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6964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docx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

韩博士讲《仁者不忧》

  2008-08-1916:

49  深圳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主持人:

我们接着讲“仁者不忧”。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会有许多困惑,每天我们怎么去面对这种很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

这个社会给大家的压力非常大,自己如何能有一颗镇定、从容的心?

韩博士,“仁者不忧”,语出何处呢?

  韩望喜:

语出《论语?

子罕》,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虑,勇者不畏惧。

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和情操啊。

古代说的是智、仁、勇三达德,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修养。

孔子谦虚地说他自己可能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吧。

但是他很推崇这种道德的境界。

尤其是仁者不忧。

我们常常说,我们忧的事情可多了,真是进也忧,退也忧,在上也忧,在下也忧,既忧己,又忧民,很多的忧。

那么,孔子他说“仁者不忧”,他是何意呢?

我们以前讲过,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的心志在学上面。

但是我们想一想,所学何为?

是为了得道。

仁义之道,忠恕之道。

所以孔子又说了,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你的整个的心,你的整个的志,都要放在道上,你的人要立在这个大道上。

我的心都在道上。

心之所向为志。

要立在道上。

你就能够做到不惑,不忧,不惧。

他是从这个方面来讲的。

能够做到不惑,是因为你很有智慧,但孔子所说的智,并不是指天地万物的知识都能够为我掌握,他指的是德性之知,德性的知。

你只要了解了这种德性,内心充溢着这种德性,充实了这种德性,那么是非曲直,你自然就会明白,那么你会有什么疑惑呢?

不忧,是说,你按照天理来行,绝无私欲之累,顺理安行,忧戚之心自泯,没有忧戚之心,君子坦荡荡,只有小人才常戚戚。

即便是贫贱,即便是患难,这些事情临到我的面前,我也依然能够安然素位而行,何忧之有?

勇,为什么勇者不惧呢?

人当然是血肉之躯,不免有恐惧,但是,你要充实正气,配道与义的话,你就会变作是大丈夫,大勇者,所以勇,在中国文化中,永远是和道,和义相配的,没有义的勇,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

所以,你要养气,养浩然之气,这个时候,你又何惧之有?

所以,是从最高的道出发,养心养气,才能造就仁人君子。

中国文化的出发点是来自一个十分高远的境界的。

  主持人:

做一个仁人,会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韩:

人们会问,圣人的心态是那么平,那么的正,那么的安稳。

我们作为普通的人,应该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

我念《论语》的时候,得出三点感想,第一个就是要不怨天。

第二个是不尤人。

就是不要责怪人,不要归咎人。

第三个就是内省不疚。

自己内省的时候,没有什么好愧疚的。

这三个“不”字很重要。

不去怨天,不去尤人,内心没有愧疚,心无所累,安然行之,就不会有所忧,有所惧。

  主持人:

那我们依然是先讲天,后讲人吧?

  韩望喜:

对于天命,我们怎样理解?

怎样是不怨天?

孔子说他的学生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们觉得忧虑的事情,颜回不觉其忧,反而乐?

那么颜回为何乐呢?

我们真的是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看一看天命的问题。

以前,我们常说,不要讲天命,其实,在《论语》里头,孔子讲仁义讲了很多,同时,讲天命也讲得非常的多。

在《论语》结束的地方,他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天命,不能说算得上是一个君子。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常说,孔子不是很强调人的能力的吗?

强调“为仁由己”,自己可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为什么会讲那么多关于天命的事情呢?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比如,在《宪问》中他说: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

”他说,大道行还是不行,是成还是废,是由天命来决定,那个公伯寮他能将天命怎么样呢?

他能将我怎么样呢?

所以孔子也说有三畏,畏天命。

并不回避天命。

孔子在遇到危难时多次谈到命。

是因为他能客观的认识到天地之行的规律。

他认识到有些地方是人力所不能支配的,对此他表现出冷静面对的态度,不必求成;另一方面,他又自信把握了天命,天生德于予,他自信秉承了天命,领悟了天命,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使他在逆境中能够冷静对待,永不退缩。

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要孔子一生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理解这一点。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授徒讲学,但他总不见用,屡遭困厄,又使他感到许多事非人力所能决定。

他反而能够安然面对。

在《子罕》中有这么句话:

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地被拘,他的学生很担忧,但他却很平静,很坦然。

他说,“周文王死后,周代的礼乐制度文化遗产不都保存在我这里吗?

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能掌握这种文化了;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天既然将延续文脉这个使命给我了,就会在我的手中发扬光大啊。

天若有心不灭这个文化,其他的人又能将我怎么样呢?

这就是天意啊。

天意岂是可违的?

这是对天命的一个很深刻的认识。

很巧,《庄子?

秋水》里也有这么一段。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念书上这一节。

我记得《庄子.秋水》里头他借孔子的话,孔子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孔子游历到了匡地之后,宋人把他团团围住,他照样弹唱不停。

他的学生子路进见,问他先生,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

孔子说,过来,我来告诉你。

我担忧大道被困很长时间了,但是还是不能免除磨难,这是命啊!

我希求大道通达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无法实现,这是时势啊!

赶上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窘的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而达成的,赶上桀纣的时代,天下没有通达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够,是碰上了这样的时势。

在水中行进不避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上行走不避兕虎的,是猎户的勇气;面对寒光闪闪的刀子,视死如生的,是烈士的勇气;而懂得困窘是由命而定,而通达是因时势所致,临大难而不害怕的,是圣人的勇气啊!

你不用怕,困难、灾难临到面前的时候,你不要惧怕,你不用忧虑,你不用退缩。

当断则断,当行则行,安然顺着大道而行。

  主持人:

我们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应有怎样的修养德性,才能作到不尤人?

  韩:

刚才谈到天,讲顺应天命。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怎样对待人。

不尤人,就是不责怪人、不归咎人。

因为我们常常有很多的怨气,碰到事情,总觉得别人对你不起。

一是天对我不公,不给我机会。

二是人对我不起。

我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别人阻拦了我的道路,或者有人陷害了我。

我们可能怨天少一点,但尤人就很多,因为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都是人。

人怎样有一个很好的德行,很好的心态来对待他人呢?

孔子对这个问题,正面和反面都有涉及。

正面的是:

你对人正面的应当怎样对待?

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说:

君子敬慎而没有过失,待人恭敬而有礼仪,那么四海以内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君子为什么要忧虑没有兄弟呢?

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

人们很多忧虑,比如说,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人们回接纳我吗?

我到一个工作单位,领导会赏识我吗?

我到一个新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会接纳我吗?

都是在忧虑啊!

这种忧虑,对一个君子来说,到底有多么大的必要呢?

当然,人生的忧虑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你对人非常的恭敬,你做事非常的得体,你所走的是正道,你各个方面都是君子的行为,你其实不必要太多的忧虑啊!

在这个大流变、大迁徙的时代,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多有些忧虑,但是,你必须要有对人的信念,对生活的信心。

这样你的生活才能安然、坦然,否则,你就会在夜里时时惊醒而无一刻安睡。

你是君子,你才能坦荡,正因为你是君子,你能正确处理他人和自己的关系,才能被人接纳。

如果你的所为,不是君子之行,没有君子的心性,那就很难有容身之地,要么你容不得别人,要么是别人容不得你。

君子是一定能立在道上,立在世界上的。

从反面来说,有八个字,对为人处世特别的重要。

就是: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一点也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意测,不主观武断,不拘泥固执,不惟我独尊。

这个是对自我心性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在处理跟他人关系的时候,对自己的一个要求。

这个是特别重要的。

所谓意,就是私意,是主观猜测。

一般来说,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但有些人,出于公心,很容易听从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的意见比自己更好,他可以改变自己主观的想法,虚心接受。

但是有些人则不然。

就是一个方法到底,我是这么想的话,必须要按我的想法办,就是这个方法,不允许别的方法,我听别人的意见,不过是做做样子,其实并不往心里去。

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别人有更好的意见,应当接受,而不是坚持己见。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这是需要很大的一个心胸,这个胸襟的获得,人只有立在大道上才能做到。

必是期必,对于事物的发展,期望其必定这样或那样。

人们会觉得奇怪,我做一件事情,肯定是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但是,你真的以为,事情就是不会起变化的,就一定会达到你的目的吗?

为什么?

因为天下的事情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我们以前讲了流变,宇宙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环境也在变,各种各样的事情全在变,所以必须要适应变,能够安然应变,回顾我们的人生道路,我们发现,所有的东西不都是在调适、在应变吗?

哪有一条道走到黑不变的呢?

有人就想,我既然是这样决定的,就不可能变,但如果你不按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通的话,那么受苦的就不仅仅是你自己了,苦的可能是天下的人。

  毋固。

固就是固执己见;执滞,我是私己。

没有私心,是志于道的表现。

人心本自虚明,只为物欲牵引,便不能随事顺应。

如事之未来,先有个猜度的心,这叫做意。

又有个专主的心,这叫做必。

事已过去,却留滞于心中不能摆脱,这叫做固,只要自己便利,不顾天下之公理,这叫做我。

“毋”通“无”。

  毋我,我要多说两句。

没有自己的私心,要按照天理而行。

自己的私心越少,就越能贴进天下人的心,就越能贴近天地的大道,越能按照天理,按照正当的理由来行动。

这就是无私。

无我,就是替他人着想,替天下的大道着想,为天下的大事着想。

不惟我独尊,也不惟我独是。

这是儒家里面很强调的一点,对自己的私欲要有限制,私欲不能盖过天理,不能大过天理。

  中国文化里面,很多都讲到无我。

儒家、道家、佛家都讲无我。

我真的是想作一个对比。

我们讲“不动心”的时候讲过,讲了道家的无我,道家强调宇宙的大道,宇宙的节奏。

《庄子·德充符》中说: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道家体会的是万物的节奏,宇宙生命的节奏,他体会的并不全然是个体的节奏。

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们常说。

播种有时,收获有时,欢笑有时,流泪有时。

它指的是大化的、宇宙万物的节奏,而不是我一己私心的节奏。

所以,不要用我的节奏去衡量宇宙的生命节奏,也不要以人之力来助道之行。

天地万物有自己的道和规律。

不要用你的心去猜度、局限、助推。

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要忘我。

道若生了这些人,道若生了这些物,就体现了道的关怀、成长。

以天和道的观点来看,有什么它创造、生产的,而它不喜欢呢?

所以,我要跟大家说,世间万物没有一件是不好的,世间万物都是好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没有什么是不好的。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我,有很多的分别心,每天都是在比较,比较贵与贱,多与少,值与不值。

其实是我们生活的那个小世界里,眼界太狭隘了,心中是那么的无明。

你不能眼看大地,不能听天籁之声,这是人最大的局限。

我们往往又不知道自己的局限,以为这就是全部,往往把自己纠缠在里面。

所以,心灵纠缠如毒蛇这样不能解开的心结。

我今天讲的就是教你解开这个结的。

当我内心里想到无我的时候,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时候,那就会揭开这个心结,就会放眼看世界,来静观万物,平等地爱万物,用爱的心来消融贵贱、尊卑、骄傲与鄙意。

因为众生平等,万物齐一。

  佛家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有人无我和法无我。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人和事物都在生灭变化,人和物都不能主宰自己,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

所以要随缘。

什么叫随缘?

就是随着因缘流转。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其实,存平常心行事,有平安在我们心中,一切顺其自然,反而容易有更好的表现。

  这讲的是什么?

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应该有个很成熟的眼光看世界,人生在世界上一定会有我,有我就有分别心,就会有忧。

哲理告诉我们的是对自我不要太执着,要将全副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里。

正象弘一法师说的,要以无我的心,做世间的大事。

我是空的,而事是不空的。

  主持人,内省不疚。

什么是内省不疚呢?

人要养成怎样的自觉自省呢?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

“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

  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

孔子说:

“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又问:

“不忧愁,不恐惧,这就能叫君子了吗?

”孔子说:

“内心自省无愧于心,还有什么忧愁,还有什么感到恐惧的呢?

”人必须要“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你内心求的是这个东西,你得到了这个东西,那你就没有怨,没有忧。

很平静,不忧不惧。

  也就是说,“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这是一种多么平和理性的心态。

我觉得东西文化的很大不同是,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内省,强调自己对大道的领悟,西方另有一番境界,这是两个不同的心象,不同的道路,但是东西文化殊途同归的是,都教导我们不忧。

  结语:

今天讲仁者不忧,是要让我们在变化莫测的尘世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理性地对待万事万物。

不忧不惧,才能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顺理安行,从容不迫,得到心灵的平安和生活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