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题试题库和解答.docx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题试题库和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题试题库和解答.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题试题库和解答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
案例1
近年来,在全球电脑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戴尔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益,并且不断增加市场份额。
我们习惯于给成功者贴上“标签式”的成功秘笈,正如谈及沃尔玛成就商业王国时,“天天低价”被我们挂在嘴边;论及戴尔的成功之道,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归结为“直销模式”。
戴尔成功的诀窍在哪儿?
该公司分管物流配送的副总裁迪克·亨特一语道破天机:
“我们只保存可供5天生产的存货,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则保存30天、45天,甚至90天的存货。
这就是区别。
”由于材料成本每周就会有1%的贬值,因此库存天数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仅低库存一项就使戴尔的产品比许多竞争对手拥有了8%左右的价格优势。
亨特无疑是物流配送时代浪尖上的弄潮者。
亨特在分析戴尔成功的时候说:
“戴尔总支出的74%用在材料配件购买方面,2000年这方面的总开支高达21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物流配送方面降低0.1%,就等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
物流配送对企业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使戴尔的过期零部件比例保持在材料开支总额的0.05%~0.1%之间,2000年戴尔全年在这方面的损失为2100万美元。
而这一比例在戴尔的对手企业都高达2%~3%,在其他工业部门更是高达4%~5%。
问题:
1、分析库存的利与弊。
2、结合案例,分析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的作用。
答:
1、库存的作用:
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保持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应对不确定性、随机性的需求变动,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
库存的弊端:
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费用支出,腐烂变质的损失,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
2、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期间(一年或半年)库存周转的速度。
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变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案例可见,缩短库存天数,加快库存周转率为戴尔赢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案例2
超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独资企业,由新加坡超级咖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常州投资成立。
该公司在建立初期,以麦片饮料类的生产为主,随着麦片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逐步引入了咖啡类和固体饮料类的产品,完善了自身的产品结构。
在超级食品有限公司进入中国以前,国内市场上尚无麦片类的饮料产品。
可以这样讲,正是超级食品公司将麦片饮料引入了中国市场,为中国的消费者介绍了这样一种富含营养的早餐或休闲食品,也为消费者介绍了一种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也为超级食品公司及其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在整个90年代的前、中期,超级食品公司的产品从来不用为销路发愁,生产管理也相对简单,开足马力生产即可。
采购更是单纯,物料数量有限,订购批量尽量大,根本不可能有冗余的库存出现;供应商也是趋之若鹜,谈不上管理,更没有战略;物流配送也用不着,基本都是上门送货、提货。
但是,由于商家的趋利性,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麦片生产厂家,麦片饮料市场的竞争突然之间变得异常的严峻、残酷。
超级食品公司的年销售额也由数亿元人民币之巨逐步下降到如今的不足一亿元人民币,而在此期间,为了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公司管理层决定增加产品类别,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将公司的主打产品一麦片类饮料增加品种,以增强抵御市场竞争大潮的冲击的能力。
公司管理层决定开发的产品主要有两类:
咖啡类和固体饮料类。
考虑到咖啡类产品为新加坡母公司的拳头产品,具有相当的技术开发实力和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因而决定开发该大类产品,并逐步在市场上推出了超级三合一咖啡(105、305)、超级意大利泡沫咖啡、超级爱尔兰咖啡、超级二合一咖啡及超级瓶装咖礼盒等产品。
由于中国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并且在下半年集中了中国人最重要的几个节日:
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及春节,故此麦片类的产品消费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即从8月底到来年的二月初为销售旺季,而其余的时间则为销的淡季。
而咖啡类产品与其具有相似性,因此公司急需开发出与上述两类产品在销售季节上具有互补性的产品,以此来平衡生产能力,缓解淡季的销售压力。
基于以上的考虑,公司管理层决定开发固体饮料类产品,其中包括超级蜂蜜菊花晶袋装及经济装、超级鲜橙粉袋装及经济装、超级柠檬茶袋装及经济装共六种产品。
随着公司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及深度的不断扩大,以前公司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上“轻易解决”的问题,如今真正地成为难题了。
首先是生产安排上出现了问题,有时成品来不及做,而仓库催促要发货;时入库成品仓库拒绝接收,原因是仓库该类货品太多,没有多余库位。
其次是采购管理上,经常有紧急定单催供应商交货,而有的物料却又是几个月甚至数年不动。
第三是在物流上,压力同样不小。
经常收到销售部门的投诉称,由于运力不足,或是运输的网络覆盖不到,而使得好不容易到手的生意无法作成,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的这些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终于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将生产与运作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列入工作议程。
时间转眼间进入了2002年的6月份,某一个星期二上午,超级食品公司的所有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都集中在会议室中,正在参加每周一次的例会。
随着会议的议程进入本周各部门的情况通报,主持会议的总经理请销售总监首先发言。
销售总监一脸激动地开始了他对生产运作上的不满的发泄:
“我们的客户——几家大的连锁超市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我们的夏季主打产品——超级鲜橙粉袋装和经济装全面断货,客户对此非常不满意。
甚至问我们的销售人员,我们公司是否想撤出这两种产品,如果是,那么赶快腾出地方给其它公司的产品。
有的客户还以嘲弄的口吻说,你们超级食品公司蛮奇怪,冬季咖啡卖得好的时候,你们的超级咖啡礼盒断货;夏季饮料卖得好的时候,现在鲜橙粉系列产品又断货了。
我也从物流、仓库、生产部等几个部门做了一点初步的调查,据说是有一种原料缺货。
我想再一次地呼吁各部门大力协助销售部的工作,否则今年的销售指标很难完成!
”总经理看了一眼上任半年有余的营运总监,“这件事确实相当严重,我们这半年多来一直在解决生产运作方面的问题。
商务部、技术部、销售部、生产部都在通力合作,建立了销售预测、库存数据的在线即时反映、物料清单、需求计划等等,虽然我们做了这些工作,但问题仍在不断地重复出现!
我们现在要全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决不能再让这些问题困扰我们的经营了。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地暴露了超级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库存控制上不平衡。
既有断货、零库存现象的经常发生;同时仓库也有许多的积压库存,有些产品由于生产日期超过6个月而无法发货,有些物料己有6个月以上,甚至数年没有发生领用。
在库存管理上,这种缺货与冗余同时并存的现象,己成为超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与运作系统管理不善的最直接表现。
如何控制库存己成为了公司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定单管理的无序。
在定单管理上,首先就是表现为紧急定单多,由此必文超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运作系统缺陷分析与对策研究然引起小批量定单多,并且整个定单数量大。
这样也就间接增加了与供应商/生产部关系的管理难度。
第三,供应链管理的低效。
内部供应链的管理的低效率体现在对物料管理的不分主次,没有重点,既影响了物料的库存控制,也影响了供应商关系的管理。
外部供应链管理的低效率,既有采购策略的不明确,也有客户服务的缺乏针对性。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之外,在超级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与运作管理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归根结底,以上的三个问题是主要的,解决了它们,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超级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结合案例,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答:
1、超级级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中,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最初表现出来的,或者说是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却是库存控制方面的不平衡性;其次就是订单管理的无序性;第三是供应链管理的低效性。
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库存控制的不平衡性:
短缺与积压。
所谓库存控制的不平衡性,是指既有产品缺货、无货可发,物料断货、供应不上的情况发生,而同时也有个别产品库存时间超过半年,有些物料的储存时间己达到数年之久,有些物料甚至储存至变质尚未用完。
有些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2002年6月至9月的3个月内,共发生了2起因物料断货而导致产品销售合同无法正常执行的事件,一次就是前述的因“柑橘增香剂”缺货而引起的“超级鲜橙粉”系列产品的断货,另一次是发生于9月初的因“超级瓶装咖啡”缺货而引起的“超级咖啡礼盒”的断货,这两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5万元之多;于物料没能及时供应上,而形成零库存但尚未出现产品断货的情形,则平均每周要出现2-3次;月底财务部与仓库联合进行的一次盘库中发现,超过6个月未发生领用的物料共有65种,价值129万元之巨,其中有一种原料已变质,报损8000元,这其中当然不排除由于产品结构改变而造成的包装改版、原料更换等因素,但库存管理的失控也由此可见一斑。
出现这种情况的表面原因看起来很简单,不外乎就是该安排生产的产品未能在预定的时间前生产完成,而暂时不需要的产品或需求量小的产品却大量地生产入库了;该按时采购回来的物料未能及时到位或采购量不足,而需求量小的物料却大量地采购入库,远远超过实际需求量。
这只是表面现象,揭开其表象,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在制作需求计划时,并没有真正地将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区别对待。
从前面的叙述中知道,超级食品公司以前并没有需求计划的制作,而只是根据主观的推测,历史数据的总结,简单地进行一下预测。
但由于公司产品的销路非常好,因而一直没有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
自2001年10月以后,开始引入需求计划的概念。
对独立需求的最终产品,按销售部的预测数据、库存数据、主观确定的安全库存,计算出要货数量,安排生产部进行生产;至于确切的时间就由生产部自行决定,而其安全库存的数量及要货的批量是否合理,也无从得知。
而对相关需求的物料,则建立了BOM表,根据独立需求产品的要货数量、库存数据,来确定采购数量;当然到货时间同样无法确定,就由采购人员根据经验来安排,而且确定的采购数量其实是缺货的数量,并没有考虑起订量、采购时间等因素,最终的数量也是由采购人员根据经验确定。
所以说,独立需求产品与相关需求物料的需求计划虽然分开进行计算,但思路是一样的,计算方法也是一样的,而且考虑的因素并不全面,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偏离了实际情况。
正是由于上述的独立需求产品的需求计划中,没有明确要货时间及批量,导致了库存管理的不平衡:
需要的产品缺货、不需要的产品源源不断地入库。
同样地也就间接导致了非独立需求物料的库存管理出现了相同的不平衡现象。
(2)定单管理的无序性。
定单管理的无序性,是指紧急定单满天飞,而同时有些定单下达后又一再要求供应商(生产部)推迟送货,甚至货到后要求退回。
而且在定单的管理中,没有一个整体的管理,无法让管理者在需要的时候立即就能知道那些定单己经下达,定单的数量是多少,定单规定到货的时间,而又有那些定单尚未下达,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
这种无序性同样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得到印证。
由于对外部供应商定单的数量没有进行有效的统计,因此得到的数据会有一些偏差,但据估计,每月的下达给供应商的紧急定单数量大约要占到总定单数量的30%左右。
而对生产部下达的定单数量,仅以2002年9月为例,共下达了26张定单(两次是正常的两周独立需求计划),包括全部26种产品,其中紧急定单(当天或第二天上午必须供货的定单)就有n张,占总数的42%:
涉及9种产品,占全部产品数的35%。
正是由于前述的库存管理的不平衡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这样一种定单管理的无序性。
定单管理无序性的一个负面现象是紧急定单多,非质量原因的退货定单多;一个负面现象就是定单批量小,定单数量多。
这样两种情况的存在,必然增加了定单管理的难度,但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就定单管理而管理,而是应该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地根除这样一种现象。
在超级食品公司的定单管理中,就是要首先解决需求计划的制定问题,从而更好地控制库存,同时再改善对定单的管理,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供应链管理的低效性。
在案例中是这样描述超级食品公司对供应链管理的低效性的:
对内是物料管理不分主次,采用同一种的物料管理策略;对外是供应商的管理策略不明确,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战略,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难度大,也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来加大管理力度;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够,没有注意到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仅仅停留在单纯运输的阶段。
在超级食品有限公司的库存细项中,共有26种最终产品,142种相关需求物料。
在26种最终产品中,其中8种产品的年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52.7%;在142种物料中,15种物料的年采购金额占公司全年采购金额的5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对所有物料一视同仁,采用同样的管理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无论是从定义的描述,还是从前文的叙述中,都可以发现,物料管理与需求计划管理的不足是造成供应链管理低效性的根本原因对物料进行分类管理,有所侧重,据此确定不同的采购管理策略,既可加强物料管理的力度,同样也加强了供应商的管理;改进需求计划的制定方法,在改善库存控制、加强了定单管理的同时,也就减轻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压力,更容易确立一种新型的供应商管理模式。
现代物流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在飞速地发展,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单纯运输服务的阶段,而是应该探讨如何更好的利用物流系统来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良的、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服务实体的出现,都为企业实现个性化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
2、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首先是完善独立需求产品的需求计划制定方法,建立一个独立需求产品的库存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完善非独立需求物料的需求计划,达到初步完善库存控制并加强定单管理的目的;其次是完善物料管理方法,建立物料分类管理模型,建立一套有不同侧重点的管理战略,从而既改善了供应链管理,也又增强了库存控制与定单管理;第三,则是引入一些先进的物流管理概念与方法,帮助完善物流系统,建立更有效率、更高服务水平的物流网络。
这样就把控制库存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纲举则目张,在此基础上再解决其他问题。
案例3
安科公司是一家专门经营进口医疗用品的公司,2001年该公司经营的产品有26个品种,共有69个客户购买其产品,年营业额为5800万元人民币。
对于安科公司这样的贸易公司而言,因为进口产品交货期较长,库存占用资金大,因此,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安科公司按销售额韵大小,将其经营的26个产品排序,划分为AB(:
三类。
排序在前3位的产品占到总销售额的97%,因此把它们归为A类产品;第4~7种产品每种产品的销售额在O.1%~O.5%之间,把它们归为B类,其余的19种产品(共占销售额的1%),将其归为C类。
对于A类的3种产品,安科公司实行了连续性检查策略,每天检查库存情况,随时掌握准确的库存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量和安全库存量,通过与国外供应商的协商,并且对运输时间做了认真的分析,算出了该类产品的订货前置期为2个月(也就是从下订单到货物从安科公司的仓库发运出去,需要2个月的时间)。
即如果预测在6月份销售的产品,应该在4月1日下订单给供货商,才能保证在6月1日可以出库。
其订单的流程见下表。
4月1日
4月22日
5月2日
5月20日
5月30日
6月30日
下订单给供应商(按预测6月份的销售数量)
货物离开供应商仓库,开具发票,已经算作安科公司库存
船离开美
国港口
船到达上
海港口
货物入安科
公司的仓库,可以发货给客户
全部货物
销售完毕
由于该公司的产品每个月的销售量不稳定,因此,每次订货的数量就不同,要按照实际的预测数量进行订货。
为了预防预测的不准确和工厂交货的不准确,还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下一个月预测销售数量的1/3。
该公司对该类产品实行连续检查的库存管理,即每天对库存进行检查,一旦手中实际的存货数量加上在途的产品数量等于下两个月的销售预测数量加上安全库存时,就下订单订货,订货数量为第三个月的预测数量。
因其实际的销售量可能大于或小于预测值,所以,每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也不相同。
这样进行管理后,这三种A类产品库存的状况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货值高的A类产品应采用连续检查的库存管理方法。
对于B类产品的库存管理,该公司采用周期性检查策略。
每个月检查库存并订货一次,目标是每月检查时应有以后两个月的销售数量在库里(其中一个月的用量视为安全库存),另外在途中还有一个月的预测量。
每月订货时,再根据当时剩余的实际库存数量,决定需订货的数量。
这样就会使B类产品的库存周转率低于A类。
对于C类产品,该公司采用了定量订货的方式。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得到产品的半年销售量为该产品的最高库存量,并将其两个月的销售量作为最低库存。
一旦库存达到最低库存时,就订货,将其补充到最高库存量,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省时间,但库存周转率更低。
该公司实行了产品库存的ABC管理以后,虽然A类产品占用了最多的时间、精力进行管理,但得到了满意的库存周转率。
而B类和C类产品,虽然库存的周转率较慢,但相对于其很低的资金占用和很少的人力支出来说,这种管理也是个好方法。
在对产品进行ABC分类以后,该公司又对其客户按照购买量进行了分类。
发现在69个客户中,前5位的客户购买量约占全部购买量的75%,将这5个客户定为A类客户;到第25位客户时,其购买量已达到95%。
因此,把6~25位的客户归为B类,其他的26~69位客户归为C类。
对于A类客户,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一直保持与他们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库存状况;对于B类客户,基本上可以用历史购买记录做出他们的需求预测作为订货的依据;而对于C类客户有的是新客户,有的一年也只购买一次,因此,只在每次订货数量上多加一些,或者用安全库存进行调节。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同时也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尤其是A类客户对此非常满意。
问题:
1、安科公司将产品分为了哪几类进行管理?
2、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是什么?
3、安科公司怎样对A、B、C三类产品进行库存控制?
4、安科公司如何利用客户的ABC分类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和客户的服务水平?
答:
1、按照ABC分类法,安科公司将排序在前3位的产品占到总销售额的97%,因此把它们归为A类产品;第4~7种产品每种产品的销售额在O.1%~0.5%之间,把它们归为B类,其余的19种产品(共占销售额的1%),将其归为C类。
2、利用ABC分析法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进行预测和现场控制,以及减少安全库存和库存投资。
3、安科公司对A、B、c三类产品进行如下库存控制方法:
(1)对于A类的3种产品,安科公司实行了连续性检查策略,每天检查库存情况,随时掌握准确的库存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量和安全库存量。
即对于货值高的A类产品应采用连续检查的库存管理方法。
(2)对于B类产品的库存管理,该公司采用周期性检查策略。
(3)对于C类产品,该公司采用了定量订货的方式。
4、安科公司对于A类客户,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一直保持与他们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库存状况;对于B类客户,基本上可以用历史购买记录做出他们的需求预测作为订货的依据;而对于C类客户有的是新客户,有的一年也只购买一次,因此,只在每次订货数量上多加一些,或者用安全库存进行调节。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同时也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尤其是A类客户对此非常满意。
案例4
美国机械公司是一家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企业,该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
为了保证供货,该公司在美国本土建立了500多个仓库。
但是仓库管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大约有2000万美元。
所以该公司聘请一调查公司做了一项细致调查报告,结果为:
以目前情况,如果减少202个仓库,则会使总仓库管理成本下降200万~300万美元,但是由于可能会造成供货紧张,销售收入会下降18%。
问题:
1、如果你是企业总裁,你是否会依据调查公司的结果减少仓库?
为什么?
2、如果不这样做,你又如何决策?
答:
1、不会。
因为:
(1)减少202个仓库只能节省200万~300万美元,却造成了18%销售收入的下降,得不偿失。
(2)即使能节省大量费用通过减少仓库丧失销售收入也不是上策,因为这等于顾客的丧失,在现代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惟一的生存发展途径便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2、首先,通过调查,依据目标市场细分的原理将全国市场细分为10~15个左右的大型区域,目的是在每个大型区域建立区域配送中心;其次,通过配送中心选址方法选择每个区域配送中心的合适的地理位置;第三,在每个区域内,选择5个左右的集中销售城市,建成城市配送中心;最后,从基本作业、实用物流技术、物流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四个方面人手,正意义上发挥配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仓库大量减少,费用下降的目的,同时通过现代配送中心的作业提高顾客满意度,一两得。
案例5
青岛啤酒企业集团于1998年第一季度,提出了以“新鲜度管理”为系统目标的物流管理系统思路,开始建立新的物流管理系统。
当时青岛啤酒的年产量不过三十多万吨,但是库存就高达十分之一,既维持在3万吨左右。
这么高的库存,引发生了几个问题:
1、占压了相当大的流动资金,资金运作的效率低;2、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仓库来储存这么多的库存。
当时的仓库面积有7万多平方米;3、库存数量大,库存分散。
就经常出现局部仓库爆满,局部仓库空闲的问题,同时没有办法完全实现先进先出,使一部分啤酒储存期过长,新鲜度下降甚至变质。
青岛啤酒集团并没有把压缩库存作为物流系统的直接目标,而是把“新鲜度管理”作为物流系统的直接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不但能够解决库存降低、流动资金降低、损耗降低的目的,更重要是面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实现消费者满意的新鲜度目标的同时,达到解决库存问题的目的。
新鲜度管理的物流系统目标提出:
“让青岛人民喝上当周酒,让全国人民喝上当月酒”。
实施方法是:
以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为目标的物流管理改革,建立集团与各销售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全部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快速信息通道和智能化配送系统。
他们首先成立了仓储调度中心,重新规划全国的分销系统和仓储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由提供单一的仓储服务,进行市场区域分布、流通时间等全面的调整、平衡和工资,成立独立的法人资格的物流有限公司,以保证按规定的要求,以最短时间、最少环节,和最经济的运行方式将产品送至目的地。
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全国的订货,产品从生产厂直接运往港、站;省内的定货,从生产厂直接运到客户仓库。
同时对仓储的存量规定作了大幅度压缩,规定了存量的上限和下限,上限为一万二千吨,低于下限发出要货指令,高于上限不再安排生产,这样使仓库成为生产调度的“平衡器”。
问题:
青岛啤酒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新鲜度管理的物流系统目标的?
答:
资金最好的利用率就是缩小商品的库存量。
啤酒区别于其他商品,其销售领域不同于其他商品,受时间,季节和人文等环境的影响太大。
所以不能使用普通商品的管理方法,降低库存作为直接目标,提高啤酒的新鲜度实际上就是有效控制库纯的最好方法,有效的对应市场,控制销售和库存的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青岛啤酒就是很好的利用市场来间接控制库存,和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案例6
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系统集成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公司目前有员工50多人,公司有销售部、软件开发部、系统网络部等业务部门,其中销售部主要负责进行公司服务和产品的销售工作,他们会将公司现有的产品推销给客户,同时也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承接应用软件的研发项目,然后将此项目移交给软件开发部,进行软件的研发工作。
软件开发部共有开发人员18人,主要是进行软件产品的研发,及客户应用软件的开发。
经过近半年的跟踪,今年元旦,销售部门与某银行签订了一个银行前置机软件系统的项目,合同规定,5月1日之前系统必须完成,并且进行试运行。
在合同签定后,销售部门将此合同移交给了软件开发部进行项目实施。
李建被指定为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
李建做过5年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