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480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docx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1

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摘要:

从西方金融危机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对比可揭示“中国模式”与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根本差异,验证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新自由主义流行的原因并分析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

  一、三大危机宣告新自由主义的失败

  当前,推行新自由主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饱受金融、能源、粮食三大危机的煎熬。

具体表现在:

首先,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扩散。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列宁视金融为商品经济的“上层建筑”,并指出:

“金融资本特别机动灵活,在国内和国际上都特别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它特别没有个性而且脱离直接生产,特别容易集中而且已经特别高度地集中,因此整个世界的命运简直就掌握在几百个亿万富翁和百万富翁手中。

”从本质上说,金融领域发生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并受价值规律支配。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始于由虚假需求造成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使美国银行和投资公司发生多米诺骨牌式崩溃,更危及国外金融业,甚至导致部分国家陷入“国家破产”困境。

由于美国掌握金融霸权,控制全球金融,因此其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全世界,更由于国内外两条资金循环链的断裂,导致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

其次,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引发石油危机。

1998年石油价格仅为10美元/桶,2003年为28美元/桶,到2008年7月逼近140美元/桶。

石油价格的飙升直接危及各国经济运行。

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的“高烧急剧变为低烧”,2008年12月份石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

石油价格的急剧下降殃及诸多石油大国。

历史表明,由通货膨胀急剧变为通货紧缩正是经济危机的一种症候,石油价格由过高到急转直下,也是一种市场危机,反映了实体经济下降、需求严重不足。

最后,粮食危机下全球粮价急剧上涨。

粮食价格上涨不仅威胁发达国家贫困人群的生存,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遭殃。

这次粮食危机的根源是农业发展严重滞后。

正如列宁所说:

“大资本正是在民众挨饿,农业的整个发展无可救药地落后于工业的发展……的条件下活动的。

”日本学者认为,美国内政外交的大前提是“以粮食为国家根本”,美国实施“以粮食为武器的世界战略”。

尽管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疲软,但嘉吉公司、ADM公司、邦吉公司还是在2007年第一季度分别赢利亿、亿、亿美元。

此外,美国农业部故意控制粮食的产量,从2002年一直控制在8000万吨以下,2005年进一步加大控制力度,2007年将产量减少到7000万吨,用以占据世界粮价的垄断地位,包括扩大对中国出口玉米(作饲料)。

上述世界三大危机的爆发与美国的一些政策有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垄断资本势力不仅利用其掌握的金融霸权剥削和控制世界经济,而且操纵能源和粮食两大战略资源。

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

“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正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唤出来的魔鬼了。

”三大危机交织是现代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矛盾长期积聚的集中爆发,是完全违背决定价格的价值规律的体现(恩格斯称之为“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即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并最终危及其自身。

连大投机家索罗斯也说:

“这(华尔街危机)是我所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一放任市场和让其自动调节理论的结果。

危机并非因为一些外来因素,也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是体制给自己造成了损失。

它发生了内破裂。

”这个“内破裂”的硬伤是什么?

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先天带来充满矛盾而又无法克服的残畸:

一是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过绝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因为它违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规律;二是现代大垄断资本主义控制、利用市场的自发性,市场不可能真正“自由”起来;三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千方百计为少数大亨发财服务,不可能有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只能有亿万财团剥削和掠夺全世界财富的自由,不可能给所有经营者和消费者自由。

如果说现代的“自由”金融方式曾是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控制和剥削全世界最有力的工具,那么目前它却成了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大障碍和祸根。

“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神话在世人面前破产了。

  二、两大优势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

  正在三大危机交织发生之时,中国却迎来新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

实践证明,我国改革开放30年创造的世界奇迹绝不是一些人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果实,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发展和逐步完善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现了“两只手”有机耦合。

我国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没有发生大的挫折,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约为3%强,美国约为%,西欧约为%,日本约为%),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以至被世人称为“中国模式”。

我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自由市场经济制度”那种大起伏和大危机,就在于基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利用“两只手”耦合的有利条件,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也矫正了它的缺陷。

二是以社会主义综合力量统筹工农业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在工农业协调发展中,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进程中,同时着力发展农业。

世界经济的历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主线是工业化、城市化。

30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以年平均20%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

变为2007年的:

;城市化程度以年均1%的幅度递增,农村人口由80%多下降为不到60%,并逐步形成一些大的城市圈,现代化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世界经济史,特别是最近发生的粮食危机均表明,尽管市场经济富有活力,但单靠市场机制是不能解决农业问题的。

农业的基本矛盾是其基础性和弱质性的矛盾,弱质性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农业既是经济的再生产又是自然的再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周期长,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加上我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然而,我国却出现了以7%的土地养活22%人口的世界奇迹。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坚持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开放战略。

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由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3位,外汇储备为世界第一,引进外资为世界第二。

但我国始终保持对外开放的独立性和主动权,化解多次国际经济风险(包括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

正如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让·弗朗索瓦·于歇所说:

“中国体制有幸在封闭的系统内充分活动,因此,当局可进行调节,同时也因为中国各大银行没有过多地向世界开放,从而保留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杠杆。

”这次世界三大经济危机的冲击,对我国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继续沿着又好又快发展的健康轨道前进。

四是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了许多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没有解决的难题。

通过计划生育,30年少生了大约4亿人口,世界为之惊叹。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世界少见,各类学生在校人数增加11倍,其中高校增加21倍,平均递增%。

多民族和睦相处,社会环境和政治秩序相对稳定,同一些矛盾激化、动乱不断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恰成鲜明对比。

现在我国已成为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

“无与伦比”的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就是举世瞩目的鲜明例证。

  世界三大经济危机的交织同我国30年改革开放显示的优势做比较,能突显出新自由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本质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于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按照社会化生产的基本规律要求,正确运用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以社会主义制度克服和限制它的负面效应。

全面发挥两种优势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轨道上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使日益为世人赞许和效法的“中国模式”更加优越。

  三、新自由主义流行的原因与我国应坚持的方向

  违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新自由主义一直流行的原因在于,其实质是代表西方大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意识形态,核心是金融自由化,它完全适应了超级金融资本操纵市场大肆投机的需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强势经济,谁拥有更多的资本谁就拥有话语权,就更自由。

新自由主义说是都要在自由市场中发财,实际上只有大资本拥有者,特别是金融资本垄断者,才能自由地赚大钱。

西方大资本的实力越来越雄厚,自由度非常之大的金融资本、虚拟资本需要这种自由体制和意识,美国等强国利用手中极其雄厚的资本对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出入也需要这种“便利”,所以撒切尔夫人、里根上台,为新自由主义长达近30年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开拓了道路。

但这次大的金融危机宣告了它的失败。

不过这还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最后终结,未来有一天经济形势一旦变暖,它还会东山再起。

只要有大垄断资本集团存在,特别是大金融资本存在,社会经济领域就有新自由主义之类的理论观点泛滥。

而新自由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新自由主义成为他们的主流经济学。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没有经验,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东西,有些人就很容易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崇拜西方,而西方列强又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进行宣传、渗透。

正如邓小平所说,打开窗子,新鲜的空气进来了,而苍蝇蚊子也进来了。

加上东欧剧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也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信念动摇了,转而接受新自由主义的东西。

第二,国内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基础。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几年,非公有经济特别是私有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并产生了一个暴富阶层。

他们希望在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争取更大规模的利益。

反映在学术形态上,新自由主义更适合他们的要求。

第三,认识上的片面性。

在我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强调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及其优越性,一些人也很容易把市场的自发性片面夸大,认为市场可自我调节,盲目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及市场万能论,否定宏观调控。

从认识论上来说,这是一种直线性、片面性,是一种有缺陷的推导。

这种片面性使一些人否定“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必要,以致否定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混淆起来。

正是因为这样,新自由主义迷惑了很多人。

  因此,我国应立足于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西方的经济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对比中深化对真理的认识。

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驾驭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困难有:

市场经济具有多元性、多变性、周期性、国际性;经济体制还有许多障碍;缺乏经验;西化思想的冲击。

即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尤其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一些缺陷也难以完全避免,它的主要矛盾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突出“以人为本”,还是演变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突出“以钱为本”,造成和加剧两极分化。

我国经验表明,削弱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放松了“有形的手”,就会出大问题,“三鹿奶粉”事件和房地产出现泡沫就是鲜明的例证。

如不认真规制,也有滑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危险。

现在出现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要求增强忧患意识。

在理论认识上,经常有两种倾向交错干扰:

或主张控制过死,捆死市场;或推崇完全放任,纯靠自发。

目前看来,西化的影响不可小觑,那种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继而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分割开来的思潮日益突出,不时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许多矛盾由此而发)。

许多人往往把完全的自发性等同于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是一种误解和陷阱,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因此,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必须认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澄清“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之类观点的误导。

  马克思说过:

“人体解剖对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历史地看,诚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运动体制是富有活力的,但也有重大缺陷。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的一种交换方式,其调节配置功能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已形成三种梯级(简单商品经济除外):

第一种,以私有资本主义制度为平台主要靠自发调节,犹如生物界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性自我调节,属于低级的、原始的经济调节和资源配置;第二种,以大资本所有制为主宰、以个体自发调节为主,实现金融支配经济的“头足倒置”现象,加上一定力度的宏观调控体系,犹如生物界的多细胞生物,既有细胞层的调节,又增添了体液调节,但不能从根上克服自发性的残畸,属于中级层次,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如此;第三种,在宏观总体调节下充分发挥微观调节功能,把市场和计划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犹如生物界的高等动物除了细胞、体液的调节之外,再加上神经系统的总指挥(恩格斯称之为“神经器官”),属于高级层次。

事实表明,市场经济高级层次(第三种)必须排除私有经济特别是大垄断资本对社会化运行的干扰,体现社会化生产力和社会化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依托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平台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神经器官”,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胡锦涛)。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都是生产社会化规律的客观要求。

应当有分析地吸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更应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

清醒地考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积累的矛盾不可忽视,有的相当尖锐,还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