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376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docx

造价工程师考试计量与控制课程公式总结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

={[(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1+专用工具费率)

×(1+废品损失费率)+外购配套件费]×(1+包装费率)

-外购配套件费}×(1+利润率)+销项税额

+非标准设备设计费+外购配套件费

进口设备到岸价(CIF)=离岸价格(FOB)+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

=运费在内价(CFR)+运输保险费

到岸价=货价+国际运费+保险费

保险费率=保险费/到岸价

保险费=到岸价×保险费率

 

进口设备的原价=进口设备的抵岸价=进口设备到岸价(CIF)+进口从属费

进口从属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车辆购置税

银行财务费=离岸价格)(FOB)×人民币外汇汇率×银行财务费率

外贸手续费=到岸价格(CIF)×人民币外汇汇率×外贸手续费率

关税=到岸价格(CIF)×人民币外汇汇率×进口关税税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进口车辆购置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率

设备运杂费=运费和装卸费+包装费+设备供销部门手续费+采购与仓库保管费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他临时设施所占比例(%))

一次性使用临建费=Σ[临建面积×每平方米造价×(1-残值率(%))]+一次性拆除费

※其他措施费率的计算,大体都是措施费和直接工程费的比,分子上是某项措施费年均支出,分母上是全年的建安产值乘以直接工程费费率。

自有模板及支架费的计算。

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销量×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

]

注释:

对自有模板及支架费的摊销量的理解。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的摊销+每次补损量的摊销-回收量的摊销

一次使用量的摊销=

每次补损量的摊销=

回收量的摊销=

租赁模板及支架费的计算。

租赁费=模板使用量×使用日期×租赁价格+支、拆、运输费

间接费=取费基数×间接费费率

间接费费率(%)=规费费率(%)+企业管理费费率(%)

间接费的取费基数有三种,分别是: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以及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作例子,费率计算公式为:

1)规费费率。

2)企业管理费率。

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利润的计算同样因计算基础的不同而不同。

(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时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直接费+间接费)×相应利润率(%)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时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相应利润率(%)

(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时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合计×相应利润率(%)

营业税(计税营业额实际上就是建安工程费: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是含税营业额)

应纳营业税=计税营业额×3%

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额×适用税率(%)

市区:

7%县镇:

5%农村:

1%

教育费附加

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额×3%

税金综合计算

为简化计算,将三税合并为一个综合税率(价外税)

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综合税率(%)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3.413%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3.348%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3.220%

建设期利息

当年贷款按半年计息,前年贷款按全年计息。

拟订定额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

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P54例2.3.3)

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P56例2.2.4)

基本工资

月法定工作日=(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12

工资性补贴

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非作业工日(即无效工作日)=年法定工作日-年有效施工天数

材料价格的组成和确定方法(P59例2.3.1)

材料费=Σ(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减压试验费

材料基价:

材料原价(即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保管费

加权平均原价=(K1C1+K2C2+……+KnCn)/(K1+K2+……+Kn)

加权平均运杂费=(K1T1+K2T2+…+KnTn)/(K1+K2+…+Kn)

运输损耗=(材料原价+运杂费)×相应材料损耗率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

※采购及保管费包括:

采购费、仓储费、工地管理费、仓储损耗。

综上所述:

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

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

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其他费用。

耐用总台班=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

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

人工费的计算:

台班人工费=

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编制方法

基本用工=∑(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

其他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超运距用工=(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单位运距用工量

辅助用工=∑(材料加工数量×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预算定额中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P68例2.4.1)

※这里的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是时间定额,不是产量定额,计算时注意!

按单价综合程度划分

(1)工料单价,也称为直接工程费单价,只含: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使用费。

(2)综合单价,1)综合单价: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不含规费、税金)

2)全费用单价:

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不含措施费)

分部分项工程全费用单价

※计算时不区措施费,只取人材机之和。

指数编制

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

建设投资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C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

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用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缺点:

因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线性关系,估算结果精确度较差。

适用:

新建项目或装置的估算,十分简便迅速,但要掌握足够的典型工程的历史数据。

2.生产能力指数法(指数估算法)(P124例3.2.2)

x—生产能力指数

※若Q1与Q2的比值在0.5~2之间,x取1.

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有它独特的好处:

即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分项详细估算法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成本与费用的估算1。

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2.生产要素估算法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单位建筑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1.概算指标法(P190例4.3.2)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Q1P1-Q2P2

2.类似工程预算法(P191例4.3.3)

D=A·K

K(综合价格调整系数)=a%K1+b%K2+c%K3+d%K4+e%K5

索赔的计算

1.人工费

增加工作内容的人工费:

计日工费窝工费:

合同中约定

2.设备费

工作内容增加:

机械台班费

窝工:

机械自有:

机械折旧费外部租赁:

设备租凭费

3.管理费和利润:

窝工不取费

可以合理补偿承包人的条款(P300例6.2.1)

1.发包人原因引起的(工期费用利润)

(1)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不符合合同要求

(2)发包人提供基准资料错误导致承包人的返工或造成工程损失

(3)发包人的原因造成工期延误

(4)发包人原因引起的暂停施工

(5)发包人原因造成暂停施工后无法按时复工

(6)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验收标准的

(7)监理人对隐蔽工程重新检查,经检验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

(8)发包人在全部工程竣工前,使用已接收的单位工程导致承包人费用增加

(9)发包人的原因导致试运行失败的(因已竣工,故只有费用和利润的补偿,没有工期)

(10)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程缺陷和损失(因已竣工,故只有费用和利润的补偿,没有工期)

2.发包人承担责任的(工期费用)

(1)施工过程发现文物、古迹以及其他遗迹、化石、钱币或物品

(2)承包人遇到不利物质条件

3.发包人承担风险的(工期)

(1)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

(2)不可抗力

4.特殊事件引起的(费用)

(1)发包人要求向承包人提前交付材料和工程设备

(2)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前竣工

(3)法律变化引起的价格调整

工期索赔的计算方法。

包括网络分析法和比例计算法。

比例计算法(P302例6.2.2):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量有增加时工期索赔的计算

工程预付款的扣回

T—起扣点M—工程预付款限额

N—主要材料及构件算占比重P—承包工程价款总额

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P309例6.3.1)

△P—需调整的价格差额P0—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成工程量的金额

A—不调值部分的权重B1,B2,B3…Bn—可调部分权重

Ft1Ft2Ft3…Ftn—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

F01F02F03…F0n—各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投标截止时间前28天)

(P312例6.3.2)也要看看。

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

(∑q0p0)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计划单价

(∑q1p1)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

(∑q1p0)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拟完工程量-实际工程量)×计划单价

投资偏差结果为正表示投资增加,结果为负表示投资节约;进度偏差为正值时,表示工期拖延,结果为负值时,表示工期提前。

相对偏差的计算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投资计划值

=(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投资计划值

投资相对偏差=投资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进度相对偏差=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基建结余资金的计算(资金来源=资金占用)

基建结余资金=基建拨款+项目资本金+项目资本公积金+基建投资借款+企业债券基金

+待冲基建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

注意:

待冲基建支出属于资金来源,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属于资金占用

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P348例7.2.2)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需安装设备价值总额作比例分摊,而土地征用费、

地质勘察和建筑工程设计费等费用则按建筑工程造价比例分摊,生产工艺流程系统设计费则按照安装工程造价比例分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