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879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家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1.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成熟的标志。

从"表现的深刻"与"格式的特别"看鲁迅小说对传统的突破。

重点分析两种结构模式以及鲁迅观察与分析生活的独特视角。

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意味及诗性特征。

简述鲁迅对后起的现代小说的辐射性影响。

2.了解《阿Q正传》的代表性。

掌握几种不同的理解角度和层面,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阿Q正传》的接受史。

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把握作品,突破单一性的评价思维模式。

3.理解鲁迅的彻底反传统。

理解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和态度。

掌握所谓"鲁迅割断了传统"的指责及错误。

分析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

澄清现实中对鲁迅的一些误读。

4.掌握鲁迅对现代文化转型有哪些重要的探索和思考。

掌握鲁迅早期讨论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理解、对科学主义的警惕。

认识鲁迅作为精神观照的巨大价值。

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1.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分析对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并由此掌握和掌握对于那些时代感强的作品。

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结合起来阅读,以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

2.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同情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肯定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崇高地位。

3.掌握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

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1.掌握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一些否定茅盾的观点,并以此为个案,学习用文学史的眼光观察有争议的问题,逐渐进入研究领域。

2.通过文本分析,掌握茅盾《子夜》存在的概念化弊病,同时掌握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以及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

了解那种认为《子夜》是所谓"一部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的贬斥。

3.分析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

4.掌握茅盾在三十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

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1.了解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

掌握老舍的艺术视点:

人性与人伦的关系。

分析老舍笔下老派、新派与正派等三类人物形象的内涵。

掌握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

2.理解《骆驼祥子》可能存在的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

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掌握老舍对于病态城市文明造成人性伤害的忧虑。

3.从老舍作品的风俗描写、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幽默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去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

4.了解有关樊骏、赵园等老舍研究的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

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1.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运用、比较文学的视角、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及接受美学的层面等向个方面,掌握曹禺研究的现状。

2.通过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等作品,掌握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等。

3.掌握《雷雨》等经典剧作的内涵,包括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象征性意象、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

对周朴园、蘩漪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解折。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1.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

掌握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及偏于古典审美的倾向,肯定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掌握京派的共性特征及主要作家。

2.从沈从文的写作心理、姿态,看其作品的特色与得失。

理解构成湘西文学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的元素,掌握像沈从文这样对现代化和都市文明持批判态度的作家的观照价值。

3.了解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

第七讲:

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

1.掌握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以及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

2.从意象营造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艺术的创新和袭旧。

掌握张爱玲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

掌握其作品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本身具有的缺陷。

注意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异的地位。

3.掌握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不同情况。

包括傅雷对张爱玲的批评、80年代张爱玲被重新发现,并逐渐形成热点的过程和原因。

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的过程、社会消费心理,及其身世被传媒热炒和商业包装,并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

第八讲:

穆旦与九叶诗派

1.了解新诗发展的历史轮廓,掌握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的"历史意识的浮现"、"诗歌散文美的追求"和"新诗现代性的拓展"等创作趋向。

2.了解九叶诗派的形成情况,包括他们在40年代的两次聚集、他们同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关系等。

掌握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及其共同追求。

3.掌握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穆旦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第九讲:

现代散文五家

1.掌握"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格外发达的主要情况和原因,掌握现代散文的"闲话体(风)"和"独语体"两个主要语体的特点。

通过对几位代表性散文家创作特色的分析,大致把握现代散文的几种主要风格类型,掌握散文鉴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角度。

2.掌握周作人的"言志"散文以及基本体式,了解"言志派"的其他散文作家。

3.比较"冰心体"与朱自清的抒情文体。

4.掌握郁达夫的行旅散文的特点。

5.掌握何其芳散文的特点”独语体"的特征。

第十讲:

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1.了解赵树理小说的创作在解放区文艺界受重视的情况,以及赵树理获此殊荣的原因。

了解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局限。

2.掌握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受到的褒贬毁誉,以及人们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3.掌握"文革"后赵树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

鲁迅专题辅导

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

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

自《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后,鲁迅的杂文就显示出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并且,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

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散文流派开辟的,而鲁迅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

也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而鲁迅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

也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此外,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坛上就论争不断,而几乎每次重要的论争几乎都与鲁迅有关。

一、学习常识提示

这些常识都应该是“大专阶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级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学习过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进入专题研究课程的学习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学习,“温故”才能“知新”。

对于其它非中文专业专业的同学来说,则必须补上这一课。

对此,任何同学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1.关于鲁迅生平

“鲁迅研究四题”是本学期的三个大重点之一,而这一讲的一个主要重点或者说是中心议题、中心内容,则是鲁迅“对传统的态度”。

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对传统的态度,则必须首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最简单、最快速同时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这个人的人生道路。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创作简况”两个方面。

(1)简历。

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2)青年时代。

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日本留学。

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

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着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4)回国“幻灭”。

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

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袁世凯复辟后,陷入幻灭,沉没于古籍。

(5)排遣寂寞。

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

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白话散文的创作。

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6)彷徨之路。

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

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

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

(7)文艺论争。

自新文学诞生以来,新旧文学之间和新文学内部一直论争不断,而在鲁迅的有生之年,这些论争大都与鲁迅有关。

比如,与郭沫若等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称郭沫若为“才子+流氓”;与梁实秋展开的关于“人性论”的论争,鲁迅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在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鲁迅称“京派”近官,是官的帮闲,“海派”近商,是商的帮忙。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

(1)3部小说集。

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

第一篇: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

前三篇: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

末一篇:

《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

第一篇:

《祝福》作于1924年。

末一篇:

《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

《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

《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E.主要农民形象:

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风波》)、闰土(《故乡》)等。

F.“看/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

《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

《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

散文诗集,共23篇。

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

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

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

《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

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如果说我们这门课涉及的以作家为主的“研究专题”,在作家的常识部分不仅仅限于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还包含有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文学史内容,那么,在学习重点所涉及的问题上,则大致局限于主教材之内。

而把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学会学透,我想也是一门课程最起码的要求。

要解答的问题局限于教材之中,但我们的眼光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除了阅读一些必要的参考数据外,阅读这些总是所涉及的作品才是最为重要的。

只有自己去阅读了原著,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什么叫“有感而发”,那就是“有感”才有可能“阐发”。

1、小重点

我们将“重点”分为大与小,仅仅是我们从主观上认为的难易程度。

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小重点”,就是我们认为难度不大的重点,并非它就没有“大重点”重要。

也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小重点”只是重点,而可能不是难点;“大重点”则既是重点,可能又是难点。

在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的是,考试的试题肯定不会是思考题或练习题的简单照搬,在试卷上,大小重点是没有区别的,也无法区分的。

(1)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这是一个带有比较性的题目,但仅止于说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不同之处。

简单地说,第一,鲁迅:

主要是批判,甚至表现为一种“决绝”,一种“偏激”。

要再进一步说,则是由关心引起的思考,由思考引起的焦虑,由焦虑引起的否定。

第二,胡适:

主要也是批判,但态度比较温和,富有建设性。

第三,周作人:

也是带批判性的,但很快就有所改变。

鲁迅的态度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

而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深化:

我们应如何看待鲁迅的态度。

(2)《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

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

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

(3)《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

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但是,以批判国民性为主要创作目的的作品,则当推他的这部代表作。

有趣的是,《狂人日记》虽然如惊天霹雳,振聋发聩,人们还只是目瞪口呆,而《阿Q正传》虽然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而且充满喜剧色彩,但是,在报上刚开始连载不久,人们就开始惶惶不安,这种不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出现的对鲁迅“丑化”中国的指责。

所以,要理解《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应知道鲁迅在这部作品中是怎样批判国民性的(如精神胜利法和“革命”理想,以及总是摆“先前阔”和以丑为美的心理模式等),还应能够说明鲁迅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4)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

在教材第18页上,这样说道:

《呐喊》、《彷徨》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两部可以作为“纲”来读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如《药》、《风波》、《阿Q正传》和《示众》。

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如《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和《伤逝》。

这三个方面的归纳,既是《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又是最能体现《呐喊》、《彷徨》思想价值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不要求大家背下这三点,而是要求大家能根据鲁迅作品中的具体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5)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

在这里,不直接说“理由和根据”,而要说“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只是强调一定要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待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因为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正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而且,鲁迅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所有的“五四”启蒙主义者顺应时代要求的一致行为。

在教材这一讲的前两个单元中,有不同角度的分析说明。

2.大重点

(1)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

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

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

对于鲁迅所作的这些工作,可以重点掌握教材第7-8页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果同学们自己还有新的补充当然更好。

但是,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一学习要点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要大家重视并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鲁迅对传统确实是“全盘否定”的,但又不应当简单的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

(3)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教材中一再强调,“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读鲁迅最好还是顾及一点历史,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批判的苦心”。

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

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沈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

在教材第10页上,特别就小说《示众》对“看客”心态的揭示,来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4)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可以做博士生论文的题目,我们不可能作全面的要求。

但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了解。

一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重点了解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看/被看”模式的形成,可以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弃医从文”变化开始梳理;二是在鲁迅的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外国作家和学者的影响,这在教材第12页中有一些介绍。

(5)鲁迅为中国文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拿来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科学主义等。

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在于想让大家注意到,鲁迅对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虽然既主张对传统进行批判,又主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甚至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是,鲁迅并没有丝毫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拿来主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这个问题是一个重点,但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还不是难点。

难点在后面,即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以及科学主义的态度。

具体内容在教材第14-16页已有介绍,在这里,我只提醒一点供大家参考,即鲁迅在青年时代一开始就是一位“科学救国论者”,到日本是去学医学的,而他“弃医从文”正是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

因此,他肯定不会过高地评价科学对于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

(6)鲁迅《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可以归纳为四个字:

“忧愤深广”,这不是难点,而难点在于如何理解。

比如,为什么既说鲁迅的小说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又说鲁迅的小说并非直接配合五四运动?

也许可以这第说,一方面,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五四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旗手和前驱,而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另一方面,在这时期的新文学作家中,大多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而鲁迅已进入中年,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都是其它作家无法相比的,因此,与这时期大多数作品“感伤”和“激进”的格调相比,鲁迅的作品就显得“深沈蕴藉”。

而这深沈蕴藉中所透露出来的“苦的寂寞”,或者说内心的绝望和苍凉,则可以看作是所谓的“鲁迅气氛”。

而最能代表鲁迅气氛的作品,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首推《在酒楼上》。

鲁迅《呐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可以主要通过它既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又标志着现代小说的成熟,这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见现象来作简要的说明。

可以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内容,即“表现的深切”,二是形式,即“格式的特别”。

(7)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态度和策略。

鲁迅反传统的目标、态度和策略在教材中都有说明,在这里,我们是将难点放在“语境”上的。

在学习中,可以结合鲁迅对传统的态度,围绕着鲁迅的《青年必读书》来展开,要点是“回到历史现场”,特别是当时有人重新提倡“尊孔读经”的现实,并注意理解教材第4-6页的阐述。

(8)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在形式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在艺术格局和语言上的创新。

教材中已作了四个方面的提示,即,第一,题材的变革。

从传统小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到鲁迅的普通人、平凡事。

第二,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

不再是传统小说简单的说教,而是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到人性、人生等带哲理性、超越性的命题。

第三,灵魂的揭示。

传统小说大多比较讲究情节性和传奇性,不善于刻画人物心理,而鲁迅则在刻画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和病苦方面有所突破。

第四,要局和语言的创新。

在格局上,基本上不再采用传统的格式,而热衷于各种体式的创造,根据每篇作品的不同内容,几乎一篇一种新形式,其结构方式和叙述角度都与传统小说有了很大区别,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小说的优点,而在语言上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

郭沫若专题辅导

一、学习常识提示

1.关于郭沫若生平

我们刚刚学完了鲁迅专题部分,应该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而郭沫若与鲁迅还算是同时代的人,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将郭沫若的生平与鲁迅的生平对照起来掌握。

(1)简历。

生于1892年,(比鲁迅小11岁),卒于1978年(终年86岁),四川乐山人。

(2)日本留学。

1914年(22岁)到日本留学(比鲁迅晚12年),与鲁迅一样也是学医。

(3)试笔。

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