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425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docx

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

高三第一次统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十分重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食盐、淡水B.钠、镁C.烧碱、氯气D.溴、碘

2.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通常用热分解法的是

A.NaClB.HgOC.Cu2SD.Al2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冶炼不活泼的金属化合物时使用热分解的方法。

所以B正确。

考点:

考查了金属的冶炼方法。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型制冷设备的液氨大量泄露不会对操作人员有损害

B.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两者的作用原理完全相同

D.有Na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液氨泄露会导致环境降温,会冻伤人,错误;B、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错误;C、明矾净水是物理变化,漂白粉净水是化学变化,错误;D、有氯化钠存在时易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正确。

考点:

考查了化学基本理论知识。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用光束分别照射稀豆浆、硅酸胶体、氢氧化铁胶体,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二氧化硅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HF反应,因此属于两性氧化物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由N2与CO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常温下的新制氯水中,若含有Cl-的数目为NA,则其中含有ClO-的数目也为NA

C.常温常压下,将CO2通过足量Na2O2,若固体质量增加28g,参加反应的CO2分子数为NA

D.在反应2CuFeS2(二硫化亚铁铜)+O2=Cu2S+2FeS+SO2中,1mol硫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

6.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

NO

、SO42-、Fe3+、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NO

)︰n(SO42—)︰n(Fe3+)︰n(H

)︰n(M)=2︰3︰1︰3︰1,则M可能是下列中的

A.Fe2+B.Cu2+C.Al3+D.Ba2+ 

7.甲~丁是含同一种元素的四种物质,甲和丁分别是该元素的单质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甲不可能是

A.SB.Si

C.AlD.Fe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甲若是Fe,则乙是Fe3O4,而丙和丁则无法确定了,错误。

考点:

考查了物质的转化。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可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2

B.可用图②所示装置防止铁钉生锈

C.可用图③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D.可用图④所示装置配制稀硫酸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通入ClO2气体,溶液变蓝:

2ClO2+10I-+4H2O=5I2+2Cl-+8OH-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2ClO-+SO2+H2O==2HClO+SO32-

C.100mL4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6.72L(标准状况下)CO2:

3CO2+4OH-=CO32-+2HCO3-+H2O

D.等浓度的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以1:

2体积比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Al3++2SO42-+2Ba2++3OH-=2BaSO4↓+Al(OH)3↓

10.SO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SO4和清洁能源H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槽中也可以用铁电极代替石墨作为阳极

B.原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SO2+2H2O+4e-=SO42-+4H+

C.该工艺流程用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SO2+Br2+2H2O=2HBr+H2SO4

D.该生产工艺的优点Br2被循环利用,原电池产生的电能可充分利用,还能获得清洁能源

质生成。

考点:

考查了工业流程分析。

11.现有E、F、G、M、N五种可溶的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l3+、Ag+、Ba2+

阴离子

OH-、Cl-、CO32-、NO3-、SO42-

已知:

①E、F两溶液呈碱性;G、M、N溶液呈酸性。

②向N溶液中逐滴滴加F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M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溶液与过量的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B.E溶液与N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C.M溶液与F溶液混合产生的沉淀不能溶解于过量氨水中

D.将G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E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O32-=CO2↑+H2O

12.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25℃时,ag该晶体能够溶于bg水中形成VmL溶液。

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D.该溶液的密度为

13.将由Mg和Al组成的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由Mg和Al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8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C.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75mol·L-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混合质量为0.15×24+0.35×27=9g,错误;B、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0.04L=5.0mol/L,则沉淀最大值是生成硫酸钠是(0.2L×5mol/L)÷2=0.5mol,所以稀硫酸的浓度是0.5mol÷0.5L=1.0mol/L,正确;C、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是0.3mol+0.15mol=0.4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0.08L,错误;D、根据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0.04L=5.0mol/L,错误。

考点:

考查了图像的分析和计算。

14.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铜元素、硫元素的存在形式分别为Cu2+、SO42-)加入足量NaOH稀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得到CuO固体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L可能为

A.7.5LB.9.5LC.13.6LD.16.8L

二(本大题包括15、16、17题,共27分)

15.(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______。

(2)PbSO4难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且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而锈蚀。

以下是探究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元素被氧化价态的一个实验方案,请你将它补充完整(检验铁元素的价态必须使用中学化学中最灵敏的试剂):

取铁锈样品,  

【答案】(共8分)

16.(9分)电池是应用广泛的能源。

(1)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比较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

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右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

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乙的能量转化效率较低,其原因是。

(2)Al-AgO电池可作用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的隔膜属于(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

写出该电池正负极电极反应:

负极,正极。

【答案】(共9分)

(1)①如图(2分)

17.(10分)有机物A、B、C、D、E、F有一个相同官能团,它们之间有下图转化关系:

已知:

①RCH2OH

RCHO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F的结构简式:

D,F

(2)B的名称是,实现C→E转化的反应条件是;

(3)写出A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立体异构)。

a.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b.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含一个碳碳双键

【答案】

(1)D

(2)苯甲酸(1分)NaOH醇溶液,加热(1分)

(3)

(4)

三(本大题包括18题,共10分)

18、(10分)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E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或E都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任意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铝在碱性条件下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除去气体C中的杂质气体E的化学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Al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Al与被还原的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9.(14分)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

实验室常用红磷与干燥的Cl2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

红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

PCl3遇O2会生成POCl3(三氯氧磷),POCl3溶于PCl3,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

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PCl3

-112

75.5

POCl3

2

105.3

请答下面问题:

(1)B中所装试剂是,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2)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D装置的曲颈甑中加入红磷,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一段时间后,关闭K3,加热曲颈甑至上部有黄色升华物出现时通入氯气,反应立即进行。

通干燥CO2的作用是,

(3)实验制得的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

加入红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4)C装置中的K1、K2的设计也出于类似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实验时与K1、K2有关的操作是。

(5)实验后期关闭K1,打开K2,将气体通入C装置中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X。

某同学设计实验来确定溶液X中含有的某些离子,请补充完成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溶液X中含有Na+

溶液X中含有Cl-

 

(5)玻璃管之间的连接需要用到胶皮管,连接的方法是:

先把,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

甲同学将装置A的示意图画成右图,该示意图中明显的错误是。

【答案】

(1)浓硫酸(1分)吸收多余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与PCl3反应。

(2分)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红磷自燃。

(1分)

先关闭K1,打开K2,等B中溶液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后,打开K1,关闭K2。

(2分)

(3)蒸馏(1分)

(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用铂丝(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溶液X,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1分)

火焰呈黄色(1分)

②取少量溶液X,加入足量稀HNO3(1分),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1分)

出现白色沉淀(1分)

(5)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1分)没有(用酒精灯)加热(1分)

五(本大题包括20题,共7分)

20.(6分)取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五等份,分别向每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假设反应的还原产物只有NO,若实验中生成的NO气体体积及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所有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硝酸溶液体积

100mL

200mL

300mL

400mL

500mL

剩余固体的质量

17.2g

8.0g

0g

0g

0g

气体体积

2.24L

4.48L

6.72L

7.84L

7.84L

求:

(1)该实验中所用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每一等份的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

联立求解,解得x=0.2mol、y=0.225mol

其中含铜:

m(Cu)=0.225mol×64g/mol=14.4g

考点:

考查了氧化还原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