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318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docx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和课文语文要素

统编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目录

第一单元3

1大青树下的小学3

2花的学校4

3※不懂就要问5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6

习作《猜猜他是谁》6

语文园地7

第二单元8

4古诗三首8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9

6秋天的雨9

7※听听,秋的声音10

习作《写日记》11

语文园地11

第三单元12

8去年的树12

9*那一定会很好13

10在牛肚子里旅行14

11*一块奶酪15

习作《我来编童话》16

语文园地16

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17

第四单元18

12总也不倒的老屋18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9

14*不会叫的狗19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20

习作《续写故事》21

语文园地21

第五单元23

15搭船的鸟23

16金色的草地24

习作例文和习作25

第六单元27

17古诗三首27

18富饶的西沙群岛28

19海滨小城29

20美丽的小兴安岭30

习作《这儿真美》31

语文园地31

第七单元33

21大自然的声音33

22父亲、树林和鸟34

23带刺的朋友34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35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36

语文园地36

第八单元38

24司马光38

25掌声39

26灰雀40

27*手术台就是阵地41

口语交际《请教》41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42

语文园地42

 

第一单元

语文要素: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习作的乐趣。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说说描述场景的自然段意思,能根据提示仿照说说自己学校的一个场景(即学习概括自然段中心意思和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说一段话)。

  3.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文字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注:

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的细节的有关词句。

“和同学交流”可包括两个方面:

(1)找到的是不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这些词句表的是什么情,达的是什么意。

  2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荒”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落”等13个字和“阵雨”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具体例子,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说说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情景时尝试用上这样的词句。

  4.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的样子,参照提供的提示写一句“有新鲜感的”话。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荒”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落”等13个字和“阵雨”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尝试运用(阅读和表达)。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背”“圈”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和复述课文大意。

  3.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背”“圈”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知道“粗知课文大意”的评价标准:

用简单的句式,如“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概括表述。

)复述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大意”如从概括归纳的角度,可称作“把握主要内容”;从内容角度而言,可比“把握主要内容”没那么简练。

)。

  3.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暑假里自己经历的新鲜事,与同学分享。

  2.先试着给家人讲一讲,然后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再与同学分享。

  3.在分享的过程中,能用普通话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能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讲的内容。

  4.在别人分享的过程中,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5.在别人分享后,能就别人分享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没听明白的内容提出询问;分享人能做出恰当的应对。

  习作《猜猜他是谁》

  教学目标:

  1.能参照题目提供的写法例子,选择班里的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

  2.选择这个同学让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两点写,让同学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写的是谁,感受习作的乐趣。

  3.习作书写要符合格式要求(例如:

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位置要正确。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明确“有新鲜感的词句”定义内涵,了解其表情达意作用,学习摘抄。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摇头晃脑”和“面红耳赤”这两类成语的构词特点。

(身体部分或器官和一对近义词构成)

  2.能根据自己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能与同学交流为什么这样读。

  3.能根据学习伙伴提供的取名要求(1.能体现活动特点;2.使用有个性的词语。

)给班里的兴趣小组取名。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所见》,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第二单元

语文要素: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径”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挑”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正确读写“寒”等13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4.认识“注释”,学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和诗句的意思;能提取词句说说是从哪些地方发现三首诗写的是秋季景色;感受秋天的生活和美好,感悟诗人思乡情怀,激发观察了解秋天的兴趣。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读写“径”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挑”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能正确读写“寒”等13个字。

  2.学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和诗句的意思。

  3.能提取有关信息,有根有据地阐述观点。

  4.诵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洼”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铺”等13个字和“金色”等1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借助课后练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感悟秋雨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然后把句子抄下来。

  3.参照课文和“阅读链接”的片段,把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或场景,用几句话写下了。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洼”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铺”等13个字和“金色”等1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提取文字信息;品读词句,理解词义,感知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仿照例子用几句话写一景色或场景。

  6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钥”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盒”等13个字和“清凉”等1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以及“五彩缤纷”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课文从哪三方面写秋天的雨,能与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说说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理解;说说了解到秋天的什么;……)。

  4.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然后照提供的例子样子写一写。

  5.阅读“阅读链接”文章以及阅读有关秋天的文章,与同学交流阅读所得。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钥”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盒”等13个字和“清凉”等1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以及“五彩缤纷”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梳理课文,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4.能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的语句理解,内容信息等与同学交流,感知语句表情达意的效果,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5.根据要求展开想象,照例子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抖”等9个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遍展开想象自己听到秋天的哪些声音(“声音”是指秋天的各种物象。

),与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抖”等9个生字新词。

  2.能根据文章内容和一定的要求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内容与别人交流。

  习作《写日记》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日记例文,知道写日记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和写日记的好处。

  2.能按照格式要求,写一篇日记;并准备一个日记本,开始写日记。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了解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积累形容不同季节特点的词语。

  2.与同学说说用什么方法理解在具体句子中的词语“憧憬”“忐忑不安”的意思。

  书写提示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钢笔写字,做到姿势正确,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2.复习写字横平竖直的要求,能把“狂”等8个字在田字格里写平稳、端正和整洁。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秋高气爽”等9个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第三单元

语文要素: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融”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冷”等13个字和“寒冷”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给同学和家人讲这个故事。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猜想并说说故事结尾中鸟儿的两次内心活动,感悟故事主题,能与同学和家人交流读文的感受,初步体会童话的特点(具体见“交流平台”)。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融”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切”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冷”等13个字和“寒冷”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猜想角色内心活动。

  4.能讲这个故事,知道童话故事丰富想象等特点。

  (注:

根据课文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童话故事主要特点有:

1.人格化写法;2.丰富的想象,具有神奇的情节;3.在童话故事中一定能找到现实的影子,给予人们启示。

  9*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缩”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课文《那一定很好》大意;通过梳理课文条理,能说说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

  3.通过与《去年的树》比较,进一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缩”等6个生字新词。

  2.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3.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复述课文大意。

  4.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咱”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答”“应”“骨”“几”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旅”等13个字和“旅行”等1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体会和说说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4.学习梳理课文条理,画出红头在牛身体里旅行的路线,能讲这个故事。

  5.能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内容来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荒”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答”“应”“骨”“几”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读写“咱”等11个字和“旅行”等1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继续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4.学习梳理故事条理,能讲讲这个故事。

  5.能提取一定量的文字信息说明问题。

  11*一块奶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宣”等9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处”“稍”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一块奶酪》大意;通过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一块奶酪》的大意,进一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3.能在课文中找出理据说明自己对蚂蚁队长的看法。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宣”等9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处”“稍”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复述故事大意。

  3.能提取有关文字信息说明自己对故事角色的看法。

  习作《我来编童话》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角色、时间、地点以及提示,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写完以后读一读,把不通顺的句子改一改,努力做到语句通顺。

  3.能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写的故事,相互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修改自己写的故事,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清楚。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了解童话故事主要特点:

1.人格化写法;2.丰富的想象,具有神奇的情节;3.在童话故事中一定能找到现实的影子,给予人们启示。

(建议:

在本单元四篇课文学习后,在习作教学之前教学。

  识字加油站

  教学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和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通过读、比、认,能正确认读“申”等7个字以及它们构成的词语,激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兴趣。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以及和同学交流,了解口字旁构成的三类字:

(1)表示吃的动作的;

(2)表示发出声音的;(3)模拟声响的。

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作用。

  2.学习表示改正、增补和删除的三种修改符号,试着运用修改自己的习作。

(建议:

在本单元习作教学之前学习。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灯不拨不明,理不辨不明”等3句名言,了解其说的道理。

  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求和提示,能根据课本提供的书名以及提示在课外按要求开展阅读童话的活动。

  2.在交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童话情况:

或朗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或讲讲自己读到的童话故事;或说说自己是读的是哪本童话,有哪些感兴趣的故事;或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故事书,或者讲讲自己读的是什么童话故事和得到什么启示……分享读书的快乐。

 

 第四单元

语文要素: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尝试续编故事。

  12总也不倒的老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暴”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洞”等13个字和“变成”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总也不倒的老屋》大意。

  3.能与同学交流读课文过程中有没有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

  4.借助课后提供的例子和资料,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能照样子说说旁批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暴”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洞”等13个字和“变成”等1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学习梳理故事条理,能讲讲故事大意。

  3.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能照样子说说文中旁批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该单元出现的术语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猜测:

凭想象估计;推想:

推测;预测:

预先推测;猜想:

猜测;推测:

根据已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根据这些解释,这个单元重点语文要素是培养想象能力和想象思维,把想象到的表达出来。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萝”等5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大意。

  3.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预测后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与同学交流自己这样预测的依据;对照老师讲的故事,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4.对提供的文章或书的题目进行内容的预测,与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萝”等5个生字新词。

  2.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3.继续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尝试进行预测。

  14*不会叫的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讨”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吗”“担”“压”“中”“弹”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不会叫的狗》大意;通过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不会叫的狗》“结局”前的大意。

  3.能预测《不会叫的狗》故事的几种结局,并说说预测的理由并与同学交流预测理由的合理性。

  4.对照老师讲的故事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选一个同学不熟悉的故事读给他们听,在某些地方停下,让他们猜猜接着可能会发生什么。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讨”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吗”“担”“压”“中”“弹”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复述故事大意。

  3.继续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尝试对故事结局进行预测。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给同学听,与他们分享。

  2.能用普通话把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

  3.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4.能就别人分享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询问;分享人能有礼貌地做出恰当的应对。

  5.口语交际后,能给家人说说从同学讲述里知道的新鲜事。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三幅图画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补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图画;然后根据这些图画,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2.写完以后读一读,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3.能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写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谁写的故事及喜欢的理由。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例子,通过交流讨论,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

(建议:

在《总也不倒的老屋》后教学。

  识字加油站

  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的字,了解读音和意思,能正确认读“典”等7个字以及它们构成的词语,激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品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词语,读准“假”等4个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有些成语由数字构成,照例子说说这类成语。

  3.通过具体的例句,了解书面表达原文引用话语的三种情况(说话人提示语在前,说话人提示语在后,说话人提示语在中间)以及引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照样子写句子,正确使用引号等标点符号。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人心齐,泰山移”等4句谚语,了解其说的道理。

 

第五单元

语文要素: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15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父”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搭”等13个字和“母亲”等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啦”在本课的读音,能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3.能与同学交流作者对哪些事物(雨景和翠鸟)作了仔细观察,并说出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初步了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及其意义。

  4.朗读翠鸟捕鱼的句段,注意描写翠鸟捕鱼的动词,通过想象,感悟翠鸟捕鱼的敏捷,初步了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及其意义。

  (注意:

根据本单元的“初试身手”和“习作”,本课学习后,要布置学生〈可参照“习作”的插图提示〉观察某一事物或场景,提示作必要的记录。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父”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搭”等13个字和“母亲”等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啦”在本课的读音,能据词定音。

  2.学习梳理故事条理,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3.品读有关语句,感悟语句表达的目的(在这篇课文里具体的是:

雨大;翠鸟样子美丽,动作敏捷),初步了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在这篇课文里具体的是:

1.感官:

眼睛看、耳朵听;2.观察动物的样子、活动)及其意义(对事物有了了解;写具体)。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蒲”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蒲”等13个字和“乡下”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现象,能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感悟草地给“我”俩兄弟带来的快乐。

  3.通过填空的形式,能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4.根据提示把自己观察到的某一事物变化的情况和同学交流。

  (注意:

根据本单元的“初试身手”和“习作”,本课学习后,提示学生继续观察某一事物或场景,并作必要的记录。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蒲”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蒲”等13个字和“乡下”等18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