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726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docx

2018年6月2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北京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70.3亿张,人均持卡5.06张。

1、信用卡发卡量加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7.9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1.6亿张,同比增长25.9%。

小编觉得这个数据信用卡人均5.06张,这个人均不太对,里面肯定有刷数据成分,很多老人孩子,小城市小县城乡村的人是没有信用卡的,这样来说的话,人均10张都不止,专业玩卡圈子里面的很多人都有一二十张信用卡,都拿信用卡来赚钱还有炒房了,现在银行的债务有些可怕!

 

2、信用卡、借记卡的活卡率均上升,借记卡的活卡率更是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趋势,达66.2%。

(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和活卡量)

2017年,按全国人口计算,银行卡人均持卡量在2014年到2016年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年末人均持卡数5.06张。

其中,借记卡人均持卡数4.49张,信用卡人均持卡数0.57张。

《蓝皮书》显示,银行卡安全性在不断提升,但目前仍存欺诈损失风险。

2017年信用卡欺诈损失排名前三的欺诈类型为伪卡、虚假申请和互联网欺诈,与2016年情况一致。

大多数欺诈损失为伪卡损失,虚假申请次之,但伪卡损失占比较2016年略有下降。

2017年借记卡主要集中于电信诈骗、互联网欺诈和伪卡。

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年会20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以“强化风险防控,为支付安全保驾护航”为主题,会上发布和解读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同时,银行卡专业委员会携手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共同启动了中国银行业“支付安全”宣传月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发表了题为“抓好风险防控续写银行卡产业发展新篇章”的讲话。

他阐述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并总结道,机遇大于挑战。

具体而言,当前国际、国内的市场环境趋好,监管从严,治乱象补短板,金融科技井喷式增长,赋能银行卡产业正向数字化、移动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在续写银行卡产业发展新篇章方面,黄润中指出,银行卡产业各方应抓好风险防控,加强内控合规,严守风险底线;深入拓展,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继续践行普惠金融,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履行好社会责任,围绕客户需求,积极应对、综合施策,促使银行卡产业走向新时代转型发展之路。

黄润中表示,2018年,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充分发挥自律维权协调服务作用,促进会员单位银行卡产业发展。

据银行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杰介绍,2017年,在监管部门及各方的努力下,中国银行卡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使互联网时代下的银行在拓宽获客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推进精准营销、提升客户体验、创新盈利模式、加强风险管控等流程中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随着消费金融时代大门逐渐开启,我国银行卡产业将随之迎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处长翁泉说,银行卡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要着重关注“安全”、“便捷”与“融合”三个特性,为客户提供用的放心、便利高效、多维丰富的银行卡服务。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处长张伦透露,当前支付领域犯罪快速发展,打击防范工作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公安部正积极开展“云端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支付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信用卡发卡速增

此前,曾有声音担忧“银行卡会不会成为最后的‘恐龙’”,《蓝皮书》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回应了这一质疑。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银行卡在发卡、交易、受理3个方面均保持了稳健增长,作为介质的“实体银行卡”有可能会减少,但不会消失,相反它将更加深度地渗透到各种支付场景中。

信用卡发卡量为何加速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银行来说,目前零售业务发挥着“利润稳定器”的作用,而信用卡业务是零售业务的一个有力抓手。

一方面,信用卡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消费贷款发展,丰富融资分层供给,另一方面,信用卡业务能够形成稳定的还款现金流,还有利于增强客户黏性。

从人均持卡量看,截至2017年末,人均银行卡持卡数为5.06张,在此前两年的基础上持续增长。

其中,人均借记卡持卡数为4.49张,人均信用卡持卡数为0.57张。

从发卡机构的市场份额看,五大行一起占据了“半壁江山”。

截至2017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累计发行银行卡36.2亿张,发卡量占比高达51.5%;招商银行等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累计发行银行卡8.6亿张,占比12.2%,其他地方性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累计发行银行卡25.5亿张,占比36.3%。

“活卡率”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借记卡的“活卡率”均上升。

其中,借记卡的“活卡率”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趋势,达66.2%,信用卡“活卡率”在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达73.1%。

所谓“活卡”,是指近6个月发生了消费、存取现、转账交易的银行卡。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累计活卡量为47.1亿张,当年新增5.3亿张,同比增长12.7%。

其中,借记卡累计活卡量为41.3亿张,当年新增4.0亿张,同比增长10.7%;信用卡累计活卡量5.8亿张,当年新增1.3亿张,同比增长29.7%。

在银行卡发展历程中,尤其是信用卡,长期存在“沉睡卡”的问题,也就是说客户申请信用卡后长期不使用甚至从未激活。

究其原因,既受客户使用习惯、偏好影响,也是部分银行冲业绩的结果。

“银行卡‘活卡率’上升,说明存量资源在盘活,资源使用率上升。

对于各家银行来说,不要一味做增量,要让银行卡在带动消费升级、推动普惠金融等方面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

”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实际上,银行卡渗透率持续上升这一事实已经从侧面反映了上述作用。

《蓝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银行卡交易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8.7%,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同时,银行卡卡均交易额下降,交易笔数上升,这表明持卡人的单次消费需求趋于碎片化、小额化、随机化,反映出我国信用卡消费的构成元素升级,从“大额、低频、单笔”的大宗交易转向“小额、高频、多笔”的刚性消费,回归消费本源。

防三大欺诈风险

用卡安全是银行卡工作的永恒主题。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迭代、智能终端广泛应用,银行卡业务正在面临数据信息复杂化、支付介质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等新环境,与之相伴随,银行卡的欺诈手段也不断翻新。

由此,如何保护持卡人的信息、资金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蓝皮书》显示,2017年银行卡欺诈率为1.36个基点,较上年下降0.99个基点,最主要欺诈手段有3种,即伪卡、电信诈骗、互联网欺诈。

其中,借记卡欺诈主要集中在电信诈骗、互联网欺诈和伪卡,信用卡欺诈损失排名前三位的欺诈类型分别为伪卡、虚假申请、互联网欺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芯片卡普及、磁条卡逐步退出舞台,传统通过侧录磁条方式的伪卡欺诈风险下降,线上非面欺诈风险凸显。

“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窃取银行卡信息、交易验证码等关键支付信息,对持卡人的账户盗刷。

”公安部经侦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述负责人说,从欺诈过程看,呈现出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3大特点。

首先,不法分子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从客户端、支付端、系统端寻找技术、规则漏洞,进而植入二维码木马、设计免费wifi陷阱、变身银行官方号码伪基站等;其次,不法分子往往相互勾结,形成有组织、有分工的作案团伙,涵盖数据获取、规则研究、信息包装、技术攻击等诸多环节;再次,互联网拓展了欺诈风险实施的空间和地域范围,同一欺诈案件可能遍及全国。

据悉,接下来有关监管部门将继续形成合力,引导业内完善制度建设、革新风控技术、提升风险管控的精细化水平,严守风险经营底线,筑牢信用卡管理根基。

钱宝科技是专业从事融合支付业务的高科技金融服务企业,提供银行卡收单、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支付解决方案。

钱宝科技及其前身成立于2005年,为中国银联成员机构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

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拥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和“互联网支付”两项牌照。

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特许钱宝科技首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结算业务试点,同时,钱宝科技也是国内首批通过VisaQSP资质认证的持牌机构。

在融合支付发展领域,钱宝科技拥有专业、高效的产品研发团队,具有独特的行业领先地位。

我们最新的支付产品融合了多种收付款场景及方式,如银联云闪付、银联二维码、银联卡非接、插卡、刷卡、ApplePay、SamSungPay、HuaweiPay、MiPay、京东白条、微信支付宝聚合码等,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PP-招钱进宝,使支付更加安全、多样、便捷。

钱宝科技现面向全国广大代理合作伙伴进行POS招商,钱宝有史以来最大的政策,MPOS最低拿货价79,钱宝MPOS不止是送。

钱宝科技佛系收单,无套路,不跳码,有商城自选,好政策,不等人,真金白银返现,错过不再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