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859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羊城的传说.docx

关于羊城的传说

羊城传说

广州又称“五羊城”、“穗城”。

关于广州的别名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民不聊生。

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衔着五色稻穗。

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

仙人离去后,五只仙羊因为依恋人间而留了下来,保佑当地风调雨顺。

百姓为感谢五位仙人,在他们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

此传说被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所应用。

一、文物古迹

广州的文物古迹众多。

现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19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9个。

中山四路一带先后发现了秦汉造船遗址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前,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南越国史迹正联合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二、地理环境

地理方位

广州市中心位于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4度15分53秒,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广州属丘陵地带。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

气候环境

广州地处亚热带,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2.8℃,最低温度0℃左右,最高温度38℃,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

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8%。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自然条件

州目前已发现50多个矿种,其中大、中型矿点17处。

植物种类达数千种。

野生动物约有210多种。

  

广州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约10%。

从化一带有丰富的地下温泉,水温摄氏50℃-70℃,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粮食作物以优质籼稻为主,一年两熟。

经济作物以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主。

广州是“水果之乡”,主要产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木瓜、杨桃等。

广州的花卉和盆景远近驰名,以阴生观叶植物、高档盆花、鲜切花、岭南盆景为主。

阴生观叶植物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红掌、蝴蝶兰、一品红等盆景已成为全国性的生产基地,盆景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

 

旅游景点 

广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100多处,其中以羊城新八景白云山、珠江、越秀山、东站广场、陈家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莲花山以及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南越王博物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花卉博览园、华南植物园、从化温泉、番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宝墨园、广东美术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等景点最负盛名。

三、行政区划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3843.43平方公里,2个县级市面积为3590.97平方公里。

越秀区。

面积33.80平方公里。

人口114.06万。

海珠区。

面积90.40平方公里。

人口84万。

荔湾区。

面积59.10平方公里。

人口70.54万。

天河区。

面积96.33平方公里。

人口111.85万。

白云区。

面积795.79平方公里。

人口85.85万。

黄埔区。

面积90.95平方公里。

人口40万。

花都区。

面积970.04平方公里。

人口62万。

番禺区。

面积786.15平方公里。

人口107.33万。

萝岗区。

面积393.22平方公里。

人口14.12万。

南沙区。

面积527.65平方公里。

人口14.14万。

县级市

从化市。

面积1974.50平方公里。

人口54万。

增城市。

面积1616.47平方公里。

人口83万。

四、财政金融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

十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3%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对外开放重点区域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

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

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农业

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

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广州农业正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

工业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

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

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

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

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外贸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享誉全球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

新建成的广交会场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将把“中国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级博览会的层次。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会展中心。

其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43.9万平7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际会议展览中心。

2008年第二、三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展览面积最大的展览馆。

商业

广州的商业网点多、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

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

大型购物商场、大型货仓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灯光夜市、集贸市场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网络。

北京路商业街区、江南大道商业街区、人民路商业街区、第十甫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商业区、长堤商业区、东山口商业区、天河商业区、珠江新城等。

旅游业

广州四季常青,风光旖旎,素有“花城”的美誉。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

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

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14年,这里便修筑了城垣,建城至今已有2210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生动地反映了广州各个历史阶段

广州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格局。

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

色、香、味、形俱全的粤菜及中外各色风味饮食,为广州带来“食在广州”的美称。

粥、粉、面、饭、享誉盛名。

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和众多不同档次的宾馆、旅店。

“广州一日游”已成为广州旅游的特色品牌。

金融保险业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

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

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分行和办事处超过3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超过10家。

房地产业

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电信业

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

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了高带宽、覆盖全市、可靠安全、技术先进和服务种类齐全的优质宽带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

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五、交通运输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海陆空交通中心。

海运

中国第三大港口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1.67亿吨。

黄埔新港和新沙港位于广州东部、珠江的出海口,均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莲花山港、南沙港、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和增城新塘港已开通往返香港的客、货轮,花都区开通往返香港的货轮。

内河可沿东、西、北江航道沟通广东省各地和广西省,与100多条河道相连接。

铁路

铁路有京广复线、广茂线、广梅汕线、广深线、广九准高速铁路,还有建设中的广珠澳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

公路

公路运输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105、106、107、324、205国道为骨架,以三道环线为系带,连接各条国道,贯通广东省内97%以上的县、市、镇,并接邻近省市的公路网络。

市交通设施和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

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网:

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以及四条内环路放射线。

公交

广州公交车不设售票员,不设找赎,乘客自备零钱,上车投币。

市内坐车一般每乘为1元(非空调车)、2元(空调车),并有分段收费的公交线路,夜班车为非空调车1.5元,空调车3元,车上语音系统以普通话、粤语双语报站,部分车辆加设英语。

广州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481万人次。

羊城通:

羊城通是广州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内置芯片,使用时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过程,可用于广州市的公共汽车、的士、地铁、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付费,广州地铁为羊城通使用者提供单程票车资的9.5折乘车优惠.羊城通也可以在某些指定超市、快餐店及全线7-11便利店消费结帐,作用类似于香港的八达通。

地铁

广州地铁是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现有地铁1号线(广州东站-西塱)、2号线(三元里-万胜围)、3号线(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广州东站-体育西路)及4号线(万胜围-金洲)在运营中,但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需求。

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正在大规模扩建中。

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将平均开通35公里,预计2010年地铁3号线北延伸、4号线北延伸、5号线一期、6号线、8号线全部开通运营,总长为200公里。

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是600公里。

广州地铁车厢内报站提示,依次分别使用普通话、广州话和英语。

报站完毕后介绍站点附近的地方或建筑物就只用普通话。

摩托车

从2004年5月1日开始,广州市分三阶段禁止摩托车在市区行驶。

第一阶段,自2004年5月1日起,除上、下班高峰期外,在中心城区部分路段禁止摩托车行驶;第二阶段,2006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时在东风路、解放路、人民路等中心城区主干道禁摩;第三阶段,2007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全面禁摩。

另外,还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行驶。

空运

广州白云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三,在中国民用机场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级枢纽机场。

2007年旅客吞吐量为2622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为100万吨。

六、人文景观

岭南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饮茶文化

“饮茶粤海未能忘。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

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啊?

”(喝茶了吗?

)。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

由此可见,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

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

陶陶居、陆羽居、怕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

逛(行)花街

广州又叫花城,广州人爱花,无花不成年。

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

再穷的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

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束。

每年市政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布置。

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行花街嘈杂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

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

广东人少看中央台,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舶来品中有欧洲的薰衣草、泰国的富贵掌、荷兰的郁金香、北欧的玫瑰、南美的五代同堂、比利时的杜鹃等等;国产品种有江西的金边瑞香、吉林的君子兰、洛阳的牡丹、章州的水仙等。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

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

广州人认为外来花虽然很漂亮,但大都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不能满足新年祈望“平安”、“富贵”的意头。

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仅此而已。

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

西关在老广州城的西门以外,东山则在东门以外,两者遥遥相对。

历史上,两地形成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关地势低洼,水乡泽国,河涌如网,人口稠密,是繁华闹市区;而东山地势较高,地广人稀,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

教会开辟的幽雅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

从此,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成为一个高档建筑成群的住宅小区。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

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

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

“东山少爷”就是由此而来;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

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软软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

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

商业“骑楼”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

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

  

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

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

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

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

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

本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西关古老大屋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外。

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

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厅团结合,装饰精美。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

七、对外交流

广州有着悠久的对外交往史。

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6-公元220年),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与海外交往频繁。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铁器、铜钱、纸张、金银等以广州为起航站运往海外,换回珠宝、香药、象牙、犀角等,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贸易大港。

到了元代(约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140多个。

到了明代(约公元1368-1644年),广州便有了“出口商品交易会”。

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时期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当时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就是专门分工做对外贸易的洋行。

对外通商的繁荣也促进了广州与海外的文化交流。

友好城市

自改革开放(1979年)以来,广州与世界19个国际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目前,广州市已经成为世界大都市协会正式会员城市。

城市所属国家签署时间

福冈,日本(1979.5.2)

洛杉矶,美国(1981.12.8)

马尼拉,菲律宾(1982.12.8)

温哥华,加拿大(1985.3.27)

悉尼,澳大利亚(1986.5.12)

巴里,意大利(1986.11.12)

里昂,法国(1988.1.19)

法兰克福,德国(1988.4.11)

奥克兰,新西兰(1989.2.17)

光州,韩国(1996.10.25)

林雪平市,瑞典(1997.11.24)

德班,南非(2000.7.17)

布里斯托尔,英国(2001.5.23)

叶卡捷琳堡,俄罗斯(2002.7.10)

八、科学教育

高等学校

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多高校的地方,中山大学(国立广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高校都在广州市区内。

其它主要高校

广州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商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警官学院等。

广州市一类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执信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广雅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育才中学,培正中学,广州真光中学,南武中学,培英中学,广州铁路第一中学,市1中,2中,3中,6中,7中,8中,16中,21中,47中学,86中,113中学等。

广州区一类中学

43中,79,76中,78中,95中,44中,华颖中学,63中,66中,68中,81中,广大附中,84中,87中,英东中学,91中,83中,南方中英文学校,增城市潭湖中学,增城市仙村中学。

广州大学城

建设广州大学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

依照全新的教育理念规划,广州大学城不仅在建设规模、速度以及智能化程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成为各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一流高校的重大机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必将成为广州乃至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九、城市建设

体育设施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该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南部,占地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是广东省政府为承办中国九运会而投资16.7亿元人民币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

在国内首创缎带式屋顶设计。

21个色彩各异的看台区像一片片花瓣,合起来一看,广州市市花――木棉花,赫然入目,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五环晨曦”。

体育场的设计由美国NEB与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广州体育馆

广州体育馆是广州市政府为迎接2001年“九运会”在广州建设的一座综合性多功能体育设施,“九运会”期间在这里进行了体操决赛和盛大的闭幕式表演。

工程于1999年2月11日奠基开工,在2001年6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它是广州市新世纪重点、标志性建筑之一。

广州体育馆地处广州市白云大道南,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白云山脚。

天河体育中心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位于市区东部,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是广州目前最大的体育场地。

它始建于1987年,当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越秀山体育场

位于越秀山南麓、镇海楼下方的越秀山体育场,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就有一个较为平整的泥地足球场,因越秀山旧称观音山,故当时的足球场也称作观音山足球场。

芳村体育中心

芳村区体育中心占地208亩,是广州市现代化城市建设形象工程和芳村区重点建设项目。

体育中心内设:

体育馆、体育场、网球比赛训练场、水上运动中心、体育宾馆及配套项目,总投资规模5.9亿元。

广东省体育馆

广东省体育馆(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位于珠江河畔二沙岛。

1955年动工兴建,初名“广州国际体育俱乐部”,为市属场地。

1956年9月交付使用时,改名“广州体育俱乐部”。

黄埔体育中心

黄埔体育中心是黄埔区城市建设重要的配套设施,距九届全运会主赛场——黄村体育场仅几公里,曾承办九运会的部分比赛项目。

体育中心将建成集体育、康体娱乐、文娱表演、展览、休闲为一体的活动场所。

沙面网球场

沙面网球场是广州老牌的网球场。

虽然是老牌,但是设备不错,在九运会举行时翻新过。

沙面网球场位于环境清新的沙面,毗邻白天鹅宾馆和外国领事馆区。

该网球场设备齐全,有六个露天场,两个室内场,并设有乒乓球馆,淋浴房。

在这里可同时享受数种运动给予的乐趣。

网球场还设有网球培训班,有专业的教练员给予专业的辅导。

网球场内还有一间兰桂坊泰国菜馆、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