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小节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499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用小节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妙用小节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妙用小节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妙用小节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妙用小节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妙用小节穴.docx

《妙用小节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用小节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妙用小节穴.docx

妙用小节穴

妙用小节穴

小节穴位于大指桡侧,向上方推至掌指关节前方凹陷中的赤白肉际,体表定位与二间相似。

但二间是位于食指桡侧,小节穴的针刺方

法是握拳取穴。

用二寸针以30度角斜刺,由穴位刺向大鱼际内一寸

半。

治疗范围:

1、由治疗踝骨痛而衍化治疗对侧腿痛,腓肠肌痛,坐骨神经痛,梨

状肌综合症。

2、由坐骨神经痛衍化到腰痛,用于腰肌劳损,外伤性腰痛,椎间盘

脱出,腰椎管狭窄,压缩性骨折后遗症。

3、治疗对侧上肢痛,特别是妇女腕、肘、肩痛,更一步治疗胸背痛。

分析:

1、针入大鱼际中于重子、重仙针下内层有重合之处。

故治疗背痛、

肺炎、膝痛、头痛亦有效。

同时引用到肾关进针朝外刺向平奇穴

能治疗五十肩(平奇穴在足三里下一寸,为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

2、针入处恰好沿肺经内层,而且符合全息律囊括上、中、下三焦之

意。

(即第一掌骨全息)其功效有如灵骨、大白之囊括第二掌骨全

息三焦,而且灵骨、大白位于大肠经上,肺与大肠相表里。

3、小节穴,重子、重仙穴以及灵骨、大白穴进针都较深,刺激范围

大,相互间也有重合处,其功用主治也都广泛。

4、凡针透全息三焦或用针涵盖全息三焦之穴位,如小节为透穴,灵

骨、大白;中白、下白;上三黄;下三皇;肠门和肝门、心门等

组合用针都涵盖三焦,其主治范围都广泛。

案例

1、某一京剧票友李某某,腰痛不能旋转十余日,由亲属搀扶来就诊。

经刺双侧小节穴,应用动气法,三分钟后可活动,半小时后疼痛

大减,活动如常。

2、98年11月8日,在天津武清县义诊,用小节穴治疗腰腿痛患者

78例,有效76例,无效2例。

其中有一位70岁老人,双膝疼痛

不能伸直五年,被搀扶而来,经刺小节穴五分钟后,即感疼痛减

轻,双腿能伸直而能走路,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

3、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张连新先生,患以古怪胸痛,发作时剧痛难忍。

用小节穴止痛,立见功效,针后配合中白、下白、肾关、肺心穴

以巩固疗效,由每月发作一次好转为三、四个月小发作。

随后为

其早上针小节穴,下午则针中白、下白、肾关,以后再未发作。

4、一脑膜炎后遗症者,无法自行走路。

先针小节穴,加腕顺一、二,

针20分钟后腿能伸直。

经过治疗后,可以自己行走。

5、中风后遗症:

灵骨、大白、三重。

灵骨、大白温通阳气,三重穴

祛痰又活血破瘀,三穴合用类似补阳还五汤。

6、使用上三黄或下三皇时,基于乙癸同源,肝肾同源的想法,用上三黄

则多配肾关,用下三皇时多配明黄,效果较好。

7、癫痫:

上瘤、镇静、鼻翼穴。

或用上瘤、腰奇、镇静。

8、慢性结肠炎:

肝门、肠门、腑肠、四花下。

9、阵发性摇头:

脉弦而弱,“诸风掉弦皆属于肝。

取上三黄加肾关。

对于久治不愈的病人,应先条例气机,常用的穴位为中白、下白,

中、下白位于三焦经上,又为第四掌骨全息,上下总括。

其理与灵

骨、大白为第二掌骨上下三焦全息同理。

故用调理三焦气机时很理想。

肾为人体元气之根本,与三焦通,调理三焦可兼补肾,一般多用肾

关穴。

故对久治不愈的病人均先取之,治疗一到二周后再对症治疗。

胡光先生在治疗需要镇静安神的病症时,除了使用镇静穴(百会)

外,还配鼻翼穴。

鼻翼穴可以兴奋神经,而对于需要安神的病人使用

此穴,效果反而特别好,自然是阴阳理论的应用,所谓善补阳者必于

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

也是所谓阴中含阳,阳中含阴之理。

 

常用穴位的分析与应用

一、风市穴

胆经的穴位,在膝上七寸,外侧两筋间,以手下垂中指到达处。

1、风市穴是镇静的要穴。

碰到不知该针何处时,可先针此穴。

风市

穴对各种疼痛都有效,但对侧面的疼痛效果更好。

如,偏头痛、

肋骨痛、腿外侧痛特别有效。

所以治疗偏头痛、肩背痛、肋骨痛、

下肢风湿痛、坐骨神经痛时针对侧的风市穴很有效。

风市穴可以

疏肝利胆,内经:

凡十一脏者取决于胆。

少阳主骨,在头部经过

的经络以胆经经围绕的最多,所以胆经的穴位镇静作用非常好。

2、风市治疗骨刺效果成方:

人中、后溪、束骨、风市。

人中穴通督

脉,可治脊椎上的骨刺,后溪穴可透过奇经八脉通到督脉,另外,

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椎而行,故取束骨,有时候加复溜穴补肾。

星期在委中放血是治本的方法。

3、风市穴也是十四经中治疗中风的特效穴,奇穴中治中风的特效穴

是灵骨、大白,此三穴可配合使用。

4、风市穴治疗下肢皮肤病效果较好,如荨麻疹、风疹。

如果在上身

的疹子,加风池穴。

5、风市治疗下肢痿症狠好。

下肢小腿的萎缩,小儿麻痹后遗症,在

董氏奇穴中称为九里穴。

6、全身痛针此穴都有效,同时治疗耳鸣。

二、束骨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木穴,在足小指的外侧,本节后陷中。

1、治疗人体后面的疼痛。

如后头痛、后背痛、后腰痛、臀部痛。

2、治疗头顶痛效果也很好。

束骨是水经的木穴,此穴有补水润木

的作用。

另外深刺束骨穴透涌泉,也有涌泉的作用。

膀胱经走

到头顶的百会穴时,往下贯到脑子里,所以束骨治疗头顶痛效果

非常有效。

三、公孙穴

是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

足内侧第一跖底基底内

下缘。

-

1、治疗前头痛、眉骨痛、鼻骨痛;脾、胃、胸、腹各种病,胃下垂

特效,胃痛、肠梗阻都有效。

2、高血压及高血压引起的手麻木有效。

3、公孙虽然是脾经的穴位,但即可补脾也可补肾。

对脾肾两亏的病

变治疗效果非常好。

4、是治疗胃病的特效穴。

胃痛立即止痛的穴位是梁丘穴。

5、公孙穴有平冲降阳的作用。

治疗呕吐、打嗝、奔豕气一股气跑来

跑去扎公孙穴效果很好。

6、公孙配内关,治疗心、胸、胃病,从额、鼻、腹全部前面的痛症、

病症都可治。

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

四、委中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土穴)。

在腘窝中央的横纹中,为血之郄

穴,禁灸。

是放血第一要穴。

1、放血治疗急性腰部扭伤效果最好。

2、脚跟痛,痛得不能踩地,放血后能踩地。

脚跟骨刺放血可使骨刺

慢慢消掉。

但需多放几次。

3、脚踝扭伤先放血然后再扎小节穴,如果脚踝扭伤有肿胀必须委中

放血。

4、痔疮越肿胀委中放血效果越好。

针灸治病有三个方面特点:

整体观念

双向调节

治病不伤其他脏腑。

承山、长强、二白都是治疗痔疮的要穴,却不如委中放血效果好。

5、委中放血配合尺泽刺血,是根治气喘的方法。

再配合针鱼际、水

金穴效果很好。

气喘的病人绝对不能受凉,不可以吃生冷的食物。

6、委中穴在古书上称为血郄,腰背部各种疔疮、肿瘤等,都可以在

委中穴放血。

7、严重的后头痛、颈项强硬,委中放血效果很好。

但配合针后溪穴。

8、脑震荡后遗症经常头晕、头痛委中放血。

9、坐骨神经痛委中放血后配合针后溪、束骨穴。

10、霍乱:

古人将上吐下泻统称为霍乱。

委中、尺泽放血后针四花上

(足三里)、四花中(条口)穴或在足三里、条口放血效果很好。

委中穴有祛瘀解热毒的作用,各类严重的皮肤病都可以在此放血。

是全身放血第一要穴。

另外,耳背放血治疗青春痘是重要穴之一。

一般三、四天刺血一次,量不用太多,耳背的青筋点刺出血即可。

配合针驷马穴、迎香穴,再服用枇杷清肺散。

另一组:

曲池、血海、三阴交,加耳背放血,一般三个星期可愈。

五、后溪穴

是手太阴小肠经的输穴。

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握手小指下横纹

尾端处。

1、治疗腰、腰椎痛,取对侧穴。

2、后溪治疗颈强直不能左右转动(取对侧),束骨治疗颈不能前后

活动,二穴合用治疗颈椎病效果很好。

3、坐骨神经痛取对侧后溪穴,配合束骨。

4、肩痛,取对侧后溪穴。

5、背痛取同侧后溪穴。

(但不如重子穴)

6、腿弯痛取对侧后溪。

金匮要略:

人但能后不能前,刺足阳明。

只能横行,这是督脉失衡,刺后溪数次可好。

腿抬不起来是阳明

经病,刺足阳明经;能前不能往后就扎承山(太阳经)。

不能往后

就扎后面。

不能往前就扎前面。

7、惊厥。

后溪镇定神经作用很强。

一般小孩受到惊吓,只要强力的

捏捏手就有效。

8、透劳宫穴治疗颜面神经震颤。

但久病不易治疗。

9、治癫、只能横着走的人、疟疾、寒热往来症、感冒。

六、内关穴

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在手掌横纹中间向上二寸,两筋中。

1、治疗心脏各种病变。

刺双侧。

2、胸闷、胸痛。

如果不是心脏性的胸闷,针后立即见效。

如果是心

脏性的,则需多治疗几次,双侧同时扎,同时让病人做深呼吸。

3、膝痛:

针对侧内关穴,非常有效。

根据临床经验,膝痛跟心脏有

一定的关系。

可以先在背上的三金穴点刺放血,然后再针,效果

很好。

4、治疗中指麻木针双侧。

5、落枕。

双侧。

急性落枕扎重子、重仙有效,或承浆(特效)、后溪、

束骨都有效。

但经常落枕的扎内关配合三阴交最好。

这是虚性落

枕(包络虚)与实性落枕不同。

6、大腿内侧痛针对侧。

7、定喘针双侧。

内关、足三里效果都较好,最好是鱼际穴。

8、胃病、盗汗,针双侧。

9、过敏性反应、癔病性失语、呃逆。

呃逆时需强刺激,耳后的繄风

穴用力压,有时立即见效。

10、妊娠反应呕吐,内关穴有效。

另外:

芫荽5钱,香附3钱,苏叶

3钱,薄荷3钱共煮水后闻其香味,治疗妊娠恶心、呕吐效不错。

(一钱等于现在3.33克)

11、急性腰扭伤、腹痛、晕车。

治疗晕车时,不针,可用生姜片绑紧

在内关穴也有效。

关穴是理气的第一要穴,可散滞解瘀。

凡气不顺的病如:

打嗝、

呕吐、胎衣不下、情绪不稳定,心情有压力造成的病都可以用。

配合

三阴交有养阴作用。

配合合谷、太冲穴(开四关)可治震颤。

七、梁丘穴

足阳明胃经的郄穴。

在膝外上二寸,阴市下一寸两筋间,治疗胃

痛第一要穴。

郄穴是气血聚集的地方,调理气血的作用非常强。

明经多气多血,所以梁丘可说是多气多血经络里气血最多的地方。

就是全身气血聚集最丰富的地方。

至于每一条经络的郄穴都有止该经

络疼痛的作用。

尤其是急性疼痛效果非常好。

另外还可止血、收敛。

有郄止痛的说法。

1、胃痛、胃出血、胃酸、胃溃疡取梁丘都有效。

2、腹痛针双侧。

3、乳痛针对侧。

阳明胃经经过乳部,所以取梁丘效果好。

4、可解滞针、断针的疼痛。

八、尺泽穴

手太阴肺经的合穴。

在肘窝横纹之外侧。

摸之有一大筋。

筋外侧

之凹陷,为第二大放血要穴。

主要点刺放血,治疗同侧病变。

1、气喘,配合委中穴。

2、胸闷、胸痛,肩臂不举、肩臂痛。

上下不举的五十肩可针对侧的

内关;泻患侧的尺泽,呼气时强捻针,吸气时不动针,呼气将尽

时即速出针。

手臂不能向后,扎足千金,并动气法,然后再泻尺

泽,一、两次可愈。

3、霍乱。

配合委中。

九、曲池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1、头晕,高血压、低血压的头晕都可取曲池穴。

双向调节。

2、高血压、低血压。

降压配合太冲穴。

先耳后放血。

3、清利头目,青春痘、结膜炎、鼻鼻病(取双侧)、流黄涕。

4、皮肤病取双侧。

曲池、血海、三阴交。

另外还可取驷马、迎香。

5、急性菌痢。

6、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发炎,可扎对侧曲池穴、同侧外关穴,效果

很好。

原则上用动气法。

7、麦粒肿曲池穴刺血。

8、腰直不起来,泻人中,补曲池。

9、各类风湿,有搜风行湿作用。

有调节关节的作用。

十、三阴交

1、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三寸。

为妇科第一要穴。

治疗各种妇科

病,难产等症。

2、肾脏病要穴,常配阴陵泉。

也为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要穴。

3、糖尿病,配阴陵泉。

肾亏阳痿,阳痿是肝的毛病,因不能坚挺属

于筋,肝主筋,很多阳痿是情绪影响,所以从肝上来治。

配上三阴

交效果很好。

如果是早泄,则是肾关不固,从肾来治。

4、小腹胀三阴交配足三里、内庭穴。

5、失眠配神门穴。

合谷配太冲治疗失眠,睡前翻来覆去睡不着,这

多半是肝气郁结,精神上有压力,开四关效果较好。

梦多,与脾

虚有关,神门、三阴交。

睡到早上一、两点醒来再也睡不着,一

般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的较多,与肾阴虚有关,扎下三皇。

6、腰椎痛,易落枕内关配三阴交。

7、睾丸疝气配大敦,肝经绕阴部一周,疝气多半是寒症,井穴可以

开窍驱寒所以取肝经的井穴大敦,配三阴交。

8、三阴交配血海、曲池治疗皮肤病。

腿身对应法:

髋骨对应头;大腿中部对应胸;膝盖对应肚脐;小

腿对应小腹;脚趾对应阴部。

十一、太冲穴

是足厥阴肝经的穴,在行间后一寸半,治疗肝经各种病症的要穴。

1、高血压:

将鸭要穴。

2、胃酸过多:

因是木经土穴,所以可以治疗木经引起来的土病。

3、肝气不和之胃痛。

4、鼻衄:

肝藏血,脾统血,血液的流量如果有问题,则是肝有问题。

血液流的时间则与脾有关系。

假使一个人动不动就流鼻血或哪里

出血,或女性月经量很大,都应从肝着手。

如果月经一个月来两

次或行经很久才停,则从脾着手。

这是脾不统血。

5、神经衰弱,夜梦多。

6、治疗手脚痛配合谷穴。

7、开四关(太冲、合谷)为镇定要穴。

治疗中风、震颤、癫痫,对

一些手舞足蹈、震颤厉害的病,先开四关有效。

因为脑神经元与

功能有关,手是劳动的器官,脚是运动器官,手脚的功能特别强,

所以他与脑神经的反应特别密切,尤以大拇指、大脚趾最为密切,

控制着两个指关节原穴就是合谷、太冲穴。

治疗肝引起的失眠有

效。

手脚震颤厉害的要配涌泉穴,涌泉是水经的木穴,可以补水

润木,因为动的病都跟木、风有关。

8、疝气,配大敦穴。

9、咽痛要穴,结膜炎,非常有效。

10、膝痛、膝肿、行走艰难,扎对侧内关配同侧太冲作牵引效果很好。

11、颜面神经麻痹,古人讲:

泻太冲治口喎。

千万不要针地仓、颊车,

太落伍了。

针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口腔放血,嘴向右歪在

口腔左侧刺血,(刺对侧)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超过一个月以上就

很难治愈。

口喎,太冲有效。

足三里、上巨虚特效。

口腔放血神

效。

12、头顶痛(厥阴头痛),开四关亦为治鼻病要穴。

13、肝火旺、肝风抽动、眼病、血症、头晕、肝炎、肝硬化等都有效。

十二、涌泉穴

足少阴肾经井穴木穴。

1、急救第一要穴,(厥逆要穴)昏迷、晕厥四肢冰凉,人中、涌泉配

合效果更好。

人中是督脉穴位,督脉统领诸阳,与每一条阳经都

有关系,中医所讲阳就是温、热,阴就是寒、凉。

人昏迷时四肢

冰冷(缺阳),这时候就得温阳刺督脉。

而从现代医学来讲,督脉

通到脑内,与脑神经有关。

手足阳明经都在人中交会,手阳明大肠经到承浆后,左之右,

右之左,绕一周到达人中。

足阳明经从迎香穴开始到山根、睛明、

承泣、四白下来也到人中。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可放血、可针刺。

泻法又比补法多,太阳经是多血少气,所以太阳经的病以放血为主

效果好。

阳明经既多气多血所以它调理气血的作用特别好。

针督脉

不但可以调督脉诸阳,而最重要的还是可以调阳明经多气多血,这

是它用来急救的第一大原因。

承浆是治疗月经闭止的第一特效穴。

配穴是天枢。

承浆是阳明

经的穴,也是人脉穴,任脉统帅诸阴,津液不足与任脉有关,妇人

怀孕叫妊娠,月经和冲、任脉有关,阴可以补津液,月经不来要考

虑到是津液不足,如果是闭经则和贫血有关,阳明经多血,因此用

阳明经的穴位,如果是气不通用阳明经也可通气,承浆因是任脉与

阳明经交会的地方,所以用它来治疗闭经效果很好。

这些理论在别

处看不到,因此研究穴位一定要从经络着手。

涌泉为什么是急救第一要穴,中医理论:

少阴之为病,四肢厥逆。

四肢会冰冷,人中是督脉穴,以阳经治疗阴病,配合涌泉。

井穴有开

窍驱寒的作用。

昏迷时,多半痰迷心窍,即心窍被阻闭。

井救急,而

最好的井穴是涌泉。

病案:

阮性病人,昏迷三天,第四天出现尿毒症,呼吸急促,面色通红,

手筋挛,针涌泉、内关、十宣刺血,大敦、厉兑、至阴放血,同时用

牛黄安宫丸鼻饲,经过三个小时后排尿、苏醒。

人中、涌泉可以再加上百会、内关。

百会偏于脱症。

脱症:

完全松弛,汗大出,大小便失禁,手指放松,眼睛瞪大。

闭症:

牙关紧闭、手紧握,甚至身体卷缩在一起。

闭症放血效果比脱

症更好。

2、半身不遂,腿屈活动不便。

肾经的木穴有补水润木效果。

阴经的

五腧穴从木开始:

木、火、土、金、水。

阳经的五腧穴从金开始:

金、(井)水(滎)、木(俞)、火(经)、土(合)。

同气相求法:

木经的土穴可以调理土木不合。

水经的木穴可以补水润木。

心经的水穴可以使心肾相交。

掌握了同气相求的方法可以把五腧穴运用到高层次。

3、不语症:

精神方面的不语,如跟他人生气后或受了惊吓发生不语。

4、鼻衄:

太冲也好。

5、血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

6、乳汁不下、尿潴留。

7、帕金森症、舞蹈病、抽筋、震颤,先开四关再针涌泉。

津液不足

则风动。

木与风相关,肝主筋,水生木,涌泉补水润木。

8、脑外伤后遗症。

如:

头痛、头晕、外伤性癫痫。

9、蛋白尿、糖尿病。

涌泉配合下三皇,补脾、补肾。

10、奔豚。

常有气从小腹冲到心窝。

十三、液门穴

手少阳三焦经荥穴。

在小指、无名指间缝关节凹陷处。

握拳取

穴。

深刺可透中渚穴。

1、消除疲劳。

刺双侧。

可以配鼻翼穴。

2、眼皮沉重针对侧。

3、大腿痛、肩痛针对侧,运动后的疲劳。

4、喉痛针对侧,配合同侧的鱼际穴。

两穴左右相交,同时捻针,病

人动气法,吞咽口水。

5、上、中焦壅热,头面部各种病皆有效。

如:

结膜炎、牙痛、喉痛、

舌鼻痛。

它是治疗感冒第一针配合放血更好,可清利头目。

6、落枕针同侧。

偏瘫者患肢肿胀针同侧。

7、中耳炎、耳鸣,三焦经绕耳,所以治疗头面窍不利的病。

十四、条口穴

足阳明胃经,在足三里下五寸。

手足阳明经相通,上病下治,下

病上治。

1、肩痛、五十肩,肘痛、食指痛,刺同侧。

2、腰扭伤。

十五、阴陵泉穴

足太阴脾经之合、水穴。

在膝下内辅骨下陷中。

1、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因为脾胃互为表里。

2、急性腹泻配合曲池穴。

慢性腹泻,配合阴陵泉。

3、糖尿病,肾性水肿,蛋白尿。

这是土不克水所以针阴陵泉可以健

脾治肾。

4、肾脏病变,肾性水肿,蛋白尿,配合复溜效果较好。

这是因为土

不克水。

阴陵泉可以健脾治肾。

5、胃酸过多,反胃,配合肾关倒马针。

6、尿闭,配合足三里;有云:

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水如注。

十六、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在膝下三寸。

可以通治全身的病,效果不

好与针的深浅没掌握好有关。

浅扎进针5分治疗小腿部分的病。

进针

5分—1寸治疗下焦的病。

进针1—1.5寸治疗阴部到胃部一带的病。

足三里是治疗心脏病的第一要穴。

在心脏病急性发作时强泻足三里很

好,平常足三里配合内关治疗心脏病需针2寸,效果很好。

治疗喉部

及头面部的病时针二寸半。

一般治疗效果达到越远,针要越深。

1、胃部疾病:

胃溃疡、胃下垂。

2、急性胃肠炎,针双侧。

上吐下泻足三里放血。

3、食欲不振、胃酸、消化不良、腹泻,针双侧。

4、肥厚性鼻炎、鼻塞,配合迎香,针双侧。

5、齿痛、配合合谷、三间、内庭效果很好。

十七、合谷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1、齿痛、鼻炎(针对侧)、肘痛(针同侧)。

2、止喘,配合内关针双侧。

3、疔疮、面部各种病。

配合曲池,针双侧。

4、急性扁桃体炎。

配合少商。

5、配合太冲穴为开四关。

为镇定要穴。

6、灵骨、大白治疗气虚的各种病症效果都很好。

灵骨贴骨进针效果

更好。

十八、陷谷穴

足阳明胃经的俞穴。

在次趾外本节后去内庭一寸。

又名门金穴。

1、偏头痛。

针对侧。

(太阳穴偏头痛)为治疗偏头痛第一要穴。

2、腹泻。

3、青春痘。

最好一周放血一到二次。

针驷马穴、陷谷、迎香,耳背

每三天放一次血。

可以曲池、血海、三阴交,配合耳背方血为一

组;驷马、迎香、陷谷,配合耳背放血为一组。

驷马、迎香有美

白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