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554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称代词的发展.docx

人称代词的发展

(一)殷商时代

1.甲骨文的人称代词:

⑴第一人称:

吾我卬言

余予台朕

⑵第二人称:

女汝尔若而戎乃

2.甲骨文的指示代词:

之、兹

(二)春秋战国时期:

1.之:

最初是指示代词,春秋战国已开始指代人,表现:

⑴作定语的频率的减少。

在定语位置上的“之”一定是指示代词。

定语位置上的指示代词为别的指示代词取代,如“此、是、斯”。

如,之二虫又何知(庄子)

充当定语的“之”:

《诗经》38例,《墨子》4例,《庄子》5例。

⑵宾语位置上的“之”:

①指代具体事物、抽象事物、不明确的事物

具体的事物: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抽象的事物: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战国策.齐策)

指代不明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②人称代词:

不仅是第三人称:

他、我、你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左传)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我,知罃),以赐君之外臣首(知罃父亲,荀首)。

(左传)

谏而不入,则莫之(你,赵盾)继也。

(左传)

2.兹:

泛指性指示代词,未见指代人的用法。

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尚书.盘庚)

3.其:

特指代词

①春秋战国时期:

“其”一般作定语。

A特指代词--那、那个、那里的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庄子.山木)

B人称代词--他、他的——定语

晋侯问嗣焉。

称解狐,其仇也。

(左传)

②取消独立性,一般充当主谓短语的主语,很少见到用于句子主语。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传.僖公32年)

师之入=定语

③汉代开始作主语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史

(三)汉代之后

“其”开始取代“之”,可以指代第三人称。

表现:

“其”的功能增多:

⑴介词宾语:

不忍与其战。

(说苑)

上古时期在上述例句的“其”的位置上,应该是“之”,汉代之后,才可以用“其”。

⑵双宾语的间接宾语:

有人遗其双鹤。

(世说新语.言语)

⑶兼语:

可率勉之,令其为善。

(论衡.率性篇)

⑷句子主语:

南北朝

其为阿谁子以言之。

(吴越春秋,27)

小结:

汉代之后“其”继续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南北朝时已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能充当句子主语(但还不能做单宾语),取代了“之”的介词宾语、双宾语、兼语的位置。

“之”不能做主语,可以做单宾语。

(四)南北朝时期:

渠、伊

1.渠:

第三人称代词。

南北朝少见,初唐流行。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国志)

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着口心。

(游仙窟)

⑴“渠”的来源:

①“其”的音变。

吕叔湘:

“渠”大概是“其”的变式。

都是群母平声字,分属“之”和“鱼”韵。

郭锡良:

六朝“其”产生文白两读,文读随“之”韵其他字演变了,白读保存古音,跟“鱼”韵的字韵母接近或相同。

⑵方言词汇。

从文献看,“渠、伊”早期只出现在南朝作品中,今方言也证明如此。

渠:

广州、梅县、南昌、永康

其:

温州、阳江、衡阳、宁波

伊:

绍兴、福州、厦门、潮州、上海、嘉兴

2.伊:

⑴来源和时间:

①王力:

大约在第四世到第五世纪

②吕叔湘:

在魏晋之际,正当“他”字开始向三身代词方面发展的时候,

“伊”字已经是个盛行的第三人称代词。

如《世说新语》

“伊”在禅宗语录、金元曲文里也很常见,“伊”、“渠”有方言区域的局限,

再加上“他”的出现,因此,到近代汉语后期,就只存在于个别方言中。

中古:

“其、渠、伊”实际上是一个词。

读音不同。

(五)唐代:

1.来源:

无定代词(旁指代词)。

“其他、别的、旁的”义的“他”。

《诗经》用例: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诗经.郑风.褰裳)

2.“他”的发展

⑴汉代:

《史记》有疑似第三人称代词例子。

《史记.外戚世家》:

“(窦)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采桑,堕。

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

又复问他何以为验。

对曰:

......

⑵魏晋南北朝、隋代的两可的例子:

①由“其他的”到“他人、别人”。

夫人食他一物,而有愧色,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搜神记)

他贫不得笑,他弱不得欺。

(王梵志诗)

②确凿的例子:

武后知曰:

“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毋犯他。

”(隋唐嘉话)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高适:

渔父歌)

3.第三人称代词演变总结:

⑴起源较晚:

周代“之、其”开始向第三人称代词发展。

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词义和功能,但没有完成转化过程。

⑵汉代:

“其”开始扩大功能,有取代“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趋势。

但少见充当句子主语的例子。

⑶六朝:

“其”进一步扩大功能。

但不能单独作宾语。

此时,产生新的形式“渠”。

至此,才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渠”(其)保留在南方方言中。

⑷汉末至南北朝,无定代词(旁指代词)“他”向第三人称代词演变。

先由“别的”发展为“别人”,这是“他”转变的重要阶段。

初唐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功能,

盛唐正式确立地位。

(六)反身代词的发展

1.“自”的出现:

先秦就有

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子曰: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论语)

2.复合式反身代词:

自己、自家、自个

三种形式在唐五代文献里差不多同时出现。

傍看甚可畏,自家困求死。

(王梵志:

天下恶官职)

尚来劝化总须听,各各自家须使意。

(敦.无常经讲经文)

阿奴来日前朝自己宣问。

(敦.韩擒虎变文)

大王自己是万乘之尊,七宝随身,千官拥从。

(敦.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七)人称代词的复数即形尾“们”的产生

数量词的发展

(一)基数的发展

1.上古“两”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

如,

葛屦五两,冠绥双止。

(《诗》)

2.先秦时代,“两”字的两种引申义:

⑴本来是独一无二的事物,在特殊情况或假设情况下,就以两并称,如,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左传)

⑵指两件事物处在同一情况之下。

“两”字作为动词的修饰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甲物和乙物都是如此。

如,

今大王垂拱而两有之。

(战国策)

今有“两全其美、两败俱伤、势不两立”等。

1.“双”和“两”的区别:

前者强调相配成对,后者指天然成双的事物

2.先秦“双”字罕见;汉代以后,“两”和“双”的用途有交叉的地方。

1.上古“再”只表示两次的意义。

如女无二归,男有再聘。

2.唐代“再”产生了新用法,即在杜甫时代,“再”由“两次”转到“第二次”意义;至于不是第二次的行为,唐代还用“复”,不用“再”。

3.“再”何时替代“复”成为“复”的同义词

零数的表示法

1.上古汉语,“十”字一般不能直接和零数结合,中间往往用“有”或“又”字。

如,十月又一月

2.到春秋、战国时代,虽有人沿用“有”,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但也有不用“有”的,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庄子)

3.现代“零”产生比较晚和上古“有”没有联系。

古代不用“零”只说“三百六”、“一百八”等。

4.“0”号的应用最早见于宋代数学家的著作,但在当时书面语用“单”不用“零”,直到《红楼梦》里才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二)序数、约数、分数的发展

1.上古和中古分母常是“两”、“三”(参)、“十”(什)、“百”,如参国之一、两之一、什一、什九、百一、万一等

2.也有“几分之几”说法,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

序数的发展

1.“第”本作“弟”是“次第”之意

2.“第”在汉代用为序数词头

汉末,序数词后可带名词。

如,

光武帝生于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

(论衡)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三)名量的产生与发展

1.上古汉语事物数量的表示有三种方式:

⑴数+名(常用),如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庄子》)

⑵名+数(少用),如

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书经·召诰》)

⑶名+数量(少用),如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

2.汉语名量词的产生与发展变化

⑴汉语名量词起源很早,殷墟卜辞中有“丙”、“朋”、

“升”等,但只限于度量衡及集体量词。

⑵原始的天然单位表示是在数词后再加同样的一个名词,如:

羌百羌;玉十玉等。

⑶天然单位词在先秦萌芽,但汉代以后才较为发达。

⑷单位词的发展有三种情况:

①范围扩大

个(箇),原来只是竹的单位,但到唐代其应用范围扩大很多,水果、鸟类和人均可用“个”。

只(隻),《说文》:

“鸟一枚也”,最初“只”只是普通名词,后来虚化为量词,开始也只指鸟类。

后来,“只”字的用途逐渐扩大到兽类和无生之物。

客家话中的量词“只”

条(條),《说文》:

“條,小枝也”,最初普通名词,后来虚化为量词,凡细长、狭长的东西都可以称“条”。

②范围缩小

枚,汉魏六朝,“枚”应用于鸟类、鱼类和一切器物。

在现代普通话里,缩小到仅指“一枚针”、“两枚奖章”等。

③范围转移

盏,原用来指酒,现在用来指“灯”。

⑸名词、数词和量词三者的位移情况。

①先秦数词兼带天然单位词或度量衡单位词时,位置是在名词后面的。

如“马十匹、幄幕九张”等。

但在先秦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的位置已经可以放在名词前面。

如一箪食,一瓢饮。

(《论语》)

②汉代以后,不但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可以放在名词前面,而且度量衡单位词和天然单位词也都可以放在名词前面。

如千足羊、一枝梅等。

③中古单位词位于名词前的情形更加普遍。

如一只履、七条街、两匹绢、一张纸等。

④中古以后,单位词前面的数词如果是“一”可以省略。

如,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

(《朱子语类》)

⑤名+量词—词语宋元时代

如车辆、船只、马匹等

⑥量词+子(儿、头)---名词明清时期

如个子、只儿、件头等

(四)动量词的产生与发展

1.唐代以前,除了“两次”的意义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动”格式。

如,

子三困我于朝。

(《左传》)

2.唐代以后,动量词“回”“次”等逐渐应用了。

如,一日踏春一百回。

(孟郊诗)

遭:

本指环绕或转动的次数。

如,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僧可朋诗)后来其用法一般化,如走几遭等。

遍:

本表示读书完毕的次数,如,文字尚看两遍乎(东坡别集)后来“遍”字一般化。

如走了七八遍。

场、番:

表示时间长久的动量词。

助动词的发展

(一)助动词“可、能、足、得”的发展

1.教材所谈四类助动词

⑴可、能、足、得,表可能;

⑵当、应、宜、合、须,表应当;

⑶欲、愿、肯、敢,表意志;

⑷见、被,表被动。

2.词尾“得”的虚化过程

⑴汉代以前,动词“得”位于动词前,如:

①先为之极,又焉得立(《左传》)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同上)

③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孙子兵法》

⑵从汉代开始,动词“得”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后代一直沿用。

如:

①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论衡》)

②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

(嵇康《养生论》)

⑶“得”后置以后,有的句子里“得”有“达到行为目的”的意义,这样,“得”意义开始虚化。

如:

①先为之极,又焉得立(《左传》)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同上)

③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孙子兵法》

⑵从汉代开始,动词“得”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后代一直沿用。

如:

①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论衡》)

②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

(嵇康《养生论》)

⑶“得”后置以后,有的句子里“得”有“达到行为目的”的意义,这样,“得”意义开始虚化。

如:

①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复何所无(杜甫)(料得—能料)

②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同上)

③兄且如何出得身(《季布骂陈词文》)

④天边老人归未得。

(杜甫)

⑤君主掩面救不得。

(白居易)

但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被“不”字等隔开,可见还不是真正的词尾,不过词尾“得”字正是从这种“得”发展而来的。

⑷真正的词尾“得”是在唐代产生的,到宋代常见。

如:

①旗下依依认得真。

(唐《季布骂陈词文》)

②只是见得不完全。

(《朱子语类》)

③看他里面推得辛苦。

(同上)

④此条记得极好。

(同上)

以上兼语式动词词尾

⑤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

(《八相成道变文》)

⑥王郎才见公主面,唬得魂魄胆飞扬。

(《丑女缘起变文》)

以上紧缩句动词词尾。

⑸到宋代,由于“得”字和使成式配合,来表示“能够”,词尾“得”又作为能愿式动词词尾。

如:

①若不融,一句只是一句在肚里,如何发得出来(《朱子语类》)

②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

(《六一词

二)助动词“了”、“着”、“过”的发展

1.助动词“了”的发展

⑴“了”在先秦史料未见。

⑵《说文》:

“了,尦也,从子无臂,象形。

”此处是“了戾”(缠绕),和今天“了”无关;魏晋后,“了”字产生“了解”义(朱骏声认为假借字)。

这种“了”南北朝最为常见(如佛家的“了悟”),但此义和完成貌“了”无关。

⑶汉代出现的“终了”(不及物)、“了结”(及物)意义的“了”才和完成貌“了”有历史关系。

王褒《僮约》:

“晨起早扫,食了洗涤。

”;《广雅》:

“了,讫也”。

⑷“终了”“了结”意义的“了”在晋代以后的史料中很常见,还是动词性质。

如:

①官事未易了也。

/且有小市井事不了。

(《晋书》)

②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白居易)

⑸唐人诗句中,“了”在很多地方已不作谓词,而是作补语表动作行为的完成,词义开始虚化。

如:

①二三豪杰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杜甫)

②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

③思惟既了,忽于众中化出大树。

(降魔变文)

④悲歌已了,更复前行。

(伍子胥变文)

⑹唐代俗文学里的“了”,紧跟在动词后,但不是真正形尾“了”,因为当动词后面带有宾语时,“了”是放在宾语后面而不是跟在动词后面,如:

①吃了张眉竖眼,怒斗宣拳。

(茶酒论)

②今既赏了,不得久住。

(《董永行孝》)

③但得上马了,一去头不回。

(曹邺诗)

④作此语了,遂即南行。

(伍子胥变文在)

⑺真正形尾“了”出现于南唐,紧跟动词且位于宾语前,但此时很少见。

如:

①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乌夜啼》)

⑻到宋代,虽然仍像唐代一样,“了”字放在宾语后面,但真正的形尾“了”在宋代已经逐渐多起来了。

如:

①等闲妨了绣功夫。

(欧阳修词)

②如今都教坏了学生,个个不肯读书。

(朱子语类)

③今观孔子弟子,除了颜、曾之外,其他说话便皆有病。

(同上)

⑼约在宋代“了”有一个新旧规则并用时期,到了元代以后,新规则战胜了旧规则,形尾“了”紧跟在动词后。

(人们不说‘做一件事了,又理会一件’,而是‘做了一件事,再做一件。

’)如:

①缘何屈了他(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②我问刘员外借了十个银子。

(元曲)

③我与了他两丸药。

(同上)2.形尾“着”的发展

⑴“着”本作“著”不见于《说文》。

“著”有四种意义,三种读音:

最常见的意义是“显著”的“著”和“著书”的“著”,都读知母御韵;二是“附著”的“著”,读入澄母药韵;三是“著衣”的“著”,读入知母药韵。

后人为了要求分别,把入声的“著”写成“着”。

⑵形尾“着”是从“附着”的意义演变而来的。

⑶“附着”的“着”最初是纯粹动词,此义一直沿用到后代,如:

①风行而著于土。

(左传)

②甘露如饴蜜者,著于草木不著五谷。

(论衡)

⑷汉末,“着”字已经有了虚化迹象,它不是句中的谓词,而是放在动词后面和动词构成使成式的结构。

如:

今钟鼓无所悬著……如必有所悬著……。

(论衡)

⑸南北朝以后,“着”开始虚化。

一方面,它不用作谓词;另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保存着“附着”意义。

此时,“着”字一般只用于处所状语的前面,且常常和“前、后、上、下、中、边”等字照应。

如:

①长文尚小,载箸车中。

(世说新语)

②文若亦小,坐箸膝前。

(同上)

③雷公若二升椀,放著庭中。

(三国志)

④以绵缠女身,缚着马上,夜自送女出。

(同上)

此处“着”类似“在”(附着某处就是在于某处),但是连上念的。

动词后面不带宾语。

⑹到唐代,带“着”字的动词后开始可以带宾语,“着”有“到”的意义。

①还应说著远行人。

(白居易)

②道著姓名人不识。

(同上)

③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

(杜牧)

这里“着”演变到现代汉语,多数念zhao,也不是形尾。

⑺真正形尾“着”产生于宋代,如:

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著,无一不是戏剧。

(朱子语类)

如战陈厮杀,擂著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

(同上)

但进行貌的形尾“著”字普遍应用是在元代。

如:

①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

(京本通俗小说)

②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

(宣和遗事)

③不要歪厮缠,衙里久等着哩。

(元曲)

④同着殿中侍御史陈师锡共写着表文一道。

(宣和遗事)

3.“过”的发展

“过”字在唐代已萌芽,宋代,逐渐多起来了。

(三)趋向动词“起来”“下去”

1.“起来”表趋向大约在元代产生。

①恐怕火盆内有小炭烧起来。

(水浒)

②且说史进就中堂又放起火来。

(同上)

2.“下去”表情貌,是由于“起来”的类化。

其起源很晚(《红楼梦》中还没有),直到《儿女英雄传》中才发现用“下去”表示继续貌的例子:

①便静静儿的听他唱下去。

(第三十八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