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137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docx

环境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微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什么是微生物?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

2.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包含十分庞杂的生物类群。

根据:

Ø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Ø原核或真核

3、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2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

细菌、放线菌等;

原生生物界:

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界:

酵母、霉菌等;

动物界

植物界

3六界系统:

五界系统+病毒界

4、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微生物分类学——是一门按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将它们划分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的科学。

微生物分类的目的:

a)按其亲缘关系分群归类,了解其系统发生;

b)按照分类系统编制检索表(根据一种或一套特征作为识别鉴定某种微生物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检索表是鉴别具体某一菌种的依据

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工作步骤:

a)获得该微生物的纯培养;

b)测定一系列必要的鉴定指标;

c)查找权威性鉴定手册。

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a)包括传统的分类方法

b)现代的微生物分类方法

传统的微生物分类方法:

a.形态特征,包括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

b.生理和生化特征(营养、代谢产物、温度、氧气)

c.血清学反应

d.生态特征

e.生活史

f.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现代微生物分类方法:

a、核酸分析

b、DNA杂交

c、细胞壁成分分析

d、红外光谱。

微生物的命名:

微生物的的分类单位依次为

界(Kindom)、门(Phyl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微生物种的学名:

属名+种名

学名=属名+种的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定名人+定名年分。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a.体积小、比面值大

b.吸收快、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易变异、适应性强

e.种类多、分布广

二、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

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研究内容(按研究的生命现象):

Ø微生物形态学:

研究不同微生物的个体形态、群体特征,以及繁殖方式。

Ø微生物生理学:

研究微生物的营养机制、能量和物质代谢规律。

Ø微生物遗传学:

研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

Ø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作用以及与动植物的相互关系。

2.研究内容(按研究的生态环境):

Ø土壤微生物学

Ø水体微生物学

Ø海洋微生物学

Ø环境微生物学

第二节环境科学与环境微生物

1.环境与环境科学

☐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环境问题

1定义:

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产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变化,使人类变得不再适应,甚至明显地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进步与发展,这一环境变化叫环境问题。

2产生的原因: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

3环境科学——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微生物学

1.定义:

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污染防治的科学。

2.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1012吨;

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重感冒患者为8500万;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a)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v微生物菌种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成员;

v是环境中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v是环境中无机物的重要转化者;

v是参与环境污染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积极分子。

Ø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

Ø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有机酸、酶、药物、疫苗、奶酪、啤酒、酱油等

Ø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b)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

某些致病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广为传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背景;

2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3微生物对污染环境的净化与修复;

4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3.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

4.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1揭示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2避免或防止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

3开发、利用微生物以保护环境造福于人类

第二章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一)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细菌

第二节放线菌

第三节蓝细菌

原核与真核的区别

原核细胞:

ØDNA无核膜包裹,无组蛋白;

Ø细胞膜上有复杂的酶系统

Ø细胞较小

真核细胞:

Ø遗传物质被核膜包裹,有组蛋白;

Ø细胞器的分化;

Ø细胞较大

第一节细菌

Ø定义:

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

Ø生存环境:

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动。

有特殊的臭味或酸败味,发粘、发滑。

Ø应用:

工业上生产各种氨基酸、核苷酸、酶制剂、乙醇、丙酮、丁醇、有机酸、抗生素等;农业上用作杀虫菌剂、细菌肥料的生产和在沼气发酵、饲料青贮等方面的应用;医药上如各种菌苗、类毒素、代血浆和许多医用酶类的生产等;以及细菌在环保和国防上的应用等,都是利用有益细菌活动的例子。

Ø危害:

人、动物、植物的传染病、引起食物和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

一、细菌细胞的形态与排列状态

(一)基本形态

球菌(coccus)及其排列状态

•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以典型的二分裂殖方式繁殖,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常保持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根据细胞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的各子细胞的空间排列状态不同,可将球菌分为以下几种: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单球菌:

•细胞分裂沿一个平面进行,新个体分散而单独存在.

•如尿素微球菌Micrococcusureae

双球菌:

•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新个体成对排列.

•如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pneumoniae

链球菌:

•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新个体不从老细胞上分离,排列成链状.

•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lactis

•溶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hemolyticus

四联球菌

•细胞分裂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四个细胞特征性地连在一起,呈田字形.

•四联微球菌

Micrococcustetragenus

八叠球菌

•细胞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八个球菌细胞特征性地连在一起成立方体形.

•藤黄八叠球菌

Sarcinaureae

葡萄球菌

•细胞无定向分裂,多个新个体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群体,如一串葡萄。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coccusalbus

2.杆菌(bacillus)及其排列状态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

杆菌的形态:

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竹节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

螺旋菌(spirilla)

螺旋状的细菌称为螺旋菌。

根据其弯曲情况分为:

弧菌(vibrio):

螺旋不满一圈,菌体呈弧形或逗号形

例:

霍乱弧菌、逗号弧菌

螺旋菌(spirillum):

螺旋满2—6环,螺旋状

例:

干酪螺菌

螺旋体(spirochaeta):

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菌体柔软。

例:

梅毒密螺旋体

(二)特殊形态

除以上几种细菌的基本形态外,细菌细胞还有其他特殊形态:

柄细菌、肾形菌、臂微菌、网格硫细菌、贝日阿托氏菌(丝状)、具有子实体的粘细菌等是特殊形态的细菌。

(三)细菌的大小

(1)长度单位:

微米(μm)

(2)描述:

球菌:

直径

杆菌:

宽×长

螺菌:

宽、长、螺距

通常球菌直径:

0.2—1.5μm,

杆菌:

长1—5μm,宽0.5—1μm。

例如:

E.coli:

平均长度:

2μm;宽度0.5μm

1500个大肠杆菌头尾相接等于3mm;

109个大肠杆菌重1mg.

二、细菌染色法:

细菌细胞极其微小并且透明,氺浸片或悬滴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只能观察到菌体的大体形态和运动。

进行菌体细致形态构造的观察需对其染色。

抗酸染色法

步骤:

涂片固定——酸性复红初染——3%醋酸酒精脱色——美蓝复染——镜检

结果:

抗酸菌———红色;非抗酸菌——蓝色。

★革兰氏染色法(GramStain)

步骤:

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

结果:

蓝紫色——G+菌(阳性)粉红色——G-菌(阴性)

三、细菌细胞的构造及其功能

v一般构造: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核糖体等,是所有细菌细胞都具有的构造;

v特殊构造:

鞭毛、菌毛、性菌毛、荚膜和芽孢等,并非所有细菌具有的构造。

(一)一般构造

1.细胞壁cellwall★

Ø细菌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厚实、坚韧的外被。

Ø细菌细胞壁可用电子显微镜或质壁分离进行观察。

Ø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胞壁★

(1)G+菌(金黄葡萄球菌为例):

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细胞壁厚度较厚,20-80nm

细胞壁分层不分层

肽聚糖含量含量高(30-95%)

肽聚糖层数层数多(40层左右)

交联度交联度高(网状结构)

磷壁酸有

脂多糖无

DAP无

肽聚糖:

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Ø双糖单位:

G(N-乙酰葡萄糖胺)和M(N-乙酰胞壁酸)以ß-1,4-糖苷键连接而成;

Ø短肽:

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

Ø肽桥:

5个甘氨酸组成,用于短肽直接的连接。

磷壁酸:

ØG+菌特有的成分,结合于肽聚糖的M,协助肽聚糖加固细胞壁;

Ø提高细胞膜结合酶的能力(使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利用吸附二价金属阳离子,维持酶活性);

Ø保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如A族链球菌)与其寄主间的粘连;

Ø提供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Ø形成表面抗原决定簇的主要成分。

1.细胞壁★

(2)G-菌(大肠杆菌):

外壁层、内壁层

细胞壁厚度较薄10-15nm

外壁层6-10nm

细胞壁分层分层

内壁层2-3nm

肽聚糖含量只占组分的5-20%

肽聚糖层数低,一般1-2层

交联度较低

磷壁酸无

脂多糖有(外壁层)

外壁层

Ø磷脂双分子层

Ø脂蛋白

Ø脂多糖(LPS):

类脂A、

核心多糖、

O-侧链

LPS主要功能

①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②起细菌自我保护作用,阻止溶菌酶、抗生素和染料等侵入菌体,及阻止周质空间中的酶外漏;

③革兰氏阴性菌抗原决定簇;

④噬菌体吸附的位体。

内壁层

Ø肽聚糖:

a.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为m-DAP

b.没有肽桥

c.单体间连接由甲肽尾的D-丙氨酸与乙肽尾的m-DAP直接连接而成

1.细胞壁★

(3)革兰氏染色机制

第一步:

菌体着紫色

第二步:

碘和结晶紫在细胞内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第三步:

酒精破坏G﹣的外膜、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菌体呈无色;乙醇使G+肽聚糖层脱水,孔隙变小,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不能通过细胞壁,菌体保持紫色。

第四步:

沙黄复染,G﹣被染成红色;G+仍为紫色。

(4)细胞壁的功能:

1、决定革兰氏染色性质;

2、固定细胞外型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

等外力的损伤;

3、屏障作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4、鞭毛运动的支点;

5、与细胞分裂有关;

6、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

敏感性。

☻(5)细胞壁缺陷细菌:

Ø原生质体(protoplast):

人工使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使用青霉素抑止细胞壁合成,留下由细胞膜包裹的脆弱细胞,一般由G+菌形成;

Ø球形体(spheroplast):

残留部分细胞壁,由G-菌形成。

ØL型细菌:

自发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损的细菌,细胞膨大,对渗透压敏感,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状小菌落。

2.细胞膜cytoplasticmembrane

概念:

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观察方法:

(1)质壁分离

(2)电镜技术(3)鉴别性染色(4)溶菌酶处理

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交换;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细菌细胞的能量代谢活动中心;

•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LPS、肽聚糖、磷壁酸)等大分子的场所;

•提供鞭毛的着生点和运动所需能量。

3.间体

⑴概念:

细胞膜内褶形成的管状、层状结构,一般位于细胞分裂的部位或附近。

⑵间体的功能:

a.参与隔膜形成b.与DNA分裂有关

4.核质体nuclearbody

大型环状双链DNA分子不规则地折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细菌DNA:

长度:

0.25—3mm

例:

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功能:

负载遗传信息。

5.细胞质cytoplast及其内含物inclusion

概念:

细胞膜内除核质体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总称为细胞质。

细胞质功能:

含有丰富的酶系,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代谢的场所。

(1)核糖体ribosome

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酸(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细菌的核糖体

沉降系数为:

70s,50s+30s

功能:

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结构。

(2)颗粒状内含物(P20)

异染粒(metachromaticgranule):

概念:

是普遍存在的贮藏物,大小为0.5—1μm,主要成分是无机偏磷酸盐的聚合物,嗜碱性强,用美兰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红色。

功能:

贮存磷元素和能量,降低渗透压。

含异染粒的细菌种类:

棒状杆菌和某些芽孢杆菌等.

聚-β-羟基丁酸(poly-β-hydroxybutirate,PHB):

碳源类储藏物。

不溶于水,易被脂溶性染料(如苏丹黑)着色。

功能:

贮存碳源、能源和降低渗透压。

许多好氧菌和光合厌氧菌都含有聚β-羟丁酸颗粒。

硫粒:

是硫元素的贮藏体

形成:

环境中H2S含量高时,在体内积累S;H2S不足时,S氧化成硫酸盐,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功能:

a.好氧硫细菌的能源b.厌氧硫细菌的电子供体

肝糖、淀粉粒、脂肪滴

淀粉粒和肝糖:

都是α-1,4或α-1,6糖苷键的葡萄糖聚合物。

通常较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内,颗粒较小。

若这类贮藏物大量存在时,用碘使对其染色,肝糖粒能被碘液染成红色,淀粉粒被碘成蓝色。

脂肪粒:

脂肪粒的折光性较强,它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细胞生长旺盛时,脂肪粒增多,细胞遭破坏后,脂肪粒可游离出来。

气泡

由蛋白质膜构成的充满气体的泡状物。

有些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几个或多个气泡。

常见于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

气泡的功能:

■调节细胞比重,加大菌体的浮力,使菌体漂浮在合适的水层中,。

■气泡吸收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供代谢需要。

例:

许多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盐杆菌常含有气泡。

(二)特殊构造★

1.糖被glycocalyx

概念: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一层富含水分、透明粘性的胶状物质。

分类:

根据形状和厚度不同

荚膜(capsule):

粘性胶状物质较厚,有明显的外缘和形状,紧密结合于细胞壁外。

微荚膜(microcopsule):

粘液状物质较薄,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

粘液层(slimelayer):

粘液物质没有明显的边缘,与细胞表面结合松散,可向周围环境中扩散,增大黏性。

菌胶团(zoogloea):

包裹在细胞群体上的胶状物质。

荚膜

成分:

•水分(90%以上)

•多糖、多肽、蛋白质

观察:

•负染法:

荚膜不易着色

生理功能:

1、抵抗干燥;2、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菌体免受噬菌体和其他物质(溶菌酶等)的侵害;3、表面抗原(K抗原),是有些病原菌的毒力因子或粘附因子;4、贮藏养料

荚膜与菌落形态:

光滑(Smooth,S-)型菌落——产荚膜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湿润、有光泽、呈粘液状,称S-型菌落。

粗糙(Rough,R-)型菌落——不产荚膜的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相对干燥、粗糙、称R-型菌落。

荚膜的形成条件:

Ø微生物的遗传特征之一,受基因调控。

但不是细菌的必要结构,失去荚膜的菌株仍然能够生活。

Ø形成与组成明显受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影响(与环境密切相关)。

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mesenterondes)以蔗糖为碳源时合成葡聚糖成分的荚膜。

2.鞭毛与菌毛

(1)鞭毛flagellum

概念:

某些微生物表面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状结构,具运动功能。

成分:

蛋白质

观察方法:

1、电镜2、光学显微镜(悬滴法)3、菌落形态4、特殊鞭毛染色5、穿刺培养

鞭毛的着生方式

鞭毛的结构:

鞭毛丝.鞭毛钩.基体

鞭毛丝:

伸在细胞壁外纤丝状部分,由鞭毛蛋白亚基螺旋排列形成中空管状结构。

鞭毛钩:

又称钩形鞘,是连接鞭毛丝和基体的一个弯曲筒状部分,蛋白质亚基组成。

基体:

埋在细胞壁与细胞膜中,由同心盘状物组成。

鞭毛的功能:

1.运动2.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

(2.1)菌毛(fimbria或pillus)

概念:

某些菌体表面纤细、短直、中空、数量较多的蛋白附属物。

多见于G﹣菌。

区别:

比鞭毛短、细、直、数量多,结构简单,无基体构造,直接着生于细胞膜上。

功能:

不具有运动功能,与细菌的吸附、致病性等有关。

(2.2)性菌毛(sexpillus)

概念:

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每个细胞1至几根。

一般多见于G﹣细菌。

功能:

参予细菌接合,不同菌株间传递DNA片断。

(二)特殊构造★

3.芽孢spore

概念:

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内形成一个圆(椭)抗逆性休眠体。

一个细胞形成一个芽胞。

功能:

抵抗不良环境。

为休眠体而非繁殖体,无繁殖功能。

芽孢形状、着生位置和大小因种而异,是细菌分类的形态特征之一。

芽孢的组成和结构

▪孢外壁:

芽孢最外层,主要含脂蛋白,透性差,不易着色。

▪芽孢衣:

主要含疏水性角蛋白,对溶菌酶、蛋白酶、表面活性剂具有强抗性。

▪皮层:

体积大,渗透压高,致密。

含芽孢肽聚糖和DPA-Ca。

▪核心:

(芽孢壁、芽孢膜、芽孢质和核区)含水量极低。

成分基本与一般细胞相似。

芽孢的特点

1、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极强抵抗力。

2、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3、芽胞内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但保持潜在萌发力。

4、一个芽孢萌发只产生一个营养状态的细胞。

研究芽孢的意义

1、分类鉴定2、保存菌种3、分离菌种4、灭菌标准

四、细菌群体形态及繁殖方式

2.细菌的菌落特征

⑴定义:

★菌落(colony):

由单个少数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出来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菌苔(lawn):

多个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

◆克隆(clone):

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纯种细胞群。

⑵特征:

小、湿润、较光滑、透明、粘稠,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于挑取,质地均匀,色泽多样。

⑶细菌的液体培养特征:

1、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膜;2使培养液混浊;3、产生絮状沉淀。

第二节放线菌Actinomycetes

放线菌的基本形态

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的培养特征

放线菌的主要属

概念:

呈菌丝状生长,以孢子进行繁殖,高(G+C)mol%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

“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

近代生物学技术

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

菌丝常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生长,因此得名。

有特殊的土霉味。

分布:

广泛,土壤、河流、海洋、空气、食品及动植物体表和体内均有其分布。

以微碱性土壤分布最多。

应用:

抗生素产生菌(61.7%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酶类、维生素的生产菌;固氮能力,对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能力,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危害:

某些菌种引起动物放线菌病(皮肤、脑、肺和足部感染),某些Nocardia(诺卡氏菌属)引起人和动物的诺卡氏菌病;还有少数放线菌能引起植物病害。

危害:

某些菌种引起动物放线菌病(皮肤、脑、肺和足部感染),某些Nocardia(诺卡氏菌属)引起人和动物的诺卡氏菌病;还有少数放线菌能引起植物病害。

二、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无隔膜,为单细胞。

菌丝直径与杆菌相似(1μm左右);

•细胞壁含磷壁酸、二氨基庚二酸;

•革兰氏阳性。

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

基内菌丝:

较细,色淡,吸收营养,排出代谢废物;

气生菌丝:

基内菌丝上向空间分化出较粗,色深的分枝菌丝。

孢子丝:

气生菌丝成熟后,特化而形成,通过横隔分裂的方式产生分生孢子。

孢子丝与分生孢子形态多样,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主要形态依据。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五、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质地:

致密、干燥、不透明,表面呈紧密的丝绒状,上有色彩鲜艳的干粉,难挑起,表面有放射状沟纹,菌落正反颜色常不一致。

六、放线菌的代表属

①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共约1000多种。

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体,菌丝体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之分;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因种而异。

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由链霉菌产生。

②诺卡氏菌属(Nocardia)

此属中多数种没有气生菌丝,只有营养菌丝。

在培养15h至4天内,菌丝体产生横膈膜,分枝的菌丝体突然全部断裂成杆状、球状或带叉的杆状体。

③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不形成气生菌丝,只在营养菌丝上长出很多分枝小梗,顶端着生着一个孢子;其菌落较链霉菌小得多。

④放线菌属(Actinomyces)

多为致病菌。

只有营养菌丝,可断裂成V或Y形体。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1、真核微生物概念:

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执行不同功能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2、种类:

(1)真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霉菌、大型真菌)

(2)显微藻类(3)原生动物

3、真菌特点:

①.具有发达的菌丝体;②.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③.以产大量孢子繁殖;④.陆生性强⑤.不进行光合作用;

第一节酵母菌

1、定义:

是能发酵糖类的单细胞真菌。

2、特征:

单细胞;芽殖为主,少数裂殖;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含甘露聚糖;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3、分布:

偏酸性的含糖环境。

水果、蔬菜、蜜饯的表面,果园土壤中常见。

4、种类:

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5、应用:

(1)人类第一种“家养微生物”,啤酒、红酒和面包;

(2) 提取核酸、麦角甾醇、辅酶A、细胞色素C和维生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