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3149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docx

经典文本阅读陆机《文赋》

经典文本阅读

(一)文赋(并序)

陆机

1.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2.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3.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4.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5.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6.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遯员,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7.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8.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锜而难便。

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袟叙,故淟涊而不鲜。

9.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

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

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10.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

极无两致,尽不可益。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11.或藻思绮合,清丽芊眠。

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

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

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12.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

形不可逐,响难为系。

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于集翠。

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13.或讬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

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

混妍媸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

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犹弦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

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14.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

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

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

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

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

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15.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

虽浚发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

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虽纷蔼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

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

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16.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纷葳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

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于自求。

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17.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

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俯贻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

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

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

配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

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

1.作者简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出生于世族大家,自幼聪颖好学。

13岁(一说14岁)时,其父去世,陆机袭父职为牙门将。

20岁时,晋武帝灭吴,与弟陆云回乡闭门读书,苦学十年,写出《辩亡论》上下篇,论述东吴兴亡的缘由。

晋武帝太康(公元280年至289年)末,陆机与陆云到晋都洛阳寻求功名,拜谒文坛领袖张华,受到推重,并称: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太傅杨骏举荐为祭酒,惠帝即位后,任太子洗马、殿中郎等职。

永康元年,赵王伦辅政,以陆机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又晋升为中书郎。

后赵王伦图谋篡位未遂被杀,陆机受牵连下狱,后遇赦。

“八王之乱”时,陆机“负其才望,志匡世难”,不肯听劝返吴避祸。

晋惠帝太安初,陆机投靠成都王司马颖,任幕僚长。

颖曾上表荐陆机为平原内史,故号称陆平原。

后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陆机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统兵20多万,进攻洛阳。

鹿苑一战,惨遭失败。

宦官孟玖诬陷陆机有谋反之意,成都王也疑心陆机倒戈,将其杀害。

其弟陆云、其子陆蔚、陆夏同时被害。

陆机是西晋代表作家,诗赋文章有盛名。

著作很多,但多半亡佚,包括《晋纪》和《吴书》。

现存诗一百余首,赋二十余篇。

受当时风气影响,陆机诗以拟古之作为多。

赋以抒情小赋为主,艺术上较成功。

文章有《辩亡论》二篇、《豪士赋》、《五等论》等,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文赋》。

现存《陆士衡集》十卷。

2.背景知识

从东汉末年开始,汉代政治上中央集权和思想上儒家大一统局面崩溃。

政治上的混乱和思想上的大解放,促成了魏晋文学的空前繁荣。

先是建安时期的曹氏父子“雅好辞章”,重视文才,吸引了众多作家,如王粲、陈琳、徐幹、刘桢、应玚、阮瑀、杨修等,形成了建安文章“志深而笔长,梗慨而多气”(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的特点。

正始年间,在玄风的影响下,文学出现哲理化倾向,著名的文人有何晏、刘邵、嵇康、阮籍、应璩等。

西晋时期,文坛盛况不减,张华、左思、潘岳、夏侯湛、陆机、陆云等都成就不小,应贞、傅玄、张载、张协、张亢、孙楚、挚虞、成公绥等人作品也文辞华美动人。

对西晋初期文学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用“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加以形容。

这种倾向首先表现为作品中“儿女情多”而“风云气少”。

如傅玄、张华、潘岳的诗作中都充满了绮丽的儿女情思。

其次表现为文字的华美和表达的细腻。

陆机是这一倾向的代表。

如葛洪称二陆之文“犹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北堂书抄》卷一百引《抱朴子》佚文),钟嵘评陆机诗“才高辞赡,举体华美”(《诗品》卷上),明人许学夷称其“俳偶雕刻,俞失其真”(《诗源辨体》卷五)等。

陆机创作中的这种倾向也反映在《文赋》中,如他要求文章“期穷形而尽相”,“其遣言也贵妍”。

与此相应的是文学理论的繁荣。

建安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篇文论专论——曹丕的《典论·论文》。

该文第一次将传统元气论用于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论”。

他认为文气有清有浊,形成作家的独特标志,即所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从作家的主体气质和才性方面揭示了文学风格的成因和表现。

《典论·论文》中还总结了八种主要文体的特征: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受此影响,陆机《文赋》中也有对文体特征的集中描述,而且更加详细。

文体排序也有所不同,诗赋提到了前面,表明陆机的《文赋》更侧重于抒情文学而非实用文章。

论文风气既开,文论著作就多了起来。

随后有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应玚的《文质论》、阮瑀的《文质论》、桓范的《世要论》等。

一方面大量的文学创作经验需要总结,一方面又有了论文的风气,陆机的《文赋》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的。

3.文本解读

陆机在的小序中说明,《文赋》主要解决的是写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

“物”指作家、诗人把握的对象,“意”是作家、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作家在艺术构思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

一是对物的感受和认识之难,二是对这种感受和认识的表现之难。

《文赋》从文体特征和创作构思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作了解答。

在曹丕文体论的基础上,陆机进一步把文体分成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种,而且描述了每种文体的特征。

对其中“诗缘情而绮靡”一语,历来有许多争论,而且多有责难,如明谢榛认为:

“夫‘绮靡’重六朝之弊,‘浏亮’非两汉之旨。

”清沈德潜批评:

“《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言志章教,惟资涂泽,先失诗人之旨。

”纪昀《云林诗钞序》也指责:

“‘发乎情,止乎礼义’二语,实探风雅之大原,后人各明一义,渐失其宗。

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其究乃至于绘画横陈,不诚已甚乎?

”这些批评多有苛刻失当之处,但也从反面说明了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是对儒家“诗言志”说的一次突破,揭开了中国文学观念的新的一章,具有重要意义。

唐李善注《文选》之《文赋》云:

“绮靡,精妙之言。

”“绮”本指一种素白色织纹的缯,扬雄《方言》云:

“东齐言布帛之细者曰‘绫’,秦晋曰‘靡’。

”因此,“绮靡”实为同义反复,意为细好。

陆机用“绮靡”乃是借织物的细好来比喻诗歌抒情修辞的精妙。

“绮靡”也通“猗靡”,有优美动人之意。

朱自清先生认为:

“从陆氏起,‘体物’和‘缘情’渐渐在诗里通力合作,他有意的用‘体物’来帮助‘缘情’的‘绮靡’。

”不过在《文赋》中“缘情”与“体物”还是分说诗与赋两种文体的,但是当时及稍后的人(包括刘勰)确实意识到了“‘体物’和‘缘情’渐渐在诗里通力合作”的艺术规律。

“缘情”一词在六朝诗文中出现非常频繁,如“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

”(陆机《叹逝赋》)“悲缘情以自诱,忧触物而生端。

”(陆机《思归赋》)“吟咏性灵,岂惟薄伎?

属词婉约,缘情绮靡。

”(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若乃缘情体物,繁弦缛锦,纵横艳思,冠盖辞林。

”(萧子范《求撰昭明太子集表》)“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谢灵运《邻里送方山诗一首》)“明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谢眺《直中书省一首》)等,而且在所引这些语句中,诗人已经自觉地将“情”与“物”相提并论。

《文赋》随后对创作的主要阶段和基本特点作了形象的描述和总结。

首先,《文赋》描述了创作的准备过程。

陆机认为创作构思的准备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要心神专一。

“伫中区以玄览”,意思说诗人伫立于天地之间,要用一种“玄览”的心境去观察万物。

“玄览”一词来自《老子》的“涤除玄览”,意为排除心中各种杂念、成见,使心灵变得像镜子一样清明洁净,以观照事物的深远和精微之处。

“涤除”是“玄览”的条件,只有心境澄明了,才可能体察万物的精髓。

这是一个心理调整的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心地要虚静空明。

第二要心物对应。

陆机说: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这不是一般的观察自然,而是心灵与自然的感应。

四时的变化引起诗人的感叹,万物的情状让诗人思绪纷繁,劲秋的落叶使人伤感,春天的柔条使人欣喜,心情凄清是因为想到了寒霜,志气高远是因为面对着白云。

第三是知识的准备。

“颐情志于典坟”,“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指的就是通过阅读典籍和诗词,积累知识,颐养情性。

其次,《文赋》对构思的过程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描述。

陆机在中国文论史上第一次如此具体、细致地揭示了诗人构思的过程及其特点。

诗人进入虚静的澄明状态之后,构思活动就开始了。

构思是以活跃的想象为中心展开的,想象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活动,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所谓“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描述的就是这种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精神遨游,显示了极大的自由性。

在想象中,情感和物象都由朦胧走向明确(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为了把构思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出来,就要借鉴古典著作中的语言(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但是这种用词语表达情感和形象的活动常有变化,有时很难,艰涩无比;有时很顺利,顷刻之间文思泉涌,所谓“浮藻联翩”。

在想象中,会出现创造性的时刻,发前人所未发,所谓“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之未振”。

同时,陆机还认为构思活动具有艺术的概括性,可以以少总多,即“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天地之大可以在诗人所描写的有限的“形内”表现出来,万物之多可以在他小小的“笔端”抒写出来。

陆机实际上揭示了艺术构思所具有的精神自由性、情感形象渐进性、表达的起伏性、艺术的创造性和艺术概括性等特点。

第三,《文赋》对构思完成后的表达过程及其复杂性作了描述。

陆机认为,构思后要结构意义,根据章节层次分段布局,考究词句,安排结构。

有景物的要弄清其形状色彩,有音响的要听明白它的声音。

有时要依据枝干描写叶子,有时要顺着水流去寻找源头,有时意义隐晦要把它变得显豁,有时由浅入手而由易到难,有时得到要领好像老虎跃起而百兽都不能不顺服,有时抓住了重点好像龙飞腾起来而群鸟不得不四散,有时信手写来却十分贴切,有时再三推却未必合适。

聚精会神地深入思考,精细地多方考虑然后成篇。

……由于陆机将自身的创作体会和经验融会于论著之中,所以艺术构思后的种种现象都作了精到的描述。

如主旨的突出与表现的丰富问题,陆机恰当地提出“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的思想。

如艺术描写中的概括化问题,陆机提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说法。

针对写作中的顺利与艰难,陆机提出“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和“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的说法。

对创作心理中的移情现象也有描述,如“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等。

陆机考虑到了表达过程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但是描述多而论断少。

不过在当时,像他这样来描述创作过程的人是很少的。

《文赋》还通过揭示创作中的弊端,提出了五项作品的艺术标准,分别是应、和、悲、雅、艳。

关于“应”的标准,陆机说:

“或讬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

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意思是有的作品篇幅短小,所写的事实很少而且情致简单,就像清唱而没有伴奏应和,十分单调。

“应”就是既有主调,也有非主调,二者互相应和,这样才文章内容才显得丰富多彩。

“应”实际上是要求作品达到多样的统一,在杂多中求和谐。

关于“和”的标准,陆机说:

“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

混妍媸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有的作品,虽然有好的材料,但是在表达时,却有妍有蚩,就像堂上唱的是一套,而堂下伴奏的是另一套,虽有配合,但不和谐。

关于“悲”的标准,陆机说: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

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犹弦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有的作品缺乏真情实感,一味在文辞上求新求异,就像那急促的弦音,看似和谐却没有悲切的感情。

陆机在各种情感中,特别重视悲,这与那个战乱频仍、人生苦多的时代有关。

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对各种悲情作了更详细的描述。

关于“雅”的标准,陆机说:

“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

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

”意思是说像《防露》、《桑间》一类的情歌艳曲,虽然悲切,但是浮艳淫荡,有伤雅正。

因此仅有悲还不够,还要以雅为美。

关于“艳”的标准,陆机说: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意思是说有的作品过于质朴,缺少文采,就像祭祀用的白肉汁缺少滋味和情调,虽然雅正却不够美艳。

总之,“应”、“和”、“悲”、“雅”、“艳”作为艺术标准,分别体现了作品的丰富之美、和谐之美、悲切之美、雅正之美和情调之美,反映了陆机对艺术美的全面追求。

在艺术构思的问题上,陆机还特别提出灵感的重要意义。

他把灵感称为“应感之会”。

他认为文思与灵感有密切的关系。

灵感来临时,则“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信手写来却无可挑剔;灵感未出现时,则“六情底滞,志往神留,杌若枯木,豁若固流”,即使尽心尽力,也无法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陆机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有了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可是灵感具有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抓住就丧失了写出文情并茂、声色俱美的文章。

此外,《文赋》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等问题都有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论述,这里不再一一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