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汇编.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汇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汇编
1.《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
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
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
11÷2=5……1。
问:
11是2的倍数吗?
为什么?
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
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
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2.《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
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
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
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
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
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
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
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
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 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 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 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3.《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反思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
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例举法找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猜想、分解质因数比较,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体念到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挖掘不足有待改进
1、课初的情境创设虽考虑到与例题之间的联系,但过渡得不够好。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作为以“找规律”为课题的数学课,要找的规律是什么?
研读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师用书,我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课教学把图形沿着一个方向平移,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
其实平移比规律更重要,只要有了平移,就有了规律。
通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从数学角度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
方框按顺序平移,体会对应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律。
怎样找规律呢?
也许,我们更多地关注找怎样的规律,其实,我们更需要在“找”上做文章。
找规律的教学价值与重点是在“找”的过程中。
学生有哪些关于这节课的学习的经验可以支撑他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呢?
研读教材,以例题中第一个问题为例,这道题陈述的内容也就是:
从10个数中,每次框出相邻的两个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
我感觉,例1设计的问题,是用探索有多少个不同的和的问题,引入可以框住多少个相邻两个自然数,但这样的转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好像在这个转折点上,不少学生都绕不过弯来。
于是我直接从最简单的掰手指做铺垫教学,让学生理解相邻,如何掰相邻的两个手指。
然后设计悬念400个手指并排怎么办?
引出课题。
从这节课让我深深明白:
智慧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其后的设计,我又想怎样过渡到像例题这样的“框数字”问题呢?
眼睛突然一亮,就再利用10个手指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10个手指进行教学。
利用10个手指进行教学。
得出9种方法,再通过平移,给学生的示范作用。
而没有教师继续框3个、4个等,接着把框更多的数字的情况交给学生探究,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给学生学习的机会。
为了不让学生发现表面的数字规律,我特意打乱数字的顺序,有意让学生真正的去发现总数、要框的数、每次框的个数和共有几种方法的关系或规律。
学生交流,他们的发现也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接着让学生尽情的交流,然后小结规律。
接下来,在10张数字卡片增加5张,每次框几张各有几组,先设计平移了几次,共有几组,弄清平移和共有几组的关系。
其后总数增加都100个、400个,教学进入了高潮,在这里解决400个手指相邻的两个为一组的问题。
学生以为我都会了,甚至总数增加到一万我也会,就在这时来个360度的转弯,只出现5~15个数字,学生一时愣了,我马上追问:
如果我请个同学回答,他可能会在那里出问题?
引出总数变了,总数并不是最后一个数。
其后设计了生活问题,主要在小方和小英坐在礼堂的那一题,连续设计了3个问题,其中如果14个座位围成圈形,学生自觉议论开来,教师再次利用卡片围成圈形,让学生直观思维。
紧接着,“那个信息可以不要”“为什么要把13乘2?
”最后的请假问题,难了!
不是从1号开始请假,而是从5号开始请假,再次安排给予时间,交流、讨论。
整节课没有将规律作板书,也没有规律公式化,更不强求学生一定要按算式来解答。
事实上,学生在此即提出算法。
有学生用“算”的方法,这是比较抽象的。
如果没有形象支撑,我觉得学生难以理解,也许最后就演变为套模式解题,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往往总结出“算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抽象?
这是否标志着学生新的重要的进步?
为什么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求解会归结为某种算法的应用?
学生为何会思考“算法”?
是否是因为学生潜意识中存在着数学问题是需要计算作出解答的潜在观念?
“算法”的抽象,应建立在形象的模型的基础之上。
因而我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建构数据排列、再框出相关的数的解决问题的模型。
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共有多少种框法,与框内的第一个数对应。
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应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齐头并进
5.《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充分全面的准备。
作为全新的课改内容,本课教材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改革的力度较大,体现了浓郁的课改气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润物细无声: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概念。
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哪个能正好铺满?
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操作情景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生成问题:
怎样的正方形肯定能正好铺满?
怎样的不行?
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还能找到吗?
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在充分探索观察的基础上发现:
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既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
这时引入公倍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觉得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公倍数的概念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鲜活概念。
2、多样呈精彩:
在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采用全开放的方式,放大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以小组交流形成思维碰撞,呈现多彩的智慧。
以评价促方法的对比,以评价促思维的深入,以评价促探索精神的提升,学生自然自得其乐,收获多多。
3、适度显睿智。
在练习部分,教材能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能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适度体现的其一。
其二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材抛弃了短除法的方法,而只要学生找10以内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降低了学习要求,更符合学生实际。
6.《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于是产生认知冲突。
再次观察,形成新的猜想,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利用这一结论,验证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
7.《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感受颇深:
1、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惊醒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
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感到课堂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家庭,任何不成熟的想法在共同的交流中是可以成熟的,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
4、活动环节较多,一节课完成显得有些紧张,因此,有些内容还不能作深入的交流。
5、虽然我的这节课不失为一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但作为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
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罗嗦。
8.《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反思
小学生在理解概念时,往往难度较大。
我就出示投影片:
从刚才找4的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并引导学生观察:
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让学生明确:
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时,主要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通过研究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及时巩固练习,有层次,有趣味。
学生做全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
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会归纳总结。
9.《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通过老师讲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分析等式含有的规律。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将例题“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作分母或指定分子作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进行整装,通过“希希想要吃到5块蛋糕,婷婷想要吃到6块蛋糕,我将龙龙的蛋糕平均分成了48块时,该怎么分才公平?
”这一情境来进行教学。
10.《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1、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学习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在宣布了这样的上课方式后,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对分数的大小比较都自主学习了,其实我也根本没有让学生预习,数学课也不需要学生预习,这都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小组取得好成绩而主动预习的,他们小组聚在一起讨论、分析,当教师给他们组加“星”时,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
这种教学行为已经是学生主动实施了,不需要老师在后面督促,它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它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会延伸到课前,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学生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取得好成绩,所以课堂的学习已经自觉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预习,也为下一堂课的复习做好了充分的准,所以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的。
2、增强合作意识,为学困生的参与和成功创造机会。
上课以后我感觉到了,那些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后进学生,在组长领导下,后进学生也举手发言了,因为哪一小组举手发言多,哪一组还能得到“星”。
所以组长不知辛苦地帮忙后进生,后进生也拼命的学习,这是学生可爱之处,这样老师再也不要为学生的厌学而犯愁了。
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当然用这种形式上课时,只要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老师也会给鼓励的,这点很重要的。
在上课时,竟然有学生曹旭建告诉我:
“曹老师,我从小就没回答问题,今天才知道回答问题是那样的爽。
”我惊喜,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学习方式吗?
合作才能成功,互助才能胜出,孩子们已经开始明白了这一点了!
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喜欢这样的学习内容,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也是我新课程理念下尝试的一种有效课堂调控教学模式,效果不错。
1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
教师出题学生解答,这只是单一的考察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学生成了“维修工”,如果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就成了“工程师”,可以独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1、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
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你对你们组的作品满意吗?
认为它好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2、切实了解学生,增强应用性。
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
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使用权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充分信任学生,有效实施自我评价。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交并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
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进一步去尝试和探索。
在展示整理作品后,从中发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习惯。
12.《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
在教学中,我以故事导入,让学生帮八戒选西瓜。
学生有了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成功。
正是在这种渴望之下,他们的思维及知识储备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
在老师未讲解的情况下,帮助了八戒,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要帮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你能给你的比较法取个名字吗?
”这样的提问,使学生们精神振奋,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露出的得意神情亦充分说明了成功给他带来的快乐。
孩子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3.《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1.凸显计算算理。
分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统一分数单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
在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时,运用了“问题情景——探究方法——沟通比较——建立模型”的结构模型。
即:
首先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找到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第二步通过图式的对比与沟通,明确通分的算理。
第三步通过二次自主探究、一次尝试练习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模型。
2、关注知识发生的过程。
在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知识时,强调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应用挖掘新知识,在新知中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看四色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时产生分数加法计算,在复习旧知中引出新知,在新知解决的过程中,加强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4.《画出美丽的图案》的教学反思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画出美丽的图案”是结合圆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
在加深对圆的认识的同时,体会创造美的愉悦。
真正让学生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15.求“圆环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求圆环的面积”之前,我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尝试:
让学生独立计算书本P106例10(已知外圆内圆的半径,求环形的面积)。
结果班上58位同学中有40多位能正确地解答,其余学生通过自学之后也能求圆环的面积。
于是第二天的数学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尤其活跃,不断闪出智慧的火花,而且思维的深刻性也可见一斑。
反思上述的教学活动过程,我认为关键在与“找准了起点,注重了学生的发展”。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求圆的面积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而且我事先已让学生用硬纸板做了环形,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能求环形的面积了,但同学们对环形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因此,本节泐的教学重点我从认识环形的特征入手。
让学生把做环形的过程说出来,在表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说出了圆环的特征。
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
2深入钻研教材,挖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环形之后,我有意让学生比较几个环形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认识到句顶环形面积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内、外圆的半径。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了。
1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研究表明,数学学习不是一种被动、简单的吸收的过程,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
荷兰数学家弗顿登塔尔甚至说:
“教育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再创造。
”学习者应自主积极地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把凝聚在教材中的思维成果经过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蕴育在其中的数学活动体验,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变教材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认识结构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
《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
教材的最大作用是为师生指明教与学的大方向,学生是教材的主人,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
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依据课标的新理念,在全面驾驭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开发和创造。
一般传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都是按照基础训练: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②把两个分数通分;新课教学:
出示例1,让学生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例2,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课堂训练;课堂小结。
这样的组织教学,虽然也使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但这样的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是浅薄苍白的,不具有生命活力。
这节课中,教师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组: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计算小明同学走哪条路线到学校比较省时,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
这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