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828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docx

八年级物理冲刺练习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

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题一:

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B.2.5μm=2.5×10-5dm

C.2.5μm=2.5×10-5cmD.2.5μm=2.5×10-9m

题二:

小华在2012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A.160mB.160cmC.160dmD.160mm

题三:

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题四: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题五: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

使用前应先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结果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题六

小华和小明想测自己60m短跑所用的时间,为此,他们必须在操场上先量出60m长,请你帮助他们从下列提供的器材中选出合适的刻度尺()

A.长为30c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

B.长为1m,分度值为0.5cm的木尺

C.长为3m,分度值为1cm的钢卷尺

D.长为30m,分度值为1dm的皮卷尺

题七: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___cm。

题八:

如图所示,圆柱体直径为cm。

题九:

关于误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B.无论用多精密的仪器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题十:

有5把刻度尺:

①零刻线一端已磨损的尺;②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尺;③最小分度不是毫米的尺;④比被测长度短的尺;⑤刻度不均匀的尺。

这些尺子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刻度尺是(  )

A.①和②B.②和⑤C.③和④D.5把刻度尺都不行

题十一:

小明在学过时间的测量后,想练习一下停表的读数,当他按下停表后,停表指针开始转动,如图所示是他将停表再次按下后,停表的指针实况,则他两次按下停表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题十二: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就是时刻B.第3s与3s是一回事

C.时间就是两时刻的间隔D.上午8时上班、上午12时下班是时间概念

⑵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排列(填序号)。

A.去操场做一遍广播操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

C.步行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D.眨一下眼睛

题十三: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级用)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18.8cmB.1.88dmC.18.80cmD.188mm

题十四:

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

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B.1cmC.1dmD.1m

题十五: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其中准确值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

题十六:

在物理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则测量值为________m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cm。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题十七:

用刻度尺测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结果分别为3.38cm,3.40cm,3.39cm和3.38cm,则这个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A.3.39cmB.3.388cmC.3.3875cmD.3.38cm

题十八: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156.3cm、156.3cm,则小明身高的平均值为(  )

A.156.2cmB.156.3cmC.156.27cmD.156.267cm

题十九:

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

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

B.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C.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D.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题二十:

剑桥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cm、25.82cm、25.87cm、25.9cm、25.84cm,其中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__________cm,则物理书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题二十一:

为了验证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王旭用一把分度值是毫米的钢尺测量一本课外书的宽度,然后把钢尺放在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他从冰箱中取出钢尺再一次测量此书的宽度,这次测量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结果相比将会(  )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比较

题二十二:

某人在测一段不太长的曲线长度时,用一条松紧绳与曲线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紧绳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曲线(  )

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判定

题二十三: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B.2.5dmC.2.5cmD.2.5mm

题二十四:

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

题二十五:

在“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中,如何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直径?

题二十六: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那么20匝铜丝的长度为_______,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um。

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题二十七:

下列叙述的几种测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题二十八: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的封闭油桶,仅有一个钢卷尺、一只粉笔和一个重锤线,不准打开油桶,要求测量出封闭油桶的上、下边上两点间最大距离。

题二十九:

给你一把刻度尺,一副圆规和一枚一分硬币,测出图中曲线AB的长度?

请分别写出两种测量方法的简要步骤。

题三十:

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常见的自行车有“28”、“26”和“24”等型号,这些型号是按车轮直径的尺寸命名的,如“26”自行车轮的直径是26英寸。

1英寸=2.45cm.那么“26”型号车轮的直径是________m,周长是_________m,此自行车绕操场跑道骑一圈,车轮转过100圈,跑道长是________m。

题三十一:

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长度的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相同是()

A.测一曲线的长度                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

C.测圆锥的高                     D.测细铜丝的直径

题三十二:

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

把尺寸很小的物体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然后这些小物体的,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等。

(2)替代法:

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平移法:

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

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题三十三:

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测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

题三十四:

⑴如图所示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再用刻度尺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

⑵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mm、10mm。

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都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第2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题一:

B

详解: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

1μm=10-6m,则2.5μm=2.5×10-6m,A、D选项错误;1μm=10-5dm,则2.5μm=2.5×10-5dm,B选项正确;1μm=10-4cm,则2.5μm=2.5×10-4cm,C选项错误。

本题应选B。

题二:

B

详解:

由生活经验知小华的身高应该是1.6m=160cm,故选B。

题三:

D

详解: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A中刻度尺左端没有刻度,物体左端未对准零刻度或整刻度,B中刻度尺没放正,C中刻度尺的刻度没有与物体紧贴,这样起始刻度不易对准被测长度起始端,终端所对刻度也不易读准。

题四:

D

详解:

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题五:

刻度尺;零刻线;量程;分度值;数字;单位。

详解: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记录结果时必须有数字和单位。

题六:

D

详解:

由于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时准确程度越高,因此容易误选A;事实上实际测量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于几十米的跑道而言,测量不需很精确,量程尽量大一点较好。

故选D。

题七:

2.85;2.8;0.05

详解:

(1)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对于一个测量数值而言,它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其余的为准确值。

图中的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85cm。

木块的长度为3.85cm-1.00cm=2.85cm;其中最末一位数5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2.8cm,估计值0.05cm。

题八:

0.90

详解: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起始刻度为2.00cm,末端刻度为2.90cm,所以读数为2.90cm-2.00cm=0.90cm。

题九:

D

详解: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是不能避免的,但可设法减少,例如:

选用精密的仪器测量;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均可以减小误差,D项错误。

题一十:

B

详解:

①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时,可以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也可以测出物体的长度;②如果刻度尺的刻线模糊不清,会造成读数错误;③测量物体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刻度尺,不是都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④若刻度尺的长度比物体短,可以进行分段测量,也可以测出物体的长度;⑤如果刻度不均匀,则测出物体的长度不准确。

本题应选B。

题一十一:

75

详解:

解题时应首先看清停表的大、小表盘中的指针分别转一圈所用的时间。

大表盘中的指针转一圈所用时间为30s,小表盘中的指针转一圈所用的时间为15min,且大表盘中的指针转两圈所用时间为1min;然后根据小表盘中指针的位置确定大表盘中的指针所转的圈数,再进一步读出具体的时间。

如题中小表盘中的指针指示的时间小于1.5min,由于可以确定大表盘中的指针在转过1min后还未转完1圈,只转了1/2圈,因此,可以读得其指示的时间为75s。

题一十二:

⑴C⑵C、A、B、D

详解:

⑴上午8时、上午12时是指时刻,上午上班的时间是12:

00—8:

00=4h,4h是时间,由此可知选项A、D不对,选项C正确;第3s指的时间是1s,3s表明时间是3s,选项B不对;⑵对时间的正确估读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

眨一下眼睛约几毫秒,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约3分钟,做一遍广播操约5分钟,步行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约半小时。

题一十三:

C

详解: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结果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单位。

18.8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A不符合题意;1.88d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B不符合题意;18.80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C符合题意;188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一十四:

A

详解:

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其中数字的最后一位为估读值,而倒数第二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数据25.91cm和18.35cm中倒数的第二位都是0.1cm,因此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故本题应选A。

题一十五:

3.3cm;3cm;0.3cm

详解:

测量长度前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此刻度尺从0cm开始量起,物体的长度是3.3cm,那么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3cm,估计值为0.3cm,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题一十六:

59.0;5.9;0.00;1mm

详解:

(1)刻度尺上两相邻刻线间的距离为1mm,所以分度值为1mm。

(2)本次测量从零刻度开始,在最小分度值后面加一位估读数字,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59.0mm=5.90cm。

(3)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5.9cm,估读值0.00cm。

题一十七:

A

详解:

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实验方法可知,圆柱体的直径d的平均值的算式应为d=

=3.3875cm,但考虑到所用刻度尺的精度,结果应与原记录一样保留两位小数,故用四舍五入方法可得d

3.39cm。

题一十八:

B

详解:

小明的身高平均值为:

≈156.2666cm,保留小数与题干中数据的位数相同,记为156.3cm。

本题应选B。

题一十九:

B

详解:

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比较四个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第二次数据的准确值为15.8cm,其它三次测量中,准确值均为15.2cm,故错误的数据是第二次的测量值。

本题应选B。

题二十:

25.9;25.85

详解:

(1)观察数据发现,25.9cm数据的分度值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不一样,因此是错误的;

(2)物理书长度的平均值为

=25.8475cm≈25.85cm。

题二十一:

A

详解:

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钢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分度值比标准刻度尺的分度值小,再去测量课外书的宽度,钢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

本题应选A。

题二十二:

A

详解:

松紧绳与曲线完全重合,则松紧绳的长度即是曲线的长度,但在测量松紧绳长度时,用力把松紧绳拉直,则会导致松紧绳的长度变长,致使所测结果变大。

题二十三:

C

详解:

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与两个拇指指甲的宽度相近,本题应选C。

题二十四:

B

详解:

课桌的高度约0.8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cm,一张试卷的厚度约70μm,中学生的身高约1.68m。

本题应选B。

题二十五:

实验步骤如下:

⑴将细铜丝在圆铅笔上紧密排绕成线圈,数出线圈的圈数n;⑵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L;⑶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d=L/n。

详解:

解答本题易犯的错误是直接用刻度尺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由于这种方法刻度尺的刻线不能贴近被测的直径,并且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取的测量结果误差太大。

由于细铜丝呈圆柱形,因此可采取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上,每一圈的宽度即为铜丝的直径。

由于细铜丝的直径比1mm小,因此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出细铜丝的直径,为此我们需要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将细铜丝一圈紧挨一圈地排绕在圆铅笔上,相当于将几十个很小的铜丝直径排成一排,然后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排绕成的线圈的总长度L,数出线圈的圈数,即细铜丝直径的个数n,最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题二十六:

1.60cm,800;偏小

详解: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5cm处量起,其示数为1.60cm,

铜丝的直径=1.60cm÷20=0.08cm=0.08×1cm=0.08×10000μm=800μm。

因为重叠使长度的测量结果变小,所以最终计算出的铜丝直径也偏小。

题二十七:

D

详解:

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A项正确;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项正确;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C项正确;若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来测圆柱体的周长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测量结果会不正确,因此D项中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题二十八:

具体操作如下:

(1)将桶直立于水平地面上,用粉笔沿桶底在水平地面上画一个圆;

(2)将桶平移至与圆相切的位置,设切点为P(如图所示);(3)利用重垂线找出切点P正上方桶边缘上的点Q;(4)用卷尺找出过P点的直径,确定直径的另一端点M的位置;(5)用卷尺直接测量M、Q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桶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距离。

详解:

该题是一道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物理题目,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工具也是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

题二十九:

方法一:

(1)用圆规和刻度尺测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L=2πr=πd,求出周长L;

(2)用硬币从A点沿曲线滚到B点,数出滚动的圈数n;

(3)则AB的长度为s=nL=πdn

方法二:

(1)用圆规把曲线AB截成n段小线段;

(2)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段线段的长度L1、L2、L3…Ln;

(3)曲线AB的总长度L=L1+L2+…+Ln

详解:

刻度尺可以测量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但无法直接测量曲线的长度,这就要求我们设法“曲中求直”,借助题目提供的辅助器材间接测量。

题三十:

0.637,2,200

详解:

(1)因1英寸=2.45cm,26英寸=26×2.45cm=63.7cm=0.637m;

(2)圆的周长L=πd=3.14×0.637=2m;

(3)此自行车绕操场跑道骑一圈,车轮转过100圈,跑道的长是s=100L=200m。

题三十一:

D

详解:

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铜丝的直径和质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题三十二:

(1)累积;总长度;除以;个数

(2)(a)方法一:

先用细线(或细绳)测量大楼的高度,然后再测量细线(或细绳)的长度。

方法二:

由于大楼不能分割或攀登,可以借助于一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大楼的高度。

(b)可以先测量你一步的步距长度,比如每个步距是L;然后数出从你家走到学校的步数n,就可以得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

s=nL。

(c)先用一条细棉线按照曲线走向对齐,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最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曲线的实际长度即可。

详解:

本题是一道关于特殊测量方法的综合题,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找到其适合的测量方法。

题三十三:

用一根不易拉伸的细线,使其与地图上的铁路线处处重合,在线两端标出南京和北京的位置,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这两个标记点间的线长,再除以地图上的比例尺便可得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近似长度。

详解:

这是“化曲为直”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题三十四:

⑴nl ⑵甲

详解:

本题考查用特殊的方法测量曲线长度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用圆规和刻度尺测曲线长度的方法和原理:

把曲线看成由n段短小线段组成,测出短小线段的长度,累加起来就是曲线的长度,即L=nl,曲线分割的短小线段的数目越多,被截取的小段曲线长度和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越接近,测量结果越准确。

解答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乙的测量结果较准确,出现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该实验的方法和原理,误认为任何时候都是测得次数越多,测量的结果越不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