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25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docx

届高考化学考前保温训练卷一

考前保温训练卷

(1)

7.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相关的诗词,其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较好地表达了战士出征前开怀畅饮的豪迈情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忽略酒精和水之外的其他成分,葡萄酒的度数越高密度越小

B.古代琵琶的琴弦主要由牛筋制成,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制作夜光杯的鸳鸯玉的主要成分为3MgO·4SiO2·H2O,属于氧化物

D.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

答案 C

解析 因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葡萄酒的度数越高,酒精成分越多,密度越小,A项正确;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鸳鸯玉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硅酸盐,C项错误;红葡萄酒长时间密封储存时,乙醇被氧化可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D项正确。

8.有机物G(

)能添加在牙膏、口香糖中以增强香气。

下列关于G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1H14O

B.一氯代物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答案 C

解析 由有机物G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1H14O,A项正确;其结构中有8种不同环境的氢,一氯代物有8种,B项正确;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

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含有—CH3,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项正确。

9.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制取氢化钙的装置如下(固定装置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

制取H2,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B.装置B:

用于除去H2中杂质,①中盛有NaOH溶液,②中盛有浓硫酸

C.装置C:

制取CaH2,先点燃C处酒精灯,后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

D.装置D:

竖直导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H2流速以调节反应的进行

答案 C

解析 A项,Zn与稀盐酸反应生成ZnCl2和H2,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正确;B项,生成的H2中混有HCl、H2O(g),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除去杂质,正确;C项,H2中混入空气,加热时易发生爆炸,故要先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利用生成的H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待装置中充满H2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错误;D项,装置D中竖直导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通过观察进气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调节反应的进行,正确。

10.周期表前20号元素W、X、Y、Z、Q能形成一种常用的净水剂。

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Q为前20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QW为离子化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灼烧QW,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

B.X的氢化物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X和Y分别和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前者更稳定

D.Y和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均能溶解X与Z形成的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灼烧KH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A项正确;O的氢化物有H2O、H2O2,H2O2的结构式为H—O—O—H,其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非金属性:

O>S,故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H2S,C项正确;Al2O3为两性氧化物,KOH、H2SO4的溶液均能溶解Al2O3,D项正确。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用次氯酸钠处理氨氮(NH3)废水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aClO+2NH3·H2O===3NaCl+N2↑+5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1的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0.1NA

B.若反应转移电子6NA,则生成22.4LN2

C.0.1mol·L-1的氨水中,c(NH

)+c(NH3·H2O)=0.1mol·L-1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氨水大于NaClO溶液

答案 A

解析 1L0.1mol·L-1的NaClO溶液中,ClO-由于水解,其数目小于0.1NA,A项正确;该反应中转移6e-,因此当反应转移电子6NA时,生成1molN2,1molN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B项错误;氨水中存在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NH

,根据物料守恒,0.1mol·L-1氨水中,c(NH3)+c(NH3·H2O)+c(NH

)=0.1mol·L-1,C项错误;氨水中NH3·H2O电离抑制水的电离,而NaClO溶液中Cl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氨水小于NaClO溶液,D项错误。

12.将二氧化钛(TiO2)光电极嵌入到新型钠离子电池的正极,由于光电势的补偿,电池的充电电位下降。

该光电极辅助充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B.放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正、负极反应的粒子数目比为4∶3

D.辅助充电时,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充电时的工作原理图知,充电时阳极上I-转化为I

,电极反应式为3I--2e-===I

,A项正确;根据充电时a极发生还原反应:

S

+6e-===4S2-,知放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

4S2--6e-===S

,B项正确;由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I

+2e-===3I-,负极反应:

4S2--6e-===S

,并根据各电极上通过的电量相等,知正、负极反应的粒子数目之比为3∶4,C项错误;辅助充电时,光引发阳极反应发生,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D项正确。

13.已知Cr(OH)3是类似Al(OH)3的两性氢氧化物,Ksp[Al(OH)3]=1.3×10-33,Ksp[Cr(OH)3]=6.3×10-31。

如图为Cr和Al两种元素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式与pH的关系,图中纵轴表示lgc(M3+)或lgc[M(OH)

](其中M=Al或Cr)。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N表示Al3+的浓度变化

B.向Al(OH)3和Cr(OH)3混合悬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Al(OH)3先溶解

C.在Al(OH)3和Cr(OH)3共沉淀的体系中

=4.8×102

D.若溶液中Al3+和Cr3+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通过调节pH能实现两种元素的分离

答案 D

解析 根据Ksp[Al(OH)3]

,故向Al(OH)3和Cr(OH)3混合悬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Al(OH)3先溶解,B项正确;在Al(OH)3和Cr(OH)3共沉淀的体系中,存在二者的溶解平衡,

≈4.8×102,C项正确;由于Ksp[Al(OH)3]

mol3·L-3=1.3×10-28mol3·L-3,而此时c(Cr3+)·c3(OH-)=0.1×1.3×10-28=1.3×10-29>6.3×10-31,故Cr2+也会沉淀,因此不能通过调节pH,实现Al3+和Cr3+的分离,D项错误。

26.CaS可用于制备发光漆,用作脱毛剂、杀虫剂、硫脲等,还用于医药工业、重金属处理及环境保护。

某化学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反应:

CaSO4+C

CaS+CaO+SO2↑+CO↑+CO2↑,制备硫化钙并检验产物,可选用的装置如下:

已知:

①C及E~H中的试剂均为足量。

②酸性KMnO4溶液作氧化剂时,锰元素被还原成Mn2+。

③CaS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S。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

若只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CO,可采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字母组合),生成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

若只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CO2,可采用的最简单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字母组合),除去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

若同时检验CO2和SO2,采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字母组合)。

(4)若制备反应的条件完全相同,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上述实验装置中,得到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1

装置C硬质玻璃管连同CuO质量为26.80g

装置C硬质玻璃管连同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6.64g

实验2

装置G连同溶液质量为187.50g

装置G连同反应后溶液及沉淀的质量为188.38g

实验3

装置D、H连同溶液质量和为373.60g

装置D、H连同溶液质量和为374.24g

写出CaSO4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aS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证明硫化钙的化学式设计如下实验:

将一定质量(m1g)的样品溶于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称得固体质量为m2g,则表示硫化钙组成的计算式为n(Ca)∶n(S)=______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AFECG(或AFGECG)

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HG 5SO2+2MnO

+2H2O===2Mn2++5SO

+4H+

(3)ADHG或AHG

(4)2CaSO4+3C

CaS+CaO+SO2↑+2CO2↑+CO↑

(5)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 

(1)CaSO4和C反应条件是高温,反应装置选择A,只检验CO,利用CO还原CuO,然后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CO2。

CaSO4和C反应生成CO2和SO2,这两种气体对后面实验产生干扰,必须除去,然后CO还原CuO,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2)SO2、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首先利用SO2的还原性除去SO2,然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因此顺序是A→H→G;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

+2H2O===2Mn2++5SO

+4H+。

(3)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先检验SO2,可以利用SO2的还原性或漂白性,然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检验CO2。

(4)根据实验1,装置C中发生CO+CuO

CO2+Cu,装置C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差(26.80-26.64)g=0.16g,根据差量法,求出CO的物质的量为

mol=0.01mol,实验2:

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CO2,增加的是CO2的质量,即为(188.38-187.50)g=0.88g,合

mol=0.02mol,实验3:

装置D和H是检验和吸收SO2,增加的质量为SO2的质量,即为(374.24-373.60)g=0.64g,合

mol=0.01mol,因此SO2、CO2、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1∶0.02∶0.01=1∶2∶1,即三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3C

CaS+CaO+SO2↑+2CO2↑+CO↑。

(5)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CaCO3,需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根据钙原子守恒,即硫化钙中n(Ca2+)=

mol,硫化钙中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mol,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27.工业上可用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晶体和绿矾的流程如下:

已知:

Ⅰ.常见离子沉淀的pH范围

离子

Fe3+

Al3+

Mg2+

SiO

AlO

开始沉淀

1.9

4.2

8.1

9.5

10.2

沉淀完全

3.2

5.3

9.4

8.0

8.5

Ⅱ.焙烧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

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

(1)绿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焙烧后的混合物中除含有Na2CrO4、NaNO2和过量的Na2CO3、NaNO3外,还含有NaAlO2和Na2SiO3等物质,则焙烧过程中生成NaA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Y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酸化过程中用醋酸调节pH=5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pH调节的过低,NO

可被氧化为NO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调节pH=5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说明溶解度:

K2Cr2O7________Na2Cr2O7(填“大于”或“小于”)。

(6)流程中的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SO4·7H2O

(2)Na2CO3+Al2O3

2NaAlO2+CO2↑

(3)H2SiO3和Al(OH)3

(4)将CrO

转化为Cr2O

 Cr2O

+3NO

+8H+===2Cr3++3NO

+4H2O

(5)小于

(6)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 

(2)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CO3、SiO2等杂质,焙烧时加入碳酸钠和NaNO3,Al2O3与Na2CO3反应生成NaAlO2,化学方程式为Na2CO3+Al2O3

2NaAlO2+CO2↑。

(3)焙烧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iO3,加水浸取后过滤,Na2SiO3进入滤液,加入醋酸调节pH=7~8,生成H2SiO3沉淀;由表中数据可知,AlO

在pH≤8.5时沉淀完全,则调节pH过程中NaAlO2转化为Al(OH)3沉淀,故固体Y的主要成分为H2SiO3和Al(OH)3。

(4)CrO

与Cr2O

之间存在平衡:

2CrO

+2H+

Cr2O

+H2O,酸化过程中用醋酸调节pH=5,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将CrO

转化为Cr2O

若pH调节的过低,溶液中c(Cr2O

)较大,溶液的氧化性较强,可将NO

氧化为NO

,而Cr2O

则被还原为Cr3+,结合守恒规律写出离子方程式:

Cr2O

+3NO

+8H+===2Cr3++3NO

+4H2O

(5)调节pH=5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说明K2Cr2O7的溶解度小于Na2Cr2O7的溶解度。

(6)FeSO4易溶于水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从FeSO4溶液中获得FeSO4·7H2O晶体,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一系列操作。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Ⅰ.工业上使用的捕碳剂有NH3和(NH4)2CO3,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NH3(l)+H2O(l)+CO2(g)

NH4HCO3(aq) ΔH1

2NH3(l)+H2O(l)+CO2(g)

(NH4)2CO3(aq) ΔH2

(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ΔH3

则ΔH3=________(用含ΔH1、ΔH2的代数式表示)。

Ⅱ.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g)+4H2(g)

CH4(g)+2H2O(g),已知:

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1)该反应的ΔS________0(填“>”“<”或“=”),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并发生上述反应,T℃下,CO2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甲烷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H2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3)T℃下,反应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若降低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v(正)________;CO2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Ⅲ.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H++HCO

===CO2↑+H2O。

(2)简述CO

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2ΔH1-ΔH2

Ⅱ.

(1)< < 

(2)AD (3)

mol/(L·s)

(4)

 (5)减小 增大

Ⅲ.

(1)4OH--4e-===2H2O+O2↑或2H2O-4e-===4H++O2↑

(2)阴极H+放电产生H2,OH-浓度变大并与HCO

反应使CO

再生

解析 Ⅰ.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2ΔH1-ΔH2。

Ⅱ.

(1)这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ΔS<0。

因为温度升高时,H2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2)A项,反应正向进行时,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反应逆向进行时,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当容器体积不变时,二者都会导致体系内压强改变,所以体系压强不变的状态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正确;B项,由于反应进行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时,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错误;C项,反应开始时只有CO2和H2,所以生成的CH4与H2O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2,则CH4与H2O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错误;D项,反应正向进行时H2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逆向进行时H2质量分数增大,所以H2质量分数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正确。

(3)前20sΔc(CO2)=(a-b)mol/L,则v(CO2)=

,v(H2)=

×4=

mol/(L·s)。

(4)平衡建立过程中,反应消耗CO2为(a-b)mol/L,则参加反应的H2为4(a-b)mol/L,生成CH4为(a-b)mol/L、H2O为2(a-b)mol/L,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CO2为bmol/L,H2为[a-4(a-b)]mol/L=(4b-3a)mol/L,CH4为(a-b)mol/L,H2O为2(a-b)mol/L,K=

(5)温度降低时,化学反应速率减小,重新建立平衡后,v(正)也减小。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O2的转化率增大。

Ⅲ.

(1)电解时还原性最强的OH-在阳极放电生成O2,反应原理为4OH--4e-===2H2O+O2↑或2H2O-4e-===4H++O2↑,反应的OH-来源于水,所以电解时阳极产生H+,H++HCO

===CO2↑+H2O。

(2)阴极区氧化性最强的H+放电生成H2,H+主要来源于水,故电解时阴极产生OH-,OH-+HCO

===H2O+CO

,使CO

得到再生。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贝壳、珍珠、方解石的主要成分均为CaCO3,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

灼烧CaCO3的焰色为________(填标号)。

A.黄色   B.红色   

C.紫色   D.绿色

(2)CaCO3中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CaCO3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还存在________。

(3)关于CO2和CO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种粒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b.两种粒子的中心原子均无孤电子对

c.键角:

CO2>CO

d.两种粒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4)难溶碳酸盐易分解,CaCO3、BaCO3热分解温度更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解石的菱面体结构如图1,沿三次轴的俯视图为正六边形,如图2。

方解石的六方晶胞结构如图3,晶胞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其较小夹角为60°,边长为anm,晶胞高为cnm。

A在俯视图中为a,则B在俯视图中的位置为________(填字母)。

方解石的六方晶胞中,Ca2+和CO

的个数比为________;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方解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答案 

(1)B

(2)Ca

(3)bc

(4)BaCO3 Ca2+半径比Ba2+小,对CO

中的O2-吸引力更大,且产物CaO比BaO更稳定

(5)d 1∶1 

×1021

解析 

(1)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铜元素的焰色为绿色,钙元素的焰色为红色,故灼烧CaCO3的焰色为红色。

(2)CaCO3中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

中除了含有σ键外还有π键。

(3)CO2分子中的中心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中心C原子无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sp杂化,CO2为直线形结构,键角为180°,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