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投标阶段合理化建议教学文案.docx
《工程投标阶段合理化建议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投标阶段合理化建议教学文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投标阶段合理化建议教学文案
工程投标阶段合理化建议
为了便于甲方及监理有效地控制整个施工过程,我公司认为应施行工程例会制度,每周至少举行一次各单位碰头例会,届时设计师和各单位施工负责人及施工主管必须参加,如实汇报工程进度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争取在当天的会议中协商解决,遇到特殊情况甲方和监理随时随地可组织临时例会,杜绝各施工单位和各部门各自为政,盲目施工的施工通病,缩短工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2、建议内隔墙采用工厂加工预制的成品隔墙,这种墙板质轻、块型大、表面平整,可以替代传统的黏土实心砖、空心砖,被用作建筑物的隔墙板材,主要在住宅、办公楼、宾馆、酒店、别墅、商贸会所、运动场馆等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
新型墙板在制作过程中,有50%-60%的原料都来源于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块、砖块和沙粉等,可以将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提升到80%。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与一般墙体材料相比,这种新型轻质隔墙板的施工期也可以缩短。
一般墙体材料,每人每天平均砌4.5-5平方米,而这种新型墙板因为无需再反复粉墙,每人每天平均可砌15-20平方米,提高了施工效率。
这种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在节水、节材、节地、节电、环保等方面有着全方位的贡献。
不久前,这种新型墙板已经被认定为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3、加快施工进度的合理化建议
用于控制本工程建设的进度计划,应该是经过优化的计划,计划应通过对工期、费用及资源需要量的优化后实施,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然而,除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合理、周密的施工网络计划外,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加强对优化计划的监督、检查与纠偏,是加快本工程施工进度的有力保障。
一.建议利用计算机进行计划管理
二.建议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人才优势
三.建议加强施工配合,协调好各种关系,为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加强进度控制的动态管理
1.关于统筹协调科学安排施工进度的建议
2.及早进行主要设备及装修材料的调研和订货的建议
4、提高工程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一.建议对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地方相关部门等搞好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为工程创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
由各施工单位编制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检查,有据可依。
组建专业性强的质量检查小组,严把施工中每道工序的质量关。
各方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施工现场,随时掌握工程施工及质量情况。
在检查中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并经常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建立完善的质量奖励和惩罚制度,及时进行质量评定,定时通报质量及质量活动情况。
通过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能促进本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施工工艺的实施。
使本工程项目施工进展有条不紊,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本工程施工质量,对现场安全、环境、消防、保安也均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议加强质量控制的动态管理
1.关于测量质量控制的建议
测量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按设计要求准确定位是前后工序顺利交接的保证和关键。
因此应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施测方案及测量报告,对承包商的施测进行全过程的旁站或进行复测,特别是监控承包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维护、不同承包商施工标段之间平面及高程的平顺连接。
各类现场检测(如桩基工程、主体结构、建筑节能、室内环境等的检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监理必须对检测全过程进行见证,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并防止发生影响检测结果的事件。
2、智能化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设计院智能化工程设计后,专业公司(承包商)往往要对该设计作深化设计或设计细化,即便完全选择设计单位的施工图,也达不到传统专业(如电气、给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的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少方面存在随意性和可变性,如业主和监理缺乏此方面专业知识就难于控制。
②招标时往往以设计为蓝本,但设计比较粗线条不可能尽善尽美,施工单位往往提出各种优化改进方案,再加上各家投标单位的设备选型、产地(进口、国产)不同,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所以很难找到最优性价比。
③施工过程中,由于该行业、产品(含软件)升级,更新换代特别快,投标中的许多型号、规格、版本,施工单位以已不生产、更新换代、升级为由要求更换(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借口),是否要更换,如何更换,价格是否合理,性价比有否降低,均要花较大精力核查:
招投标书、产品说明书、技术文本、设计文本及市场调研。
④智能化工程施工单位很多,但各单位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诚信度差别甚大,有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接弱电工程的能力,靠挂靠交一些管理费给有资质的单位,以该单位名誉接工程,造成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迟迟不能竣工的也时有所闻。
⑤智能化仪器设备品种型号繁多,更新换代快,新产品多,进口设备多,如何把好报验关也是一个难题。
为此建议:
①在智能化工程安装招标前,最好由业主召集设计、监理及专业公司(如能外请一些专家更好),对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作一次较为详实的研讨,各个子系统是否满足业主对功能上的基本要求,系统安全可靠性如何,有否冗余量,是否利于升级换代,有否考虑扩展性,有否遗漏,是否增加一些新功能,主要仪器设备的性价比等,尽量使设计细化合理,更具操作性。
②最好由设计单位或业主在招标前,明确仪器、设备、主要元器件及辅料的型号、规格、产地(进口还是国产),越详细越好,以便投标方有一个统一标准,利于公平竞争。
③投标文件中已明确的仪器设备等型号、规格、产地,没有确切的充分理由一律不准更换,否则业主、监理难于控制。
④对投标单位应作一次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包括公司概况、人员组成,及有代表性竣工项目运行情况(现场了解使用单位)。
⑤严把仪器、设备报验关,尤其是资料报验,首先应根据设计文件及投标文本确认产品是进口还是国产,是原装还是国内组装,是中外合资还是国外企业在国内的分公司。
国内产品应具有三证及部分检测资料,进口产品除应有完备的报关手续及相关证明,尚需产地证明,要求商检的应有商检证明。
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应为中文文本。
8.确定监理单位后,建议监理单位尽早介入初步设计,就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的质量问题与设计单位商讨,提出设计解决问题办法。
地下结构防水在设计方面阶段控制工程质量更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
1.加强图纸会审,减少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索赔,严格控制工程决算;
2.施工方案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行、节约的原则,并附施工图预算书,审核后付进度款,严格控制现场签证;
3.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安全可靠,应采取施工单位先提出方案、措施,采取一次包干的方法,以节省投资,一般情况不进行现场签证;
4.为保证工程进度正常进行,总投资必须控制在工程投资概算指标以内。
在必要的情况下,实行"月度施工进度奖"制度,用适当的奖励来最大限度激发施工单位的施工潜力,使工程的工期合理缩短,从而提高资金效率;
5.施工单价招投标过程中明确风险费用所包括的范围(尤其是地基基础阶段),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遇不良地质情况和处理意外事件而导致的费用索赔;
6.监理批准的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责任问题
施工单位通常认为,只要是监理批准的技术措施,若发生费用增加就应由业主支付。
而监理则认为,只要不是设计变更,施工单位为达到工程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或措施是施工单位的合同责任,即使有经济风险也是适宜的、可行的,业主对此并不负经济责任。
为了避免相互扯皮,应在承包商的施工合同中必须事先明确这一点。
建议及早确定各专业分项工程承包商
由于本工程是汇聚了各专业工程的项目,而且是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施工。
其中所需的工序流程协调,施工条件的协调等甚为复杂,当中可能有某些专业之间是从来没有协作过的。
在各专业设计方案之间的协调方面也需要及早进行,所以,我们建议及早确定各专业分项工程设计方案和及早确定各专业分顶工程承包商从而要以达到建设更加有序地进行,避免由于配合协调等施工准备工作时间不足所带来的混乱局面,有效地节约工程投资成本,确保按计划进行。
6、确保施工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本着科学、可行、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原则,提出应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
因为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都存在,特别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对此通常容易被人们忽视。
所以,为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本工程应强化项目风险管理。
一.建议加强本项目的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减少风险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影响,有准备的、理性地进行项目实施,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等工作过程。
1.风险识别
确定可能影响项目的风险种类,即可能有哪些风险发生,并将这些风险的特征整理成文档,决定如何采取和计划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工程风险识别,在本工程监理大纲中有详细陈述,这里不再重复。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两种方法。
实际运行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由于识别出来的每一个风险都有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影响范围和影响量。
因此通常对罗列出来的风险必须作如下分析和评估:
(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发生的概率,必然在必然事件(概率=1)和不可能事件(概率=0)之间。
它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可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分析与统计、主观测验法、专家估计法等方法估算。
(2)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
风险的影响和损失估计可能包括:
工期损失;费用损失;对工程的质量、功能、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人身保障、安全、健康、环境、法律责任、企业信誉、职业道德等方面有影响的风险。
(3)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分析
即风险可能在项目的哪个阶段、哪个环节上发生。
这个分析对于风险的预警有很大的作用。
(4)风险事件的级别评定
项目风险评估标准应分为计划风险水平和可接受风险水平两个层次。
不同的风险位能则可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别或级别。
A类:
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一旦发生损失也很大。
这类风险通常是风险管理的重点。
B类:
如果发生损失会很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风险。
对这风险可以着眼于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C类:
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损失很小的风险。
对此类风险可以着眼于采取措施以减少发生的可能性。
D类:
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都很小的风险。
(5)风险的起因和可控制性分析
任何风险都有发生的根源。
对风险起因的研究是为风险预测、对策研究(即解决根源问题)、责任分析服务的。
风险的可控性,是指人对风险影响的可能性,如有的风险是人力可以控制的,而有的风险却不可以控制。
3.风险响应
为研究和确定消除、减小或转移风险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风险,建议应根据需求,策划并编制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其内容切实可行。
一般来讲,A类风险需要单独编制风险管理计划;B类和C类风险可以在有关监理文件中明确风险管理措施;D类风险则可以接受,不必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1)风险应对策略
对分析出来的风险必须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必须取得风险的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策略是项目实施策略的一部分。
对风险,特别是对重大的风险,要进行专门的策略研究。
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采取的策略是:
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自担;风险转移;风险共担等五种应对风险的策略。
(2)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本工程分析出来的风险可以接受,或想办法消除、减小或转移。
建议都应该对自己承担的风险(明确规定的和隐含的)应有准备和对策,应有计划,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管理、组织的优势和过去的经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去回避风险、减轻发生的风险损失。
同时采取工程保险的方式去转移可能发生的风险,也是应对项目风险的一种重要措施。
当风险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损失或部分损失。
当然,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支付一笔保险金,对任何一种保险要注意它的保险范围、赔偿条件、理赔程序、赔偿额度等。
总之,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应采用多种策略、多中应对措施,去化解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
使本工程项目抗风险能力达到最强,其总风险就最小。
4.风险控制
本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主要贯穿于本工程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合同管理等过程中。
(1)风险监控和预警
风险控制和预警是项目控制的内容之一。
在工程实践中,将通过本工程的工期和进度的跟踪、成本的跟踪分析、合同监督、各种质量安全监控报告、现场情况报告等手段,了解本工程的风险。
本工程的风险预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天气预测预报;各种市场行情,价格动态;政府政策动态;各参建者或组织的状况报告等。
同时在本工程阶段性计划调整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近期风险的预测,并纳入近期计划中,并且还要考虑到计划的调整和修改是否还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
(2)风险响应准备
风险响应准备是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基础工作。
响应准备工作包括:
各种应急措施、设备、人员培训、程序设计、通信手段、备选方案等。
(3)风险响应行动
风险一旦发生就应积极地采取措施,切实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量,降低损失,防止风险的蔓延,以减少项目的损失。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在风险发生时,迅速执行风险应急计划和措施。
同时也要控制工程施工,保证完成预定目标,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
且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执行施工。
(4)风险后期事件处理
风险发生并应急与响应以后,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调查,对风险有关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
尽可能地修改计划、修改设计,考虑工程中出现的新状态,对本项目风险管理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本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参建有关单位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集和分析与本项目风险相关的动态信息,将上述风险中的预警信息在风险控制措施、演习或模拟应急计划中得到体现,做好预警的准备工作,并将相关实施动态纳入本项目的进展报告。
(5)总结经验
风险没有发生,但运行活动已经完成时,有关人员仍然应该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充分考虑任何可能的新的风险,以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二.本工程所存在的风险分析
通过对本工程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整个工程建设有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罗列,形成对本工程主要风险的多方位透视。
1.工程质量风险
一般认为,工程质量缺陷,特别是工程质量事故,是典型意义上的工程质量风险,这类风险,其实在对本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分析中已有充分的体现。
质量事故出现,也就认为质量风险发生了。
但是从工程质量风险识别的角度分析,识别本工程质量风险,应根据自身项目管理的经历、类似工程风险管理的数据和资料、或是采用专家访谈或问卷的形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本工程质量风险的来源因素主要包括:
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项目的决策因素,工程勘察因素,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等。
以项目业主为主体,通过对本项目特点和难点的另一角度分析,工程质量风险可划分为以下五类:
(1)组织类风险。
指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风险,如:
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人员职能分工不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差,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不适应等。
(2)管理类风险。
指项目管理过程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风险,如:
①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协调能力差,不了解实际情况瞎指挥、随意提前工期,工程采购不规范,对质量事故或问题处理不彻底。
②土方开挖、运输拉运、土方填筑施工;工程大量的建筑材料、设备拉运;施工现场平面的合理布置等协调与管理处理不当,不仅使各专业施工产生相互干扰,并且对城市及其周边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
(3)合同及经济类风险。
指项目合同和经济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风险,如:
选择标价低、工期短的施工单位中标,施工(供货)单位履约能力差、质量管理水平差、随意分包,监理单位履约能力差、转包或分包、工作程序不规范,资金不到位,不能及时计量支付等。
(4)技术风险。
指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实施过程中与技术相关的工程质量风险因素,如:
①勘察深度不足,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不全或不细,可能造成基础处理工程量增大;②设计不合理或深度不够,与现场情况不符,引起的设计变更增多及投标中发生的不平衡报价;
③结构和设备设计质量、技术方案、构造措施合理性及可行性不能满足其他相关部门要求;
④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或随意修改设计,使用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合格;
⑤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测量等)不符合要求;
⑥施工及监理单位对质量事故或问题的处理不彻底或任意掩饰,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不严格执行规范,导致不合格工程通过验收或遗留工程质量问题;
⑦竣工后工程回访保修服务差等。
(5)项目外(环境类)风险。
指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复杂的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环境保护。
①地形复杂,工程地质、水文情况不明,施工图设计脱离现场实际,有可能造成土石方量、土石比的意外变化;
②工程范围内地面障碍物,如:
大量垃圾土、杂草等;
③周边环境、施工场地等的限制而采取的特殊工程措施,引起工程费用的增加;④工程跨越雨季或遭遇台风季节对本工程不可避免的影响等。
⑤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作不可忽视。
2.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风险
根据本项目特点与难点分析,遵照国家现有安全生产方面法律。
法规、条例的规定,监理工程师有权审查承包商的安全生产措施设计方案,督促承包商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关心工程和人员保险,对工地的安全生产设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承包商发出警告,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有权下令停工,也有权向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推进项目风险管理,能够有组织、有准备、理性地进行项目实施,保证本工程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