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713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docx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结报告册

 

07经济调查小组

2008年12月14日

目录

小组成员及分工

---------------------------------------------------3

序言

---------------------------------------------------4

一、调查开展过程

---------------------------------------------------5

二、调查问卷

-------------------------------------------------6

三、问卷分析

-------------------------------------------------8

四、结果汇总

-------------------------------------------------11

五、经验与教训

-------------------------------------------------13

 

小组成员及分工:

陈曦0730*******

主要负责调查活动的展开,时间、人员安排,问卷设计、资料统筹,总结分析、报告册制作的工作。

陈玺羽0730*******

主要负责资料搜集,问卷设计,问卷分析(在校学生部分)的工作。

唐蕴斐0730*******

主要负责资料搜集,问卷设计,问卷分析(社区部分)的工作。

王海蓉0730*******

主要负责资料搜集,问卷分析(在校学生部分)的工作。

 

序言:

三鹿——曾经在奶制品企业名冠华夏的企业如今再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还记得就在今年的这个暑假,我家附近的联华超市里的三鹿大红枣牛奶无比畅销,每次新的牛奶一到就会被人们抢购一空,倒是蒙牛、伊利、光明的柜台显得有些冷清。

9月份回到学校不久,三聚氰胺出现在三鹿奶粉中导致婴儿肾结石甚至死亡的消息震动了全国,只记得那时不管是电视、报纸还是互联上都充斥了关于三鹿“毒奶粉”的报道。

渐渐的事态逐步扩大到许多名牌奶制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周围的同学不断接到家里的电话,也不断的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短信或打电话提醒他们不要再喝某某牌的牛奶。

新闻里不断播出着对问题奶粉和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来源追究,不断更新这国家发布的应对和补偿措施,不断报道着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儿患者人数和病情的变化情况。

三聚氰胺一夜之间,击碎了那些强势企业关于企业责任和食品安全的谎言。

而且碎得那样彻底和让人绝望。

鸡蛋和奶粉,这两个中国人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顷刻间变得肮脏和龌龊,三聚氰胺给所有中国人扇了一个大嘴巴子。

美国禁止中国奶制品的进口,“毒奶粉”一词登上时代周刊2008年度词语榜等事件让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危机——一落千丈的形象与信用。

但是,请不要解释给国人听,原奶分散养殖,集中采集,不好管理;不要抱怨奶制品行业发展迅速,流程失控;不要叫嚣饲料行业利润微薄,竞争激烈。

所有在这圈子里的人无一例外,不可免责。

我们不相信,企业的总经理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不相信,企业中数以千计的QA MANAGER和QCCONTROL无法监控质量。

我们不相信,那些丧尽天良的供应商和奶贩子可以瞒天过海。

还是在金钱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有的人已经没有了价值观或者价值观迷失到了不存在的地步?

他们忘记了老祖宗几千年来的谆谆教导;

他们忘记了,童叟不欺,少年强则国强,才丧心病狂的在婴儿的食品中添加这罪恶的原料;

他们忘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在饲料中添加不该添加的东西,却不知道消化道不可以消化掉罪证;

他们忘记了,诚信经营,则永续经营,才在刚刚晋升乳业三强时忘记了创业时的誓言;

他们忘记了,德以修生,公则生明;

他们忘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他们忘记了,从政惠民,修身垂教,君子为官,不在乎禄位,而在乎道义;

他们忘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他们忘记了太多太多的箴言,也忘记了太多太多做人的原则。

那么如今,社会上人们,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他们的生活和观念受到了哪些影响?

他们对于中国奶企的未来还有没有信心?

他们心中的政府在什么位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此次课题调查活动。

一、调查开展过程

1.资料搜集。

主要来源:

报纸,互联网,论坛。

2.主题的确定。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开展第一次小组讨论,确定调查主题。

3.设计问卷。

根据主题,并结合身边同学对“毒奶粉”事件的一些观点来设计问卷。

4.问卷分析。

分社区居民调查和在校学生调查两大块,其中在校学生调查为主。

5.结果汇总。

根据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情况,综合搜集到的资料,总结此次调查结果。

6.开展小组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二、调查问卷

关于毒奶粉事件的调查问卷

•性别:

男/女

•年龄:

A.20以下B.20-30C.30-40D.40-50E.50-60F.60以上

•您或您的家人中有没有在以下行业工作的?

(复选):

A市场调研/营销咨询公司

B公关公司/广告公司

C房地产相关行业

D政府机关(包括工、检、法、武警、军队等)

E媒体机构(包括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F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等)

G没有工作单位(包括离退休、下岗、学生、主妇等)H其他

•哪一个选项最接近您家庭目前的月收入情况呢(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在内的一切收入)?

A5000元以下/不知道/拒绝回答B5000-9999元C10000-14999元

D15000-19999元E20000-24999元F25000-29999元

G30000元及以上

1、此次三鹿毒奶粉事件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A.没影响,本来就不喝这类奶

B.没太大影响,牛奶还是照常喝,三鹿牌的也喝

C.喝牛奶的频率不变,但是只和特定的某些品牌。

例如:

D.不再如从前那般常喝牛奶了

E.无所谓,本来就不喜欢喝牛奶

2、您对这些涉及的企业是否依然保有信心,愿意以后购买他们的产品?

A.是B.等待一段时间看这些企业的处理方式再做决定C.再也不相信他们

3、你认为这次奶粉事件最主要的责任在于哪一方?

A.奶农提供的奶源有问题

B.厂家的生产过程有问题

c.有关检测机构责任意识松懈

4、很多明星替奶粉做广告,在接拍前没有弄清产品的质量,明星是否应该为此负责,如果是,应负多大责任?

A.是10%以下

B.是,10%——30%

C.是,30%——50%

D.50%以上

E.否

5、国务院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对乳品要定期监督抽查,公布举报方式和监管信息,并建立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

你对这种方法如何看待?

A.很有效,可以定时知道哪些奶有问题

B.效果不大,这仅仅是给监察部门又一道增加隐性收入的机会,助长腐败

C.这次检查不出三聚氰胺,下次出来一个其他毒物也照样检查不出

D.从监管上入手永远是有漏洞的

6、请选出您认为最有效能够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

A.加大监管力度。

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奶源、奶站、生产都由

(1、政府2、非政府组织3、企业)专门部门执行监管,从而改变现在的部门分工不清,出现空档的问题。

B.加重此类事件的惩罚力度,使企业不敢再加任何有毒物品,以次充好

C.加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机构办事力度,为群众上报问题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并制定相关条约规定作出反应得最晚限度。

7、你认为免检制度的最终、最大受益者是哪一方?

A.厂家B.消费者C.有关政府部门

8、你认为中国现行的免检制度效果如何?

A.能够起到约束的作用,可有效督促厂商按规定生产,能让消费者放心

B.对不同的厂家存在着差别对待,不公平

C.避免了重复检查提高效率,节约检查成本,且有利于形成企业自我监督的良好风尚

D.完全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约束作用

E.给不法分子官商勾结提供了可趁之机

9、关于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您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做?

A.将造成健康问题的可能产品都待查清情况之后再通报公众,之前暂不通报消息

B.任何可能出现健康问题的产品都上报,并且同时将所有这些产品公之于众。

C.综合考虑质量安全与市场经济因素,估计后果,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先通报,一些可能造成小范围伤害的产品等查清后果之后再通报。

D.其他

E.不知道

10、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您同意以下说法吗?

A在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情况下,和创造盈利相比,企业的社会责任处于次要地位。

B在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情况下,当企业追求利润与社会道德相冲突的时候(但不违法),企业应该放弃社会道德。

C在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情况下,当企业追求利润与社会道德相冲突的时候(但不违法),企业应该放弃追求利润。

D.不知道

11、您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要如何才能有效得培养?

(可多选)

A.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加大对社会责任心的教育B.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奖惩制度

C.企业内部进行有关教育D.制定相关法律,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

E.不知道

 

感谢您的配合!

复旦大学

07经济学调查小组

三、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分为两部分:

1.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形式,对象为复旦大学及周边学校学生。

样本容量126,其中有效问卷126,男女比例1:

0.91,符合抽样调查基本要求。

2.以问卷为基础的访谈形式,对象为社区住户。

样本容量36,男女比例为1:

1.1。

超过访谈调查最低样本容量30人,符合访谈形式调查科科学性。

第一题:

选项情况(社区1、A:

12B:

4C:

14D:

2E:

4

学生A31B5C16蒙,蒙,光,光、蒙;光、蒙、雀;光明(2人)D6E7)

总共A43B9C30D8E11

选A,E的人群本来比较不喜欢喝牛奶,三鹿奶粉事件对他们影响不大。

除此之外,选C,B的人群们是牛奶的常消费群体,在三鹿事件发生后,使得他们对于牛奶品牌的选择更加的谨慎,不会再选择出现问题的牛奶或者奶粉。

说明了三鹿事件以及后来的相继发生的国内著名牛奶品牌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费者对于这些品牌牛奶的信心缺失,减少了喝牛奶的频率。

第二题:

选项情况(社区A:

10B:

26C:

0

学生A:

15B:

38C:

11)

总共A24%B63%C13%

选B的占了大多数,大部分人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相应企业对三聚氰胺事件做出的反映,再作出相应的选择。

说明奶粉事件对于让消费者对牛奶企业对质量事件发生后所作出的弥补措施比较看重,虽然三鹿事件让广大群众失望,同时还是对于奶粉企业保有一定的肯定态度。

选A的也有一部分人,这部分人群对于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太在意,其中可能是因为我国目前国内的知名牛奶产商都卷入到三聚氰胺事件,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过于狭窄,只能接受这些牛奶。

选C的人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学生并不是购买牛奶或者奶粉的主体,所以该题说明了人们虽然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对奶粉企业的诚信及其产品有了一定的不信任,但是总体上还是会对企业的弥补措施抱有信心,等待企业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第三题:

选项情况(社区A:

6B:

22C:

8

学生A:

7B:

25C:

35)

总计A11%B43%C45%

选择BC的为大部分人群,人们普遍认为此次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因为厂家为追逐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不正当的生产手段,以及质量检测部门在执行质检时没有公正,公开,而在工作时疏忽大意,给人民群周造成了损失。

第四题:

选项情况(社区A:

6B:

12C:

10D:

8E:

0

学生A:

13B:

19C:

12D:

11E:

10)

总计A12%B30%C24%D18%E12%

除去12%的人认为明星代言人对于该事件不负有责任外,88%的人都认为代言人对于代言产品的质量问题负有责任,而且应该承担10%以上的部分。

说明人们对于明星不负责的代言行为持否定态度。

第五到八题:

从免检制度看政府在维护商业信誉上的责任:

当被问及“你认为中国现行的免检制度效果如何?

”时,有45.2%的学生认为“完全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约束作用”另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受访者(33.3%)认为是“对不同的厂家存在着差别对待,不公平”。

免检制度的问题到底在哪?

2000年3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根据《办法》规定:

“凡获取了免检证书的产品在免检有效期内,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这一规定的官方解释是,落实《产品质量法》中对质量过硬企业的奖励。

也就是说,根据这个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部门规章,就让被赋予‘免检特权’的企业脱离了国家和地方的监管。

”这显然只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是国家在一定时期用来打破地方利益保护和行业垄断所采取的手段,是中央为促进经济发展、鼓励企业走向世界的特定方式。

也就是说,政府在一开始就牺牲了商业免检可能造成的信誉、道德后果,来发展经济。

政府有形之手对市场的干预行为,最终给长期享受“特殊待遇”的企业带来了危机,也给无辜的消费者带来了灾难。

所以,从免检政策的角度看,此次奶粉事件是政府在商业信誉管理上的严重失职。

当被问起“你认为免检制度的最终、最大受益者是哪一方?

”时,有68.75%学生受访者选择了厂家,61.1%的社区受访者认为是政府的相关部门。

然而政府和厂家都为这种特别“优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张世贤认为,国家政府监管部门充当着平衡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对称的重要角色,必须认识到免检制度是把“双刃剑”。

当政府出现信息不对称时,或公布的结果没达到消费者认可程度时,政府的权威性就会被怀疑。

尤其是在以“国家信誉”作担保的时候,这个建立在社会公信力基础上的制度将会对政府、对社会产生严重的杀伤力。

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清晰可见。

当我们陈述了“国务院公布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监管部门对乳品要定期监督抽查,公布举报方式和监管信息,并建立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的事实后,仅有14.3%的学生和不超过28%的社区受访者认为这项政策“很有效,可以定时知道哪些奶有问题”,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分别为52.4%和66.7%)认为“这次检查不出三聚氰胺,下次出来一个其他毒物也照样检查不出”或“从监管上入手永远是有漏洞的”。

对政府监管力度的信心缺失现象,在学生和社区受访者的反馈中高度一致。

此外,还有33%的学生选择了“效果不大,这仅仅是给监察部门又一道增加隐性收入的机会,助长腐败”一项,表现出对检查部门的办事公正性、透明度的明显的不信任。

然而,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政府。

政府政策的多重性是导致企业家钻法律之空,道德败坏的、商业道德的约束责任在当今中国文化仍然在政府,这就是为何被问到“您认为最有效能够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中,61.2%的学生和61.1%社区住户还是希望由政府统筹监管,专业部门执行的方式解决。

他们希望政府能改变现在的部门分工不清,出现空档的问题。

 

第九到十一题:

这次的奶粉事件由于普遍报道和社会关注而导致很多奶农含泪将牛奶倒入河流的情况发生。

由此有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通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信息会将一个产业“一竿子打死”。

然而也有人认为消费者理应拥有知情权。

在关于食品安全信息通报问题上政府应该怎么做我们列举了几个选项,其中较为集中的被选项分别为“任何可能出现健康问题的产品都上报,并且同时将所有这些产品公之于众”和“综合考虑质量安全与市场经济因素,估计后果,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先通报,一些可能造成小范围伤害的产品等查清后果之后再通报”,我们发现在居民社区进行的调查中,选择前者的人最多,而在学生中大家则更倾向与后者。

就我的分析认为,居民社区由于接受调查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对于食品安全因素考虑得更多一些,希望可以完全了解食品的安全信息,这是出于对自身和家人身体健康的考虑,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在舆论上影响大众的购物倾向从而导致非理性地排挤某种产品的情况发生。

而大学生对待这个问题则更加理性一些,他们从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稳定角度考虑,认为一些可能造成小范围伤害的产品等查清后果之后再通报。

这样也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消费者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产生小范围的伤害。

所以我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综合两种做法,充分让消费者知情同时也将具体的分析情况告知大众,让大众对政府的建议也多一些信任与支持。

此次的奶粉事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企业在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的问题上如何平衡的思考,资本主义世界的资本家的目的就是无止境的追求利润,但是现今几大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都十分注重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例如比尔盖茨等富豪均热衷于慈善事业,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除去唯利是图的善的一面。

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不少企业开始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渐渐忘记了养育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做出伤害群众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无论社区居民还是大部分大学生给出的答案都很一致:

在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情况下,当企业追求利润与社会道德相冲突的时候(但不违法),企业应该放弃追求利润。

由此可见大家对于企业追求利润的举动的看法还是很理性以及宽容的,我想我们的企业应该好好思考检讨一下了。

四、结果汇总

本次三鹿毒奶粉事件在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是不良影响。

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是信用危机——一是针对企业,而是针对政府。

这样讲的理由在于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人认为对此次事件应该负责任的是这两方。

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企业的信用危机会波及到政府?

这就和中国的免检制度有分不开的关系。

免检制度实际上相当于以政府信誉的名义向消费者推荐和担保企业的产品,来告诉人民哪些产品是好的。

可是,事实上消费者并不需要政府告诉他们哪些是“放心产品”,因为竞争“放心产品”称号是企业的事,企业为此竞争得越激烈,消费者越能从中受益;相反,消费者最需要政府警示的是,哪些产品或有前科,或质量不稳定,是必须高度警惕的“不放心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必须慎之又慎。

从根本上讲,所有产品都是不可免检产品——消费者需要政府为产品质量把关,而不需要政府为产品企业做担保,更不需要企业拿政府担保做形象广告。

这样的产品免检制度既不利于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也加重了消费者的消费风险,更不用说还容易诱发各种暗箱操作和腐败交易。

因为政府以自己的信誉作企业的担保,而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丝毫不会因为政府的担保就感恩涕零从而找到控制产品安全的自制力。

不,一个好企业不会,也不应该从感性的角度出发来经营。

因此,一旦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必然也会传导到政府。

而从政府内部因素上来说,大多数社区居民认为政府的免检制度对企业区别对待,不公平。

可见政府本身制定的政策并不是完全健全、促进效率的,再加上一些机构和执法人员钻政策空子,执法不公、执法不透明也使得政府遭到非议。

再来看免检制度。

当初出台这项政策的意义在于起码可使这些名牌企业从过多过滥的各项检查中抽身而出,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损耗,尽心竭力于企业发展与产品升级当中。

保证免检制度达到预期效果的是,“那些已经获得免检资格的企业大多也会珍惜到手的荣誉与奖励,在产品质量上更加从严要求”。

可是,这种假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对那些有品牌的企业有效,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获利更多的是由于他的品牌效应而不是技术支持的话才有效。

比如说一个LV的包质量上可能比别的品牌的包好不了多少,可是售价可能是其他的20倍或者更多,这就是品牌带来的利润。

但是,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有多少品牌企业?

中国企业的牌子实际上在利润方面并没有使企业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产生多大的差价。

因此以品牌效力为基础的免检制度恐怕单纯的是放松了企业质检的压力而没有起到良好的督促效应。

信用危机不仅仅影响了应该主要负责的企业和政府,也波及到了为企业代言的明星。

但数据显示,人们虽然认为明星应该负责任,但仍理性的认为他们只应承担10%—20%的责任。

谈到未来,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愿意继续购买经过调整后的企业的产品。

而且表示对于食品质量检查的监督仍然最信任政府。

可以乐观的发现,虽然目前丧失了对企业和政府质检的信任,但消费者的信心还在。

而且大部分消费者都寄希望于政府从根本上改革质检制度,而不是寄希望于企业的自主管理或消费者的监督。

可以说这样的想法是理性的,现实的。

事实上,资本家是永远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比尔盖茨作慈善捐钱的背后是他捐掉的钱的数量相比于如果不捐要交的税费要少很多。

不能说是他在钻税收制度的漏洞,而应该说美国的税收制度做的好,使这些资本家有条件做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中国目前需要的也是这样一种能够提供服务社会有不损害自身的条件的制度来使企业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使他们有条件、心甘情愿的担当起社会道德责任。

质检的规则首先应该是固定的,平等的,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从而防止对企业待遇不公的现象出现。

在这基础上再加以奖惩,才能有助于遏制人心中的恶,激发人心中的善。

至于说政府的位置,不仅应当为产品质量和公共食品安全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将职能从“扶优扶强”转变为“打假逐劣”。

同时要增加执法的透明度,降低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而免检制度方面,如果有一天有条件恢复免检制度的话,我们认为还是应该要参考权利制衡的体系,限定免检时限,设定最多连续免检的次数(如,若免检时限为两年,那么一个企业不论质量多么过关,最多只能连续四年免检),引进第三方质检机构,既可以减少政府工作量,也可以保证质检公正性。

五、经验与教训

本次课题选题涉及社会重大现象,有针对性,有讨论的意义。

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事先了解了很多和课题有关的背景资料,从而使得问卷设计可以有一定针对性。

不足之处在于:

1)问卷调查分析方法才用最简单的百分比形式,以人数做分母。

只区分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两个团体,没有细分。

2)由于该话题涉及到企业和政府制度的具体运作,有些敏感话题无从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