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536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docx

工作汇报之村镇建设情况汇报

村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

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规划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翟镇人民政府翟镇属工矿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63万人,是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省政府确定的“山东省中心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紧紧围绕中心镇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平台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先后获得“山东省村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

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镇村镇建设方面一些做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城乡流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桥梁。

工作中,我们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我镇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一是搭建政策平台,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针对业主特别关注的建筑用地、税费收支、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入住工商业户的户籍迁移、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生产经营中的税费交纳等具体问题作了详细规定,积极鼓励扶持镇内外广大业主商户入镇经商办企业,极大地推进了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

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与水平。

为了搞好规划,我们多次邀请省市建设规划设计专家,进行实地踏勘测绘,对镇区今后的建设发展制定了详尽的方案。

2004年,我们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完成了镇域镇区近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镇的交通、水电、供暖、通讯、文娱、教育、医疗、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努力创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镇区环境,为我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

一是加大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

今年,投资300万元完成村村通道建设18.4公里,使全镇村村通里程达70公里,实现了45个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完成了莲花山旅游专用通道翟镇段的道路规划和路基工程,形成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

同时,协调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部门,对济临路翟镇段进行了重点清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满眼灰尘、雨天污水横流的现状。

二是抓好商业街开发。

在前期开发翟良路、望新路、文化路三条商业街的基础上,新开发董家庄南段、穆家店西路段商住房1215平,使全镇商住房建设户达1230家,建筑面积40215平,镇区商业注册登记户达730余家,形成南至羊村、北至石灰峪、东到东梁庄、西到崖头的商业交易带。

三是根据总体规划,投资150余万元建成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街心花园一处,使居民有了一个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镇区服务功能。

一是完善供排水系统。

镇政府投资280万元,建成了日供水6000立方米、供水距离达16公

里的专用输水管线。

今年又投资110万元建成山泉水供水管道,实现镇区6个村庄和企事业单位全部喝上纯净的山泉水。

同时加强了排水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60万元,投工8万个,对镇区12公里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共垒砌排污暗渠9.8公里,排水河防护墙2.2公里,污水沉淀拦河坝32米,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条件。

加大镇一中硬件投入,今年投资80多万元新上多媒体教室一口、微机室两口、电子备课室一口,添置各种教学设备200余台套。

投资30万元充实完善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实现适龄儿童全部安全入托,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投资30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门诊楼进行扩建改造,并率先在泰安市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69.7。

三是多方协调进行电力改造、电话装机和有线电视普及活动。

几年来共投资470万元,对镇区34个村的农用电网和镇区23个驻地单位进行线路改造,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150公里,埋设照明灯150盏;投资330余万元进行电话村装机优惠活动,使全镇的电话用户普及率达75以上,十二个电话村普及率达85以上,同时新装一线通(isdn)设备和宽带网(adsl)设备各一台,终端用户80余家;投资170万元架设有线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信号入户率达60。

另外,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各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栽植各类花灌木8.5万余株,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由于地处矿区,长期采煤,造成个别村地面下沉,房

[1][2]屋斑裂、倒塌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意

见,经过实地勘察,决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旧村改造和整体搬迁工作策略,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于家庄位于我镇南部,是一个只有141户,人口400多人的

小村。

该村房屋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占地面积大,且已陆续进入翻建高峰期。

村内道路不通畅,公共设施没有任何基础,造成街面污水横流,垃圾乱倒,引发的村民矛盾已影响到社会稳定。

为了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1998年,经市建委批准,我们把于家庄旧村改造列为翟镇六个小康新村建设规划实施工程之一。

改造工作中,我们请市建委对于家庄旧村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并将规划方案交由该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组织群众到村庄规划和建设搞得比较好的村学习参观,以统一思想,为旧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在实施新规划中,我们做到五个统一,即:

统一占基、统一尺寸、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外形,杜绝乱建滥建。

核准建设户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标准,建设住宅由原来的145户减少到124户,节约耕地38亩。

同时,规划建设完成村内水泥道路5条,并完成供电、供水、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使于家庄新村道路通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成为一个生活环境优美、舒适的新型小康村。

唐立沟村位于协庄煤矿塌陷区内,房屋受损严重,修缮重建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99年,经过镇党委政府、村委与协庄煤矿协商,决定对该村实施整体搬迁计划。

在整体搬迁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土地管理法》、《城镇规划法》、《村庄集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纳

入法制化轨道。

同时,该村成立搬迁办公室,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确定了3—5年内搬迁完毕的工作思路。

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房屋建造提出总体要求,并将新建房屋分为三个类别,有经济能力的要按统一标准建造二层小康楼,经济较困难的村民可先建一层住宅,老年房由村里集体建造。

对建房户实施经济补贴政策,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迁移户2000元,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全体村民五年的努力,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建设高标准小康楼270处。

同时,该村加大投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先后投资90万元建成高标准联办小学和卫生室,投资50万元完成水电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并安装了路灯。

全村90的居民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

通过整体搬迁,唐立沟住宅由原来的454户减到现在的330户,净增粮田150余亩,一个布局合理,富裕文明的唐立沟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村镇建设规章制度。

成立村镇建设领导机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确保村镇建设依法稳定发展。

二是严格规划设计。

坚决执行村镇建设工作中的“一书两证”制度,严格建设审核审批程序,杜绝一切违章乱建、违法滥建现象,使村镇建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确保建设发证率达100。

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与城镇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专用档案室三间,资料橱14个,柜橱4个,建立起完备的档案资料,分门另类进行存放。

并设有档案管理员一人,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保护及日常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在村镇建设工作中发挥查阅历史、提供依据、见证纠纷、记录发展的作用。

近几年,我镇在村镇建设工作中的实践充分表明,村镇

【篇二:

村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大冶市村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3月25日)

尊敬的蔡县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大冶市政府对蔡县长一行来我市传经送宝表示热烈的欢迎。

借此机会,我汇报一下大冶市近年来村镇建设工作的情况,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基本情况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武汉“8+1”城市圈内,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

全市国土面积1560平方公里,辖9镇1乡1场,3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约92万人。

“十一五”以来,我市村镇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1.4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约44.16万人,城镇化率达48%。

2008年我市被列入全省10个县市推进村庄环境试点县(市)之一,2010年又被列入省“1+6”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县,9个建制镇中有3个镇(还地桥、灵乡、陈贵)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全省重点镇,有2个镇(还地桥、灵乡)连续夺得三届湖北省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有1个镇(陈贵)连续夺二届楚天杯。

“十一五”末,我市地方生产总值240亿元,年均增长17%,财政收入26亿元,年均增长24%,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11.83亿元,年均增长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1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698元,年均增长15.4%,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面对“十二五”发展机遇,我市提出争创“三大目标”,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努力推进全市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村镇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注重突出规划龙头地位,注重突出重点和方法创新,注重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注重镇村均衡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以完善考核机制为手段,着力强化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领导。

一是明确规划工作目标。

将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中长期计划和年度实施编制计划,制定了2009年完成乡镇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分三年(2009-2011)完成全市25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乡镇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村镇规划编制目标,并分年度下达编制任务,逐步推进落实,彻底改变了过去规划编制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二是加强规划工作考核。

制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将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列入各乡镇、街办、开发区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与其他主要工作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加强问责,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规划责任感;三是完善规划工作机制。

研究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等审批工作监管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和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审批预审制度、审批月通报制度、已批项目日巡查制度、审批月例会制度和审批责任追究等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国土、房产、城管和人防等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加强行政审批和执法的责任追究,有效提高了城乡规划工作水平。

(二)以加强学习宣传为途径,着力增强干群规划法制意识。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学习、宣传《城乡规划法》,注重拓宽宣传方式和手段,注重扩大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对

《城乡规划法》的理解和认识。

一是加强法律学习。

集中举办高规格的全市性《城乡规划法》辅导讲座,着力加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规划意识。

于2009年8月,主动通过省住建厅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副司长周韬来冶在市会展中心人民会场作《城乡规划法》辅导报告,组织全市副局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各乡镇、开发区、街办及相关村有关负责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人员600余人集中参加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法律培训活动,先后分4批次选派城建系统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16人次、乡镇城建干部20人次,参加省住建厅举办的《城乡规划法》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开展乡镇、街办分管负责人和规划管理人员培训3次,参培140人次;及时组织我市规划建设、城管、街办、开发区等部门单位和有关村镇干部外出学习,先后6次赴湖南株洲、浏阳,江苏扬州等地取经,积极借鉴外地建设管理经验;二是加强法律宣传。

各乡镇(场)通过广播、标语、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宣传《城乡规划法》,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城乡规划法》学习,扩大《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普及面,增强广大农民规划法制意识。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落脚点,着力加快村镇规划编制进程。

两年来,我市切实加大村镇规划编制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42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660万,乡镇自筹760万。

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后来居上,“三个滞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初步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协同推进。

一是全面完成了全市9镇1乡1场的总体规划修编,乡镇镇区总体规划编制率100%;二是乡镇控规编制逐步启动。

今年计划完成8个乡镇镇区控规,控规覆盖率力争达到80%,所有建制镇镇区控规编制任务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三是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奋起直追,两年共计编制完成190个行政村规划,规划编制率达到74%,基本完成

了“十一五”期间村庄规划编制目标任务。

有望在今年全部完成编制任务,实现村庄规划编制100%;四是完成了陈贵镇官塘垴、灵乡镇谈桥村等10个试点村村庄发展布局规划编制和凤庄实验区等新农村规划,每个试点村还制作规划沙盘。

无论是在覆盖的广度还是在编制的深度上,村镇规划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在相关激励机制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观念不断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总结出了“以奖代补调动热情、免费测绘强化服务、定期通报加强督促、重点跟踪提供指导”的新思路,较好地缓解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瓶颈。

(四)以加快制度创新为切入点,着力提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是针对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开展研究,制定对策,先后制订了《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村镇个人建房管理暂行规定》、《大冶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和《关于建设项目办理供电供水手续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城乡建设秩序。

明确了市规划建设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规划管理的职责,乡镇镇区建设项目由市规划建设局审批,办理“一书两证”,乡、村庄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由市规划建设局审批,核发“乡村规划许可证”。

村庄内农民个人建房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批,报市规划建设局备案。

二是加快规划执法队伍建设。

成立了城乡规划执法大队(副科级事业单位,20名编制),强化城区规划执法力度;同时,积极摸索新思路、新办法,加强乡镇(场、街办)规划管理队伍建设,拟在各乡镇(场、街办)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实行属地管理,全面加强和充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力量。

目前,相关方案已经市编委会研究通过,即将付诸实施。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建设秩序。

对已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违法建设采取坚决的措施予以制止和打击,2009

年,我们将拆违整治专项行动延伸至乡镇,在灵乡、保安、金牛、刘仁八等镇区相继开展了违法建设整治行动,集中处置违法开发项目23项,涉处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补缴罚款200万元。

及时打击和纠正了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维护了正常的村镇建设秩序。

商贸大镇。

殷祖镇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础上,依托大广高速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传统古建施工技术,做大做强“中国古建之乡”的城镇品牌。

二是注重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始终把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放在村镇建设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以项目聚集带动发展。

目前,我市大多数乡镇都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规划和建设工业园或工业小区,最大能力地配置优势项目,推进村镇发展。

其中,灵乡镇以灵成工业园为主,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特钢模具制造业已投产23家,8家正在建设,形成了湖北省重型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目前已入驻企业36家,总投资30亿元;陈贵镇以雨润食品工业园和服装纺织工业为主,积极打造4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还地桥金桥工业区已有十个过亿项目正在开工建设等,全市各乡镇工业园区面积合计达到17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3亿元,引进项目79个,引进资金12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26个,以项目的做大做强推动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三是注重加快镇区基础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省财政和计划部门安排1720万元

【篇三:

少数民族村镇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少数民族村镇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乡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朝阳西部,距朝阳市区65公里,距“101”国道7.5公里,全乡共7个村,45个居民组,耕地面积

3.4万亩,有4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境内居住着蒙古族和鄂温克族、满族等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010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321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2%。

2011年财政收入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408元。

二、少数民族村镇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少数民族村组在省、市、县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乡政府与村“两委”班子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新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少数民族的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694元,增加到2011年的5408元,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加大改变土地现状,改变靠天吃饭的环境,促进增产增收。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340万元,共修水平梯田1500亩,平整土地2000亩,新打机电井70眼,客土20万立方米,配套灌区13000米,沙石及硬化路面23公里,修排洪沟一条,建方塘一处,覆盖全乡6个村。

这一工程正是彻底改善我乡农业种植环境、彻底改变我乡各民族群众生存命运的项目。

三是初步形成能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支柱产业。

少数民族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生产和牛羊养殖项目。

2011年发展温室小区9个,建标准日光温室24000延长米,建畜牧小区3处,养殖大场8个。

乡党委、政府以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少数民族发展农业产业的政策优惠,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农户发展,形成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乡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在上级支持和帮扶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修建了村组公路5处,9公里,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村民组的交通状况。

修建人畜饮水工程9处,解决了饮水难问题。

五是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乡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每年的祭太保活动、民族秧歌、民族庙会等,为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促进民族发展。

自2010年以来,修建文化广场3个,文化书屋3个,建500平方米文化综合楼一处。

2011年我乡在与“101”线交界处,设置乌兰河硕蒙古族乡蒙汉双语欢迎牌一处,乡政府屋顶设展示牌一处,在路旁等显眼位置立计生双语宣传牌12个,在乡政府室内设名言双语挂图8个。

将营造浓郁的民族氛围,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元素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的推动了我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六是少数民族村民组的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新农合参合率达93%

以上,新农保享受人数逐渐增加,办学条件逐步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七是认真贯彻落实《民族乡工作条例》、《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民族发展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各项民族优惠政策执行到位。

八是建设民族村典范,把***村设为示范,逐步开发其他村,该村原有文化广场一处,面积3600平方米,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为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方便,2011年,又在该村加强了文化元素建设。

村支部、村委会都设置了双语门牌,走廊设置了领袖及伟人有关民族工作的论述的宣传牌,在村前院栅栏上及屋顶上各设置了一条双语宣传标语,并在村部内制定健全了各种村规民约及规章制度。

同时建了一个文化图书室,供村民学习文化知识及各种农业适用技术。

在村文化广场北墙制作一幅240平方米的大型民族图画,为民族村和谐发展提供了文化平台。

三、一点建议

1、加大对民族乡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建设民族特色新村方面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民族乡发展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要重点向少数民族特色新村建设倾斜。

把少数民族新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管理民主”的新村;

2、按相关政策,借鉴建平县经验,给予民族乡税收返还政策;

3、县级政府应加大民族乡发展配套资金的扶持,以促进民族乡更好的发展;

4、注重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应多给民族干部参加培训的机会,以培训为基点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理论水平,侧重使用民族干部,以实践锻炼为手段,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能力。

近来年,我乡民族村镇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心中的愿望还有一点差距,今后,我们要抓住国家有关民族优惠政策的机遇,遵循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律,创新发展思路,依靠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民族村集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把经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搞上去,使我乡绝大多数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富裕、民主、和谐的生活。

**********乡人民政府

2012年4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