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基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docx
《《环境学基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基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学基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环境学基础》
主讲教师:
鞠美庭楚春礼邵超峰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2.可持续发展大会在环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3.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历程
4.我国当前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挑战
5.浅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6.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
7.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8.我国PM2.5防治策略研究
9.浅析我国地表水断面达标考核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实践应用
10.从流域视角探讨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
11.生态承载力及其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2.总量控制策略在我国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我国历次环境保护大会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作用
14.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16.我国近三年噪声环境变化,及应对方案
17试论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18.生态城市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请结合中国环境与经济关系论述对两山论的认识
20.试论述三线一单制度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
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
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
(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垃圾填埋场是我国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链条上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
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填埋,实施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提升填埋场运营及使用效率,真正实现填埋场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逐步提升,建成了一大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条件和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我国不协调、不充分发展的基本国情,非正规填埋场、未按标准建设防渗设施等的填埋场以及封场后未经严格维护的填埋场的存在,对填埋场周边的大气、水、土壤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隐患。
(一)我国垃圾填埋场主要问题
1、非正规填埋场数量多、摸底不完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是指达不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垃圾填埋场,未设有完善的防渗措施和覆盖导气系统,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
“十二五”期间,全国预计将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
其中,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项目503个,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
2、现有填埋场库容压力巨大目前,全国城镇(城市、县城,不含建制镇)近2000座填埋场约有近50%填埋场满负荷运转,这其中又有约一半的填埋场超负荷运转,必然导致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负担加大。
填埋场还面临恶臭、甲烷爆炸等填埋气污染与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收集部分甲烷等可燃气体,但是收集气体数量有限以及气体纯度不高,很难利用。
我国的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率极低,不足1.5%。
3、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严重原生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经过发酵作用产生高浓度有机渗滤液,会对周围环境以及地下水产生不利环境影响。
而自然降水的淋滤或地下水浸泡,也会产生出大量有机渗滤液,对地下水以及土壤产生长期影响。
(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对策
1、渗滤液的处理
对于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可采用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及填埋场底部采取有效的防渗的措施来应对。
第一,渗滤液的收集。
垃圾填埋场应配备清污水分流处理设施,对于填埋场上游地表径流和部分潜水实施截留和疏导。
对于地下水,应设置导排系统,在场底基础上铺设导流层,并在底部铺设排水盲沟,利用多孔导流管收集渗滤液。
第二,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渗沥液具有污染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一般的污水处理技术很难达到污水处理的标准。
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般分为三种:
其一,直接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
其二,预处理---合并处理。
先经过必要的渗滤液预处理再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
其三,单独处理。
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渗沥液污水处理站,与垃圾填埋场的生活污水合并进行独立的处理,达标排放环境水体。
第三,填埋场底部防渗措施。
目前,可采用的填埋场防渗衬层有天然粘土和人工合成材料。
然而,粘土衬层适局限于粘土富产地区,且造价高,对粘土衬层压力过大会影响库容。
因而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与于填埋场防渗衬层。
总而言之,各填埋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解决措施。
2、严格填埋作业程序。
生活垃圾多而繁杂,垃圾回收无法做到分类回收,所以,进行填埋作业时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以防塑料袋、废纸等材质较轻的垃圾飘散,或者扬尘及恶臭污染空气。
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建设钢丝网墙,围住填埋场的边界,或者在垃圾填埋区,做好封场覆土作业,防止起风时垃圾随意飘散,污染周围的环境。
其次,垃圾场极易产生粉尘。
特别是在起风的季节,不但产生扬尘,而且会有较轻物体在空中随风飘散。
3、填埋气的回收利用
垃圾填埋气是一种可二次利用的能源,其热值近似于城市煤气所产生的热值。
但由于填埋气的回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且高投入低收益。
目前我国对填埋气的回收利用尚未展开,气体回收系统匮乏,导致大量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在空中,即造成了大气污染,也违背了物尽其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所以,应该回收利用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不但可以保护大气免受污染,而且对于填埋气的二次利用也可以节约能源,为垃圾填埋场带来经济效益。
4、土壤污染的防治
城市生活垃圾种类颇多,有些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土壤,从而破坏了土壤环境,威胁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例如:
塑料,废弃电池,玻璃等。
此外,垃圾集中收取集中处理,导致很多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塑料餐盒一起被埋入地下,难以降解的垃圾导致土壤长久被污染,使垃圾填埋后的土地变成废地无法耕作。
对于土地污染,应遵循以下措施:
首先,控制好源头的垃圾。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
厂商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清洁生产,避免过分包装,严格控制一次性商品的生产。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的观念,呼吁广大民众使用购物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购物袋或包装物。
推广使用可降解材质的餐盒及包装物,鼓励包装物的循环多次利用,尽最大的努力扼杀白色污染的源头。
其次,垃圾分类回收是防止土壤污染的良策。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不仅存在大量污染物,而且存在大量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实行分类回收垃圾,不仅有效地控制垃圾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城市建设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分类回收主要针对废弃塑料、玻璃等,做好二次利用工作。
回收废纸不仅可以减少城市污染,还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从根本上保护环境。
对于废旧电池及产生较大危害的废旧电器,要统一回收送到指定地点进行专门处理,从而确保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所有垃圾经过回收处理后,再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大大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最后,在垃圾填埋区进行植被覆盖工作。
成功的植被覆盖是保证卫生填埋法成功推广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对垃圾填埋场再次利用的关键。
在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必须确保边填埋边绿化工作同时进行,尽最大的能力减轻污染。
对建成封场后的填埋场,要大力搞好植被覆盖,为填埋区的重新开发利用创造良好条件
喷药杀虫、灭鼠 。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将是各种细菌的培养基地,垃圾中产生的细菌会通过动物的觅食来传播各种疾病。
因此,必须要严格遵守填埋工艺要求,当日垃圾当日填埋,不给动物觅食机会。
此外,对于垃圾中滋生的病虫细菌等病毒传播源应设有专用的喷药设备,及时喷洒杀虫剂、灭鼠剂,从源头扼杀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5、异地卫生填埋法
异地卫生填埋法是将堆放的城市生活垃圾转移到具有标准填埋设备的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消除垃圾填埋场污染的目的。
然而,异地卫生填埋法的前提是该地区必须具有按国家标准规范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并同时具有足够的接纳处理能力。
异地卫生填埋法可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场的各种污染问题。
然而,该方法具有高效的处理能力的同时也伴随着不足之处,加大了普通填埋的成本,并有可能在运输途中造成二次污染,此时还需再占用新的土地资源。
垃圾填埋对减少城市垃圾污染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但是垃圾填埋场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及垃圾堆放产出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因此,在垃圾填埋场发挥价值的同时,也要针对各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垃圾填埋场各个流程的监管力度,积极探究适合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治理措施,严格落实植被恢复工程。
只有不断探究新的治理措施并落到实处,才能使垃圾填埋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从而,有效的减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PM2.5防治策略研究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在职业危害相关技术标准中,将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统称为“粉尘”。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细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对环境的危害
大气中的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能显著减弱光的信号,因而导致城市人为能见度下降,产生阴“霾”天气。
当大量极细微的包括“PM2.5”在内的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空气混浊,进而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并且相对湿度不大于80%,这时呈现的天气现象称之为“霾”天气。
“霾”和雾的主要区别在于水汽含量的大小,当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低于或等于80%叫“霾”。
“霾”是空气遭受污染的产物,所以“霾”天气比雾天气更危害人体健康。
1952年12月的伦敦大雾持续了5d。
当时能见度只有几米,找到路的唯一办法是沿着马路护栏和房屋行走。
人们根本看不清交通状况,过马路必须靠听觉。
造成污染的最直接原因是发电站和普通家庭使用的煤炭以及汽车尾气。
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遭受到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出相对清洁城市的15%~20%。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真实、恐怖的一面。
1、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由于PM2.5表面极易吸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容易吸附在粒径在5mm以下的颗粒物上,大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很少。
也就是说,空气中细颗粒物越多,我们接触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机会就越多。
2、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PM2.5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L的空气,这些颗粒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3、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在2.5μm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20大小,不易被鼻孔中的绒毛阻挡。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引发咳嗽、呼吸困难、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并导致心律不齐、非致命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其中,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应对措施
(一)国家政策
2012年10月11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环保部明确提出了新标准实施的“三步走”目标。
按照计划,2012年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发布数据。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5个站点完成PM2.5仪器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有138个站点开始正式PM2.5监测并发布数据。
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
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
2012年05月24日环保部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国74个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
预防方法
过滤法:
包括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优点是明显降低PM2.5的浓度,缺点是滤膜需要清洗或更换。
水吸附法:
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PM2.5,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PM2.5不能有效去除。
植物吸收法:
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优点是能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
(二)生活应对
1、雾霾天气少开窗,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月亮出来再开窗通风。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高,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升高,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食管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
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2、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 一般常规口罩不会起到作用,因为颗粒物太细小,KN90,KN95,N95级别的防尘口罩才能有效过滤这类细颗粒物,同时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避免不密合导致周围泄漏。
另外,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比较好的防pm2.5的口罩主要是滤片而不是口罩,其中活性炭滤片不错,像3M、绿盾、洁森等等不错的品牌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加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4、少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太少,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蜂蜜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食品。
6、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
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
7、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 烟雾中有大量pm2.5,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应该尽量远离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