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公式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98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IA公式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CIA公式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CIA公式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CIA公式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CIA公式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IA公式大全.docx

《CIA公式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A公式大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IA公式大全.docx

CIA公式大全

2015年CIA考试公式大全

(一)偿债能力指标

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从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速动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营运资金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100%

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货销售及应收款的情况下,支付当前债务的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所有者权益比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企业中有多大部分是所有者投入的,倒数是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产权比率越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也表明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倍数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公认为3,大于1,企业举债经营至少能够偿还债务利息,如果小于1,则表明企业债务风险很大。

 

(二)发展能力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

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1)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2)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三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当年销售收入÷三年前销售收入)*1/3-1]×100%

体现了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扩张能力。

比率越高,企业营业持续增长势头越好,市场扩张能力越好。

三年资产平均增长率=[(年末所有者权益÷三年前所有者权益)*1/3-1]×100%

指标越高,企业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越高,抵御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三)盈利能力指标

指标

指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评价企业活力能力最优代表性,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比率越高,自由资本的活力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

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权益自己的回报越高,投资风险越小,活力能力越强。

股东权益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杠杆比率(L)

以每股税后收益除以每股的股东权益帐面价值,或者说是公司总的税后收益(EAT)除以公司总的股东权益帐面价值(EQ);

杠杆比率=正股股价/(权证价格÷认购比率)

杠杆比率越高,投资者盈利率也越高,当然,其可能承担的亏损风险也越大。

"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反映企业总资产投入与产出关系,该指标大于市场资本利率,表面企业充分利用了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效益。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体现了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能力,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指标越高,表面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越好,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指标越高,企业获利空间越大。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末普通股股数=普通股每股利/股利支付率

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盈余

反映投资人对单元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所收到红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反映股利和市价的关系,如果预期股价不能上升,股票获利率就成了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主要依据

每股盈余=净利润/年末普通股总数

当考虑优先股问题时,

每股盈余=(净利润一优先股股利)/(年末股份总数一年末优先股股数)

当考虑年度中普通股增减问题时,

每股盈余=净利润/加权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而加权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x发行在外月份数)/12

PS: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盈余

股利保障系数=普通股每股盈余/普通股每股股利

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

计算公式

指标分析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PS:

营业净利率=

营业毛利率=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四)运营能力指标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分类

指标

公式

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五)综合指标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

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六)财务管理常用公式

基本公式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收益率

利率构成部分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纯粹利率

1、含义:

纯粹利率是指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

2、影响因素:

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通货膨胀附加率

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

风险收益率

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也越高,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风险收益率是投资者要求的除了纯粹利率和通货膨胀之外的风险补偿。

【提示】:

无风险收益率(国债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

名称

系数之间的关系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1)期数加1,系数减1

(2)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1)期数减1,系数加1

(2)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资产收益率的类型(6种)

种类

含义

实际收益率

已经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

在资产合约上标明的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期望收益率)

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种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

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当预期收益率高于≥投资人要求必要报酬率,才值得投资

无风险收益率(短期国债利息率)

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

风险收益率

因承担该资产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额外收益,

它等于必要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

影响因素:

风险大小;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

指标

计算公式

结论

若已知未来收益率发生的概率以及未来收益率的可能值时

若已知收益率的历史数据时

预期收益率

E(R)

E(R)=

=

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来衡量风险

方差

=

=

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风险越大

标准差

=

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标准离差率V

V=

V=

期望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七)管理会计常用公式

A.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的销售量。

其中: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1.当损益平衡时,即营业利润为零时: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当营业利润不为零时: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营业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这里,营业利润是指税前利润,不含利息收入和费用。

B.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就是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的销售额。

  (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

C.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率=(现有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现有销售量

贡献毛益率=(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额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其中: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D.相关指标

保本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企业正常开工的销量

(只有当作业率提高到保本率以上时,才能获得利润,否则发生亏损。

安全边际=现有或者预计的销量(或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或销售额)

PS: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

敏感系数=利润值变动百分比/参数值变动百分比(敏感系数越大,表明相关参数对利润的影响很大,经营管理者决策时必须高度关注)

(八)成本会计相关公式

标准成本系统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标准

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

工时用量标准(单位产品耗用的标准工时)

工资率标准(每小时的工资率)

制造费用

工时用量标准(单位产品耗用的标准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每小时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1.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价差=(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量差=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差(包括混合差异)

量差(纯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变动成本差异责任归属的分析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

价格差异

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形成原因

市场价格、供货厂商、运输方式、采购批量等

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

产品设计结构、原材料质量、工人技术熟练度、废品率的高低

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设备条件

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设备条件

主要责任部门

采购部门

劳动人事部门

生产部门的责任

注意

通常不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但也不是绝对的,如采购材料质量差导致材料数量差异是采购部门责任。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1)二差异分析法

二差异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分析法

三差异分析法下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两差异分析法相同。

不同的是将二差异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产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高—低点法

  从几何学上可知,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只要找到了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就能确定一个等式。

这里,高点(highpoint)是最大产出量或作业水平,低点(lowpoint)是最低产出量或作业水平。

那么:

  变化率=成本变化/产出变化

  或:

=(高成本-低成本)/(高产出-低产出)

  固定成本=高点总成本-变化率×高点产出

  或:

=低点总成本-变化率×低点产出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确定性系数的平方根。

它介于一1到+1之间。

当它等于1时,表明两者完全正相关。

反之,则是完全负相关。

若为0,则是不相关。

(九)杂七杂八的公式们~~咩咩

1.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提示】

(1)在建设期内的净现金流量一般小于或等于零;

(2)在运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则多为正值

2.回收期计算

特殊条件

某一项目运营期内前若干年(假定为s+1~s+m年,共m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建设期发生的原始投资合计。

 

公式

①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

②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PP′+建设期

【提示】如果全部流动资金投资均不发生在建设期内,则公式中分子应调整为建设投资合计。

3.净现值

净现值率(NPVR)=

4.内含报酬率——使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5.

当NPV>0时,NPVR>0,IRR>基准收益率;

当NPV=0时,NPVR=0,IRR=基准收益率;

当NPV<0时,NPVR<0,IRR<基准收益率。

6.

 置信区间=样本的推断值±(可靠程度系数×估计的标准离差/样本量)

7.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DFL)=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Δ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Δ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EBIT——变动前的息前税前盈余。

   

  公式中:

I为债务利息:

T为所得税率;D为优先股股息

8.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式中:

DOL----营业杠杆系数;EBIT----营业利润,即息税前利润;

△EBIT----营业利润的变动额;S----营业额;

△S----营业额的变动额。

  

  式中:

----按销售数量确定的营业杠杆系数;

Q----销售数量;P----销售单价;V----单位销量的变动成本额;

F----固定成本总额;

----按销售金额确定的营业杠杆系数;

C----变动成本总额,可按变动成本率乘以销售总额来确定。

9.综合杠杆

 综合杠杆系数(DTL)=净利润变化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10.资金时间价值

11.最佳现金持有量:

Q=(2TF/K)^1/2式中:

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固定成本)

12.经济进货批量:

Q=(2AB/C)^1/2式中:

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