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797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一地理教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

1、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布、形成、影响因素和非地带性影响因素和分布。

(重点掌握)

3、运用景观图片和地理分布图等,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

【课前准备】

1、世界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课堂实施】

【情境1】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为什么不同地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主要表现:

地理环境及其上的差异

2.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位置→差异→水热组合→代表性植被→自然带

海陆位置→差异土壤

3.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情境2】“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从第一句到第四句诗,整体上反映的是什么规律?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表现

分布

例子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沿方向延伸,

沿方向更替

在和

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沿

方向延伸,

沿方向更替

表现明显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垂直地域

分异

 

沿与平

行的方向伸展,沿垂直方向

更替

的高山地区

喜马拉雅山地自然带

 

非地带性分布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的地区

沙漠中的

南半球缺失

【问题探究1】

1、不同地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

【知识总结1】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带的名称一般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

【问题探究2】

2、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类型?

3、自然带与气候类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4、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做合适吗?

为什么?

【知识总结2】

1、“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规律:

“理想大陆”是指海岸线平直、地表平坦(即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赤道经过大陆中部的理想状态下的陆地。

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

2、各自然带都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也各有代表性的土壤和植被类型。

世界陆地自然带总结如下:

陆地自然带

自然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赤道附近

横贯大陆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

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

大陆中部和西部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热带草原土)

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

大陆中部和西部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黇鹿

褐土

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南、北纬

25°~35°

大陆东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褐土、棕壤

北纬25°~30°

亚欧大陆东岸

南、北纬

40°~60°

大陆西岸

温带草原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中纬度

大陆中部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北纬50°~70°

横贯大陆

寒带苔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高纬度

横贯大陆

极地冰原带

冰原气候

冰原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问题探究3】

5、.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自然景观将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

7、白居易诗词《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国横断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些现象该做何解释呢?

8、纬度地带性分异,为什么在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经度地带性分异,为什么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9、以地域分异规律作为主题,探讨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例)的影响?

【知识总结3】

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有规律的更替

含义

自然带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走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

形成

基础因素

以热量为基础

变化趋势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分布

显著地区

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横贯大陆的自然带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高纬度)、热带雨林带(低纬度)

中纬度

大陆东岸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低纬——高纬)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低纬——高纬)

大陆内部

中部:

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低纬——高纬)

两侧: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低纬——高纬)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形成基础

水热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基带

(1)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的山麓自然带,称为垂直自然带基带。

(2)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基带(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山地垂直带谱与自该山地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出现的水平带是一致的。

垂直带谱的数目

(1)一条高大山系自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一系列垂直自然带,这些自然带自下而上的排列顺序、数目及其分布高度统称为自然带的垂直带谱。

(2)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问题探究4】

10、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

11、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总结4】

1、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的一般原理:

(1)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垂直分异越明显,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

如: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是垂直带谱最多的山脉。

(2)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取决于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此,反过来,基带也是判断某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当地气候的主要依据。

如:

某山地的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那么,此山地一般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3)同一山体,其两侧自然带的不同,通常是由水分条件差异造成的。

如:

大兴安岭的东西两坡,天山山脉的南北两坡。

(4)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南北两侧分布的高度不同,向阳坡分布的高度要比阴坡高,这主要是由热量条件引起的。

因此,可据此来判断山地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

例如:

下图所示A图为南半球,B图为北半球。

(5)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雪线低,因此可根据雪线高低判断迎风坡背风坡。

如下图所示:

A图北坡雪线低故为迎风坡,南坡雪线高故为背风坡;B图北坡则为背风坡,南坡则为迎风坡。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1)通过带谱中南坡、北坡的同类自然带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

因为,在同等海拔高度情况下,水热状况南坡优于北坡,因此,南坡靠近低纬,为北半球。

反之,则为南半球。

(2)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热量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则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3)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的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4)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向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山地向阳坡的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

如果南坡为向阳坡,则此山位于北半球;如果北坡为向阳坡,则此山位于南半球。

3、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

(1)纬度:

一般来说,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总趋势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降水:

降水多的山坡(迎风坡)雪线低,降水少的山坡(背风坡)雪线高。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

(3)阴阳坡:

一般来说,阴坡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4)坡度:

同样的坡向,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5)环境变迁:

不管是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反之,雪线下降。

【问题探究5】

12、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

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知识总结5】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规律性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

1、产生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原因:

地表许多地理现象也会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产生非地带性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地形起伏。

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因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形成了干燥的巴塔哥尼亚荒漠。

南北美洲西部的沿海地区,各个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

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隔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2)海陆分布。

如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向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因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

(3)局部水分的变化。

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中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分布的绿洲。

(4)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

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5)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

如在沿海平原地带的温带阔叶林带中,由于盐度变化大而出现的碱蓬草地。

(6)局部环流和洋流。

同一自然带,受暖流影响一侧,自然带向高纬延伸且面积要广阔一些,寒流一侧则向低纬方向延伸。

如欧洲西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因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高纬延伸到北极圈以北地区;而南美洲西岸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热带荒漠带向低纬度地区延伸至赤道地区附近。

(7)局部地热异常。

如在冰岛,苔原带是这里的地带性植物,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8)人为作用。

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围海造田、培育水稻土等活动都可以对地带性规律产生影响。

非地带性分布可由一种或几种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致。

如湖泊、沼泽这种非地带性分布就是在地势低洼和水湿这两种非地带性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总之,由于这些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可以说,任何一个自然带的形成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洲大陆南端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典例剖析】

例1、(2010年济南调研)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条件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答案:

(1)A

(2)B从图中可看出从A到B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从北到南的自然景观变化,因此是纬度地带性差异;从C到D自然景观的变化则体现了从东到西的经度地带性差异。

例2、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_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_为基础。

(4)E→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_为基础,在_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答案:

(1)C、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G、H 海陆热力差异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中纬

解析: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分布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依据气候带的分布规律,即可一一判断。

(1)题,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题,位于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第(3)、(4)题,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本节收获】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形成了地理环境上的地域差异

自然带: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地理环境地理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分异的规律

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地表景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均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自然景观由沿海向内陆的有规律的更替

海陆分布使水分递减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

自然带随高度变化有规律更替

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纬度

海拔较高的山

非地带性现象

成因: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

现象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课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

读图回答1~3题。

1.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与②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

5、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

6、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喜马拉雅山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泰山D.落基山

7、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8.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

C.海陆分布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

二、综合题:

1、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分析回答:

(1)自然带①叫_______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________。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和______气候。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____________,在大陆西部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______。

(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A:

①→②→③→④;B:

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2: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材料1中A是_______山脉,B是______山脉,C是______山脉,D是________山脉。

(2)若材料2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__山脉。

(填字母)

(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C.针阔混交林D.落叶阔叶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①~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情景1】

1、各组成要素组合2、热量水分3、自然植被

【情景2】(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热量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东西南北低纬度高纬度水分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南北东西中纬度水热条件水热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导致气候和自然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等高线中低纬度

【问题探究】

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不同地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造成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使自然景观产生差异。

2、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3、不同的气候类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其对应关系如下:

4、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在北京的绿化中,应该以种植温带落叶树种和适应温带地区的草类植物为主。

常绿阔叶树种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气候,成活难度大,养护费用会很高。

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5、从海南岛到漠河,自然景观大致依次为:

热带季雨林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一亚寒带针叶林。

这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原因是从海南岛到漠河,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以热量为主。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

7、这两句诗主要说明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

8、

(1)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

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这样,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同一个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延伸分布非常明显。

自然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如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