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584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docx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

 

管棚和超前小导管安全技术交底

1、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验作业台架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2、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验钻机、注浆机及配套设备、风水管等施工机具的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英确保钻机稳定牢固,注浆管接头及高压风水管连接牢固。

3、管棚和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应制定专人专负责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安全观测。

4、管棚和小导管施工中应按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钻进、安装、注浆作业。

5、管棚作业换钻杆及超前小导管作业顶进钢管时,应防止钻杆、钢管掉落伤人。

管棚作业气地道钻杆及其他物件时,应指定专人专指挥,统一口令,起吊范围内任何人不得进入。

6、在水压较高的隧道进行管棚钻孔作业时,应选择适合较高水压的钻孔设备,钻孔设备应采取防突水突泥冲出的反推或拴锚措施;应安装满足水压要求的带止水阀的孔口管,孔口管应安装牢固;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应站立在孔口正面,且应远离孔口。

7、进行管棚施工时应激励钻机钻进的各项技术参数,观察钻渣排出和孔内出水的情况,并与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核对。

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8、管棚和小导管在运输时应根据运输机械、洞内临时存放场地大小、各类作业台架腹下净空限界确定运输长度和重量。

9、管棚和小导管在作业平台上临时存放时,应根据平台设计荷载及安全性能检算结果确定存放数量和高度,同时应有房子其滚落、滑下的防护措施。

在洞内空地堆放时除应采取防止滚落的措施外,还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喷射混凝土安全技术交底

1、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清除工作面松动的岩石,确认作业区无塌方、落石等危险源存在。

2、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非施工人员不进入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4、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一次停止投料、送水和供风。

5、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使用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

6、在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渗水进行处理,应将分散的恩水集中引出,严禁采用防水布或铁皮等遮盖材料大面积引水大面积造成混凝土与岩体分离,喷射混凝土中采用特殊添加材料在有水地段直接作业时,应先进性试验,满足要求后推广使用。

 

锚杆安全技术交底

1、锚杆的设置应沿隧道轮廓法线方向,倾斜岩层应与岩面或围岩主要节理面垂直。

锚杆施工时应根据锚杆设置及围岩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锚孔角度及采用合适的钻杆和钻进方法。

2、锚孔钻进作业时,应保持钻机及作业平台稳定牢靠,除钻机操作人员外还应安排至少一人协助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眼罩等防护用品。

3、锚杆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象标准的规定中空锚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中空锚杆技术条件》(TB/T3209)的规定。

隧道拱部不应采用从杆体中空孔进浆的普通中空锚杆,各种锚杆必须上垫板、带螺帽,垫板与锚杆间不应采用焊接连接;垫板应紧贴孔口混凝土,并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及时紧固垫板螺帽。

4、在围岩破碎、自稳时间短、地应力较大地段,应采用早强砂浆锚杆或早强中空注浆锚杆,亦可采用增加锚杆数量、选用高强锚杆、加大锚杆长度和直径、加大钻孔直径、提高粘结材料饿粘结性能等措施。

5、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在锚固材料终凝前不得悬挂重物。

 

钢架安全技术交底

1、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工艺加工,严禁采取气割、烧割等损伤母材的弯制办法;格栅钢架应采用胎膜焊接;所有部件连接应焊接牢固;加工的成品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2、隧道内搬运钢架应装在牢固,固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

3、钢架提升设备应有足够能力,埋设吊点应牢固,架设钢架是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利用装在机作为钢架安装作业平台。

4、钢架节段及钢架之间应及时连接牢固,防止倾倒,钢架背后的空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严禁背后填充片石等其他材料;钢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施作锁脚锚杆,并与之连接牢固,钢架底脚严禁悬空或置于虚渣上。

5、采用分步法开挖的隧道,下部开挖后钢架应及时接长、落底,严禁钢架底脚悬空以及两侧同时开挖接长,且应根据围岩情况控制开挖长度,底脚应增设锁脚锚杆、

6、钢架的垂直度必须控制,不符合要求的钢架应返工重做。

7、当钢架侵入限界需要更换时,应采取逐榀更换、先李新钢架后拆除废钢架的方法,严禁先拆除废钢架后立新钢架或同时更换相邻多榀钢架。

 

衬砌台车安全技术交底

1、衬砌台车应举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2、衬砌台车的组装、拆卸应在洞外宽敞、平坦、坚实的场地上进行;当条件限制,必须在洞内组装、拆卸式,应选在围岩条件较好和洞身较宽敞的地段进行。

3、埋设衬砌台车各类吊点、吊具应牢固可靠,组装、拆卸的吊装作业应符合起重作业要求。

4、衬砌台车组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检查台车各部件连接情况,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可靠,支撑系统、驱动系统应经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衬砌台车就位后,应按规定设置防溜车装置,按设计高程及中线调整台车支撑系统,液压支撑应有锁定装置。

6、使用衬砌台车进行混凝土作业时应安排专人检查台车支撑系统安全性能。

 

防水板安全技术交底

1、防水板的临时存放点应设置消防器材及防火安全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负责看管和发放。

2、防水板铺设地段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3、防水板施工时严禁吸烟,钢筋焊接作业时,应设临时阻燃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4、防水板作业面的照明灯具严禁烤烘防水板。

其防水板间距离不得小于50cm。

5、防水板作业时应指定专人观察作业安全状态。

 

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交底

1、泵送混凝土管道安设及连接应符合规定,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管道的稳定性。

2、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时,应及时停止泵送并逐节检查确定堵塞部位。

堵塞处理应按操作程序进行,不得违规作业。

3、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浇筑压力不得过高,并保证两侧基本对称浇筑。

4、衬砌台车端头挡板与防水板、台车间接触面应紧密,挡板支撑应稳固。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查挡板及支撑的安全状况。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有专人检查台车受力状况,当台车出现变形等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平台,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作业。

6、仰拱应分段一次整体浇筑,并根据围岩情况严格限制一次施工长度;工作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警示标志。

7、仰拱施工应配备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栈桥等架空设施。

仰拱施工栈桥基础应稳固,桥面应进行防侧给、滑处理,栈桥两侧应设限速警示标志,通过速度不得超过5Km/h。

 

通风与防尘安全技术交底

1、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隧道施工通风应纳入工序管理,成立专门的通风班组,由专人负责管理。

通风方案应经过专项审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隧道施工应保证对每一作业人员供应新鲜空气不小于3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应小于3m3/(min.kw)。

4、隧道施工通风的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不应小于0.15m/s,在分部开挖的坑道中不应小于0.25m/s。

5、隧道施工环境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满足下列卫生及安全标准的要求:

(1)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低于20%。

(2)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3)常见有害气体容许浓度

4、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5、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0C。

6、长及特长隧道施工应有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保证应急通风的需要。

7、通风机、通风管安装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风机控制系统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

(2)通风管沿线应每隔50-100m设立警示标志或色灯;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

(3)通风管安装作业台架应稳定牢固,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隧道施工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配备专用检测设备及仪器,按规定时间测定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

8、隧道施工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耳塞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洞内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保障健康。

 

供风安全技术交底

1、空压机站应有防水、降温和保温措施,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应有防噪声、防震动的措施。

2、空压机的使用、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气罐、安全阀、压力表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2)使用前应检查空压机的安全状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3、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值班人员不得随意离岗;

5、运转过程中不得随意松动、拆卸任何管路附件和接头,防止设备内部带压的气液混合体溢出伤人;

6、检修或维护时必须停机、切断电源并排尽压缩空气,同时将配电箱锁闭并悬挂“严禁合闸”警示牌,防止意外启动导致人员及设备的损伤。

7、供风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风管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当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时不得使用,管内不得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脏物;

(2)洞内供风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路的相对一侧,不得妨碍运输和影响侧沟施工,风管网路中应分段设控制闸阀,以利于控制和检修;

(3)供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

软管与钢风管的链接必须牢固可靠,风管拆卸必须在空压机他那估计或关闭闸阀后进行。

8、供风系统使用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对漏风管路基闸阀等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供水安全技术交底

1、隧道工程用水使用前应经过水质鉴定,并符合施工用水水质要求。

2、蓄水池不得设于隧道正上方,水池基础应置于坚实地基上;蓄水池顶部必须设防护棚,四周应设防护栏,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坠入。

3、机械抽应有专人负责;

4、抽水机电机的绝缘阻值应符合要求,机体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

5、供水管道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纹、损伤等现象时不得使用管内不得留有残余物。

6、供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水管路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水;

(2)洞内管道应铺设在电缆、电线路的相对一侧,不得妨碍运输和通行;

(3)寒冷地区冬期施工时,应采取防冻措施,防止供水管道冻裂。

7、供水系统应设专人负责检查维护,对漏水管路及闸阀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对水源含泥沙较多的高压水池应定期清洗。

 

供电安全技术交底

1、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1)供电线路应采用380v/220v三相五线系统;

(2)照明电压:

作业地段不得大于36v,成洞地段可采用220v;

(3)低压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

2、隧道内供电线路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塑料绝缘导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并应挂设在临时支架上;

(2)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为:

电压380时不小于2.5m,10kv是不小于3.5m;

(3)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应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

(4)36v低压变压器应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输电线路长度不得大于100m;

(5)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架挂照明设施。

3、在隧道内设置10kv变压电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4、隧道施工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隧道施工照明要求

5、隧道施工用电用按设计要求设置双电源或自备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