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241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docx

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课件新版

“十一五”以来,我县环保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重点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及污染物减排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2006年,滁州市政府和全椒县政府签订了“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全椒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县政府成立了全椒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经信委、环保局、发改委等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全县节能减排工作的协调和领导。

县政府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分别下文,规定每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和任务,并将减排任务落实到具体企事业单位。

环保局和各相关单位狠抓落实,结合环保专项行动,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责令限期治理、依法关闭等措施,督促企业完成减排任务。

全椒县“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减排项目14个,其中COD减排项目12个,工程治理3个,结构减排9个;SO2减排项目3个,工程治理项目1个,结构减排2个。

完成COD减排量303吨,SO2225吨,基本完成减排任务。

 

二、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1、全椒县污水处理厂正式建成投运。

我县污水处理厂位于襄河镇老观陈村境内,占地面积60亩,工程设计规模为5万吨/日处理(一期为2.5万吨/日处理),建设年限为2009至2012年(含管网),污水收集方式是将县城的老城区、城南新区和开发区三大片区的污水通过东、西两个管线收集处理。

污水处理厂计划敷设管网75.22公里,目前已完成44公里管道。

全椒县污水处理厂工程自2009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县政府统筹谋划,跟踪督查,定期调度,强力推进。

2009年底完成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2010年元月通水调试,3月试运行开始,9月通过滁州市环保局验收。

到2010年底,污水处理厂各类设备运转正常,进出水浓度和水量稳定,日处理水量在1.8万吨左右,进水浓度在COD160mg/L左右,出水COD40mg/L左右,氨氮3.2mg/L左右。

2、全椒县新建的城市管网实行雨污分流。

3、全椒新奥燃气公司入驻全椒。

2006年,全椒新奥然气公司和县政府签订协议入驻全椒,“十一五”新奥然气公司共投资6800万元,在县开发区和县城大部分区域铺设管道。

县开发区工业企业和县城大部分居民使用上了清洁能源,县开发区及城区新上项目一律不得自建燃煤锅炉。

三、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防治方面共投资1.2亿元进行整治,全县共建污水处理厂、站10座,煤改气项目40个,实现锅炉脱硫改造20家。

全县工业企业基本达标排放,如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对废水进行治理;全椒县人民医院投资100万元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全县投资200万元左右对县城小浴室、饭店锅炉进行改造。

全县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全椒县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平均日处理污水1.8万吨,襄河水质得到改善。

四、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督管理

依法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管理,每月一次现场监察,并将现场监理存在的问题及时下达给企业,环保局督促企业整改。

县环保局对所有建设项目从编制环评、制图规划设计、开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营运期治污设施的运转等全过程提供技术指导,真正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做到达标排放。

2006年,根据上级环保部门要求,环保局对37个重点医疗单位和存有环境安全隐患的13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地排查摸底工作,督促三合矿业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制定了处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2007年将全椒所有工业企业按污染强度分为四个监管等级实行监管,以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2008年,结合污染源普查,建立全椒工业企业污染源普查档案。

2009和2010年,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管理。

全县工业企业基本达标排放,没有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2009年和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4%和95%,分别位于全省第五位和第一位。

为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2007年4月12日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决定:

撤销县环境监测监理站,设立县环境监察大队和县环境监测站两个机构,为股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08年两机构被重新核定为全额财政供给事业单位。

在上级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县环境监测站于2005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县环境监察大队于2010年通过标准化验收,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中部地区二级站(队)标准。

全椒县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县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县已建成无公害农业示范基地,水产综合养殖基地和生态粮仓示范基地。

在全县企业开展了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和推行清洁生产等活动,欧波管业和富爵衬衫等企业生产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质量认证。

全柴集团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环境友好型企业”,金阳铸造、德式马服饰和达诺乳业三家企业荣获全椒县“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

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南屏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分别获得林业总局和林业厅批准。

生态林业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农田林网、绿色长廊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5.56%提高到30.7%,被林业总局评为平原绿化先进县。

省级生态优美乡镇、生态村、户创建和新农村“四清四改”、“二节”试点示范建设成绩突出。

开展安徽省“百镇、千村、万户”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全椒县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生态户创建工作,马厂镇及原复兴乡、六镇镇被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和省环保局命名为“环境优美乡镇”;十字镇汊河村被列入全省“百佳生态村”行列;马厂镇三合村、新安村、玉屏村,六镇镇原洪塘村、石沛镇联盟村、十字镇百子村、西王镇夏集村等8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安徽省生态村”;省人大代表、十字镇汊河村村民刘茜被授予省级“生态户”称号。

六镇镇枣树村民组户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同时还全面地进行了改水改厕,为全县节能节水工作做出了示范。

马厂镇卧龙村和六镇镇郑桥村关刘村民组积极开展了生态家园建设,全面进行了“四改”(橱、圈、厕、水),推行“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模式,同时,也为发展循环经济带了好头。

关刘村民组被县文明委命名为“四改”示范队。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椒中学、慈济中学、县第一职业中学和实验小学被安徽省环保局和安徽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为省级绿色学校;二郎口镇程家市小学被滁州市环保局和滁州市教育局联合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

章辉小学、蔡集小学、草庵中学、襄河中学、马厂中学、前进小学、赤镇小学被县环保局、教育局命名为县级绿色学校。

2010年,在省级绿色学校复核评审工作中,我县3所学校均获通过,其中慈济中学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先进单位。

六、成功开展了全椒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彻底查清全椒县污染源分布、排放总量情况,为污染减排和全椒县经济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县环保局举全局之力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全椒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精心安排普查培训,圆满地完成了单位清查、入户登记、审核、录入、数据处理和上报等各项工作,建立了详细的普查基础数据库。

在污染源清查过程中,共清查出污染源2463个(不含农业污染源),其中属于普查对象1162个,准确率达100%。

全椒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受到国家、省、市表彰,荣获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先进县。

为实现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连续性运用其结果,奠定“十二五”污染减排和环境统计工作基础,我县于2009年和2010年又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掌握了我县环境状况。

七、开展全椒饮用水水源划分保护工作

开展饮用水水源调查、摸底和规划工作,全面掌握全椒县饮用水源分布现状,完成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确立和保护区划工作。

全县共规划和确立17个饮用水源地并通过市政府批准。

依照相关技术标准对全县集中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划定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

全县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

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三湾水库、岱山湖水库水质保持在三类标准,滁河中上游水质基本保持在三类标准。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没有污染企业,“十一五”期间全县饮用水源地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八、连续五年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根据国家和省、市、县“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整体安排和部署,全椒县“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分别开展了“小锅炉整治”、“县经济开发区‘环评’和‘三同时’整治”、“超标排放企业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和“襄河、马厂河水系非法采砂、淘金船只集中综合整治(共取缔非法采砂、淘金船183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整治等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椒县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中的各项工作任务。

全县连续5年没有发生重大环境事故,2008-2010年连续3年没有企业被省市环保部门挂牌查处。

第二章“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十二五”期间全椒经济仍将快速发展,新增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同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由“十一五”期间的2个指标增加到4个,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加重。

二、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压力较大

环境保护仍然以末端治理为主,环境质量改善有限。

同时,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愿望很迫切,改善环境质量的难度持续增加与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会有所加剧,因而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较大。

三、农业面源、水体污染问题将成为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和农村生活方式改变,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发展较快,大多数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直接外排,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严重污染环境。

农业生产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作物质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及农作物自身污染,农药、化肥流失对水环境带来的面源污染将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秸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秸杆综合利用基础薄弱。

四、污染源构成发生较大变化

工业污染比重将有所下降,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将会增加。

由于城镇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城镇空气将由煤烟型污染逐渐转变为煤烟和尾气等综合型污染。

城镇噪声污染将进一步加剧。

“十二五”时期,污染物介质将从以大气和水为主继续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继续向工业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将从以常规污染物为主继续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

五、环境现状与生态县建设指标和要求差距大,建设生态县任重道远

一是我县经济发展较快,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我县工业企业存在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新增工业项目仍然存在污染隐患。

二是城市环保基础建设仍然滞后。

第三章“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保障环境安全为根本,源头控制、全面防范、高效治理环境污染。

二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为基本出发点,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为着力点,准确把握县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环保规划是在资源承载力和水、气、声环境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