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657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docx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概述

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

1.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湘军缔造者、最高统帅。

以进士从戎而成一代军事统帅和晚清军事近代化奠基者之一。

1853年,曾国藩奉命帮办湖南团练,鉴于八旗、绿营已腐败不堪,地方团练又不可恃,遂仿明代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编练一支新的地方武装——湘军。

其建军秘诀是网罗有“忠义血性”的书生为将,招募朴拙诚实能吃苦的山民为兵,按将必亲选、兵必自招、层层节制的原则进行编组,以营为战术单位,每营500人。

在此基础上,加以“勤练精训”,灌输“忠信”、“仁礼”思想,并引进西洋军事技术,终使湘军成为超越八旗、绿营的劲旅,成为打败太平军的主力军。

鼎盛时期,湘军达12万余人。

作战指导上,以“稳慎徐图”、“谋定后发”为基本原则;以总揽全局、审势审力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以稳定后方、保障粮运为克敌制胜之必备条件。

其人学问深厚,见识高远,文武兼擅,并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均曾得其提携,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之祖师级人物和超一流儒将。

其人生道路与思想学问对蒋介石、毛泽东等人影响甚大。

2.胡林翼湖南益阳人,湘军统帅。

进士出身,经历与曾国藩极似。

善治军,亦善作战。

治军首重选将,认为将领得人,兵少可战;军无良将,终归于败。

而良将必智勇兼备,有智无勇,有勇无智,均非良将。

重水师、马队建设,认为马队可以一当五,水师可以一当十。

用兵主张水陆结合、步骑协同,每战必留强大预备队,以为应变之兵。

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善用围城打援战法,主张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得土地、城池次之。

这一杰出思想后被毛泽东继承吸收,用于同蒋介石的较量,卓有成效。

后人蔡锷将曾、胡二人之治军作战思想合编为《曾胡治兵语录》,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军事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3.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湘军统帅。

早年曾为私塾先生,后入湘军而成为统帅之一。

年轻时即自称“亮白”,以诸葛亮自居,后又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委实有些自夸。

然其人的确才学杰出,视野远大,颇具战略眼光,主张“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反对放弃新疆只重海防,力主海防、塞防并重。

作战重视战前准备、战略构划、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

用兵善区分轻重缓急,胆大心细,决心坚定,力避冒险深入,主张“宁肯缓进,断不轻退”。

一生战功卓著,收复新疆一战堪称经典之役、代表之作。

时人评曰:

“历古以来,书生戎马,而兵锋所指,东极于海,西尽天山,纵横轶荡,未有如宗棠者也。

4.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由湘军起家而为淮军创始者、最高统帅。

选将不重出身,唯才是用,善以功名利禄激励士气;但治军欠严,军纪甚坏。

在同辈中,见识出众,事功突出,为梁启超所推崇。

倡导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筹办海防,组建北洋海军;创办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较早提出持久战思想,主张以持久战对日本速战求成之诡计。

然其作战指导思想消极保守,甲午战争中令北洋舰队避战保船,招致该舰队全军覆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综观其人,魄力与曾国藩相当,学问、修养则逊之。

与沙俄订立卖国密约,并收受巨贿,为其一生最大之污点。

5.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军统帅。

出身雇农,文化不高而才智出众。

以士兵位跻统帅,作战经验丰富,且善于团结友军,协和诸将。

用兵稳健多谋,注重策略。

1857年天京内讧之后,东王杨秀清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李与陈玉成同掌军令,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主帅,受封为忠王。

其得意之作为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和全歼湘军李续宾部的三河之战。

在与湘军的交战中,互有胜负。

然短于攻坚,不善硬仗。

1861年春,领兵30万开抵武昌外围而骤然东撤,不救安庆,为其一生最大失策。

1863年12月,苏州失守,浙江告急,天京危殆。

李秀成向天王建议“让城别走”,遭拒绝,遂困守天京。

天京陷落后,李被俘,终被处死。

6.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北洋军创始者、最高统帅。

其军事业绩主要不在作战,而在建军。

早年投淮军,派驻朝鲜期间初显军事才能。

因清军在甲午战争的惨败而痛感整肃军政、改革军制之必要。

1895年开始在天津小站以西法练兵,仿照德国陆军模式创建新式陆军,定名为新建陆军,后改称武卫右军。

1901年袁氏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武卫右军为基础编练北洋常备军,至1905年北洋常备军达6镇(相当于师)7万余人。

袁氏由此成为北洋军阀首领,拥兵自重,权倾朝野。

北洋军系由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组成的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诸兵种合成军队,战斗力超越湘、淮两军。

此为袁世凯军事上最大之功业,袁氏也因此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主要奠基者,堪称中国军队近代化之父。

后来的国民革命军军制模式,多由北洋军沿袭而来。

袁氏为人处世老谋深算,手段阴毒,野心极大。

1915年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复辟帝制,遗臭万年。

7.蔡锷湖南邵阳人,护国军统帅、军事教育家,追赠陆军上将。

为梁启超之得意门生,才华卓绝。

曾与蒋百里一起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绩优异。

在军队与国防建设方面有卓越主张,如:

军队应编成野战军、守备军、补充军、国民军和特种队,以便于平时、战时遂行不同任务;义务兵役制必须实行征之能来,来之能教,教之能归,归之能安,临战即至的“五要件”;军事训练应做到人与器、兵与兵、军与军、军与国的四个一致等等。

针对英法列强觊觎我西南地区,曾主持制订《五省边防计划》。

对曾国藩、胡林翼治军用兵思想推崇备至,曾编辑《曾胡治兵语录》。

其人风流倜傥,而思想进步,爱国心极强。

袁世凯称帝后,毅然起兵反袁,以近战和迂回包围战术屡胜北洋军。

病逝时年仅34岁,为时人所惜。

8.吴佩孚山东蓬莱人,北洋军直系统帅,追赠陆军一级上将。

秀才出身,早年因纠纷杀人,被迫离家从戎,逐级晋升为直系首领。

其人多谋善断,用兵大胆果决,尤善用夜战奇袭战术打击敌方枢要,以较少兵力速战速决。

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采用侧翼迂回战术,大败皖军。

1922年又在直奉战争中适时捕捉战机,击败奉军。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倒戈而惨败,后一度东山再起,终为北伐军所败。

思想守旧,个性刚强,重气节操守,一生奉行“三不主义”:

不入租界、不占地盘、不攒钱。

抗战爆发后,严拒日本诱降,克保晚节。

1939年,因牙疾经日本医生施行手术后暴卒。

9.蒋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军事教育家,特级上将。

早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日本东京振武学校。

曾任黄埔军校校长。

靠军事起家,故极重军权,喜着戎装。

个性甚顽强,一生屡仆屡起,从不轻易言败。

军队建设上,眼光开阔,强调精神建军,重视军官培养,注意吸收外国先进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发展空、海军和机械化部队,开中国军队现代化先河;战争指导上,主张军事与政治手段并用,对弱敌采取速战速决方针,对强敌实行持久消耗战略,重视战略后方建设;战役指挥上,动辄赴第一线,好越级指挥,随意插手,时常导致混乱,效果甚差。

观其一生,政治能力较军事能力为强,军队建设较战争指导为强,战略指导较战役指挥为强。

10.蒋百里浙江海宁人,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追赠陆军上将。

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窗蔡锷分别以第一、第二名毕业,获天皇颁授军刀。

此成绩引起日本同学嫉视和校方不安,从此将留学生与日本学生分堂就读。

后赴德国实习军事。

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和陆军大学代理校长,桃李遍天下。

在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国防战略方面,均有卓越见识。

抗战爆发前,曾预测中日大战不可避免,两军将在湖南一线形成僵持;抗战爆发后,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所言均一一被战争进程所印证。

一生著作宏富,代表作为《国防论》。

11.冯玉祥安徽巢县人,西北军统帅,陆军一级上将。

早年投淮军、北洋军当兵,逐级晋升。

后另立门户,自成一路诸侯。

其人身躯高大,声若宏钟,豪爽激昂,质朴诙谐。

治军极严,重军纪,爱百姓。

长于练兵,以传统武术和军体操施之于训练,所部官兵体格强壮,善搏杀能吃苦,战斗力不在中央军黄埔系之下。

弱在不善用兵,中原大战中因用兵过于谨慎而错失生擒蒋介石之战机。

所部西北军一度发展至40万,叱咤风云,睥睨一时;但因家长作风过甚,动辄喝斥罚跪,为部将所惧所厌,从而埋下解体之祸根。

爱国心极强,力主抗战,为国民党内最坚定之抗日派。

旧部张自忠、吉鸿昌、孙连仲、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均为抗日名将,对抗战贡献甚巨。

与蒋介石为结拜兄弟,是国民党内少有的敢于当面批评斥责蒋介石之人。

解放战争后期与蒋决裂。

1948年由苏联归国参加新政协会议,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事故原因至今不明。

“平民生,平民活。

不讲美,不要阔。

只求为民,只求为国。

奋斗不懈,守诚守拙……”这是近代军事家、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年—1948年)写的一首诗,题目是《我》,镌刻在泰山脚下他的墓园的一座石碑上。

他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人,贫苦农民出身。

父亲是淮军中的下级军官。

清末时他也到淮军中当兵。

后来投奔北洋军,因身材魁梧,能勤学苦练,三年后升为排长。

受协统陆建章赏识,陆将内侄女嫁给他。

不久升为管带(营长)。

辛亥革命时参加滦州(今河北滦县)起义,失败后被递解回原籍。

1912年又被陆建章起用,任营长,招募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佟鳞阁、冯治安、孙连仲等入伍。

1914年围剿河南的白朗起义军后任旅长。

冯玉样治军时注重严格训练,造就将才,加强纪律,教官兵救国爱民,厉行俭朴,与士兵共甘苦,赏罚严明,用人惟贤,以主义(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启迪官兵。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系和在东北地区发展起来的奉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

冯玉祥奉令进攻驻陕西的皖系军阀陈树藩部,占领陕西,部队扩编为师,任师长,不久又接任陕西督军。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冯玉祥率部讨奉援直。

河南督军赵倜倒向奉系,冯率部击溃赵部,任河南督军。

10月,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率部驻南苑。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五祥率部由热河(今河北承德一带)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驱逐博仪出故宫。

他毅然脱离直系军阀,改所部为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

不久,皖系军阀段祺瑞联合奉系执政,冯玉样被排挤到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将国民军第一军改称为暂编西北陆军。

1926年赴苏联考察回国后,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整顿部队,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后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平定陕西、甘肃,出兵潼关,同由武汉北上的北伐军会师中原。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一度附和蒋清党反共。

次年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

随后因同蒋介石在整编遣散部队等问题上发生利害冲突,于1930年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爆发蒋冯阎大战。

失败后下野,其部队为蒋介石收编。

“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积极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吉鸿昌等组织察哈尔(今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率部收复多伦等四县,将日军驱逐出察哈尔。

蒋介石诬蔑他“破坏整个国策”,以重兵相逼,他被迫辞职,隐居泰山。

1935年,在蒋介石答应抗日的条件下,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战开始,他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受蒋介石的排挤而离职,但仍多方奔走,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46年,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

在美国发表演说,揭露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1948年7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归国途中,因轮船失火,不幸遇难。

冯玉祥戎马一生,好学不倦,生活简仆,为政清廉。

著有《冯玉祥自传》、《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冯玉祥演讲集》等。

12.李宗仁广西临桂人,桂军最高统帅,陆军一级上将。

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爱国人士李宗仁(1891年—1969年)。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人。

早年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

清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6年在护国军第六军任排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