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729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docx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专题

一、光学应用和光学图像综合以及声学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光学,会出2道选择题,声学部分在样题中未出现,但是考纲中有要求。

本部分的要求如下: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

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小孩在平面镜中的像

B.

水中的筷子向上翘

 

C.

山羊的影子

D.

白鹭在水中的倒影

2、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大象在水中的倒影

B.

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

 

C.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D.

墙上的手影

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A.潜望镜B.小孔成像C.光的色散D.放大镜

4、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

 

A.A处B.B处

C.C处D.D处

5、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  )

 

A.

B.

C.

D.

6、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

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7、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8、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遥控器调电视B.激光准直C.渔民叉鱼D.照镜子

9、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0、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1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1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3、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1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16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1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速度超过346m/s的声音称

为超声波

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专题二、热学综合和物态变化

1、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

A.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B.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

C.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D.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3、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5、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6、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7、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9、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

 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10、(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了间不存在引力

11、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融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热取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在0℃时,内能为0

 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D.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12、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1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A.

B.

C.

D.

14、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1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16、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7、.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1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C .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D .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专题三、参照物与运动的描述(主要考查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尤其是相对运动的问题;关于速度的问题了解一下)

1、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只有丙车D.甲、丙车

4、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

A.甲B.乙C.树D.路面

5、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

6、.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

7、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

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

8、“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9、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船  B.山C.河岸       D.树木

1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图5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地球、

C.“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

11、.甲、乙两车分别从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图像分别如图4(

)、(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间的距离为

,则()

A.

米B.

C.

米D.

12、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

13、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D、以上都不对

 

专题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二力平衡、以及生活中常见力的物理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1、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

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如图示,已知足球放在桌子上,而桌子立于地球表面。

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3、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4、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5、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关于两只小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

 B.右边小船的惯性较大

 C.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

 D.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

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漂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

7、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

 B.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

 C.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2014南京)8.(2分)(2014•南京)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柄撞击地面(  )

 A.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B.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C.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9、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

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午B.向上运动

10、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

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运动

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如图2所示,将鸡蛋下的硬纸片用手指突然弹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鸡蛋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纸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弹纸片时手指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鸡蛋受到惯性作用落入杯中

12、.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l所示,则列

车的运动状态一可能是()

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13.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保持车距B .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吧D .禁止逆行

14、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

A.匀速行驶  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  D.正在转弯

15、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钱江源游玩。

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17.下列四种情形中(如图3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18、图4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9、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帕斯卡D.阿基米德

专题五、滑动摩擦力(此部分试题与受力分析及二力平衡考点结合的概率比较大)

1、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甲乙丙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2、(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

B.

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C.

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不接触导轨

D.

给自行车的后轴上机油

4、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5、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人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漂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

7、下列各项措施中,用来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为了防止传动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B.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容易擦干净时,双手用力按黑板擦擦黑板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在汽车轮胎上装防滑链

8、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前进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

 D.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9、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B.手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汽车内部配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少碰撞时人的惯性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10、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

”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11、如图3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

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

的大小关系是()

A.F一定小于f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D.F可能大于f

12、(2013年河北省)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

4、如图4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

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4乙所示。

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在0~2s内拉力F等于7N

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

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

15、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