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3910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承德市魁星园小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

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选择是多元的,课程必须有多元性才能适应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真实生活,必须充满着趣味性和丰富的多元选择性,才能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落实到课程中,让课程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力。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是学科教学的拓展、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是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

据此,我们在校本课程的构建时既重视课程方向的构建,又重视过程性构建;既重视预设性,又重视生成性;既重视综合性,又重视特色性;既重视表层的趣味性,又重视深层的发展性。

主要突出了以下特点:

1、校本性  校本课程的首要的特点就是校本性。

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是保证校本性的前提条件。

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我们注意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是考虑学校的外部环境因素,让社会、家庭成为学生的课堂,注重知识、生活、经验、情感、价值观相结合;另一个是利用学校的内部环境,利用活动、各学科教学、教师等因素的内涵,充分发挥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功能,做到环境、活动、激励等相结合。

2、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综合性,既要体现学科知识的课内外综合,又要体现不同学科知识横向联系的综合;既指学科课程的综合,又指活动课程的综合;既指德智体美横向教育的综合,又指从目标到过程以及反馈激励等纵向联系的综合。

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尽可能体现上述综合,力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功能。

3、研究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重视研究性,这是因为,校本课程贴近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程;校本课程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领域,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不能把校本课程看成是静止的文本,而要视为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看作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与创造的天地,努力给学生教师搭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促使师生在研究中实施校本课程,在探索中完善校本课程,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改革发展校本课程,真正的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4、创新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创新活动。

这种创新一方面集中体现在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设置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校本课程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体验性活动之中。

因此,就必须确立创新意识。

不仅重视结果的创新,更重视过程的创新。

二、实施目标

1、总目标

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开放性的课程模式,丰富和发展学校教学的内涵。

发挥团队合力,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凸现学科特色。

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素质,陶冶情操,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组织与实施步骤: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

艾志毅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

张志强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员:

刘晓峰花秀坤雷力红辛宏丽马英浩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实施步骤

抓好“三主”、“三性”。

“三主”:

即以校长为课题主持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三性”:

即开放性、前瞻性、实效性。

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

为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制定具体时间展开研究活动。

同时,学校还划拨专项资金,提供各项设备,向教师开放图书馆,以便教师查阅资料。

四、课程设置

(一)遵循原则:

围绕学科,综合扩展;发散研究,亲历体验;积累创新,逐步完善。

(二)课程门类及安排

1、学科扩展课程:

主要是围绕各学科的拓展和延伸来设立的。

例如:

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要求1—6年级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

这不仅对量作了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提出了要求。

因此,我们把“学科扩展课程”的内容,首先定位在课外阅读的开发上。

提出“用一本教科书引导孩子去读一车书”的理念,要求我校学生,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要达到300万字。

为落实这项目标,我们制定出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数量、内容等具体要求。

(见:

附表1)

承德市魁星园小学学生阅读300万字年段分配表

年级

阅读总量

上学期

每天阅读

下学期

每天阅读

一年级

3万

1万

80字

2万

160字

二年级

10万

4万

320字

6万

480字

三年级

27万

12万

950字

15万

1190字

四年级

60万

25万

1985字

35万

2777字

五年级

80万

40万

3175字

40万

3175字

六年级

120万

60万

4760字

60万

4760字

(附表1)

采用的方法是:

⑴课内搭桥——把课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每一篇课文都成为学生拓展阅读的窗口,学一篇带几篇;

⑵活动激趣——在“自主10钟”、“谈天说地”、“书林漫步”、“体育之窗”、“奇思妙想”的活动中不断激发阅读兴趣;

⑶及时激励评价——建立了学生课外阅读手册,采用等级的方法,设置四个等级:

未达标、达标、良、优。

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内容、数量,都要经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监督和教师总评。

教师每周查阅一次读书手册,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填写评价表,每月写出评语。

期末依据平时情况对学生进行奖励。

⑷写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有:

摘录精彩的词语、句、段,写主要内容、写感受或想象等,文字可多可少。

教师每周查阅一次读书笔记并写出评价。

⑸提供多种展示的平台。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校、班级以各种不同形式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

学生读书、词汇积累等都有统计表。

作品也在读书角、黑板报、作品园地、班报等处得到展示。

学校还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

2、综合活动课程: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最欢迎、也最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

我们的学校应该给一些权力让学生去选择;给一些机会,让他们去竞争;给一些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给一些空间,让他们去创造。

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研究创造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一日五段式活动结构”、和“一周五个活动板块”的校本活动课程。

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展示个性中寻求发展。

我们采用的过程与方法是:

“一日五段式活动”

(1)朝气蓬勃的早晨:

注重知识性、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和全员参与性相结合。

方式是:

学生自主设计内容、自行收集素材、自我主持综合展示活动的平台。

每天早晨利用课前十分钟开展活动。

每一名学生都有主持机会。

特点是: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持交往能力、创造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

(2)健身快乐的课间:

注重整体性、整齐性、协调性、艺术性、健身性相结合。

方式是:

学生每节课间都到操场上随着音乐跳舞,学校组织学生,每人每个学期至少要学会两个集体舞,小学阶段每名学生累计要学会20个舞蹈。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每周一歌”活动,学生每天、每节课前必唱一首歌曲。

学生演唱能力、指挥能力、表演能力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特点是:

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的氛围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3)多姿绽放的中午:

注重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发展性相结合。

内容是:

“一周五个活动板块”星期一为“谈天说地”;星期二为“书林漫步”星期三为“体育之窗”;星期四为“音乐之声”;星期五为“奇思妙想”。

特点是:

培养学生去选择、去竞争、去锻炼、去创造的能力。

(4)收获喜悦的下午:

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多层化、全员化相结合。

内容是:

读书评估展示;发言评估展示;作品评估展示;词语评估展示;新闻评估展示等。

方法是:

有行为观察,有成长记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特点是:

从知识到能力;从价值观到人生观,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自主轻松的晚上:

注重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创造性相结合。

方式是:

给学生留有一个听、说、读、写、看,预习、自学、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极大空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有兴趣做的事情。

“一周五个活动板块”

“谈天说地”活动(周一下午课前半小时)

采用的活动方式是:

1、“新闻播报”2、“新闻评述”3、“现场采访”

这是观察性学习。

学生每天晚上要看电视、记新闻。

一年级学生至少记一条、二年级记两条、三年级以上记三条。

谈天说地活动和学科课程比较,学习时间不固定,空间大,更加突出的是自主学习的特点,具有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锻炼观察、思维、分析、概括、表演等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

“书林漫步”活动(周二下午课前半小时)

采用的活动方式是:

1、“书海拾贝”2、“精彩回放”3、“读后感言”

这是为学生提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展示交流平台。

它对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有积极的意义。

“体育之窗”活动(周三下午课前半小时)

采用的活动方式是:

体育评述(赛场解说)2、冠军背后(拼搏精神)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介绍自己喜爱的体育节目,了解运动员的故事,感受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体验国歌声中国旗冉冉升起的激动……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陶冶自己的情操。

“音乐之声”活动(周四下午课前半小时)

采用的活动方式为:

学生人人都参加演唱,班班都有拿手好歌,个个都有锻炼机会。

培养了学生演唱能力、指挥能力、表演能力。

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学校艺术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为主的普及性的审美教育,拓宽学生艺术文化视野,培养基本的艺术感受与表现能力。

“音乐之声”的评价方式是:

1、数量评价:

(周20次)2、质量评价:

3、特色评价:

“奇思妙想”活动(周五下午课前半小时)

“奇思妙想"采用的活动方式是:

1、小小设计师2、百科知识库3、异想天开门

“一个总是能提出为什么的人,是一个活着的人;而一个不再提出为什么的人,是一个活着的死人。

”“没有科普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脱离时代发展的教育”。

奇思妙想活动就是为了加强科普教育。

把科普教育范围扩展到家庭与社会。

一周五个活动板块,突破了旧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校教育的空间,不仅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天地,而且促使教师和学生一起发展、一起进步。

3、激励反馈性课程:

评价和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各种教育策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每提出一项教育主张,每倡导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每实施一种新的课程都要注意抓好相应的激励反馈措施。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研究出了∶“六项系列激励反馈评价”的激励反馈课程。

内容是:

一课发言有记录;一日活动有评价;一周进步有喜报;一月情况有反馈;一季各科有对比;一期结束有激励。

一课发言有记录∶即每一课学生的发言都要有记录。

这样做不仅可以引导教师更加面向全体学生,还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学习、积极主动的发言;

一日活动有评价:

这主要是对“一日五段式活动结构”、“一周五个活动板块”的校本活动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见:

附表2)

河北省承德市魁星园小学校本课程评价表

评价

内容

数量

展示方式

评比结果

获奖

谈天说地

字词世界

书林慢步

音乐之声

奇思妙想

评价由学生本人、学生小组和教师三方面组成。

评价根据“定量”、“程度”、“等级”的校本课程评价表来进行的。

自我评价,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小组则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对组内成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班主任)则从教师的角度,给学生以“质性评价”。

综合以上三个评价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实施

一是对照校本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

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

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

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

这就要评价学生的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设性,又体现了生成性。

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校本课程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校本课程效果。

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评价的方法是:

(二)评价的过程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作为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

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

从知识到能力;从价值观到人生观。

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

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又要有深层的。

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评价方法的多层化,学生评价由学生本人、学生小组和教师(家长)三方面组成。

评价是根据“定量”、“程度”、“等级”的“校本课程综合评价表”来进行,学生自我评价,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小组则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对组内成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家长)给学生以“质性评价”。

综合以上三个评价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我们还强调平等、理解、互动,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评价结果的利用

收集从学生、教师以及其他有关人员那里获得的反馈信息,根据评价结果,改进课程评价方法,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

六、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

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