佛家:
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问题的思考:
核武器和三鹿奶粉
问题的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李时珍的治病救人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造福全人类
从我做起
1、尊重客观规律
2、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
3、坚守着人的道德底线
专题三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一、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具体存在和实际表现形式始终与这种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具体性联系在一起这种规律归根到底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恩格斯语)。
(一)历史与人的活动
1.“现实中的个人”及其活动是历史的前提
唯物史观是揭示“现实中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所群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出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
——马克思、恩格斯
Ø历史的前提的规定: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中的个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
——马克思、恩格斯
所谓“现实的个人”:
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Ø“现实中的个人”的活动表现为双重关系:
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
——人类自身的生产
——意识的生产
(现实的个人从现实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具体规定)
Ø“现实中的个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
2.历史的本质:
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实践活动
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
——人类活动的因果性与目的性(意识活动)的辩证关系
——利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利益关系的实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现实关联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资产阶级在1789年革命中的利益不是‘不成功的’,它‘压倒了’一切,并获得了‘实际成效’……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致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
”
——马克思、恩格斯
——利益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表现:
首先,物质利益是推动人们改造自然、创造历史、不断提高生产力的直接动因;
其次,物质利益是促使人们变革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动因;
最后,物质利益是人们在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彼此联合或彼此斗争的经济根源。
3.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Ø人的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体现在人的目的性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
——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是人展开目的性活动的社会生产条件与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
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精神条件
“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
——马克思、恩格斯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
人在戏中戏在人中人生莫演糊涂戏境由心造心由境造境界需除名利心
——重庆湖广会馆某戏台对联
Ø人的历史活动的规律性
——历史规律的观念及其变革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
现代历史哲学否定历史规律性的几种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其一,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
其二,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
其三,以历史意识的主观性或特殊性来否东历史规律的存在
对历史规律的种种否定包含着两个实质性的方面:
一是通过否认客观历史的存在来否认历史规律;二是通过区分自然和历史,进而通过区分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来否认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揭示
第一,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有其内在规律;
第二,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
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重要特征是:
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其具体存在和实际表现形式始终与这种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具体性联系在一起这种规律归根到底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他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
——马克思
——历史规律的特点
第一,它形成于人的活动过程之中
第二,它实现于人的活动过程之中
第三,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依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的
(二)社会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生产方式:
Ø生产力(个人生产能力的社会结合)
Ø生产关系(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
Ø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第三,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分工与生产力相联结——分工与生产关系相联结)
Ø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状况是指生产力的性质、结构、水平和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始终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前提的,正是这一矛盾导致二者由冲突达到统一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Ø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有机体
Ø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Ø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
经济基础的性质、结构、水平和发展要求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
第一,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始终存在着既适合又不适合的矛盾运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Ø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Ø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Ø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三)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1.历史活动的合力作用:
历史规律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
——恩格斯
Ø历史规律是在人类活动的合力作用中形成的
Ø人类活动的合力作用反映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Ø历史合力论充分肯定了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
2.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绝对人们的意识。
”
——马克思
Ø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经济的必然性(与经济决定论的根本区别)
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活动
第二,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Ø历史发展过程的偶然性:
历史发展过程中非本质的联系引起的现象
第一,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从而对历史进程产生多方面的实际影响
第二,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决定着历史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特殊面貌
Ø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一,二者的内在联系
第二,二者的辩证统一是与人类活动的合力作用密切相关的
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否定偶然性的命定论或宿命论
3.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Ø历史发展的决定性:
客观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Ø历史发展的选择性:
现实主体从主观方面出发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Ø历史规律的决定性是通过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来实现的
第一,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不是超历史的,也不是在对象中预先确定的,而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并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的
第二,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辩证地包含着历史主体的选择性。
历史给现实主体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而是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其中哪一种可能性会成为现实,取决于人们的自觉活动,取决于人们的现实选择
第三,历史中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往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选择哪一种实现形式,这是由主体决定的。
Ø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意义:
对于在历史转折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非常重要。
(一)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Ø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都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Ø生产力标准(生产力发展的质和量)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标的前提条件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
Ø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Ø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进步时必须注意其与生产关系的合适程度
Ø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应当把握“生产力发展”的两个统一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人是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对人是首要生产力这一观点的深化和具体化
——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Ø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Ø人的需要和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劳动者(人)与生产资料(物)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Ø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促进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