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096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docx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汇总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方法》

第一节 化学物急性中毒死亡的确定

 

淡水鱼类急性中毒死亡诊断程序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根据化学物致鱼急性死亡与其它原因致鱼死亡在十八项诊断指标上的

 

中                           排除        病害死鱼

毒  十八项诊断指标调查分析               缺氧死鱼

死                                        毒藻死鱼

亡                                排除其它原因死鱼

确    化学物急性中毒死亡

  

      不同毒物致鱼死亡时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分析

              疑   重金属    农药  无机物和有机物混合废水

最         毒  中毒死鱼 中毒死鱼    中毒死鱼   中毒死鱼

终  综合     物

诊  分析     确     汞   有机氯农药    黄磷  维尼涤工业废水

断      定     铬   有机磷农药    氨、酚炼焦、煤气、冶金、

       镉   菊脂类农药    余氯  炼油厂废水

       铅   氨基甲酸脂类  氰化物造纸废水

       锌   除草剂        砷    染料厂废水

       镍                  石油类制糖厂废水

       铜                  硫化氢

                            氟化物

                            酸、碱

 

毒物来 污染源调查,确定可疑毒物来源及进入渔业水域

源调查 时间、原因及途径

 

实验室 水样、底质样、鱼样实验室分析及试验

分 析

 

差异分析,排除病害死鱼、缺氧死鱼、毒藻死鱼,同时也排除其它原因死鱼的可能性,初步确定死鱼是由于化学物急性中毒所致。

第二部分是根据不同毒物造成鱼类急性死亡时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认定致鱼死亡的一种或几种可疑毒物。

第三部分是污染源调查,确定可疑毒物来源及进入渔业水域的时间、原因及途径。

第四部分是对水样、底质样、鱼样进行实验室分析和试验。

最后经综合分析对死鱼原因作出最终诊断。

一、诊断指标及指标特征

   根据对各种死鱼原因造成的鱼的形态、行为反应和环境特征的异同分析,选择十八项指标作为区别不同原因死鱼的诊断指标。

诊断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A 易观察测定。

即可通过肉眼观察和使用简单的仪器快速测定。

   B 代表性强。

指标可以反应各种原因死鱼的生物和环境特征。

   C 可以比较。

不同原因造成的死鱼,其指标和特征有所差异,可以比较。

这些诊断指标是死亡速率、死鱼品种选择、死鱼发生的时间、死鱼季节、死鱼个体大小选择、行为反应、形态特征、鱼体附着物、浮游动物状况、浮游植物状况、其它水生生物状况、病原体、死鱼发生的形式、水体溶解氧、水体pH值、水体气味、水色、急性致死试验共十八项。

以上十八项诊断指标及其特征见表1—1。

 

表1—1 诊断指标及指标特征

        诊断                   指       标      特      征

 序号   指标                 A                B               C

   1 死亡速率   突发性强,短期内大   大批死亡之前有一个   逐渐死亡

                  批死亡               明显的少量死亡前期

   2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性不明显,   耐毒(a)和耐低氧(b) 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

                  死亡的品种相对较多  的品种可能存活     死亡的品种相对较少

   3 死鱼时间   严重的死鱼发生在光  严重的死鱼通常发生

                  照强的白天,其余时  在午夜过后至黎明,      ———

                  间不发生大批死鱼    其余时间不发生大批

                                       死鱼

   4 死鱼季节                        春末、秋初、夏季高温

                        ———        季节,尤其霉雨气压低     ———

                                       时易发生大批死鱼

   5 个体大小   小鱼比大鱼先死,小  大鱼比小鱼先死,大

      选   择   鱼死亡率比大鱼高    鱼死亡度比小鱼高         ———

6 行为反应   初明反应为冲撞、急  在表层吞咽空气,沿  游动缓慢乏力

                  速游动…            池边游动

7 形态特征   眼球突出、腮盖鲜红、胸鳍向前伸展、鳍条  体表及内脏充血溃烂

                  脊柱弯曲等中毒症状  发白                体表胞囊等鱼病症状

8 鱼体附着物 体表鳃部有附着物且         ———            ———

                  通常有毒物特异气味

   9 浮游动物   大量死亡,基本消失  品种、数量减少      基本正常

      状   况

   10浮游植物   品种数量减少、1、2  存在大量死藻和濒死  基本正常

      状   况   种有毒藻类品种占优势的藻细胞

   11其它水生   水生植物可能变色或                       基本正常

      物状况     死亡,龟、蛇、蛙、         ———

                  螺等死亡或濒死

   12病原体            ———              ———      目检或镜捡可在体表、

                                                           鳃部、内脏观察到大量

                                                           细菌、霉菌、寄生虫

   13死鱼发生   孤立发生                   ———      可能流行发生

      形   式

   14溶解氧     中午强光照射时饱和   低于渔业水质标准     基本正常

                  或过饱和

   15酸碱度     水体偏碱性中午强光   死鱼发生前几天或一   基本正常

                  照射时pH>9         周强光照射时pH>9

   16水体气味   毒物特有异味         酸白菜味、霉味、臭味 基本正常

   17水   色   铜绿、黄褐、红棕     灰白、黑色           基本正常

18急性致死   中毒或死亡           基本正常           短时间内不发生死鱼

      试   验

 

 

二、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的指标特征

1、鱼类化学物急性中毒死亡是由于有毒化学物排入渔业水域,造成水体毒物的高浓度和高毒性所致,因而这种死鱼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没有任何前兆,鱼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死食速率很高。

2、不同品种的鱼对于毒物的抗性有所差异,即它们的半致死浓度不同,对于同一毒物而言,半致死浓度低的鱼比半致死浓度高的鱼更容易死亡,即死得更早、更快、更多,因此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但是在毒物毒性非常强,毒物浓度非常高时,各品种的鱼都会很快死亡,品种的选择性并不十分明显。

3、化学物中毒死鱼一年四季和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与气温、水温关系不大,而与有毒化学物排入渔业水体的时间相关,因此,发生的时间和季节是不确定的。

4、同一品种的鱼,个体小的低龄鱼特别是仔鱼和稚鱼对于毒物比个体大的成鱼敏感,抗性差,因此容易死亡,表现在化学物中毒时,小鱼比大鱼先死,小鱼的死亡比例比大鱼高。

因此,具有明显的个体大小的选择性。

5、中毒初期,多数毒物会使鱼表现为跳跃、冲撞、上下翻滚、快速游动等行为,中毒后期时表现为乏力,失去平衡,奄奄一息,下沉死亡。

6、化学物中毒时鱼的形态常会发生变化,有些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重金属中毒时,鱼的鳃部受损害比较明显,皮细胞受破坏,甚至鳃叶部分脱落,鳃部分泌大量粘液形成絮状堆积物。

黄磷中毒则鱼的眼球突出,鳞片竖立。

氰化物中毒则鳃盖鲜红。

余氯中毒则体色、鳃丝发白。

碱中毒则鱼体表存在大量的粘液等。

7、鱼类因化学物急性中毒死亡时,水中其它生物,如水中植物、龟、蛇、蛙、螺也会发生中毒死亡。

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品种会大量减少,甚至消失。

重金属中毒会使水中浮游植物品种数量减少,水会有大量死藻细胞。

杀藻剂会使水中几乎全部藻类死亡。

8、中毒死鱼是由于化学物排入渔业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所致,一般来讲这种污染的区域是有限的,严重污染的区域更是有限的,故化学物中毒死鱼是在有限范围内,是孤立发生的,不具备普遍性和流行性。

9、化学物中毒常会使鱼体,尤其是鱼的鳃部附着一些污染物,并且常带有那些物质特有的气味,如石油、黄磷、农药等都会附着于鱼体和鱼鳃部,并带有异味。

10、一般来讲,化学物中毒死鱼水的溶解氧、pH值、水体气味和水色的改变因化学物不同而有不同,酸、碱污染死鱼会使pH值改变,农药污染死龟,水体中常有农药的气味,上述指标难以给出确定的特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1、在水族箱或其它于净的容器中放入适量死鱼水体的水和与死亡鱼相同品种和大小的健康鱼进行急性致死试验,如果试验出现急性中毒现象或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急性死亡,则对于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的诊断是关键性的,但毒物的稀释、分解、沉淀等会使这一指标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因此及时取样、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三、鱼病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指标特征的差异

1、鱼病的发生和死亡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鱼病发病很快,前兆不明显,一旦发病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暴发性鱼病属于这一类。

但是还有一类慢性鱼病死鱼,它的发病和死亡比较平缓,从发病到死亡都有一个过程,前兆比较明显,许多鱼都是逐步死亡,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大批死亡,这一点与化学物急性中毒突发性死亡是完全不同的。

2、许多鱼病都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如出血病主要是草鱼和青鱼,打印病主要是鳙鱼,尾柄病主要在鳗鲡和草鱼中发生等,这与高毒性情况下化学物急性中毒没有明显的品种选择性是不同的。

既使急性中毒死鱼有一定的品种选择,与鱼病选择的品种也不相同。

3、鱼病发生的季节一般是由春天开始,在夏季最为严重,因为这时气温和水温比较高,细菌等病原体容易繁殖,这一点与化学物中毒没有季节的限制是不相同的。

4、急性鱼病死鱼,在死亡之前鱼的行为与正常鱼的行为难以看出有明显的区别,行为上看起来很正常但会突然大量死亡,这与化学物急性中毒时鱼的冲撞、翻滚、跳跃表现不同。

慢性鱼病死鱼时,鱼的体质一般较弱,空胃、活动迟缓、离群独游、喜在暗处活动,这也与化学物急性中毒时鱼的行为反应完全不同。

虽然有些寄生虫(鱼虱类)病会使鱼跳跃、冲撞,但必竞比较少。

而且也不会使鱼在短时间大批死亡。

5、许多鱼病有其特征的病症,如草鱼出血病,在鱼的头部、鳍条、内脏明显出血。

打印病在鱼体表某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色印记。

碘泡虫病则在鱼体表布有胞囊。

由于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暴发性鱼病时鱼的眼眶、鳃盖表皮、体表、鳍、肌肉充血、病鱼腹水、肠充血、部分肠内含黄色粘液、肝脾充血或坏死等。

化学物中毒的形态改变与鱼病的形态改变有许多地方是不同的,但也有些相近,应仔细观察分析。

6、生病死亡的鱼,体表和鳃部一般不存在附着物,有些病会使鱼鳃部腐烂,且有一些腐臭之味,但这与化学物中毒时的附着物及其特有的毒物气味是有明显的区别。

7、发生鱼病死鱼时,一般来讲水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和龟、蛇、蛙、螺等水生动物不会受到明显损害,数量不会明显减少。

这与化学物急性中毒使其它水生物大批死亡,数量品种明显减少完全不同。

8、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可以通过目检或镜检在鱼的体表、鳃部、内脏、血液中检出病原体。

如弧菌病可取少许肝脏,经培养染色镜检可见呈弧形弯曲的细菌,碘泡虫病,取体表胞囊,在显微镜下见到大量碘泡虫孢子,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的暴发性鱼病,可取死鱼肝、肾等内脏经培养观察到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

这在化学物中毒死鱼的鱼体上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9、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水体、饵料、苗种等环节的传染,使得鱼病常有流行发生的趋势,即同一类型的鱼病可能在相当大范围内发生,这与化学物死鱼的有限范围,孤立发生是不同的。

10、鱼病死鱼水体的溶解氧、pH值、水色、气味的改变不明显。

水体可能会呈现富营养化的状况,如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可能较高。

11、取发生病害死鱼的水,放入健康的鱼,细菌性、病毒性和寄虫性的疾病都不可能使这些健康的鱼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病而大批死亡,一般来讲,严重的病毒和细菌使鱼发病而大批死亡也需要约一周的时间,这与化学物急性中毒是不同的。

四、缺氧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指标特征的差异

1、由于不同品种的鱼耐低氧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水体不是极度缺氧时,有些品种的鱼可能死亡,有些品种的鱼可能存活,有些品种的鱼死亡比例比较高,有些则死亡的比例比较低。

这种品种的选择性与化学物中毒的品种选择不一定相同,在极度缺氧时,所有的品种都会死亡,这种品种的选择不再存在。

2、在养殖水体中由于投饵多,养殖密度较大等造成的缺氧死鱼一般发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天气炎热的季节和气压比较低的时侯,经常在零点过后至黎明前这段时间之内,其它时间死亡很少甚至根本不死鱼,这与化学物中毒死鱼发生时间和季节不确定是不同的。

3、缺氧死鱼时,个体大的鱼一般先死亡,而且死亡的比例比个体小的鱼高,这一点与化学物中毒时个体大小的选择性恰恰相反。

4、在水体缺氧时,鱼呈浮头状态,即鱼在水面吞咽空气,沿池塘壁游动,而与化学物中毒时鱼呈冲撞、跳跃等行为完全不同。

5、缺氧死亡的鱼的胸鳍一般呈冲到最前位置伸展,鳍条发白,与化学物中毒死亡时鱼的形态不同。

另外,缺氧死亡的鱼,一般在体表及鳃部也观察不到在化学物中毒时常有的污染附着物。

6、缺氧死鱼时,水草、龟、蛇、蛙、螺等其它水生物一般不会死亡,这与化学物中毒时,水草可能变色,其它水生动物大批死亡有着显著的差异。

7、缺氧死鱼最明显的水质指标是水中溶解氧十分低,一般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这是缺氧死鱼与一般的化学物中毒死亡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8、缺氧死鱼时,水体常散发有酸白菜味、发霉味和臭味,且水色常呈黑色、灰白色,与化学物中毒时水体气味及颜色不同。

五、有毒藻类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指标特征的差异

1、有毒藻类死鱼是由于水体中毒藻所致,目前我国常见致鱼死亡的毒藻有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甲藻属、裸甲藻属、舞三毛金藻、小三毛金藻等,由于这些有毒藻类的一、二个品种在水中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其它藻类品种明显减少,而化学物中毒死鱼时一般不会使藻类品种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虽然重金属和杀藻剂会使藻类品种数量减少甚至基本消失,但不存在优势种。

2、由于有毒优势种大量繁殖,使得光合作用增强,吸收大量C02,使水体pH增加,甚至可高达pH>9,所以水体常呈碱性,而这些藻类又适合于水体呈碱性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这也是毒藻死鱼水质的一个特征。

3、由于光合作用增强,水中表层溶解氧可能会处于饱和和过饱和状态,而底层由于藻类死亡大量耗氧又可能处于缺氧状态,这也是与一般的化学物中毒死鱼水中溶解氧不同之处。

4、由于藻类的不同,水体的颜色也不相同,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水体呈铜绿色,甲藻属和裸甲藻属水色呈红棕色,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水色呈浓黄褐色。

六、其它原因死鱼排除和化学物中毒死鱼确定

   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有鱼病、缺氧、有毒藻类毒害、化学物中毒等,通过对各种死鱼原因指标特征的分析,可以对各种死鱼原因的诊断指标及其特征给出明晰的比较,见表1—2。

表1—2 不同原因死鱼的诊断指标及其特征

序   诊断指标                       死   鱼   原   因

   号                    化学物中毒   鱼病死鱼   缺氧死鱼   毒藻死鱼

   1    死亡速率           1A         1A1B1C      1A1B        一

   2    品种选择           2A2B(a)    2C          2A2B(b)   2A2B(a)

   3    死鱼时间            一          一        3B        3A

   4    死鱼季节            一          一        4B          —

   5    个体大小选择       5A           一        5B        5A

   6    行为反应           6A         6A6C        6B          —

   7    形态特点           7A         7C          7B          一

   8    鱼体附着物         8A           一          一        一

   9    浮游动物状况       9A9B       9C          9B        9A9B

   10   浮游植物状况       10B        10C         10B       10A

   11   其它水生物状况     11A        11C         11C       11A

   12   病原体               一       12C           一        一

   13   死鱼发生形式       13A        13C           一        一

   14   水体溶解氧           一       14C         14B       14A

   15   水体酸碱度           一       15C         15B       15A

   16   水体气味           16A        16C         16B       16B

   17   水   色             一       17C         17B       17A

18   急性致死试验       18A        18C         18B       18A

 

 

从表1—2可见,化学物急性中毒的指标大多数表现为A特征。

鱼病死鱼指标大多数表现为C特征,虽然在鱼的死亡速率和行为反应这两项指标上有部分相似之处,但从十七项指标的总体上看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此,如果我们观测得到的诊断指标大多数具有A特征,而不具备C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则可以把鱼病死鱼排除,而初步认为是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

从表1—2可以看到,缺氧死鱼的指标主要表现为B状态,尽管在死鱼速率、品种选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状况二者之间有部分相似之处,但在许多指标上二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如果观测到的指标大多数具A状态,不具备B状态,通过分析,则可以把缺氧死鱼排除在外。

而可以初步认为是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

有毒藻类死鱼和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在指标特征上相似之处较多,但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有几个指标特征有着特异的差异,发生毒藻死鱼时,水中存在优势种的有毒藻类,水中pH值明显高于正常水体,水色具有毒藻特有的铜绿、红棕、黄褐色,这些都是与化学物中毒死鱼有显著差异,因此,若观察的结果主要具备A特征但不具备3A、10A、14A、15A、16B、17A,通过分析,可以把有毒藻类死鱼排除,而初步确定为化学物急性中毒死鱼。

除上述死鱼原因外,有机污染、气泡病、热污染、爆炸损伤等也会造成鱼类死亡。

由于大量的耗氧有机物排入渔业水体造成的死鱼具有上述缺氧死鱼的绝大多数指标特征,但是死鱼的时间和死鱼的季节不一定是在凌晨和高温季节,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北方地区主要发生在冬季冰封期。

随着溶解氧的急剧下降,鱼会在短时间内大批死亡,一般对溶解氧要求高的鱼类先死亡,对溶解氧要求低的鱼类后死亡,有时溶解氧很低时鲫鱼尚能存活。

另外鱼体表和鱼鳃可能会有些附着物和异味。

气体过饱和引起鱼类死亡主要的原因是造成鱼类的气泡病,即水中气体在正常溶解度时,鱼体血液中溶解气体是正常的,但若鱼体突然处于一种低溶解气体的水中,溶解气体则要与水体气体保持平衡,血中溶解的气体会从溶解状态释放出来,在血中形成不溶性气泡,使鱼得病致死。

如鲤鱼在150%饱和度下会生病,在300%饱和度下将发生气泡病死亡,鲈鱼在40mg/1溶解氧条件下数小时会死亡,鲤鱼苗在溶解氧达20mg/1也会发生气泡病死亡。

引起气泡病的条件:

A夏季水成层作用。

若在下面冷水层的鱼突然到热水层时,由于溶解度降低会产生气泡病。

B高坝从深层中引出的水突然排放到河流时(泄洪大放水),由于静水压突然降低及水温突然升高(深层水温低)和急流扰动,鱼体中气体溶解度突然降低会引起气泡病。

C冷的季节电站热排水水温高,鱼类突然遇到热水溶解度降低会产生气泡病。

D水体藻类过多或水生植物过多,则由于光合作用会造成氧过饱和,鱼从过饱和水体进入正常或低氧水体会造成气泡病。

E把鱼从高溶解氧水体突然移入低溶解氧水体中也会发生气泡病。

鱼发生气泡病后,眼球突出,眼睛周围及鳍部有许多气泡,在夏季,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气泡病死亡的主要是鱼苗,因为它们不能回避过饱和的表层水。

气泡病死鱼须存在有高坝等环境条件。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直接反应是水体升温,每一种鱼都有一定的适温和最高耐温界限,水体由于热排放升温若超过了这一耐热界限,鱼就会死亡。

除此之外,由于水温升高某些毒物浓度和毒性增高致鱼死亡,升温也会使某些致病细菌大量繁殖使鱼生病死亡,另外鱼在突然温度上升时因生态环境突变,不能适应而死亡,一般来说温度突变超过5℃可能对鱼是致命的,水温过高可能使一些藻类甚至毒藻繁殖引起富营养化死亡和毒藻死亡。

热污染主要是由于电厂冷却系统排水所致,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水温已较高,电热厂排水使水体突然升温,水温超过鱼的热耐受限会发生死鱼。

热污染使鱼呼吸急促,一般呼吸频率可超过100次/分钟,若继续升温则频率又会下降,呼吸不均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窜游、体肌痉挛,鱼体灰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