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莱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docx
《山东烟台莱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烟台莱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烟台莱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
山东烟台莱州第第第一中学学学2019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
历史试题
第一卷(本大题共40个小题,60分)
1、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如明清律法都规定,假设收养异姓子为嗣,那么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耍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
以下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宗法制
2、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
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假设内阁,那么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加强了内阁的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3、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
“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
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
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这说明雅典的民主政
治()
A、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
B、表达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
C、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4、《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
5、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之间围绕权力问题多次较量。
经过多次改革,
权力不断由上院转移到下院。
时至今日,上院已经沦为下院的辅助工具。
这一过程表达了英国政治进程的什么特点?
A、法制化B、制约化C、民主化D、集权化
6、1787年宪法颁布和实施后,近代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认
为:
“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翻版'。
”以下有关杰斐逊观
点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但非独裁专制
B、美圈总统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美国总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美国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负责
7、〔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
国进化概论》中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
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
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对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这里
的“新时期”指的是()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
C、国民大革命D、新文化运动
8、(2018·山东临沂二模)《五四:
未完成的启蒙》指出:
“…
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
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
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近代中国
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9、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中共“一大”,制订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遵义会议,从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A、1处B、2处C、3处D、4处
10、电影《建党伟业》于2017年6月15日正式公映,片中,
“毛泽东”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把
敌人的人摘的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拥的多多的!
”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历程中,以下哪种做法不能印证“毛泽东”的这句台
词〔〕
A、进行土地改革B、团结各民主党派
C、组建革命统一战线D、文化大革命
11、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日在2017年隆重推出“七·
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
成立90周年。
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共党
史。
以下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③④②①
12、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
情意浓。
”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以下解读错误的选项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说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13、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
“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一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
A、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B、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14、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
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表达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B、加入不结盟运动组织
C、发起上海合作组织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说明
A、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16、观察漫画《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L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冷战时期保障了世界的相对安全
B、当地人的冷战思维依旧存在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美国试图独霸包办是出现图中局面的原因
17、《淮南子》记载:
“故神太之法曰:
‘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1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以下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19、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B、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
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D、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20、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充满困惑地写道:
“中国商人
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独立力量?
”
其结论是“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
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
得捕鼠的特权。
这里强调古代商业的发展
A、实行国有专营制度B、取决于技术的创新与发明
C、取决于政府态度和政策D、出现官商结合的现象
21、毛泽东说: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这两个人的原因有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
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以下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23、建国后一首提倡“深耕密植”的民谣唱到:
“红色大军干干万,深翻土地突击战,冲天干劲如猛虎,铁锨飞舞似闪电。
寒风凛例汗满面,手中血泡磨成串,保证质量深二尺,超过定额驾火箭。
”其创作的背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24、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
“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
来者居上嘛!
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以下成为“后来者居上”直接表现的是
A、社会主义的改造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八字方针”的提出
D、在全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2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
有人认为: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
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
年国家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6、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
“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政策调整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状况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27、2018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
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
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
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回应。
针对这
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那么
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
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C、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
28、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
“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
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
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这里,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C、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29、有学者指出:
“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
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
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30、夏曾佑认为:
“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31、“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
和这些相
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
”这场“社
会革命”最初的表现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32、“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
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
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
的人物可能是()。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33、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
演
讲题目包括:
“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菜与《西风颂》”
等。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
场“贝多芬的交响曲“。
以下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
的是()。
A、启蒙运动的学术B、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D、现代主义的艺术
34、(2018·汕头一模)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
“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
“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
谜底为“商战”等。
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表达了实业救国的思想B、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表达了阶级斗争的思想D、表达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35、(2018·安徽芜湖模拟)下图为其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
中查阅资料时看到的某书的部分目录。
她认为该书的出
版在当时()。
绪论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三章生存斗争
第四章自然选择
………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标志着社会进化学说的创立
C、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已成为传播启蒙思想的力作
36、(2018·山东烟台二模)以下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
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子发展
37、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
“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
”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38、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③末来前途是社会主义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9、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0、“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
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表达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个题,其中第41题13分,第42题12分,43题15分,共40分。
41、〔1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治制度多有创新,而且体系完备、影响深远。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杜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
〔2分〕
材料二以下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太宗实行了什么态度?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2分〕____唐太宗
材料三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作用。
(3分)
材料四(明太租)“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哪些新举措?
〔2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分〕
4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
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
嘉祐年间(1056-1063年),棉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
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侯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
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特点。
(4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
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
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
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
的政治中心。
一一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
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索有哪些?
(4分)
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盂彦弘认为:
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
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2〕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
(4分)
43、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
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
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
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
在《史
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
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
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
部“世界史”。
……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
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
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
探究主题二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
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
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
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
总数超过二十种。
………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
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
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
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主题三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
(未开化的野人)。
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
“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那么诋为汉奸,不齿
士类。
”
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
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
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
演变为“洋务”。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1)根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
结合
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
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5分〕
(4)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分〕
第三次质检历史
1、D2、A3、B4、A5、C6、A7、D8、B9、C10、D11、B
12、D13、B14、C15、D16、B17、B18、C19、D20、C21、A22、B
23、C24、B25、C26、B27、C28、C29、B30、B31、A32、D33、C
34、C35、C36、B37、C38、A39、D40、D
41、〔1〕实行郡县制。
〔1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2分〕
〔2〕三省六部制度。
〔1分〕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
(2分)
(3)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分)
(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设军机处;(2分)消极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2分)
42、(12分)答案要点
〔1〕特点:
①有官营〔朝贡〕贸易、民间〔私贩〕贸易等形式;②贸易规模大、范围广;③贸易活动频繁;④外贸商品种类多尤以瓷和丝为主。
〔4分,任答2点即可〕
(2)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束缚;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政治社会地位不高;市场开放程
度的限制;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和税收政策的限制。
(4分,任答2点即可)
(3)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
(2分)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被动接受工业文明,开始了近代化历
程。
(2分)
43、解析第
(1)问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再结合所学政治史的部分内容印证即可。
第〔2)问抓住关键信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回答。
第(3)问通读材料发现人们对西学由“鄙视”到“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分析原因时结合“鸦片战争”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分析。
第(4)问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等角度谈启示,只要符合题意就行。
答案
(1)特点:
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明显不
同的地域特色。
〔L〕
印证:
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希腊的城邦攻治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罗马完备的法律体系各具特色。
〔3〕
(2)影响:
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
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
口激增的庄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提
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3〕
(3)变化:
由排斥到揍受。
〔2〕
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
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成为一股社会
思潮;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
〔3〕
(4)启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或尊重各国优秀文明
及其历史传统〕;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对待东西方
文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