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259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江西省上饶市

玉山县七一水库

 

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

程勇

学号:

2011102025

班级:

11大土木实验班

学校:

南昌工程学院

时间:

2012.11.28-2012.12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和同学们在早上五点多开始出发,第二次来到上饶市玉山县七一水库,来进行我们的地质实习。

在大一的下学期我和同学们就来到这里进行了认识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水库的建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并且对大坝的建设、功能、以及大坝的作用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对于这次更深层次的地质实习,我和同学们都比较重视,我们在实习前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全面了解到了我们这次实习所要完成的任务。

大家都准备好了笔记本、罗盘、锤子等实习工具,似乎有大展身手的欲望。

我们也是带着自己上课所学习的知识来的,结合实际与理论的差距,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展开本次的地质实习。

将课堂的疑问在现实中得到解答。

实习目的:

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实习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2)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3)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4)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材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以利于巩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实习前的准备:

一、思想方面

实习前首先要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讲明实习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宣布实习守则,要求严格遵守。

为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合作好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

野外实习的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困难较多,要求同学们做好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求实习队必须是一支战斗性强、纪律性严的组织。

在实习队指导下,每班设正、副班长各一人,各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设小组长一人,小组是完成实习任务最基本单位。

各班设学习、生活、宣传、卫生、文体、保密安全干事若干人,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

二、学习方面

为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校园内课堂讲授,野外现场进行教学实习的方式。

为此要求结合实习内容,重点对主要造岩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史概要、地质图等部分进行复习准备,对实习指导书认真学习。

在实习期间,结合现场教学所讲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如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库、坝区,边坡,洞室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实习期间的政治学习结合实习任务的要求进行,并借助看电视、读报纸、参观及座谈等方式进行时事政治的学习。

三、器具

罗盘、锤子、记录本、教材、实习指导书等。

实习地区地质概况

一、流域地形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源分水岭高程搭1200米以上,河口高程仅为100米左右(均为黄海高程)。

坝址以上流域形状为叶形,平均宽度为7公里,最大宽度为12公里。

上游紫湖口至河源段,崇山峻岭,河谷两岸悬崖陡壁,相对高程150—400米,坡度60—75度;流域中游贲口至紫湖口段为浅山区,河谷两岸有断续平原,山脉走向零乱,相对高度50—200米,坡度约50—65度;坝址以下河谷显著开阔,两岸多为平原,有山脉也有高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内,坡度约为20—40度。

流域上游土层浅薄,多为紫色土,林木茂盛,植被良好,耕地甚少。

中游多为沙壤土,植被稍次于上游。

下游以冲击土为主,耕地较多,是玉山县粮食地区之一。

二、流域地貌

坝址以上,河床狭窄,呈“V”型,两岸台地不对称发育,为一壮年期河谷。

坝址以下,河床开阔平坦,漫滩和台地均很发育。

按成因类型及山的标高,本流域分为3个地貌单元:

(1)侵蚀低山区坝址以上,山峰毗连,绝对标高200—900米,相对标高150—500米。

山脉之分水岭走向:

北西—南东向,山坡高度一般40度左右。

坚硬岩石分布地区,坡度角达60度以上,常形成高山峰和陡岩峭壁,区内冲沟发育,一般冲沟垂直河流与构造吻合,且多呈“V”型。

本区石灰岩自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不连续分布,喀斯特地貌颇为发育。

根据其出露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地表型,主要以溶洞漏斗、幽谷、天生桥及喀斯特、洼地等形式出现;二是地下型,主要有溶洞及地下暗河两种形式。

溶洞内常有钟乳石和石笋出现。

老虎滩以上树木茂盛,植被良好,老虎滩至坝址一带树木稀疏,基岩出露良好,山顶及山坡均有残坡积层覆盖。

(2)侵蚀丘陵区主要分布于坝址以下,山丘低矮,山坡平缓。

绝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相对高程30—50米。

植被不佳,基岩裸露,极易风化和侵蚀,山顶光秃浑圆,水土流失严重。

(3)侵蚀堆积区主要有漫滩、台地洪积和冰水期堆积扇等形式,分布于沿河两岸反冲出口处,漫滩有沙砾石组成,高出枯水面0—1.0米。

台地分一级台地和二级台地,一级台地,台面平坦,微倾河床,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沙砾石,高出正常水面3—6米,主要为农田分布地区;二级台地仅见于伯力坞西山坡附近,台面高出水面7—8米,与一级台地组成内迭台地。

三、山脉与水系

(1)山脉

金沙溪流域分布诸山,均属怀玉山脉。

怀玉山脉,发脉于三清山,横贯县境西北部,是赣,浙,皖三省的天然屏障。

其支脉向东,南走向,沿库区分屹于金沙溪东、西两侧。

三清山位于县城东北,与怀玉一脉相连。

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为怀玉山脉最高峰,因与玉华、玉虚峰“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故名。

东、西、南三面分属玉山县三清,紫湖,南山诸乡境内,北麓与德兴皈大乡上分水,下分水,蜈蚣岭三个自然村交界。

大桥头岭三清山东南,紫湖乡大桥头(现为川桥村)之西,海拔高程553米,岭南有公路通往浙江省开化县境。

凰岗岭三清山东南,海拔高程720米,南通紫湖乡凤叶,北连紫湖乡川桥,程村。

葛仙公山又名石拂山,葛胜山,三清山之南,海拔919米,与毛坞尖对峙。

南接南山乡中蓬村,白石桥村,北连紫湖乡干坑,仓坂村。

太甲山三清山之南,海拔966.7米,东至七一水库,西尽横街乡峡口,横跨20

余公里,为怀玉山脉主要支脉之一。

据清乾隆《玉山县志》载,“伊尹奉太甲巡于此”,故名。

箬皮尖少华乡东面,海拔702米,因山产箬竹而名,东与浙江省常山县接壤。

少华山太甲山之东,少华乡驻地西北,海拔564米。

一山有少华寺而名。

棠梨山又名鹰背岗,太甲山之东,少华乡所在地,海拔293米,山下为七一水库管理局驻地。

(2)水系

流域主要河流为金沙溪。

金沙溪,又名“上干溪”,源于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东北麓的平家源,是玉山县境内五大河流之一,信江上游主要支流。

流域位置县城东北,地理坐标;东经118度02分—118度21分,北纬28度4分—28度59分。

流域西北以怀玉山脉与饶河流域相隔,东面以海拔901.4米的猴古尖与浙江省常山县分界,西面与武安山,玉琊溪毗邻,流域总面积501平方公里,县内流域面积457.3平方公里,七一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324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64.8%。

支流金沙溪源头及流域一带,山多峡谷,溪流纵横,水源丰富,主要支流有:

冰山洞水,源于三清山东麓,南流至金沙,注入金沙溪。

清乾隆《玉山县志》载为金沙溪之源。

贵人坑水,一源小横坑,一源中山源,北向南流,经干坑口流进大湾而入金沙溪。

柘坑水,源于源头,北向南流,经下柘坑,田棚至建设村注入金沙溪。

仓坂水,源出有三;北源八仙洞,称坪溪水;南源小葛岭北麓,经田坑源水。

八仙洞水北向南流至双溪口,与西向东流的坪溪水相汇后,东流经提坞至仓坂,又与南向北流的田坑源水汇合,再东流至张岭,注入库中。

干坑水,源出石佛山,西向东流,经干坑,大叶。

注入库中。

凤叶水,源出凤叶村龙潭,北向南流,经小叶至颜家,注入库中。

洞岩水,源出观音山,西南向东北流,经漏底至洞口,注入库中。

张源水,源出源头,北向南流,经张源,注入库中。

金沙溪水出七一水库后的主要支流有:

球川水,源出浙江省常山县球川,北向南流入玉山县境,经道塘至喻村,注入金沙溪下游。

竹枧水,源出常山县后弄,东向西流,入玉山县境,经梨园,沙岗洲,和尚亭,竹枧至外山,注入金沙溪下游。

樟木水,源出樟水,北向南流,经樟木,外出,注入金沙溪下游。

大岭脚水,源出太甲山,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岭脚,山塘,范家,注入金沙溪下游。

大塘水,源出范家,西北向东南流,大塘,大路边,注入金沙溪下游。

流向金沙溪自源头出谷后,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金沙,建设,紫湖口,该向南流,经张岭注入七一水库。

出库后,向南流经双明,喻村,外山,四股桥,十七都,至东津桥附近与甘溪(又名“古城溪”)汇合改向西流,在山头淤汇沧溪(又名“八都溪”)而入冰溪。

冰溪由东向西,沿县城流至十里山,与西向东流的玉琊溪汇合,同入信江。

全长66.5公里,主坝坝址以上46.4公里。

特征金沙溪自河源至紫湖口为上游,紫湖口至主坝坝址为中游,坝址以下为下游。

该河属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平均坡降为3.78%,坝址以上平均坡降为5.87%。

河床多为卵石和砂,上中游少数河段有岩石出露,河床较为稳定,多为峡谷河道,河宽20—60米,少有开阔的河谷滩地,河流蓄水能力较差。

坝址以下河床较平缓,河宽40—100米。

(1)主坝地质条件坝址处于西峡谷最后段两岸地形较对称,且覆盖物不厚。

组成岩石为下石炭纪砂砾岩与紫红色泥质砂质页岩互层及中石炭纪砂砾岩,石英砂岩与泥质,炭质页岩为互层出现。

其中砂砾岩,砾岩为硅质胶结,性坚硬,力学性佳,而下中石炭纪之页岩性软,劈理发育,岩石多呈片状剥落。

露于地表之页岩性更差,在河床及河漫滩部位之坝基址由5—7米之砂卵砾石组成,左岸面地段上部为粘土及砂卵砾石充填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为该坝段的主要持力层。

在地质构造上,坝址处于倒转向翼次一级褶皱之核部及扇形褶曲之南翼,岩层倾向垂直河流,因受强烈挤压,小型平卧及倒转褶皱相随伴生。

断裂发育,在坝基中较大断层有河中平滩—正断层及垂直河流的F28及F40逆断层通过,破碎带宽4—10米,加之火成岩侵入活动影响,岩层遭到破坏,造成区内岩层破碎,风化层积较厚。

在水文地质上,基岩倾向上游,岩性又为砂页岩互层。

据河床漫滩,台地段各钻孔压水试验资料,W值小于0.01公升/分,为不透水层;F28断层也倾向上游,河中断层破碎带已胶结,透水性弱,不致造成集中渗流通过。

河床及漫滩上砂卵砾石层,颗粒组成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为39.5—54.3,为强烈透水层。

岩层因受构造及火成岩体之影响,节理裂陷发育,尤以平行岸边一组的张节理最发育,且有破碎带通过,透水性较强,为强透水段。

(2)坝基地质构造虽有卡斯特现象,然岩石之抗压强度能满足土坝要求。

同时,地层中无软弱夹层,而岩基之页岩,也因其与坚硬砂岩互层,被砂岩所阻,且倾向上游,风化层较薄,压缩系数少,不会形成软弱滑动面。

因此,主坝基础是稳定的。

(3)副坝地质条件坝址地层因F逆掩断层影响,使之倒超复在中石炭系地层之上,地基组成岩石,主要为志留系灰白,微红色砂岩,粉砂岩,页岩及中石炭系砂砾岩,页岩,部分坝段落于2-3米厚有淤泥粘土层土。

坝基和坝肩岩性软弱,风化破碎极为严重,风化层厚,力学性差。

在构造上,位于倒转向斜南翼中,次一级为背斜之转折端稍偏南翼,岩层倾向下游,坝址落在F在逆掩层上段,且沿垭口有断层通过,并延伸至库内少华山左侧。

据钻孔压水试验,左岸至基面以下单位吸水量0.03-0.08升/分,为微透水层,垭口鞍部处基岩面以下14米单位吸水量0.03-0.0712升/分,基岩面以下2.3-5.5米处的砾岩中发现承压含水层,承压水高出顶板21米(顶板高程69.42米)。

区内岩层浓度褶皱断层及火成岩广泛活动影响,导致岩石极其破碎,是建坝不利条件。

(4)发电隧洞地质条件隧洞通过地段身桩号0+000-0+355,出露岩石为下石炭系砂岩,砂砾岩,砂质页岩及泥质页岩,0+355—出口中石炭系泥质岩夹砂岩及炭质页岩夹砂砾岩。

表部见有正长斑岩侵入,泥质页岩和炭质页岩岩性软弱,砂岩和砂砾岩岩性坚硬。

0+170—0+240地段,岩层强烈褶曲,为一扇形褶曲带,隧洞从褶曲的核部通过。

0+170至进口段,为褶曲带的北翼,0+240至出口段,为褶曲带的南翼。

整个地段有F3,F4,F5和F28等断层通过,其中尤以F28逆断层对隧洞的影响较大。

裂隙主要有两组,第一组走向N50度—60度W,倾向NE,倾角85度以上,与隧洞轴线夹角较小,对隧洞影响较大,第二组走向N30度—40度E,倾向SE,倾角30度—80度,对隧洞影响较小。

隧洞闸门井,位于0+092桩号处,出露岩石为下石炭系砂岩,砂砾岩和紫红色页岩。

地表至井深6米处为强风化,6—27.9米处为弱风化,27.9米以下为微新岩石,页岩性软,砂岩和砂砾岩性坚硬。

整个闸门井岩石,裂隙发育,比较破碎。

(5)电站厂房地质条件基础岩石为中石炭系炭质岩与石英砂岩互层组成,岩层与发电机轴线相互垂直,且恰位于厂房背斜部及褶皱带内,岩石遭受挤压,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循环活跃且丰富,促使弱页岩软化,有产生不均匀沉陷的可能。

(6)溢洪道地质条件闸室基础岩石主要由坚硬的石英砂砾岩及石英砂岩组成,偶夹断续的页岩及少量正长斑岩。

岩层倾向向下游,走向多于中心线近于正交,对边坡稳定有利。

基础筑于弱风化的岩层上,岩层坚硬,胶结较好,力学性佳,基础中有少量软弱之页岩及正长斑岩分布,基石因受构造影响,在86—97米高程间,裂隙极为发育,岩石较破碎,单位较破碎,单位吸水率达3.08—3.4公分/升。

实习的具体内容

时间:

2012年11月29日

地点:

天梁风景区

路线:

状元洞——猴面山——溶洞——石林——龙涎瀑布——乌龙洞——凌霄天梁

内容: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天梁风景区,我们的第一站是位于三青湖西北天梁风景区入口处,玉山——三清山旅游公路西侧的状元洞,状元洞为一石灰岩崖洞,洞高8米,宽18米,深22米。

崖口向东朝天敞开宽35米,高30来米,形成一仰天巨崖,故名仰天崖。

洞外北侧有暗河与三清湖连通,与湖中水位同涨起落。

洞正中有三根巨大钟乳石柱如福禄寿三星鼎立。

其中最长的一根石柱高8米,围径12米。

洞顶钟乳石如玉兰倒挂、宫灯高悬。

崖东南半腰处有一高宽深各约2米的小洞穴。

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沉积碳酸盐岩,按成因可分为生物灰岩、化学灰岩及碎屑灰岩,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在冶金工业中做熔剂等。

石灰石是商业名称,色彩花纹美丽者可做装饰石材。

石灰岩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

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

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该处石灰岩的岩体大部为泛白,岩体内部以灰色为主,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敲击岩体时发出了清脆响声,说明其岩石性质坚硬,强度较高,但由于其具有可溶性,因此在水流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溶蚀裂隙、洞穴、地下河等岩溶现象。

因而,在岩体最下边有一地下暗河流淌。

状元洞口处是一背斜,其核部节理裂隙发育完全,易风化破碎。

从状元洞到猴面山的路上,会看到一些表面呈灰白色且有划痕的岩石,这些岩石上的擦痕说明该岩层有剪节理或断裂运动现象发生。

天池是山谷中镶嵌着的一个湖,天池的北面远远的望去有三个山洞,恰似人的两

个眼睛和嘴巴,这就是猴面山。

天池的形成就是有一条大的断层所形成的断层带。

在猴面山的猴眼左侧有一个狭窄的断层带,期中间形成了小水沟。

周围生长着茂密树木和其他植被,其属于破碎带。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相互挤压,使附近的岩石破碎,形成与断层面大致平行的破碎带,叫断层破碎带,简称断裂带。

断层破碎带的宽度有大有小,小者仅几厘米,大者达数公里,甚至更宽,与断层的规模和力学性质有关。

破碎带可以有岩块碎屑、角砾、岩粉和粘土颗粒组成,常称为断层角砾或断层泥等。

因此其上面能形成茂密的植被。

掬翠石位于天池西北岸半山腰间。

这个巨石突兀耸立,石上爬满了青翠色的野生常青山藤,十分具有观赏价值。

“好运通天”溶洞进口位于天池“笑傲江湖”路之上的猴面山上,以人们祈求一生财禄亨通,吉祥好运的心理需求命名。

溶洞宽2—8米,高3—9米,长80余米,进洞口朝东北,出洞口为一垂直天窗,高16米,位于会仙台西北侧山边。

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及残积红土。

石钟乳、石笋、石柱是岩溶洞穴化学积累的产物,石钟乳和石笋分别形成与洞顶和洞底,当两种物质连为一体时便形成了石柱。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

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

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石林位于距好运通天洞口处约50米处。

石林立的岩石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呈现出各种形态,最高岩石大概有2.5米,最低的约为0.7米。

岩石上面有被侵蚀后所留下的沟壑,有大有小,石林中的石芽大约有20个。

石林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当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时,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解,因此石灰岩称为可溶性盐。

这是石林形成的化学条件。

另外,从地质的角度讲,石林的形成还需具备区域大地构造条件,即地壳的抬升作用。

发育石林的石灰岩最初形成于海底,而今的石林已伫立在近2000米的高原之上。

这其中经历了间歇性的持续抬升过程,因为只有不断的抬升,才能使水有较大的向下侵蚀的动能,才能发育像石林这样的垂向立体景观。

否则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处在稳定状态,久而久之,自然风化,削高填低,地形就会形成越来越平缓,最终向平原演化。

其次地壳在抬升过程中,岩层要大致保持水平,不能发生明显的倾斜。

或者有过倾斜,但随后又恢复水平。

这对石林的发育和保存至关重要,否则那竹节状高大的石柱就会战立不稳,顺“节”(层理面)滑塌。

并且,在地壳抬升作用的过程中,岩石不断受到力挤压的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成了网格状,然后水和生物沿这些裂缝向下溶蚀岩石。

随着裂缝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石柱露出地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

位于乌龙洞西30余米处。

洞口朝北,雨季时洞右侧有一泓泉水和山涧水从10余米高的崖顶倾泻而下,向左翻卷注入洞中。

洞口狭小,宽仅1.7米,高3米。

旱季无水时钻入洞内,往下5—6米往东转弯至20米处可见一深潭阻住去路。

潭水冰凉沁骨,深不见底,让人望而生惧。

洞口岩石和洞内部分岩石呈黄色,经亿万年水流冲刷,呈现出好看的木纹状或鱼纹状花纹,传说这是黄龙藏身之窟,故名黄龙洞。

又因雨季时,瀑布水从此洞注入即无影无踪不知去向,故又名隐瀑洞。

洞右石壁上2006年间刻有“龙涎”二字。

岩坎由岩基构成,常常出现在软硬交替的岩层所组成的河段上。

坚硬岩石横穿河床,由于水流差异性侵蚀,在河床纵剖面上形成许多阶梯。

有时,断层横切河流也可以形成岩坎。

河流在岩坎处形成急流。

当岩坎高度大于水深时,即形成瀑布。

在向源侵蚀的作用下,岩坎总是向上游后退,直至消失。

瀑布后的岩石为黑色,其颜色形成的原因为①风化作用,岩石长时间经风雨侵蚀②水中所含矿物离子侵蚀岩石,也称为渲染。

这这两种条件的作用下,岩石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表现为呈现在我们眼前所看到的颜色。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研究岩石的特征等,需要打磨掉表层,看其内部的矿物组成。

乌龙洞洞口朝北,宽七米高六米。

内部有一宽敞洞厅,最高处为十一米,最宽处为三十六米,宽二十七米,洞厅有近千平方米。

洞厅内有地下河自西南方流出,向东注入宽1.5米的狭长洞穴中。

地下水深度约为50厘米,水流速大约为半米每秒。

地下河上方为凹凸不平的弧形形状,并且从上方不间断地滴下水来,由此可以看出,其岩石节理裂隙发育良好,水不断从中渗透而出。

灵霄天梁是天梁风景区的三大宝景之一。

是一座岩溶地貌巨型天生桥,位于乌龙洞东北40余米处,桥高71米,宽26米,跨长17米,其巍峨壮观为江南仅见。

①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

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产状分类1、根据褶皱轴面产状,结合两侧产状特点分:

直立褶皱:

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斜立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倒转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倾角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同;平卧褶皱:

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地层正常,另一翼地层倒转;翻卷褶皱:

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

2、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分为:

水平褶皱:

枢纽近于水平,两翼的走向基本平行;倾伏褶皱:

枢纽倾伏(倾伏角介于10度-80度之间),两翼走向不平行;倾坚褶皱:

枢纽近于直立。

②天桥下方有一处有大量胡乱堆积的长度、大小不等的巨型石块,这些石块的存在表明该地区是不良地质条件,出现过崩塌等恶劣地质现象。

时间:

2012年11月30日

地点:

副坝、溢洪道

路线:

棠梨村大桥桥头——滑坡体后缘——砾石块——岩层剖面图及节理裂隙玫瑰图观察点——石灰质角砾岩——背斜观察点——溢洪道泄口

内容:

今天早上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开始我们的测量工作,经过老师的讲解,地质工作必须本着尊重的态度进行,地质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工作,必须吃苦耐劳,爬山是常有的事,而且都是那些以前从未有人爬上狗的高山,那些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所在,也许在学校呆久了,体育运动少,爬不了一会,就开始喘气,这一次也是一个好机会,给我们时间你去锻炼体魄,磨练身心吧。

地质工作,最基本的:

①认识和了解岩石和岩性②分析岩层的产状③认识和了解地质构造及构造的稳定性(褶皱构造、构造解理、断层构造)④在尊重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地质特点,使工程建设更好的进行。

今天在实习前,我和同学们认真的学习了有关设备仪器的用法。

如下:

测方位:

将罗盘放到胸前,转动罗盘使被测物体照到镜中中轴线上,且圆水准泡居中,读北针,示数即为方位。

测走向:

将罗盘的侧面的底边贴紧岩层,转动罗盘,使水平圆准泡居中,按下制动螺丝,读北针,读数即为走向度数(注意:

测量期间罗盘的侧面的底边始终贴紧岩层),并沿着侧面底边画直线(为后面测倾向和倾角做准备)。

测倾向:

将罗盘的后面的底边靠上测走向的时画的直线,然后调节罗盘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

罗盘的后面的底边始终靠上测走向的时画的直线),按下制动螺丝,读出北针示数,即为倾向。

测倾角:

将罗盘的侧面的短边紧贴走向线,调整罗盘后面的旋钮使长水准泡居中,然后读出罗盘上最下面指针所指的示数,即为倾角。

我和同学们首先来到棠梨山大桥桥头,来观察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流水地质作用包括流水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的强弱与流水速度有关。

流速越大侵蚀作用越强。

例如许多河流的上游形成峡谷,而不容易形成冲积平原就是侵蚀作用强烈(尤其是下蚀)。

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物资的质量与水流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

流速越大,搬运物质的质量越大,流速有微小的变化,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