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261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docx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

(学时安排:

8天45学时)

第一讲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蔬菜的分类和生长发育

(二)掌握蔬菜栽培技术原理

(三)掌握蔬菜施肥、灌溉、播种育苗的技术规程

二、教学重点:

(一)蔬菜栽培技术原理

(二)施肥要求和方法

(三)种子处理、床土配制和苗床管理

 三、教学难点:

(一)施肥要求

(二)苗床管理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提问的方法,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标题、关键内容、有关技术数据传达给学生,并通过学员掌握的常规作物的种植技术来说明蔬菜技术。

 五、授课教师:

张合庆

六、学时安排:

1天6学时(上午、下午各3学时)

一、蔬菜分类

    蔬菜分类方法一般有3种:

即按植物学分类,按照食用器官(也就是我们要吃的那一部分)分类和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

从栽培上讲,农业生物学分类比较切合实际。

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蔬菜可分为12大类。

⑴根菜类:

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等。

⑵白菜类:

包括大白菜、小白菜、菜苔、菜心等。

⑶绿叶菜类:

包括菠菜、芹菜、苋菜、茼蒿、莴苣、蕹菜等。

⑷葱蒜类:

包括葱、蒜、洋葱、韭菜等。

⑸薯芋类:

包括马铃薯、芋、山药、姜等。

⑹茄果类:

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

⑺豆类:

包括豇豆、菜豆、扁豆、蚕豆、豌豆等。

⑻瓜类:

包括黄瓜、西瓜、笋瓜、西葫芦、冬瓜、丝瓜等。

⑼水生蔬菜类:

包括莲藕、茭亘、荸荠、菱角等。

⑽甘蓝类:

包括甘蓝、花椰菜、芥蓝等。

⑾多年生蔬菜类:

包括竹笋、石刁柏(芦笋)、金针菜等。

⑿食用菌类:

包括蘑菇、草菇、香菇、木耳等。

    二、蔬菜生长与发育(要想种好蔬菜,必须了解蔬菜是怎样长成的,这就像我们抚养小孩一样,得了解小孩从小到大的生长发育规律)

    蔬菜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主要的环境条件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条件等。

毛主席说过,搞好农业,必须按照农业八字宪法:

也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字。

㈠温度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最敏感。

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五类:

1、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

如韭菜、茭白等,可耐–10—–15℃低温。

2、耐寒蔬菜:

如菠菜、大葱、大蒜等,能耐–1—–2℃的低温。

3、半耐寒蔬菜:

如萝卜、胡萝卜、芹菜、莴苣、豌豆、甘蓝和白菜类。

它们抗霜,但不耐长期–1—–2℃的低温。

4、喜温蔬菜:

如黄瓜、辣椒、番茄、茄子和菜豆等,最适温度为20—30℃,当温度超过40℃,生长几乎停止,当温度低于10—15℃以下时,授粉授精不良,引起落花落果。

5、耐热蔬菜:

如冬瓜、南瓜、丝瓜、西瓜、豇豆等,最适温度30℃,在40℃高温下仍能生长。

    ㈡光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1、光照强度一般喜温的蔬菜,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大都在5万勒克斯。

2、光质太阳光中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光,作用亦最大,黄色光次之。

3、光周期许多作物在它发育的某一阶段,要求一定长短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把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三类:

1、长日植物,即要求12—14小时以上光照,在较短的光照下,将不开花或延迟开花;2、短日植物,即要求12—14小时以上黑暗期,在较长的光照下将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3、中性植物,即对光周期无严格要求。

    ㈢、水分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根据蔬菜对水分的要求,分为五种情况:

1、耗水量大的有:

藕、茭白等水生蔬菜。

2、耗水多吸水力弱,耐涝能力弱的有:

大白菜、甘蓝、黄瓜等。

3、耗水少,吸水力很弱的有:

葱、蒜、韭菜等。

4、耗水量较多、吸水力很强、耐旱能力强的有:

南瓜、西瓜、冬瓜等。

    ㈣、土壤养分对蔬菜生长发育影响

蔬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它们需要的营养元素同别的植物一样,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铜、锌、钼、氯共计16种元素。

氮、磷、钾不仅植物的需求量大,而且土壤中常缺乏,故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铁、锰、硼、铜、锌、钼、氯等7种元素,植物需要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

    ㈤气体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体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空气中的CO2,大气中的CO2含量一般只有0.03%左右,但它是光合作用下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三、蔬菜栽培技术原理

 ㈠蔬菜栽培制度

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安排各种蔬菜的种植方式,包括连作、轮作、间作、套作、混合作、多次作和重复作。

  ① 连作:

它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年份内连年栽种同一种蔬菜。

连作的害处:

⑴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失调、地力得不到充分利用;⑵蔬菜病菌虫卵大都潜伏于土壤、杂草、残枝败叶中,容易继续滋生感染同类病虫害;⑶连作之后,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或有毒物质,得不到有效分解会抑制有益微生物活动,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② 轮作:

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换栽种几种不同种类的蔬菜,称为轮作。

  ③ 蔬菜的间作、混作和套作: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蔬菜隔畦,隔行或隔株同时有规则地栽培在同一块土地上称为间作;不规则地混合种植称为混作;前作蔬菜发育后期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后作蔬菜称套作。

  ④ 多次作和重复作:

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连续栽培多种蔬菜,可收获多次的叫多次作;在一年的整个生长季节,或一部分季节内连续多次栽种同类作物称重复作。

  ㈡土壤耕作

  ① 土壤耕作的措施

A、 加深耕层、弄碎土壤B、 翻转耕层,混拌土壤;

C、 平整地面,压紧土壤;D、 开沟培埂

  ② 深耕:

“深耕细耙,旱涝不怕”,一般深耕的深度是25—30厘米。

  ③ 深沟高畦根据湖北气候特点,一般是将大块田分格为几大厢,厢宽3—5米,每厢再分若干畦,宽1—1.3米,高15—18厘米,沟深40—60厘米。

  四、施肥

   蔬菜作物的营养特点:

1、蔬菜作物养分需要量大;2、带走的养分多;3、对某些养分有特殊需求(①蔬菜喜硝酸态氮;②对钾和钙的需求量大;③蔬菜对缺硼和钼比较敏感。

  1、不同蔬菜种类对肥料的要求不同。

  ① 不同蔬菜对肥料的需要量不同:

如需肥量大的有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需肥量中等的有:

番茄、茄子等;需肥量少的有:

菠菜、芹菜等绿叶菜类。

  ② 蔬菜种类不同,所需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亦不相同。

如瓜类吸磷量高于番茄、南瓜吸钾量,黄瓜吸钙量和镁量也高于番茄,葱蒜类中的洋葱、葱属于吸肥较少的蔬菜;豆类蔬菜吸钾量较低,而吸磷量偏高等等。

  2、同一种蔬菜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

   如根茎果类幼苗期需大量的氮,适量的磷和少量的钾,到根茎肥大时,则需要多量的钾,适量的磷和少量的氮;茄果类蔬菜幼苗期需氮较多,磷钾的吸收相对少些,进入生殖生长期磷的需要猛增,而氮的吸收量略减。

  3、施肥的方法

  ① 基肥在耕作前或播种前施入的肥料叫基肥,可供给蔬菜整个发育期的需要。

一般以厩肥、堆肥及土杂肥等迟效有机肥为主,基肥可在播种前或栽植前采用全面撒施、沟施或穴施,要求肥料与土混匀,以免烧根。

  ② 追肥在生长发育时期施入的肥料叫追肥,追肥应以速效肥料为主,一般用腐熟人畜类尿和化肥作追肥。

  ③根外追肥蔬菜作物除用根吸收养分外,叶部和茎蔓表皮也可吸收养分,所以采用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可以节约肥料,肥效快,还可以将微量元素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同时喷施。

 ㈣灌溉

  ① 灌溉要做到“三看”即看天、看地、看苗。

  ② 灌溉的方法:

沟灌、喷灌、滴灌、渗灌及泼浇。

 ㈤田间管理

 1、定植、间苗和定苗。

  ①定植的适期与秧苗的大小,环境条件、土地准备条件等有关。

 ②定植的方法:

做到“三带”下田:

带土、带肥、带药。

  

2、间苗与定苗

  3、中耕、除草与培土

  4、植株调整:

  ① 摘心与打杈;  ② 摘叶束叶;  ③ 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  ④ 压蔓、搭架;

 五、播种与育苗

 ㈠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

水份、温度、氧气。

 ㈡种子处理

  ①种子消毒:

将种子放在50—55℃的水中浸种,边浸边搅拌,随时补给温水保持温度10—15分钟,然后加冷水降低温度,即可杀死附在种子外面的病菌。

  ②浸种催芽:

是促进发芽、出苗整齐的有效措施。

浸种时间:

茄果类、瓜类种子浸种8—12小时,黄瓜浸3—4小时,种皮厚的苦瓜、冬瓜、西瓜、瓠瓜浸种1—2天。

  ③搓种处理:

芹菜、菠菜、胡萝卜等种子皮厚、表皮有刺毛,在浸种前用人工揉搓后,可提高发芽率。

  ㈢播种

  ① 撒播、条播、点播。

  ② 湿播、干播。

  ㈣育苗技术

 1、保护地育苗

 ⑴苗床和育苗的设施

  ① 苗床:

冷床、温床、电热温床。

  ② 设施:

温室和塑料拱棚。

 ⑵床土的配制及消毒

  ①配制:

瓜类,一般是厩肥6份十园土4份十草木灰少许;茄果类和豆类育苗的培养土,可用厩肥、园土各5份十草木灰少许。

园土应选二、三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豆类或茄果类作物的土壤,同时还要筛去杂物,在育苗前三、四个月进行堆制。

  ②消毒:

一般用70%甲基托布津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各5克与半干细土15公斤拌匀后,撒于床土播种层内,作种子的底土与盖土。

  ⑶苗床的管理

  ①温度调节,三高三低。

即苗床温度控制要求晴天高、阴天低;白天高、夜间低;出苗前和移植成活前要高,出苗后和移栽成活后要低。

  ②水分供给,有多有少。

一般底水多浇,苗水少浇;晴天多浇,阴天少浇(不浇);风小少浇,风大多浇;后床多浇,前床少浇。

但要做到“白天湿,夜间干;有风湿,无风干;晴天湿,阴雨干。

  ③通风换气,先小后大。

一般晴天多通,早揭晚盖;阴天少通,晚揭早盖,稍许换气。

  ④移植要早,合理密植。

茄果类的幼苗,一般需要在苗床上移植一次增加幼苗营养面积。

一般移苗株行距:

辣椒5×10厘米,番茄7×10厘米,茄子8×10厘米。

  ⑤病虫防治,综合措施。

幼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沤根,每隔10天用8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一次。

虫害主要是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喷雾。

  ⑥幼苗锻炼逐渐经常。

培育壮苗,提高幼苗适应外界的能力。

 2、露地育苗

 

(1)场地选择:

露地苗床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干燥、水质良好、水源较近、管理方便的地方。

育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保水保肥且排水好、无病虫害、无杂草的地块。

 

(2)苗床准备:

苗地应在播种前一个月耕翻炕晒,而后开厢作床。

一般长×宽:

10×1.5米,播种前的几天施足基肥,每亩苗床用腐熟的人粪尿或堆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或氯化钾10公斤,播种前将肥料翻耕入土,让肥料与土充分混匀。

 (3)苗期管理:

①及时间苗假植,除去弱苗、病苗、畸形苗和杂苗,间苗宜在下午进行;②施肥灌水,幼苗期间用腐熟的清粪水追肥提苗2-3次;③及时揭盖,主要为夏季育苗,早晚揭去荫障,定植前一周可以不盖草帘;④防治病虫害苗期常见病害主要霜霉病、软腐病等,害虫有蚜虫、菜青虫等。

第二讲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与存在问题、今后的主推品种技术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二)掌握蔬菜栽培今后的主推品种技术

(三)了解汤阴县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二、教学重点:

(一)蔬菜产业取得的成效

(二)蔬菜生产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三)今后主推品种技术

 三、教学难点:

(一)当地蔬菜生产的竞争力分析

(二)主推品种技术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提问的方法,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标题、关键内容、有关技术数据传达给学生。

 五、授课教师:

张合庆

六、学时安排:

1天6学时(上午、下午各3学时)

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蔬菜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均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效益驱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数量供应充裕,花色品种丰富,鲜细菜比重增加,品质显著改善。

但同时还存在着设施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低、采后处理少、加工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1、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

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8.7%。

设施蔬菜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

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冬春蔬菜供应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周年均衡供应能力大大提高。

2、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省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国内外品种兼有,精细菜、大路菜、保健菜搭配,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基本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膳食供应。

2008年,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

3、优势区域逐步形成。

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达43个,种植面积1508万亩,总产量3841万吨,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播种面积和蔬菜总产量的27%、59%和60%。

仅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的南阳、商丘、周口、开封、信阳、驻马店6市,蔬菜种植面积就达1632万亩,总产量380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64.5%和61%。

同时,蔬菜产业逐步向适宜地区和优势区域集聚。

温棚蔬菜主要集中在106、107、310三条国道沿线及十八个省辖市周围。

地方名优特色菜基地和品牌逐步形成,如内黄的夏番茄,开封县的胡萝卜,淮阳、平舆的黄花菜,中牟、杞县的大蒜,淅川的小辣椒等,在全国市场上都有较大影响。

泌阳花菇、西峡香菇、卢氏黑木耳、鲁山毛木耳、清丰白灵菇、汤阴白色金针菇、夏邑双孢蘑菇、辉县平菇,其数量之多,品质之优全国闻名。

4、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蔬菜新品种培育取得突破,西瓜、韭菜、马铃薯、辣椒和大白菜的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大、开封市农科所已成为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的主要单位,平顶山市农科所的韭菜育种代表着我国的较高水平,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的马铃薯育种占据我国两季作地区的半壁江山;日光温室结构及其主要蔬菜的配套栽培技术、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名优特新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示范、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主要蔬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及粮菜间套作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代生物技术在蔬菜科研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省农科院的大白菜小孢子育种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设施栽培、配方施肥、膜下暗灌、微机全自动管理、棚内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生物液肥施用和人工授粉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5、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省蔬菜质量安全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8年全省蔬菜例行监测合格率平均达到97.7%,省会郑州市在农业部的例行监测中蔬菜合格率达到99.8%,并连续5次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共有部、省级检测中心10个,市级检测中心18个,县级质检站1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检测室215个。

强化了对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的检测,检测频次和品种明显增多,检测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6、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增强。

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

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

200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1、单产水平较低。

2008年我省蔬菜单产2487公斤/亩,仅居全国第10位,为河北省的65.8%、山东省的77.7%。

设施蔬菜面积比例小,仅占全省蔬菜面积的23%,而近邻的河北、山东两省已达40%以上,冬春季蔬菜自给率不足50%;蔬菜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少,相当一部分县(市、区)没专门从事蔬菜专业的人员,良种良法不配套,生产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不够,重品种轻栽培问题突出。

2、品种结构不合理。

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较大,仅萝卜、白菜就占总播种面积的近17%,而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所占比例不足50%,耐贮运及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少,质量和规模优势不明显,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后,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

3、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对蔬菜采后处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我省蔬菜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采后贮运预冷库、冷藏周转库、可移动真空预冷库、冷藏保温车、分级包装机械设备及分级包装加工中心建设等缺乏,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不足5%;与蔬菜冷链物流相适应的金融结算、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严重滞后。

4、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市场总体规模小、档次低;产地批发市场少,发育不平衡,部分蔬菜生产大县缺乏基本的市场设施,多是地头、马路市场;经营和交易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较低,辐射带动能力弱;现代化装备水平低,流通效率不高;市场功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5、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我省蔬菜出售多为“原”字号产品,蔬菜的年加工量仅占蔬菜总产量2%左右,在加工蔬菜中,大多是低水平腌渍加工和脱水加工,加工产品单一,精深加工比例低。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各环节的利益分配矛盾突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

千家万户分散种植仍占很大比例,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1.国内市场前景分析。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副食品,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①人口增长需求。

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新增人口6000多万,按每天人均消费0.5公斤蔬菜计算,将增加蔬菜消费1096万吨。

②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广大农村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出于营养保健需要,人们的膳食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广大农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蔬菜消费将不断增加。

2.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进入本世纪,世界蔬菜消费量年均增长5%以上。

而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发达国家蔬菜生产不断萎缩,自给率下降,今后还将减产,这为我省蔬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省蔬菜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采后处理设施和技术的改进,我省蔬菜生产的低成本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蔬菜出口空间较大。

(二)竞争力分析

1.国际竞争力分析

蔬菜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价格便宜,蔬菜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我省蔬菜价格一般为发达国家的1/10~1/5,成本和价格优势明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省又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2.国内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

我省在蔬菜发展上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

①地理优势。

我省地处南北过度带,适于多种蔬菜作物生长,境内既有平原,又有山区,蔬菜种质资源非常丰富;②气候优势。

我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条件好,降水适中,无霜期较长。

1978年就被全国保护地专家认为最适宜发展保护地栽培的地区,具有发展露地蔬菜和温棚蔬菜的优越气候条件,199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早春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

(2)区位优势。

我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京珠、连霍等高速公路和京广、陇海、京九、宁西四大铁路在我省境内纵横穿越,我省蔬菜具有明显的北调南补,西出东进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3)基础优势。

我省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基础较好,耕地面积较大,农田水利条件较完备,农田环境保护较好,具有发展蔬菜的优越生产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

蔬菜生产比较效益高,对农民增收作用大,带动就业能力强,对蔬菜生产驱动作用突出,蔬菜发展潜力大。

三、重点推广品种和技术

(一)主推品种

1、番茄:

适合露地栽培的抗病毒病、早熟、大果型品种;适合棚室栽培的耐低温、耐弱光、抗叶霉病、抗根结线虫、耐贮运型品种;扩大推广樱桃番茄品种。

2、黄瓜:

适合露地栽培的抗病、优质、适采期长品种;适合棚室栽培的耐低温、耐弱光、抗霜霉病、白粉病品种;扩大推广水果黄瓜品种。

3、辣椒:

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耐弱光、坐果率高、商品性好,丰产型品种;适合秋延后栽培的抗逆性强、耐低温、抗病、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适合春夏栽培的耐热、抗病、商品性好、适合加工的朝天椒类型品种;扩大推广水果甜椒、杭椒品种。

4、茄子:

适合春季露地栽培的抗疫病、耐高温品种;适合越冬栽培的抗枯萎病、耐低温品种;扩大推广线茄品种。

5、甘蓝:

适合露地越冬栽培的耐抽苔、耐裂球、圆球形品种;适合加工的叶色深、耐热、抗病品种;扩大推广紫、绿甘蓝品种。

6、萝卜:

适合春、夏栽培的耐抽苔、不易糠心、抗逆性强品种;适合秋季栽培的产量高、抗病、耐贮藏品种;扩大推广水果型品种。

7、大白菜:

适合春、夏栽培的早熟、优质、抗病品种;适合秋季栽培的抗病、高产、耐贮运品种;扩大推广娃娃菜、彩白菜品种。

8、马铃薯:

适合中原二季作的早熟、优质、商品性好的脱毒品种;扩大推广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

9、花椰菜:

适合越冬栽培的耐低温、商品性好、采收期集中、适合外销的品种;扩大推广秋早熟品种。

10、大葱:

适合冬贮的葱白长、产量高、耐贮运品种;适合越冬栽培的耐抽苔品种;扩大推广香葱及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

11、胡萝卜:

适合秋季栽培的高产、耐贮运三红品种;扩大推广春栽、耐抽苔、三红品种及出口加工的专用型品种。

12、豇豆:

适合春季早熟栽培的豆荚长、耐早衰、丰产、优质型品种。

13、菜豆:

适合早春保护地栽培的早熟、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

14、西瓜:

适合春夏栽培的耐重茬、糖度高、耐贮运、高产品种;扩大推广特早熟小型品种及早熟无籽型品种。

15、大蒜:

适合加工的品种及苔、瓣兼用品种。

16、食用菌:

早熟中温型双孢菇、广温型香菇、耐低温型金针菇和珍稀型品种。

四、我县发展蔬菜产业扶持政策

县委县政府对发展蔬菜产业也非常重视,县委红头文件上列出了几条奖励政策:

1、新建成的集中连片50亩以上设施“菌菜园”,每栋棚(400平方米以上)奖补2000元。

2、新建成的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蔬菜高效农业“千亩方”,每个奖补10万元。

3、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示范社建设标准的,每个奖补3万元,达到先进示范社建设标准的,每个奖补5万元。

4、新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

对符合土地流转政策,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每流转土地500亩,奖补1万元。

5、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农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奖励20万元;新获得省级名牌、著名商标称号的农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