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536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docx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亚洲

第六讲亚洲

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的基本概况及主要的国家。

2.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会分析不同地理因素对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影响。

3.知道亚洲的人口分布、增长状况及人口问题,理解亚洲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

(1)纬度位置:

地跨热带、________和寒带。

(2)海陆位置:

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________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2)气候:

复杂多样,________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稠密:

________、东南亚、__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____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

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____________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___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

大部分属于________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________,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自主检测】

1.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亚洲地域广大,是世界大洲,其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和

水域广大,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气候特点。

(2)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山脉:

A;B;C;

河流:

D;E;F;

高原:

G;H;

平原:

①;②;

2.读下面的“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降水最多的是

气候。

(3)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气候和气候。

(4)我国东南部与红海沿岸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末出现沙漠。

其主要原因是:

3.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你能否从地形、纬度位置、河流等方面分析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4.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连线配对:

东亚日本水上市场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东南亚泰国抗震建筑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

西亚伊拉克白色长袍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考点一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联系

1.重点地区的地理定位

2.气候特征及成因

(1)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成因①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③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气候类型分布

3.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

【典例训练1】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反思归纳】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北部有多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说明北部为____________山,该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南坡,再根据经度数及跨度,可以推知该国为____________。

2.从图中河流流向及分布状况,结合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的地形地势状况推知该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以________为主,北____南____,山高坡陡。

3.由于该国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属南亚季风区,该地区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从________洋带来的水汽在迎风坡形成__________雨,降水丰富。

而在冬季由于盛行________季风,因此降水较少。

4.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它既包括有利条件,又包括不利条件;既有自然条件,又有人文条件。

从自然条件来看,该地区河流______、流量______、落差______,水能丰富,这是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从人文条件来看,题干告诉我们该国经济以______________为主,说明该国经济________,技术水平______,开发难度______,这是水能开发的不利条件。

5.该国地处山区,且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应当高,但题干指出该国森林覆盖率只有29%,说明森林覆盖率低与________因素有关。

该国人口稠密,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这就说明该国由于人口多,________需求量大,且生活用能多,迫使人们不得不大量____________、毁林开荒,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加重等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二 亚洲主要地理分区的地理特征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中亚

位置

示意

地形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区,如关东平原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主要地形区:

湄公河平原

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地形区:

天山、帕米尔高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高温;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热带季风气候(6月~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河流

大河东流;东部岛屿、半岛河流短促;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

大河南流,上游侵蚀作用显著,水能丰富;下游沉积多平原;主要有湄公河、红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两大河流:

印度河和恒河,源自喜马拉雅山,分别注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多内流河:

主要有锡尔河、阿姆河、乌拉尔河;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居民

黄色人种

黄色人种,多信奉佛教

白色和黑色人种;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

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

经济

沿海经济发达,西部畜牧业发达

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

民族工业发展快,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耕地面积广

荒漠畜牧业,灌溉农业;矿产资源丰富

【典例训练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朝鲜半岛东部海域的名称是________。

(2)A、B、C三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都是__________气候,但A处气候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3)朝鲜半岛地势有何特点?

说出判断的依据。

 

 

(4)朝鲜半岛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海沿岸,主要原因是什么?

 

(5)D、E表示同一种工业在两国的分布。

影响D、E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在两国布局条件的不同,反映出该工业区位的选择(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6)分析F附近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的原因。

 

【反思归纳】

1.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环流。

但其内部存在差异,由于日本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气候具有明显的________,为________季风气候;中国东部季风区由于深受亚欧大陆的影响,气候____________明显,为________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则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2.地势的起伏状况可以根据等高线、河流的走向来判断。

从图中可以看出,朝鲜半岛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可以判定地势是________________。

3.人口的分布可以从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________、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基础、__________、开发历史)两个方面分析。

4.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的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产地,而日本沿海的钢铁工业则是依靠便利的________发展起来的,但从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和交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原材料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1.关于东南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的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B.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地区每年6~10月吹西南风,为雨季

C.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

D.伊洛瓦底江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主要农产品和矿产与其出口最多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椰子——马来西亚B.蕉麻——泰国

C.石油——印度尼西亚D.天然橡胶——菲律宾

(2011·南京调研)读下面“某地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A曾一度被称为橡胶生产的禁地,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该区域已成为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其有利于橡胶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雨季较长,降水丰沛

B.纬度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地处河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D.距海较近,地理位置优越

4.近年来,甲、乙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关于甲、乙两国之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国出口大量汽车、电器等高档产品到甲国

B.甲国的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乙国进行产业转移

C.乙国的政策不利于进口外国公司产品

D.甲国的企业纷纷将产品研发中心迁往乙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2010·上海地理)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5.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D.地中海沿岸

7.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

A.中亚B.南亚C.西亚D.东南亚

(2011·西安一诊)读下图,回答8~9题。

8.①→②→③→④四地植被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亚寒带山地针叶林—温带草甸草原—温带荒漠化草原—温带典型草原

B.温带草甸草原—温带荒漠化草原—温带典型草原—亚寒带山地针叶林

C.温带草甸草原—温带典型草原—温带荒漠化草原—亚寒带山地针叶林

D.温带典型草原—温带荒漠化草原—亚寒带山地针叶林—温带草甸草原

9.下列有关②③所在的国家,叙述错误的是(  )

A.国民经济中畜牧业占重要地位B.河流水量小,结冰期长

C.地形以高原为主D.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10.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城市为________,据报道该城市路灯照明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电池,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2)图中B国为____________,试分析该国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C河为__________________江,分析其大拐弯处水力资源特别丰富的原因和其下游流经的高山峡谷地区生物资源特别丰富的原因。

 

(4)图中D城市为________,该城市________工业发达,其有利条件是恒河三角洲盛产________。

该城市的城市化速度过快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温带 ②亚欧 ③高原 ④山地 ⑤季风 ⑥放射状 ⑦东亚 ⑧南亚

⑨6 ⑩发展中 ⑪石油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日本海

(2)(温带)季风 海洋

(3)东北高,西南低;河流的流向。

(4)黄 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5)C

(6)本区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粮食单产较高;地势平坦且耕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作,劳动生产效率高。

(任答两点即可)

反思归纳

1.海洋性 海洋性 大陆性 大陆性

2.东北高,西南低

3.河流 交通

4.煤铁 海运

探究点二

(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

(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

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反思归纳

1.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2.高山 高 低

3.西南 印度 地形 东北

4.多 大 大 传统农牧业 落后 低 大

5.人为 粮食 砍伐森林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课后练习区

1.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东南亚气候、地形、火山、地震、河流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联系东南亚的自然条件,便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

2.C [椰子和蕉麻出口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天然橡胶出口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

]

3.C 4.B [图中A属于滇南谷地,地处河谷、地势低,不受寒潮影响,热量充足,是其适宜天然橡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向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等国转移。

]

5.B 6.A 7.B [由地理坐标(约27°N,86°E),且该地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可知,该地应位于尼泊尔境内,属于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由于地势高应为高原山地气候。

]

8.C9.D[依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西部,即中、俄、蒙交界处。

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小,植被也从温带草甸草原、温带典型草原过渡到温带荒漠化草原;②③所在国家是蒙古国,而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

10.

(1)拉萨 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孟加拉国 北靠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该迎风坡落差大,来水猛;所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又不易筑坝拦洪;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

(3)雅鲁藏布 落差大,峡谷多,水量丰富。

山地所处纬度较低,山麓地带热量充足;西南季风沿河谷爬升,降水丰富;山地高差大,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

(4)加尔各答 麻纺织 黄麻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剩余劳力涌入城市。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交界处。

A是拉萨,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该城市路灯照明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电池。

B为孟加拉国,由于该国北靠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该迎风坡落差大,来水猛;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C为雅鲁藏布江,其大拐弯处落差大、峡谷多,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其下游流经的高山峡谷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

D为加尔各答,由于恒河三角洲盛产黄麻,该城市麻纺织工业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